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R45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6)4
【摘要】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置管感染中的作用。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所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护理服务对象,利用随机分层法将120例患者均分为A、B两组,A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强化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感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B组患者置管感染率较A组患者有所降低,且B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血液透析置管患者行临床护理时,采用细节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降低置管感染率的同时,提升了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血液透析;细节护理;置管感染
针对血液透析置管患者而言,导管感染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类型,如不妥善处理将会对患者的透析治疗效果产生严重影响。为切实降低此类并发症发生率,透析同期需强化护理操作配合工作[1]。为进一步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行细节护理的临床意义和综合价值,本研究特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护理服务对象,分别给予了常规护理模式和细节护理模式,观察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的置管感染发生情况,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所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护理服务对象,利用随机分层法将患者均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A组女性患者23例,男性患者37例,年龄区间58~87岁,平均(68.6±2.6)岁;B组女性患者19例,男性患者41例,年龄区间为57~84岁,平均(65.4±2.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A组患者置管后,均给予常规护理,护理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操作。环境物品方面,加强病房安全管理,定期对病房作消毒处理,避免室内细菌、病毒超标而诱发感染;在患者行血液透析前,对动脉接头处行常规消毒,对治疗过程中固定管路用的止血钳也行常规消毒处理。生理心理方面,主动询问患者需要,满足患者合理需求,根据患者的情绪状态给予心理疏导护理,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指导其进行放松活动,使患者身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操作应急方面,严格无菌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置管处的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尽量为患者营造一个具有安全感的休养康复环境[2]。健康教育方面,针对患者个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教育,让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从而掌握自我护理的正确方法,进一步避免由于患者及家属的无知引发的置管感染。
B组患者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细节护理,管理者加强护理操作监管力度,降低因护理操作不当而造成的患者感染率。
为更好的落实护理细节,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及家属进行適时沟通,了解患者的基本状况,实施血液透析治疗前,预先告知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失衡综合症”等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包括瘘管保护、饮食宜忌、体重控制等预防措施,以此通过并发症问题的提前心理暗示,形成心理准入铺垫,促使患者于并发症发生阶段,能够积极主动应对,有效改善消除患者的血液透析抵触及恐惧、抑郁心理,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有效确保护理各个环节的连续性。
行常规血液透析换药前,护理人员严格实施六步洗手法,佩戴口罩、护目镜及手套,且为不同患者更换敷料时,护理人员也应更换手套,避免重复交叉感染的发生[3]。实施置管封管处理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相关要求,上机后利用无菌纱布对接头处进行包裹。我院针对患者同样采取无菌治疗巾包裹,治疗巾共分为了几层,下机封管时,揭去一层,用下一层,这就更好地落实了无菌操作,规避了患者置管感染情况的发生。
透析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置管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即刻处理。此外,患者透析治疗期间,我院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安静、整洁的治疗环境,将室温控制在24℃左右,将室内湿度控制在55%左右,以便提高患者的舒适感[4],并根据评估和患者自我感觉调节透析参数:电导度13.8~14.1 ms/cm,温度36.5~37.5C,让患者从心理层面感觉到舒适,合理设置好机器报警音,避免透析机器报警声导致患者精神紧张不适;每间隔30min测量生命体征、记录透析数据,为患者取水、送药等,避免出现躯体的不适,增加患者的恐惧感。同时。责任护士需对患者日常饮食及活动情况给予适当指导,确保饮食结构合理性,定时叮嘱患者注意劳逸结合,以促进透析成效。另外,护理人员对患者行细节护理时,还需将患者具体情况及护理情况详细记录在案,以便后续对比查阅。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置管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实施,涉及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专业度等具体指标。护理服务总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采用(%)与( )表示,采用卡方与t来分别检验其对比结果。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A组60例患者中,共计出现3例置管感染患者,置管感染发生率为5.00%;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十分满意患者16例,满意患者32例,护理服务总满意度为80.00%。B组60例患者中,共计出现1例患者置管感染患者,置管感染发生率为1.66%;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十分满意患者32例,满意患者16例,护理服务总满意度为95.00%。A组患者置管感染率相比B组患者相应较高,且护理满意度也明显低于B组患者,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对肾衰竭、尿毒症等疾病进行治疗时,血液透析治疗方案得到了广泛普及应用,此治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的寿命,但需注意的是血液透析治疗过程的置管感染处理不当也会相应危及患者健康。此外,对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时,由于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加上多数患者存在动脉硬化、肥胖、糖尿病等合并症情况,使得患者自身抵抗力较低,出现感染并发症的概率相对较高[5]。因此,在对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时,采取合理的护理方法,降低置管感染发生率尤为现实而必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给予细节护理,患者出现置管道感染的概率低于应用常规护理组患者的置管感染率,且B组患者护理服务总满意度也相对较高。由此可知,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同期,应用细节护理模式可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治疗舒适度同时,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综合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翠兰.论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的作用[J].中国急救医学,2015,(z1):94-94.
[2] 芮莉莉.护理对血透置管病人导管感染的干预[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5):113.
[3] 过嘉茹,王燕玉.不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置管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置管时间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6):830-832.
[4] 严艳,黄芝.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临床护理路径的意义[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1):2978-2980.
[5] 邹毓媚,吴益芬,李俊儿等.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7):665-667.
【摘要】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置管感染中的作用。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所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护理服务对象,利用随机分层法将120例患者均分为A、B两组,A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强化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感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B组患者置管感染率较A组患者有所降低,且B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血液透析置管患者行临床护理时,采用细节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降低置管感染率的同时,提升了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血液透析;细节护理;置管感染
针对血液透析置管患者而言,导管感染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类型,如不妥善处理将会对患者的透析治疗效果产生严重影响。为切实降低此类并发症发生率,透析同期需强化护理操作配合工作[1]。为进一步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行细节护理的临床意义和综合价值,本研究特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护理服务对象,分别给予了常规护理模式和细节护理模式,观察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的置管感染发生情况,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所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护理服务对象,利用随机分层法将患者均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A组女性患者23例,男性患者37例,年龄区间58~87岁,平均(68.6±2.6)岁;B组女性患者19例,男性患者41例,年龄区间为57~84岁,平均(65.4±2.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A组患者置管后,均给予常规护理,护理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操作。环境物品方面,加强病房安全管理,定期对病房作消毒处理,避免室内细菌、病毒超标而诱发感染;在患者行血液透析前,对动脉接头处行常规消毒,对治疗过程中固定管路用的止血钳也行常规消毒处理。生理心理方面,主动询问患者需要,满足患者合理需求,根据患者的情绪状态给予心理疏导护理,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指导其进行放松活动,使患者身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操作应急方面,严格无菌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置管处的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尽量为患者营造一个具有安全感的休养康复环境[2]。健康教育方面,针对患者个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教育,让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从而掌握自我护理的正确方法,进一步避免由于患者及家属的无知引发的置管感染。
B组患者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细节护理,管理者加强护理操作监管力度,降低因护理操作不当而造成的患者感染率。
为更好的落实护理细节,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及家属进行適时沟通,了解患者的基本状况,实施血液透析治疗前,预先告知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失衡综合症”等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包括瘘管保护、饮食宜忌、体重控制等预防措施,以此通过并发症问题的提前心理暗示,形成心理准入铺垫,促使患者于并发症发生阶段,能够积极主动应对,有效改善消除患者的血液透析抵触及恐惧、抑郁心理,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有效确保护理各个环节的连续性。
行常规血液透析换药前,护理人员严格实施六步洗手法,佩戴口罩、护目镜及手套,且为不同患者更换敷料时,护理人员也应更换手套,避免重复交叉感染的发生[3]。实施置管封管处理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相关要求,上机后利用无菌纱布对接头处进行包裹。我院针对患者同样采取无菌治疗巾包裹,治疗巾共分为了几层,下机封管时,揭去一层,用下一层,这就更好地落实了无菌操作,规避了患者置管感染情况的发生。
透析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置管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即刻处理。此外,患者透析治疗期间,我院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安静、整洁的治疗环境,将室温控制在24℃左右,将室内湿度控制在55%左右,以便提高患者的舒适感[4],并根据评估和患者自我感觉调节透析参数:电导度13.8~14.1 ms/cm,温度36.5~37.5C,让患者从心理层面感觉到舒适,合理设置好机器报警音,避免透析机器报警声导致患者精神紧张不适;每间隔30min测量生命体征、记录透析数据,为患者取水、送药等,避免出现躯体的不适,增加患者的恐惧感。同时。责任护士需对患者日常饮食及活动情况给予适当指导,确保饮食结构合理性,定时叮嘱患者注意劳逸结合,以促进透析成效。另外,护理人员对患者行细节护理时,还需将患者具体情况及护理情况详细记录在案,以便后续对比查阅。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置管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实施,涉及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专业度等具体指标。护理服务总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采用(%)与( )表示,采用卡方与t来分别检验其对比结果。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A组60例患者中,共计出现3例置管感染患者,置管感染发生率为5.00%;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十分满意患者16例,满意患者32例,护理服务总满意度为80.00%。B组60例患者中,共计出现1例患者置管感染患者,置管感染发生率为1.66%;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十分满意患者32例,满意患者16例,护理服务总满意度为95.00%。A组患者置管感染率相比B组患者相应较高,且护理满意度也明显低于B组患者,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对肾衰竭、尿毒症等疾病进行治疗时,血液透析治疗方案得到了广泛普及应用,此治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的寿命,但需注意的是血液透析治疗过程的置管感染处理不当也会相应危及患者健康。此外,对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时,由于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加上多数患者存在动脉硬化、肥胖、糖尿病等合并症情况,使得患者自身抵抗力较低,出现感染并发症的概率相对较高[5]。因此,在对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时,采取合理的护理方法,降低置管感染发生率尤为现实而必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给予细节护理,患者出现置管道感染的概率低于应用常规护理组患者的置管感染率,且B组患者护理服务总满意度也相对较高。由此可知,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同期,应用细节护理模式可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治疗舒适度同时,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综合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翠兰.论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的作用[J].中国急救医学,2015,(z1):94-94.
[2] 芮莉莉.护理对血透置管病人导管感染的干预[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5):113.
[3] 过嘉茹,王燕玉.不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置管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置管时间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6):830-832.
[4] 严艳,黄芝.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临床护理路径的意义[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1):2978-2980.
[5] 邹毓媚,吴益芬,李俊儿等.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效果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7):665-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