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健康素养是反映大学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大学生健康素养存在整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均衡、群体差异明显的特点。目前,“体医融合”已成为健康中国和健康教育的共性理念,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是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认为,以提高身体素質为突破口;以“运动是良医”理念构建体育、医疗卫生、宣传和健康管理为一体的健康素养促进体系;推行“运动处方”模式,提高大学生健康能力,是大学生健康素养促进工作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体医融合”;大学生;健康素养;“运动是良医”;“运动处方”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9-0081-03
健康素养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集中体现。从研究历史来看,健康素养有三个向度的成果,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临床医疗导向,认为健康素养是健康的危险因素,健康素养低者,健康状况相对较差,看病就医的次数和住院治疗可能性较高,其生活行为和生活技能也会越低;二是以英国、加拿大为代表的公共卫生导向,认为健康素养能更好地控制自身健康和改善个体、社会和环境健康决定因素的能力,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传播的结果;三是以我国为代表的以健康素养测试和影响因素分析为导向,认为健康素养是居民健康的预测指标之一,健康素养受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地域、民族、、家庭规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应该建立政府、教育、卫生和体育等为一体的健康素养促进机制,重点关注特殊群体如学生、老年人、和高危行业的健康素养促进工作。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总结了世界各地的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把健康素养定义为“人们在生命全程中进行与医疗服务、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有关的日常活动时获取、理解、评价和应用健康信息以做出健康相关决定进而维持或提高生活质量的知识、动机和能力” [1]。2008年,我国第一份《国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显示,居民健康素养平均为6.48%;有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健康素养仅为1.8%和1.36% [2-3],处于较低水平。大学生是全民健康的重点人群,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其健康素养对社会其他人群有示范和导向作用。
长期以来,体育教育的健康促进功能被严重低估,学校教育把健康问题单纯的视为是医疗卫生问题,使“体育”与“医疗”长期处于分离状态。《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 (2017—2025年)》中指出促进“体医融合”,在有条件的机构开设运动指导门诊,提供运动健康服务。《“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体医融合”已成为促进健康和推进健康教育的共性理念。在“体医融合”背景下,关注大学生健康素养促进,更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对“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和中华民族的未来都有重大意义。
一、“体医融合”:健康素养促进新理念
(一)“体医融合”的内涵
“体医融合”是指体育与医学在健康促进活动中融为一体,其内涵包括三部分,一是体育和医学虽然是不同的学科、领域,但在健康问题上的目的和意义是相同的,应该相互融合。二是“体中有医”或“医中有体”,在体育活动中,要融入医学元素,保障“运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做到既要健身又要养生;在医疗卫生活动中,融入体育运动的元素,发挥其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功效。三是实现二者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功能上相互补充,效能上相互促进,发挥出“1+1>2”的功效。
(二)“体医融合”促进健康素养的现实
“体医融合”能够提高健康的认知水平和健康能力。在我国,“体医融合”自古有之,《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中“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的记载,阐明了万事万物的成败都在于运动,运动引起变化,催生事物的发展,这是“生命在于运动”最早的说法,启发人们对生命与健康本源的认识。在汉代,华佗创编仿生医疗健身体操“五禽戏”,用来养生、治病和强身健体,是“医体融合”最早的实践活动,引导人们用肢体动作来强身健体,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养生习惯。西方“体医融合”源于美国运动医学会和美国医学会于2007年提出的“运动是良医”的学术理念和推进的健康促进项目,意在转变重“医”轻“体”传统观念,倡导“体医融合”,提高人们对疾病、健康的理解,提高健康素养,已达到幸福生活的目的。
近年来,我国“体医融合”模式的推广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技术融合、资源融合、话语权融合”三种管理与运行模式。国家体育总局成立了旨在开展体育与医学融合相关政策、理论和创新研究、成果转化和模式示范与推广的“体医融合”研究中心;重庆医科大学成立体育医学学院;从“十三五”规划开始,北京体育大学率先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试点“运动处方”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深圳市卫健委、文体局和教育局联合《关于实施”体医融合”行动计划的通知》,不但在医院开设了“运动处方”门诊,还把健身房搬进医院,首创针对脊柱侧弯40度以下的青少年进行无药物治疗的“运动处方”治疗方法。在这种现实背景下,一方面,体育已成为现代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医学也不再是唯一的治疗手段;另一方面,现代健康观念、体育意识及多元医学模式融入人们的健康理念和行动中,人们对健康的判断、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有了新的认识,健康知识和健康能力逐步提高,在近六次的全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逐年提高,从2008年的6.48%增长到2016年的11.58%;《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计划2014-2020》指出,到202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0%。
二、现状与困惑:大学生健康素养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
大学生健康素养状况令人堪忧。研究表明,大学生健康素养处于较低水平,并显示出以下特征:一是整体水平不高,2014年有学者研究认为,大学生健康素养平均总得分为 61.11,健康素养水平的预测值为14.8% [4],2018年有学者研究认为,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平均得分为66.56分,具备率为 16.36% [5];说明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整体尽管处于上升趋势,但尚处于较低水平。二是健康素养发展不均衡,在健康素养三个维度中,健康技能素养最高,其次是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健康生活与行为素养最低,说明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素养提升缓慢;三是群体性差异明显,在不同大学生群体中,女生高于男生,城市高于农村,低年级高于高年级,医学类高于非医学类;家庭经济收入和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大学生的健康素养相对较高。 (二)大学生健康素养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健康素养提升手段不完善。目前大学生健康素养提升的教育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体育教育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技能;二是通过健康教育获得医学知识和技能,了解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和卫生安全知识。然而,长期以来,“医”“体”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没有发挥二者在健康服务领域中协同效用,在具体实施层面上存在“两张皮”现象,导致教学质量和效率长期处在低效状态。同时,大学生在体育锻炼和医疗卫生方面出现很多新问题,如运动伤病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过度和依赖性治疗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等现象,使大学生主动学习健康知识的能动性不足,健康意识淡薄,健康素养不高。另外,也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一是大学生对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学生处在健康状态的巅峰期,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没有健康问题,不需要刻意维护健康,主动获取健康信息、学习健康知识的能动性不强,健康素养知识总体知晓率较低(仅为15.3%) [6],健康基本知识不系统、不完整,缺乏基本健康能力,没有预防意识,造成健康理念落后。二是大学生自身健康管理能力不强,其日常生活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存在诸多问题,如生活不规律、熬夜现象十分严重、卫生习惯差等。
三、形成合力:“体医融合” 下大学生健康素养促进策略
(一)以身体素质为突破口,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的物质基础
体质健康是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基础。它反映的是身体成分、心肺循环系统的功能、肌肉的力量、耐力和柔韧性等综合健康指标,对大学生了解自己的体质和健康的变化情况,对于唤起学生的健康意识,改变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長远的社会意义。但现实情况是,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20多年下滑,尤其是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特别是在耐力素质、力量素质、柔韧性素质和50米跑等方面,大学生的成绩甚至低于高中生。这表明学生接受十几年的体育教育成效并不显著,更没有把它完全转化成学生健康能力和健康素养的发展动能。因此,要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应以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突破口,真正要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科学锻炼获得人体所必需的运动健康素养。一是要转变观念,体育的真正目的是促进健康,不能离开健康谈体育,也不能离开体育谈健康;二是要提高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体育教师要定期参加医学类培训,高校要培养一批具备“体医融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能传授运动技能,还将成为大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三是要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体育教师要有职业担当,克服学生“怕伤怕病”心理,保证体育课较大运动量和中高强度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基础代谢水平,提高大学生学习体育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以“运动是良医” 理念,构建体育、医疗卫生、宣传和健康管理为一体的健康素养促进体系
“运动是良医”是已经被广泛认同和接受并焕新的健康理念。研究表明,运动作为医药对至少26种疾病和症状起到治疗或辅助治疗的作用 [7],由于其便捷性和低成本,近年来被推广和应用,但这客观上需要“体医融合”的大背景,一方面要把体育所传授的运动知识、技能转变为科学锻炼和人体所必须的健康素养;另一方面,以医学知识传授为主的健康教育要引导学生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如何把知识转化为维护和促进健康的能力,以建立 “运动是良医”的健康素养促进体系。
体育方面,高校课程设计要有明确的健康素养目标,以培养大学生健康行为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内容,如把耐力跑教学内容安排在冬季,能有效预防流感等;在课程内容上,要增加医学知识,传授运动损伤预防与急救方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一味地追求更高、更快、更强,而是要达到更健康的目的,不仅教会学生锻炼身体方法,还要讲解为什么要这么做;要阐明一项运动的作用不仅是强身健体,还能预防某种疾病。高校应把“运动是良医”的理念贯穿于体育教育的全过程,提高大学生对个人健康的责任感,改善身心健康状况,养成良好健身习惯、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为适应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医疗卫生方面,高校要转变“重医轻体”的旧观念;医务人员要参加体育学方面的培训,要转变“只有药物才能治病”的观念;研究表明,运动能够提高人的基础代谢水平和人体免疫力,发挥人体自身的再生和自我修复功能,能够预防和治疗疾病,因此,以预防和运动康复治疗为主,避免过度治疗,提高大学生对疾病和健康识别能力。
在健康宣传方面,高校要宣传“运动是良医”的知识和案例,各种生理医学指标的解读等;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一是要掌握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二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三是掌握健康的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
在健康管理方面,高校要建立体育、医疗卫生、心理健康和学生管理等各个部门的联动管理机制,把健康管理融入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发挥学生社团优势,把健康教育活动纳入学生社团管理,在校园内建立“健康卫生监督站”,形成良好的健康氛围,同时,高校还应创建健康素养管理网络平台,内容包括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库、医疗卫生记录、运动处方库、健康教育宣传、在线心理咨询、在线答疑等;根据地域、民族编制适合大学生健康素养标准,定期抽样评价。
(三)推行“运动处方”模式、提高健康能力
运动处方是“体医融合”的实践活动。它是指医学或体育学专家针对大学生的身体状况,采用处方的形式规定健身者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存在盲目性、随意性,容易引发运动伤病,效果也不尽人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的锻炼自觉性和持久性。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与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联合主办的“生命过程中的体力活动与健康”国际研讨会认为“运动不但能够提高身体素质、控制体重、降低诸如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风险、促进大脑发育、提高身体稳定性、保持骨骼肌健康,还有助于缓解压力,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增强幸福感等 [8]。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教育资源的优势,把体育、医疗和健康教育等部门组织起来,以“体医融合”为导向,以运动干预为手段,以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为目的,推行“运动处方”健康模式,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高校一是要在体育教学中推行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根据学生体质测试结果,针对体质较差或某种身体素质差的学生,设计运动处方教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二是利用健康素养信息平台,有校医、体育教师、心理咨询师合力开出预防疾病、治疗慢性病和心理辅导和健康学生的运动处方,帮助大学生解决健康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三是依据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和诉求,建立减肥塑身、健美健身的运动处方库,使大学生有选择地进行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 叶梦露. 健康素养研究进展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8,38(08):1058-1061.
[2] 沈莉,孟国祥. 南京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分析[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02):123-126.
[3] 李春艳,唐四元. 郴州市在校本科生健康素养调查分析[J]. 护理研究,2013,27(03):781-782.
[4] 陈玮. 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安徽:蚌埠医学院,2014:5.
[5] 秦天燕. 兰州市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的综合评价[D]. 甘肃:兰州大学,2018:4.
[6] 景文展,黄紫玥,刘清悦,等. 大学生健康素养相关知识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06):859-862.
[7] 谷倩,黄涛.程蜀琳,等. “体医融合”视域下“运动是良医”的再认识[J]. 体医科研,2018,39(01).
[8] 张美珍,黄涛,李方晖,等. 运动是良医还是什么?[J]. 体育学刊,2017,24(02):140-144.
(责任编辑:刘宇凡)
关键词:“体医融合”;大学生;健康素养;“运动是良医”;“运动处方”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9-0081-03
健康素养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集中体现。从研究历史来看,健康素养有三个向度的成果,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临床医疗导向,认为健康素养是健康的危险因素,健康素养低者,健康状况相对较差,看病就医的次数和住院治疗可能性较高,其生活行为和生活技能也会越低;二是以英国、加拿大为代表的公共卫生导向,认为健康素养能更好地控制自身健康和改善个体、社会和环境健康决定因素的能力,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传播的结果;三是以我国为代表的以健康素养测试和影响因素分析为导向,认为健康素养是居民健康的预测指标之一,健康素养受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地域、民族、、家庭规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应该建立政府、教育、卫生和体育等为一体的健康素养促进机制,重点关注特殊群体如学生、老年人、和高危行业的健康素养促进工作。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总结了世界各地的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把健康素养定义为“人们在生命全程中进行与医疗服务、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有关的日常活动时获取、理解、评价和应用健康信息以做出健康相关决定进而维持或提高生活质量的知识、动机和能力” [1]。2008年,我国第一份《国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显示,居民健康素养平均为6.48%;有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健康素养仅为1.8%和1.36% [2-3],处于较低水平。大学生是全民健康的重点人群,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其健康素养对社会其他人群有示范和导向作用。
长期以来,体育教育的健康促进功能被严重低估,学校教育把健康问题单纯的视为是医疗卫生问题,使“体育”与“医疗”长期处于分离状态。《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 (2017—2025年)》中指出促进“体医融合”,在有条件的机构开设运动指导门诊,提供运动健康服务。《“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体医融合”已成为促进健康和推进健康教育的共性理念。在“体医融合”背景下,关注大学生健康素养促进,更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对“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和中华民族的未来都有重大意义。
一、“体医融合”:健康素养促进新理念
(一)“体医融合”的内涵
“体医融合”是指体育与医学在健康促进活动中融为一体,其内涵包括三部分,一是体育和医学虽然是不同的学科、领域,但在健康问题上的目的和意义是相同的,应该相互融合。二是“体中有医”或“医中有体”,在体育活动中,要融入医学元素,保障“运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做到既要健身又要养生;在医疗卫生活动中,融入体育运动的元素,发挥其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功效。三是实现二者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功能上相互补充,效能上相互促进,发挥出“1+1>2”的功效。
(二)“体医融合”促进健康素养的现实
“体医融合”能够提高健康的认知水平和健康能力。在我国,“体医融合”自古有之,《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中“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的记载,阐明了万事万物的成败都在于运动,运动引起变化,催生事物的发展,这是“生命在于运动”最早的说法,启发人们对生命与健康本源的认识。在汉代,华佗创编仿生医疗健身体操“五禽戏”,用来养生、治病和强身健体,是“医体融合”最早的实践活动,引导人们用肢体动作来强身健体,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养生习惯。西方“体医融合”源于美国运动医学会和美国医学会于2007年提出的“运动是良医”的学术理念和推进的健康促进项目,意在转变重“医”轻“体”传统观念,倡导“体医融合”,提高人们对疾病、健康的理解,提高健康素养,已达到幸福生活的目的。
近年来,我国“体医融合”模式的推广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技术融合、资源融合、话语权融合”三种管理与运行模式。国家体育总局成立了旨在开展体育与医学融合相关政策、理论和创新研究、成果转化和模式示范与推广的“体医融合”研究中心;重庆医科大学成立体育医学学院;从“十三五”规划开始,北京体育大学率先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试点“运动处方”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深圳市卫健委、文体局和教育局联合《关于实施”体医融合”行动计划的通知》,不但在医院开设了“运动处方”门诊,还把健身房搬进医院,首创针对脊柱侧弯40度以下的青少年进行无药物治疗的“运动处方”治疗方法。在这种现实背景下,一方面,体育已成为现代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医学也不再是唯一的治疗手段;另一方面,现代健康观念、体育意识及多元医学模式融入人们的健康理念和行动中,人们对健康的判断、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有了新的认识,健康知识和健康能力逐步提高,在近六次的全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逐年提高,从2008年的6.48%增长到2016年的11.58%;《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计划2014-2020》指出,到202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0%。
二、现状与困惑:大学生健康素养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
大学生健康素养状况令人堪忧。研究表明,大学生健康素养处于较低水平,并显示出以下特征:一是整体水平不高,2014年有学者研究认为,大学生健康素养平均总得分为 61.11,健康素养水平的预测值为14.8% [4],2018年有学者研究认为,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平均得分为66.56分,具备率为 16.36% [5];说明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整体尽管处于上升趋势,但尚处于较低水平。二是健康素养发展不均衡,在健康素养三个维度中,健康技能素养最高,其次是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健康生活与行为素养最低,说明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素养提升缓慢;三是群体性差异明显,在不同大学生群体中,女生高于男生,城市高于农村,低年级高于高年级,医学类高于非医学类;家庭经济收入和父母受教育程度高的大学生的健康素养相对较高。 (二)大学生健康素养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健康素养提升手段不完善。目前大学生健康素养提升的教育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体育教育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技能;二是通过健康教育获得医学知识和技能,了解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和卫生安全知识。然而,长期以来,“医”“体”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没有发挥二者在健康服务领域中协同效用,在具体实施层面上存在“两张皮”现象,导致教学质量和效率长期处在低效状态。同时,大学生在体育锻炼和医疗卫生方面出现很多新问题,如运动伤病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过度和依赖性治疗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等现象,使大学生主动学习健康知识的能动性不足,健康意识淡薄,健康素养不高。另外,也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一是大学生对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学生处在健康状态的巅峰期,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没有健康问题,不需要刻意维护健康,主动获取健康信息、学习健康知识的能动性不强,健康素养知识总体知晓率较低(仅为15.3%) [6],健康基本知识不系统、不完整,缺乏基本健康能力,没有预防意识,造成健康理念落后。二是大学生自身健康管理能力不强,其日常生活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存在诸多问题,如生活不规律、熬夜现象十分严重、卫生习惯差等。
三、形成合力:“体医融合” 下大学生健康素养促进策略
(一)以身体素质为突破口,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的物质基础
体质健康是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基础。它反映的是身体成分、心肺循环系统的功能、肌肉的力量、耐力和柔韧性等综合健康指标,对大学生了解自己的体质和健康的变化情况,对于唤起学生的健康意识,改变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長远的社会意义。但现实情况是,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20多年下滑,尤其是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特别是在耐力素质、力量素质、柔韧性素质和50米跑等方面,大学生的成绩甚至低于高中生。这表明学生接受十几年的体育教育成效并不显著,更没有把它完全转化成学生健康能力和健康素养的发展动能。因此,要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应以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突破口,真正要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科学锻炼获得人体所必需的运动健康素养。一是要转变观念,体育的真正目的是促进健康,不能离开健康谈体育,也不能离开体育谈健康;二是要提高体育教师健康教育能力,体育教师要定期参加医学类培训,高校要培养一批具备“体医融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能传授运动技能,还将成为大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三是要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体育教师要有职业担当,克服学生“怕伤怕病”心理,保证体育课较大运动量和中高强度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基础代谢水平,提高大学生学习体育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以“运动是良医” 理念,构建体育、医疗卫生、宣传和健康管理为一体的健康素养促进体系
“运动是良医”是已经被广泛认同和接受并焕新的健康理念。研究表明,运动作为医药对至少26种疾病和症状起到治疗或辅助治疗的作用 [7],由于其便捷性和低成本,近年来被推广和应用,但这客观上需要“体医融合”的大背景,一方面要把体育所传授的运动知识、技能转变为科学锻炼和人体所必须的健康素养;另一方面,以医学知识传授为主的健康教育要引导学生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如何把知识转化为维护和促进健康的能力,以建立 “运动是良医”的健康素养促进体系。
体育方面,高校课程设计要有明确的健康素养目标,以培养大学生健康行为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内容,如把耐力跑教学内容安排在冬季,能有效预防流感等;在课程内容上,要增加医学知识,传授运动损伤预防与急救方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一味地追求更高、更快、更强,而是要达到更健康的目的,不仅教会学生锻炼身体方法,还要讲解为什么要这么做;要阐明一项运动的作用不仅是强身健体,还能预防某种疾病。高校应把“运动是良医”的理念贯穿于体育教育的全过程,提高大学生对个人健康的责任感,改善身心健康状况,养成良好健身习惯、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为适应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医疗卫生方面,高校要转变“重医轻体”的旧观念;医务人员要参加体育学方面的培训,要转变“只有药物才能治病”的观念;研究表明,运动能够提高人的基础代谢水平和人体免疫力,发挥人体自身的再生和自我修复功能,能够预防和治疗疾病,因此,以预防和运动康复治疗为主,避免过度治疗,提高大学生对疾病和健康识别能力。
在健康宣传方面,高校要宣传“运动是良医”的知识和案例,各种生理医学指标的解读等;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一是要掌握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二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三是掌握健康的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
在健康管理方面,高校要建立体育、医疗卫生、心理健康和学生管理等各个部门的联动管理机制,把健康管理融入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发挥学生社团优势,把健康教育活动纳入学生社团管理,在校园内建立“健康卫生监督站”,形成良好的健康氛围,同时,高校还应创建健康素养管理网络平台,内容包括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库、医疗卫生记录、运动处方库、健康教育宣传、在线心理咨询、在线答疑等;根据地域、民族编制适合大学生健康素养标准,定期抽样评价。
(三)推行“运动处方”模式、提高健康能力
运动处方是“体医融合”的实践活动。它是指医学或体育学专家针对大学生的身体状况,采用处方的形式规定健身者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存在盲目性、随意性,容易引发运动伤病,效果也不尽人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的锻炼自觉性和持久性。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与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联合主办的“生命过程中的体力活动与健康”国际研讨会认为“运动不但能够提高身体素质、控制体重、降低诸如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风险、促进大脑发育、提高身体稳定性、保持骨骼肌健康,还有助于缓解压力,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增强幸福感等 [8]。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教育资源的优势,把体育、医疗和健康教育等部门组织起来,以“体医融合”为导向,以运动干预为手段,以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为目的,推行“运动处方”健康模式,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高校一是要在体育教学中推行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根据学生体质测试结果,针对体质较差或某种身体素质差的学生,设计运动处方教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二是利用健康素养信息平台,有校医、体育教师、心理咨询师合力开出预防疾病、治疗慢性病和心理辅导和健康学生的运动处方,帮助大学生解决健康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三是依据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和诉求,建立减肥塑身、健美健身的运动处方库,使大学生有选择地进行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 叶梦露. 健康素养研究进展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8,38(08):1058-1061.
[2] 沈莉,孟国祥. 南京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分析[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02):123-126.
[3] 李春艳,唐四元. 郴州市在校本科生健康素养调查分析[J]. 护理研究,2013,27(03):781-782.
[4] 陈玮. 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安徽:蚌埠医学院,2014:5.
[5] 秦天燕. 兰州市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的综合评价[D]. 甘肃:兰州大学,2018:4.
[6] 景文展,黄紫玥,刘清悦,等. 大学生健康素养相关知识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06):859-862.
[7] 谷倩,黄涛.程蜀琳,等. “体医融合”视域下“运动是良医”的再认识[J]. 体医科研,2018,39(01).
[8] 张美珍,黄涛,李方晖,等. 运动是良医还是什么?[J]. 体育学刊,2017,24(02):140-144.
(责任编辑:刘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