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老院里的父母们
文/闫小青
老人去世那天,日历刚刚好停在150天前。那一天,老人的儿子来看过她。
在养老院住了3年多,老人只见上自己的儿子5面。儿子每次来,老人都会把当天的日历折上一个角,然后就再也不翻动它,直到儿子下一次来探望。
多年前,老人得了老年痴呆症,总是在家里唠叨儿子,儿子每次都不耐烦地呵斥要老人住嘴。可惜老人根本不知道儿子在生气,依旧自顾自地唠叨。终于,儿子忍无可忍把老人送进了养老院。
在养老院里,老人自己一个房间,有一对一的全职护工,住的绝对是整个养老院里设施最好的房间。要花钱,儿子从来没眨过一下眼睛。但儿子似乎烦透了自己痴傻的老母亲。
每月到养老院交钱,儿子都把车停在院门口,给了钱就匆匆离开。他从来不问老人的状况。老人生病,院里给家属打电话,儿子说就在你们医务室治吧,治坏了不怨你们。医务室治不了的,儿子就让院长带着老人去医院,“钱我会给”。
只有春节中秋,儿子才会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看一眼老人,待不久就又走了。每一次探望,老人都会念叨好几个星期,“今天我儿子来看我了”。
这一次,老人没能等到儿子。那天,没有任何征兆,老人安静地走了。院长给儿子打电话,告知老人去世了,问是否接走老人的遗体。其实,平时养老院里是包办丧事的,但院长知道这位儿子是一位军衔不低的军官,猜想他或许会给老人风光大葬,才多问了这么一句。没想到得到的答复是,你们照规矩该怎么办怎么办,钱一分不会少的。
院长按照平时的简单程序把老人送到了火葬场火化。儿子没有去领骨灰,第二天去养老院结清了所有的钱。
这是一位民营养老院院长给我讲的故事。阳光大好的下午,我在这家养老院里见到的是每天翻着日历盼儿女的老人,从入院就没见到儿女的老人,躺在床上发烧儿女仍不闻不问的老人……他们都在痴痴地等着自己的儿女,嘴里却说:“儿女太忙,不想成为他们的累赘。”
孙女是我的“活字典”
文/郑天峰
小孙女上初三了,可能与当教师的妈妈要求严格有关,她从小就在学习上名列前茅,对知识掌握得灵活而牢固,对字的读音标准而规范。我虽然教了一辈子语文,但普通话说得不好,对字的四声掌握不准,有的字还习惯性地念错。因而,遇到我读不准的字,还得请教于她。
有一次,我去商店买衣服回来。说起售货员如何热情耐心,如何认真负责、百挑不厌。小孙女说:“爷爷,你说售(chou)货员不对,应读售(shou)货员。”我本来知道应该读shou,但我们这个地方都习惯地错读为chou,我也就随波逐流了。孙女给提出来,我虚心地接受了批评。
有时报刊上开展征对联、对对联活动,我乐此不疲。但对联要求对仗工整词性相同,平仄相对。有些字的四声我把握不准,一个个去查字典又太麻烦;如果小孙女在跟前,只要一问,孙女张口就来,准确无误。
真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知识多寡不分年龄大小。我这个中学语文教师,仍须放下架子,虚心向晚辈学习。
文/闫小青
老人去世那天,日历刚刚好停在150天前。那一天,老人的儿子来看过她。
在养老院住了3年多,老人只见上自己的儿子5面。儿子每次来,老人都会把当天的日历折上一个角,然后就再也不翻动它,直到儿子下一次来探望。
多年前,老人得了老年痴呆症,总是在家里唠叨儿子,儿子每次都不耐烦地呵斥要老人住嘴。可惜老人根本不知道儿子在生气,依旧自顾自地唠叨。终于,儿子忍无可忍把老人送进了养老院。
在养老院里,老人自己一个房间,有一对一的全职护工,住的绝对是整个养老院里设施最好的房间。要花钱,儿子从来没眨过一下眼睛。但儿子似乎烦透了自己痴傻的老母亲。
每月到养老院交钱,儿子都把车停在院门口,给了钱就匆匆离开。他从来不问老人的状况。老人生病,院里给家属打电话,儿子说就在你们医务室治吧,治坏了不怨你们。医务室治不了的,儿子就让院长带着老人去医院,“钱我会给”。
只有春节中秋,儿子才会带着自己的孩子来看一眼老人,待不久就又走了。每一次探望,老人都会念叨好几个星期,“今天我儿子来看我了”。
这一次,老人没能等到儿子。那天,没有任何征兆,老人安静地走了。院长给儿子打电话,告知老人去世了,问是否接走老人的遗体。其实,平时养老院里是包办丧事的,但院长知道这位儿子是一位军衔不低的军官,猜想他或许会给老人风光大葬,才多问了这么一句。没想到得到的答复是,你们照规矩该怎么办怎么办,钱一分不会少的。
院长按照平时的简单程序把老人送到了火葬场火化。儿子没有去领骨灰,第二天去养老院结清了所有的钱。
这是一位民营养老院院长给我讲的故事。阳光大好的下午,我在这家养老院里见到的是每天翻着日历盼儿女的老人,从入院就没见到儿女的老人,躺在床上发烧儿女仍不闻不问的老人……他们都在痴痴地等着自己的儿女,嘴里却说:“儿女太忙,不想成为他们的累赘。”
孙女是我的“活字典”
文/郑天峰
小孙女上初三了,可能与当教师的妈妈要求严格有关,她从小就在学习上名列前茅,对知识掌握得灵活而牢固,对字的读音标准而规范。我虽然教了一辈子语文,但普通话说得不好,对字的四声掌握不准,有的字还习惯性地念错。因而,遇到我读不准的字,还得请教于她。
有一次,我去商店买衣服回来。说起售货员如何热情耐心,如何认真负责、百挑不厌。小孙女说:“爷爷,你说售(chou)货员不对,应读售(shou)货员。”我本来知道应该读shou,但我们这个地方都习惯地错读为chou,我也就随波逐流了。孙女给提出来,我虚心地接受了批评。
有时报刊上开展征对联、对对联活动,我乐此不疲。但对联要求对仗工整词性相同,平仄相对。有些字的四声我把握不准,一个个去查字典又太麻烦;如果小孙女在跟前,只要一问,孙女张口就来,准确无误。
真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知识多寡不分年龄大小。我这个中学语文教师,仍须放下架子,虚心向晚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