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27日,一则支付宝官方微博将近期风波不断的电子支付白热化竞争推向高潮。
上述微博称:“由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支付宝将停止所有线下POS业务。”这“众所周知的原因”,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贸聚焦》采访时表示,正是前不久媒体透露的银联“收编”第三方支付之举——明确制定了收编第三方支付机构路线的议案。
“其实,银联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准备。”上述业内人士称。去年12月银联发布《关于规范与非金融支付机构银联卡业务合作的函》(银联业管委17号文),号召成员银行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开放接口进行清理整治,并将银联卡业务上收至总行以实现银行卡接口服务的集中审批、统一接入和统一定价,最终推动非金融机构统一接入银联网络。
这被多数业内人士解读为银联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招安”,如若收编不成,随即转为“封杀”,希望成员银行切断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接口。
业内人士指出,现在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已经非常紧密。假如统一将接口归入银联系统,虽然风险控制能力更强,但其长期的垄断可能影响行业的发展,小则降低行业的创新效率,大则迫使第三方支付机构大量终止现有业务。
银联步步为营
自2002年成立以来,银联作为向商业银行提供跨行交易清算、方便银行卡支付的银行卡组织,一直是跨行、跨地区支付的主要通道,占据垄断优势。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抢食市场”显然已经对其造成压力。
17号文指出:“29家非金机构与17家主要成员银行的银联卡业务接口超过630个”,银联认为这些非金机构“普遍绕开银联网络,采取各种不合规手段开展业务,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成员银行的利益”。
中国银联方面表示,非金机构接入银联网络,可以有效实现各商业银行银联卡的全面受理,服务业务快速发展。中国银联作为银行卡组织,发展模式始终是搭建平台,不直接与银行、非金机构等产业各方争夺市场,而是提供开放性、包容性平台。
然而,银联的动作惹急了不少第三方支付机构。据媒体报道,在7月25日召开的董事会会议上,《关于进一步规范非金融支付机构银联卡交易维护成员银行和银联权益的议案》明确了三步走的时间表——
今年9月起,各成员银行停止向非金机构新增开通银联卡支付接口,存量接口上不再新增无卡取现、转账、代授权等银联卡业务;
2013年底前,非金机构线下银联卡交易以间联或直联模式一点接入银联网络,商业银行不再保留其与非金机构银联卡线下交易通道;
2014年7月1日前,实现非金机构互联网银联卡交易全面接入银联,对已介入银联网络的,商业银行不再保留其与非金机构线上交易通道。
这就意味着在今年年底前,线下银联卡的交易业务统一上送至银联转接;在明年7月1日前,线上交易全面接入银联。
银联的步步为营亦有奖惩细则为辅。
今年4月,银联业务管理委员会通过了《银行卡受理市场秩序规范约束与奖励机制实施细则》(银联业管委5号文),其中对所适用的违规行为,首先提及的是第三方支付的“违规开展银联卡跨行业务”,并提出“收单机构未通过中国银联开展银联卡跨行交易和资金清算业务的,应向中国银联支付违规跨行转接银联卡的违约罚金”。
罚金按照“收单机构违规期间内违规行为涉及交易金额”乘以“中国银联应收取的网络服务费率”计算。此次董事会上的《议案》提出,收单机构未经银联网络转接的银联卡跨法人交易,线下交易自2014年1月1日,线上交易自2014年7月1日起,按照交易金额的0.02%分别向发卡机构和收单机构收取品牌服务费,并按照交易金额的0.05%向收单机构收取银联卡交易转接补偿费。
也就是说,假如第三方支付机构没有用银联的接口,银联也有其交易额0.09%的收入。上述业内人士解释:“如果以一家支付公司交易规模数十亿来推算,银联可获罚金在数百万以上。”
一旦第三方支付业务转移至银联系统,银联的相关收入也无疑会水涨船高。根据iResearch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仅线上支付市场,今年第二季度的交易规模高达11216.5亿,环比增速10.2%。上述业内人士分析:“议案通过的话,只要监管允许,无论这件事是否做成,银联都有一笔不菲的收入进账。”
支付宝“自断一臂”
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结局不是“被招安”就是“被清理”。上述业内人士告诉本刊记者:“一些小企业或许由于谈判成本等原因,愿意与银联合作,但一些成熟的大企业,未必愿意。”
支付宝停止所有线下POS业务的动作被业界认为是一次“以退为进”的针对银联的抗争。一位支付宝工作人员表示:“本来线下投放POS终端机具的成本就很高,而且线下业务要走量,如果按照银联统一定价后就没有价格优势,再加上当前被银联在线上线下都围追堵截,那就只能先暂时放弃业务量占比相对较小的线下业务。”据悉,目前支付宝已经布置了该类型的POS终端超过1万台。
一位不愿具名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人士向本刊记者透露:“支付公司更愿意与银行直连的根本原因在于有自己的话语权,能够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线下POS机业务直连银行和连银联的都有,但很明显的趋势是,第三方支付公司都更愿意与银行直连。
在银联系统的POS收单业务中,通常的收费分成是7:2:1,即发卡行拿走七成,收单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拿走两成,银联坐地收取一成。如果是直连银行,那么原本分给银联的“1”就由直连的银行和第三方机构分成。而如果恰好使用的是直连银行的银行卡,第三方支付机构付出的成本则更低。
事实上,随着技术创新,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表示,其在线90%业务已不走银联通道,线下收单也已具备自行与银行进行清算的技术条件。
8月29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出面,召集主要第三方支付机构以及部分银行进行座谈,不无例外,银联“收编”行动遭到多数第三方支付公司在会上的反对。“除银联商务之外,几乎所有大的支付公司都对银联表示不满。”一位参会人士透露,“银联应通过市场竞争而不是强行要求第三方支付都接入银联网络。”
有报道称,2004年马云曾拜会银联,希望银联承担网上转接和收单业务,但未果。在随后的若干年中,支付宝先后谈下近200家银行。一位银行人士称,如果最初银联就介入,第三方机构也乐于一次接入解决所有问题,不必和商业银行一家一家谈。“但现在的情况是,等到市场壮大了,大家都谈好了,银联要进来横插一脚。”
银联争线上引恐慌
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银联商务、支付宝和财付通分别以43.9%、18.2%和7.6%位列综合支付交易市场的前三甲。POS收单市场方面,银联商务以绝对的交易额市场份额排名第一,通联支付交易规模位列第二,快钱和汇付天下紧随其后;而在互联网支付市场,支付宝、财付通、银联网上支付分别以46.3%、20.3%和13.0%占据市场前三位。
按照市场占有率来看,支付宝线下POS业务发展并不理想,也让业界猜测支付宝此次“抗议”或许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担心线上支付市场被银联抢走。
目前除去预付卡公司,大部分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业务主要有两块,一是互联网支付、一是POS机收单业务。前者,支付宝是老大;后者,是银联的天下,也是其最重要的收入来源。“银联要争夺线上才是大家害怕的。”一位支付机构人士说。
据该人士称,目前用户使用银联卡进行线上支付,在目前支付机构与银行直连的情况下,支付机构向银行支付的手续费实际只有0.1%左右,低于银联网络内0.3%-0.55%的水平。如果银联完成了“统一收编”,该行业的收费标准将大幅提高以维持联盟利益,最终这些成本将全部转移至用户头上。
第三方支付公司线上业务唯一的成本就是与连接银行系统的成本。上述第三方支付机构人士说:“清算都是由第三方支付自己完成,没有银联什么事。如果线上业务也全部都必须走银联的通道,第三方支付企业就不用做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即使第三方机构还存活,也沦为了银联的分销渠道。
关键看央行
在这场博弈中,艾瑞分析师谢春表示:“即使银联想做成这个事情,也并非易事,还要看银行和监管方面的想法。”
“银行在观望,”一位股份银行人士表示,“银联是强势方,要是我们得罪他们,他们切断POS接口,导致我们的卡无法刷卡消费,这个打击就太大了。”但眼下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发展已经成熟,逐渐掌握话语权,银行单方面中断与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合作并不现实。“第三方支付每天都会产生巨大的交易量,如果他们不同意接入银联,银行也不敢单方面切断渠道。”
多位来自第三方支付机构人士也表示,银联是清算组织,不是监管机构,没有强制力,关键在央行的态度。目前,央行还未就此事作出任何表态,银联本身是央行牵头发起成立的机构,堪称央行的嫡系,但此前在对待第三方支付的态度上,两者又存在分歧,银联对于威胁自身业务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素来不满,但央行却发放牌照,承认了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合法地位。
7月5日,在银联5号文发布后的3个月后,中国人民银行颁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其中没有明确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清算业务是否都需通过银联。而此前的征求意见稿第29条——收单机构为特约商户提供人民币银行卡收单服务,涉及到跨法人交易转接和资金清算的,应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合法银行卡清算组织进行,也没有出现在最终的出台办法中。
“此举表明央行默认了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在收单业务中的支付结算可以绕过银联。”某第三方支付企业负责人对媒体表示。该负责人还透露,央行支付结算司组织监管处处长谭静蕙直言,“取消了征求意见稿第29条的强制性规定,就是允许直连模式的存在。”
“央行在这个当口不会轻易表态,甚至有可能就坐观两边的竞争,将其视为市场行为,所以这场博弈可能还会一直进行下去。”上述业内人士分析道。
上述微博称:“由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支付宝将停止所有线下POS业务。”这“众所周知的原因”,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贸聚焦》采访时表示,正是前不久媒体透露的银联“收编”第三方支付之举——明确制定了收编第三方支付机构路线的议案。
“其实,银联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准备。”上述业内人士称。去年12月银联发布《关于规范与非金融支付机构银联卡业务合作的函》(银联业管委17号文),号召成员银行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开放接口进行清理整治,并将银联卡业务上收至总行以实现银行卡接口服务的集中审批、统一接入和统一定价,最终推动非金融机构统一接入银联网络。
这被多数业内人士解读为银联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招安”,如若收编不成,随即转为“封杀”,希望成员银行切断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接口。
业内人士指出,现在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已经非常紧密。假如统一将接口归入银联系统,虽然风险控制能力更强,但其长期的垄断可能影响行业的发展,小则降低行业的创新效率,大则迫使第三方支付机构大量终止现有业务。
银联步步为营
自2002年成立以来,银联作为向商业银行提供跨行交易清算、方便银行卡支付的银行卡组织,一直是跨行、跨地区支付的主要通道,占据垄断优势。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抢食市场”显然已经对其造成压力。
17号文指出:“29家非金机构与17家主要成员银行的银联卡业务接口超过630个”,银联认为这些非金机构“普遍绕开银联网络,采取各种不合规手段开展业务,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成员银行的利益”。
中国银联方面表示,非金机构接入银联网络,可以有效实现各商业银行银联卡的全面受理,服务业务快速发展。中国银联作为银行卡组织,发展模式始终是搭建平台,不直接与银行、非金机构等产业各方争夺市场,而是提供开放性、包容性平台。
然而,银联的动作惹急了不少第三方支付机构。据媒体报道,在7月25日召开的董事会会议上,《关于进一步规范非金融支付机构银联卡交易维护成员银行和银联权益的议案》明确了三步走的时间表——
今年9月起,各成员银行停止向非金机构新增开通银联卡支付接口,存量接口上不再新增无卡取现、转账、代授权等银联卡业务;
2013年底前,非金机构线下银联卡交易以间联或直联模式一点接入银联网络,商业银行不再保留其与非金机构银联卡线下交易通道;
2014年7月1日前,实现非金机构互联网银联卡交易全面接入银联,对已介入银联网络的,商业银行不再保留其与非金机构线上交易通道。
这就意味着在今年年底前,线下银联卡的交易业务统一上送至银联转接;在明年7月1日前,线上交易全面接入银联。
银联的步步为营亦有奖惩细则为辅。
今年4月,银联业务管理委员会通过了《银行卡受理市场秩序规范约束与奖励机制实施细则》(银联业管委5号文),其中对所适用的违规行为,首先提及的是第三方支付的“违规开展银联卡跨行业务”,并提出“收单机构未通过中国银联开展银联卡跨行交易和资金清算业务的,应向中国银联支付违规跨行转接银联卡的违约罚金”。
罚金按照“收单机构违规期间内违规行为涉及交易金额”乘以“中国银联应收取的网络服务费率”计算。此次董事会上的《议案》提出,收单机构未经银联网络转接的银联卡跨法人交易,线下交易自2014年1月1日,线上交易自2014年7月1日起,按照交易金额的0.02%分别向发卡机构和收单机构收取品牌服务费,并按照交易金额的0.05%向收单机构收取银联卡交易转接补偿费。
也就是说,假如第三方支付机构没有用银联的接口,银联也有其交易额0.09%的收入。上述业内人士解释:“如果以一家支付公司交易规模数十亿来推算,银联可获罚金在数百万以上。”
一旦第三方支付业务转移至银联系统,银联的相关收入也无疑会水涨船高。根据iResearch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仅线上支付市场,今年第二季度的交易规模高达11216.5亿,环比增速10.2%。上述业内人士分析:“议案通过的话,只要监管允许,无论这件事是否做成,银联都有一笔不菲的收入进账。”
支付宝“自断一臂”
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结局不是“被招安”就是“被清理”。上述业内人士告诉本刊记者:“一些小企业或许由于谈判成本等原因,愿意与银联合作,但一些成熟的大企业,未必愿意。”
支付宝停止所有线下POS业务的动作被业界认为是一次“以退为进”的针对银联的抗争。一位支付宝工作人员表示:“本来线下投放POS终端机具的成本就很高,而且线下业务要走量,如果按照银联统一定价后就没有价格优势,再加上当前被银联在线上线下都围追堵截,那就只能先暂时放弃业务量占比相对较小的线下业务。”据悉,目前支付宝已经布置了该类型的POS终端超过1万台。
一位不愿具名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人士向本刊记者透露:“支付公司更愿意与银行直连的根本原因在于有自己的话语权,能够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线下POS机业务直连银行和连银联的都有,但很明显的趋势是,第三方支付公司都更愿意与银行直连。
在银联系统的POS收单业务中,通常的收费分成是7:2:1,即发卡行拿走七成,收单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拿走两成,银联坐地收取一成。如果是直连银行,那么原本分给银联的“1”就由直连的银行和第三方机构分成。而如果恰好使用的是直连银行的银行卡,第三方支付机构付出的成本则更低。
事实上,随着技术创新,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表示,其在线90%业务已不走银联通道,线下收单也已具备自行与银行进行清算的技术条件。
8月29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出面,召集主要第三方支付机构以及部分银行进行座谈,不无例外,银联“收编”行动遭到多数第三方支付公司在会上的反对。“除银联商务之外,几乎所有大的支付公司都对银联表示不满。”一位参会人士透露,“银联应通过市场竞争而不是强行要求第三方支付都接入银联网络。”
有报道称,2004年马云曾拜会银联,希望银联承担网上转接和收单业务,但未果。在随后的若干年中,支付宝先后谈下近200家银行。一位银行人士称,如果最初银联就介入,第三方机构也乐于一次接入解决所有问题,不必和商业银行一家一家谈。“但现在的情况是,等到市场壮大了,大家都谈好了,银联要进来横插一脚。”
银联争线上引恐慌
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银联商务、支付宝和财付通分别以43.9%、18.2%和7.6%位列综合支付交易市场的前三甲。POS收单市场方面,银联商务以绝对的交易额市场份额排名第一,通联支付交易规模位列第二,快钱和汇付天下紧随其后;而在互联网支付市场,支付宝、财付通、银联网上支付分别以46.3%、20.3%和13.0%占据市场前三位。
按照市场占有率来看,支付宝线下POS业务发展并不理想,也让业界猜测支付宝此次“抗议”或许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担心线上支付市场被银联抢走。
目前除去预付卡公司,大部分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业务主要有两块,一是互联网支付、一是POS机收单业务。前者,支付宝是老大;后者,是银联的天下,也是其最重要的收入来源。“银联要争夺线上才是大家害怕的。”一位支付机构人士说。
据该人士称,目前用户使用银联卡进行线上支付,在目前支付机构与银行直连的情况下,支付机构向银行支付的手续费实际只有0.1%左右,低于银联网络内0.3%-0.55%的水平。如果银联完成了“统一收编”,该行业的收费标准将大幅提高以维持联盟利益,最终这些成本将全部转移至用户头上。
第三方支付公司线上业务唯一的成本就是与连接银行系统的成本。上述第三方支付机构人士说:“清算都是由第三方支付自己完成,没有银联什么事。如果线上业务也全部都必须走银联的通道,第三方支付企业就不用做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即使第三方机构还存活,也沦为了银联的分销渠道。
关键看央行
在这场博弈中,艾瑞分析师谢春表示:“即使银联想做成这个事情,也并非易事,还要看银行和监管方面的想法。”
“银行在观望,”一位股份银行人士表示,“银联是强势方,要是我们得罪他们,他们切断POS接口,导致我们的卡无法刷卡消费,这个打击就太大了。”但眼下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发展已经成熟,逐渐掌握话语权,银行单方面中断与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合作并不现实。“第三方支付每天都会产生巨大的交易量,如果他们不同意接入银联,银行也不敢单方面切断渠道。”
多位来自第三方支付机构人士也表示,银联是清算组织,不是监管机构,没有强制力,关键在央行的态度。目前,央行还未就此事作出任何表态,银联本身是央行牵头发起成立的机构,堪称央行的嫡系,但此前在对待第三方支付的态度上,两者又存在分歧,银联对于威胁自身业务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素来不满,但央行却发放牌照,承认了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合法地位。
7月5日,在银联5号文发布后的3个月后,中国人民银行颁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其中没有明确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清算业务是否都需通过银联。而此前的征求意见稿第29条——收单机构为特约商户提供人民币银行卡收单服务,涉及到跨法人交易转接和资金清算的,应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合法银行卡清算组织进行,也没有出现在最终的出台办法中。
“此举表明央行默认了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在收单业务中的支付结算可以绕过银联。”某第三方支付企业负责人对媒体表示。该负责人还透露,央行支付结算司组织监管处处长谭静蕙直言,“取消了征求意见稿第29条的强制性规定,就是允许直连模式的存在。”
“央行在这个当口不会轻易表态,甚至有可能就坐观两边的竞争,将其视为市场行为,所以这场博弈可能还会一直进行下去。”上述业内人士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