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考试来访”学生
“老师,给你吃个橘子。”这个会给老师带零食的学生叫小鹂,她长相甜美,很会聊天,让人觉得活泼、好相处。
小鹂妈妈中专学历,在国企做化验员;爸爸硕士学历,与妈妈同单位,是中层干部。在家里,妈妈是小鹂的教育主力,惯常的做法是一边说不给孩子压力,一边又督促孩子考取名校。爸爸工作忙碌,对小鹂有过不够聪明的评价。小鹂小学、初中就读民办名校,中考因为紧张发挥失常,没能进入高中名校。
第一次见小鹂是高一上学期,主诉问题是考试紧张。起因是班主任找她谈心,其中一句“你心态这么不好,考试会紧张考不好的”加剧了她的焦虑情绪,让她产生了“我是一个心态不好的人”的想法。因为考试在即,心理辅导就以解决考试紧张为目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二、“好学生”的标准
在单位,爸爸是妈妈的领导;在家里,妈妈承担大部分的家务却缺少话语权,这些让妈妈对小鹂的教育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督促她上名校,参加各种补习班。潜移默化中,小鹂逐步建立了“我学习还不够好”的核心信念。
小鹂就读的小学、初中很注重学习竞争,给学生不小的压力,“如果考不上好高中就不能上好大学,就不会有好前途”。多年的强化教育,让小鹂很看重考试,她中考失误也多与此有关,并进而产生“我考试会紧张,会失误”的认知。于是,每次考试前夕,她都会出现一些情绪问题。
小鹂自我要求很高,在学习上她很拼搏,成绩提升很快,也积极参与校园活动,担任学生会干部,是校园活动的主持人,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所以,如果心理辅导让她看到自己在学习上的提升,看到自己的其他能力,应该会有好的效果。
三、与压力“和解”
1.讨论制定与压力“和解”、改善情绪的辅导方案。
高三二模后的一天,小鹂来报告说最近老是想起因车祸去世的姑姑,情绪很糟糕,影响睡眠。在与她会谈后,我有了比较清晰的假设:小鹂是因为高考的臨近压力加剧,由此引发焦虑、紧张情绪。考虑到小鹂自认“我是一个心态不好的人”,如果让她正面对抗压力会比较困难,试着与压力“和解”,尝试在接纳压力存在的前提下做努力可能更可行。于是我与小鹂商量,在接下的两个多月中每周一次面询,帮助她改善情绪。
2.看清压力的“真实面目”,减少考试压力的影响。
高考的高压力会让很多学生产生负向情绪,有的出现饮食、睡眠问题,焦虑、紧张情绪以各种形态呈现。小鹂对姑姑离世的愧疚情绪也是其中一种,通过讨论核对,帮助小鹂认识到因高考而焦虑的同学很多,不是她独有的问题,把问题普遍化。
高考压力的大小与个人的核心信念有关,“我是一个心态不好的人”使小鹂放大了高考压力、我们尝试去寻找证据证实她不需要太惧怕高考,如她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很强的学习能力,足够努力勤奋等等。这个过程帮助她意识到自己夸大了困难,其实并不必如此。
高考压力的大小与升学目标的设定有关。小鹂二模考试成绩距离目标院校十几分,人们通常会认为这是个好的目标,正所谓跳一跳够得到,但对她来说,这个有点难度的唯一目标会让她焦虑。所以我建议她认真选出次选和三选目标院校,在确定了还不错的备选之后,小鹂的情绪得到了改善。
3.学习平服情绪的方法,减小考试压力的冲击。
在辅导开始不久,我就让小鹂学习识别自动化思维。如,她在准备语文作文素材时会很急躁,我就问她当时的想法是什么,她说“我会因紧张忘记,准备再多也没有用”。我带着她分析这个想法不是事实,而是她的推测,从而让她急躁的情绪得到缓解。
在小鹂的辅导中我们还学习了正念练习,包括积极心态、优眠冥想和平息焦虑,并让她把这些练习带入日常生活中,优眠冥想对改善她的睡眠问题比较有用。
在心理辅导的后期,我们还通过曼陀罗静心绘画练习来舒缓焦虑情绪,颜色的选择、绘画作品的呈现,帮助小鹂觉察自己的情绪状态,了解当下的心境,保持警醒。
4.及时应对现实层面的问题,提升信心、改善情绪。
辅导开始时小鹂因对姑姑的愧疚而焦虑不安,如果对她的问题视而不见,可能会影响到咨访合作关系。我倾听她的故事后,了解到她没能与姑姑告别的遗憾。其实一个仪式化的告别并不困难,我建议小鹂父母带着小鹂在姑姑坟前进行了一次告别仪式,小鹂的焦虑情绪、睡眠问题得到了一定改善。
小鹂二模的分数距目标院校还差12分,我们多次讨论这12分可以从哪里来、怎么来,找到可能的方向后就去尝试。如她觉得数学最后大题部分有提升空间,就鼓励她向补习老师求助,老师圈画题目让她练习,成绩真的有提升。这些行为层面的改变、改善,让她的成绩得到了提升,也提升了她对高考的自信心和掌握感,对改善情绪很有帮助。
四、完美结果≠辅导目标
“在高考中不紧张”是小鹂的咨询目标,是一个完美的结果,但是心理咨询不能以此为工作目标,否则不仅会有现实层面的困难,也会因为太绝对化而陷入困境。所以,应帮助小鹂和高考压力“和解”,让学习和压力“在一起”,这样能改善小鹂的情绪,也会对她“只有怎样才会怎样”的绝对化思维模式进行改变。
最终小鹂还是没有考取最理想的目标院校,考取的是次选院校。后来小鹂返校感谢老师,也来找我“聊天”,她说自己虽然有遗憾,但没有停留在遗憾里,而是尝试做一些事来弥补遗憾。比如暑假里去拜访大学辅导员老师,得到新同学的信息后建立了班级群,努力在新环境中呈现自我,拥有一个好的开始。她说,勇敢一些,努力在困境中跳出情绪的控制,尝试做有益的改变,这是她在心理辅导中学到的,她觉得这个对她很有帮助。
(南京市化工园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 刘红娟)
“老师,给你吃个橘子。”这个会给老师带零食的学生叫小鹂,她长相甜美,很会聊天,让人觉得活泼、好相处。
小鹂妈妈中专学历,在国企做化验员;爸爸硕士学历,与妈妈同单位,是中层干部。在家里,妈妈是小鹂的教育主力,惯常的做法是一边说不给孩子压力,一边又督促孩子考取名校。爸爸工作忙碌,对小鹂有过不够聪明的评价。小鹂小学、初中就读民办名校,中考因为紧张发挥失常,没能进入高中名校。
第一次见小鹂是高一上学期,主诉问题是考试紧张。起因是班主任找她谈心,其中一句“你心态这么不好,考试会紧张考不好的”加剧了她的焦虑情绪,让她产生了“我是一个心态不好的人”的想法。因为考试在即,心理辅导就以解决考试紧张为目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二、“好学生”的标准
在单位,爸爸是妈妈的领导;在家里,妈妈承担大部分的家务却缺少话语权,这些让妈妈对小鹂的教育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督促她上名校,参加各种补习班。潜移默化中,小鹂逐步建立了“我学习还不够好”的核心信念。
小鹂就读的小学、初中很注重学习竞争,给学生不小的压力,“如果考不上好高中就不能上好大学,就不会有好前途”。多年的强化教育,让小鹂很看重考试,她中考失误也多与此有关,并进而产生“我考试会紧张,会失误”的认知。于是,每次考试前夕,她都会出现一些情绪问题。
小鹂自我要求很高,在学习上她很拼搏,成绩提升很快,也积极参与校园活动,担任学生会干部,是校园活动的主持人,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所以,如果心理辅导让她看到自己在学习上的提升,看到自己的其他能力,应该会有好的效果。
三、与压力“和解”
1.讨论制定与压力“和解”、改善情绪的辅导方案。
高三二模后的一天,小鹂来报告说最近老是想起因车祸去世的姑姑,情绪很糟糕,影响睡眠。在与她会谈后,我有了比较清晰的假设:小鹂是因为高考的臨近压力加剧,由此引发焦虑、紧张情绪。考虑到小鹂自认“我是一个心态不好的人”,如果让她正面对抗压力会比较困难,试着与压力“和解”,尝试在接纳压力存在的前提下做努力可能更可行。于是我与小鹂商量,在接下的两个多月中每周一次面询,帮助她改善情绪。
2.看清压力的“真实面目”,减少考试压力的影响。
高考的高压力会让很多学生产生负向情绪,有的出现饮食、睡眠问题,焦虑、紧张情绪以各种形态呈现。小鹂对姑姑离世的愧疚情绪也是其中一种,通过讨论核对,帮助小鹂认识到因高考而焦虑的同学很多,不是她独有的问题,把问题普遍化。
高考压力的大小与个人的核心信念有关,“我是一个心态不好的人”使小鹂放大了高考压力、我们尝试去寻找证据证实她不需要太惧怕高考,如她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很强的学习能力,足够努力勤奋等等。这个过程帮助她意识到自己夸大了困难,其实并不必如此。
高考压力的大小与升学目标的设定有关。小鹂二模考试成绩距离目标院校十几分,人们通常会认为这是个好的目标,正所谓跳一跳够得到,但对她来说,这个有点难度的唯一目标会让她焦虑。所以我建议她认真选出次选和三选目标院校,在确定了还不错的备选之后,小鹂的情绪得到了改善。
3.学习平服情绪的方法,减小考试压力的冲击。
在辅导开始不久,我就让小鹂学习识别自动化思维。如,她在准备语文作文素材时会很急躁,我就问她当时的想法是什么,她说“我会因紧张忘记,准备再多也没有用”。我带着她分析这个想法不是事实,而是她的推测,从而让她急躁的情绪得到缓解。
在小鹂的辅导中我们还学习了正念练习,包括积极心态、优眠冥想和平息焦虑,并让她把这些练习带入日常生活中,优眠冥想对改善她的睡眠问题比较有用。
在心理辅导的后期,我们还通过曼陀罗静心绘画练习来舒缓焦虑情绪,颜色的选择、绘画作品的呈现,帮助小鹂觉察自己的情绪状态,了解当下的心境,保持警醒。
4.及时应对现实层面的问题,提升信心、改善情绪。
辅导开始时小鹂因对姑姑的愧疚而焦虑不安,如果对她的问题视而不见,可能会影响到咨访合作关系。我倾听她的故事后,了解到她没能与姑姑告别的遗憾。其实一个仪式化的告别并不困难,我建议小鹂父母带着小鹂在姑姑坟前进行了一次告别仪式,小鹂的焦虑情绪、睡眠问题得到了一定改善。
小鹂二模的分数距目标院校还差12分,我们多次讨论这12分可以从哪里来、怎么来,找到可能的方向后就去尝试。如她觉得数学最后大题部分有提升空间,就鼓励她向补习老师求助,老师圈画题目让她练习,成绩真的有提升。这些行为层面的改变、改善,让她的成绩得到了提升,也提升了她对高考的自信心和掌握感,对改善情绪很有帮助。
四、完美结果≠辅导目标
“在高考中不紧张”是小鹂的咨询目标,是一个完美的结果,但是心理咨询不能以此为工作目标,否则不仅会有现实层面的困难,也会因为太绝对化而陷入困境。所以,应帮助小鹂和高考压力“和解”,让学习和压力“在一起”,这样能改善小鹂的情绪,也会对她“只有怎样才会怎样”的绝对化思维模式进行改变。
最终小鹂还是没有考取最理想的目标院校,考取的是次选院校。后来小鹂返校感谢老师,也来找我“聊天”,她说自己虽然有遗憾,但没有停留在遗憾里,而是尝试做一些事来弥补遗憾。比如暑假里去拜访大学辅导员老师,得到新同学的信息后建立了班级群,努力在新环境中呈现自我,拥有一个好的开始。她说,勇敢一些,努力在困境中跳出情绪的控制,尝试做有益的改变,这是她在心理辅导中学到的,她觉得这个对她很有帮助。
(南京市化工园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 刘红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