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能修复“文化政治”的裂痕么?——论伊格尔顿新世纪的神学转向问题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a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宗教问题的日益突出,伊格尔顿理论中"神学转向"的部分也逐渐为国内学界所注意.伊格尔顿在理论中构造了一个重视创造性、关爱他者、承担罪责的上帝,并借助对理想神学的阐述抵达对可共建、可分享的共同文化的构建,这种做法延续并发展了英国新左派借"文化政治"探索社会主义目标的尝试.理论的创新源于实践的困境,相比雷蒙·威廉斯,伊格尔顿需要在政治退潮,文化变得个体化、散碎化的语境中寻找能转理论思考为社会实践的力量,神学在成为其应对问题的资源的同时也成了其掩饰困境的方法.
其他文献
鲁迅早年通过诗学方式回应了晚清群学思潮,他也在这一背景下表达了有关群己关系的新认识.一些改革者延续文以载道的诗教传统,强调文学内在的转移性情的功能及其对于构建群体的政治意义.相比之下,鲁迅虽同样注重情感的重要性,但他批判从外部政治视角规范诗歌的思路,为此,他重新解释了"诗言志"的传统,主张诗歌是人类生命意志的自由抒发.同时,鲁迅并不因为推崇个体主义而反对群体,他恰恰在卡莱尔的浪漫主义诗学原理的启发下,强调诗人和民众的情感共通,并由此诉诸群体的觉醒.从生命的感性本体出发,鲁迅致力于凸显文学的"不用之用
瞿秋白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在主编《热血日报》、领导左联、赴中央苏区工作的不同历史时期,持续不断地学习、模仿、宣传和改造说唱文学,推动着党的文艺大众化理论从初具雏形到日臻完善.瞿秋白通过对民间曲艺和方言土语的运用和调适,结合革命宣传的特点,创造出一种基于旧体裁,又改造旧体裁的渐进式的"乱来腔".他试图用这种注重口头表达的"杂糅式"文腔,突破既有的文体约束和士绅文化的意识形态束缚.瞿秋白的说唱文学创作锻造、淬炼出一种"真正"鲜活的、属于大众的现代文体,不仅为从五四文学发展而来的现代文学语言
鲁迅影像,即鲁迅形象的影像建构.鲁迅影像通过在场直观的方式建构不同的鲁迅形象:传记式、动画式、景观式等.鲁迅影像的他塑过程,显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影像的逃逸是其传播方式中最为突显的特点.鲁迅影像与鲁迅形象尽管密切相关,但从文学世界过渡到语图交织的世界,形成了极为独特的影像情境和影像造型.其中,"静穆"与"奇观"是鲁迅影像造型的两副雅努斯面孔,在当代中国视觉范式建构的过程中,两种视觉形式动因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并衍生出对当代鲁迅生命意义的追问.
宋代以来,文评家受曹洞宗参悟原理启发,常用"宾主"评价古文章法.欧阳修古文是"以宾形主"的代表,或"先宾后主",或"宾主相间",或"宾主呈层级",所在多是.与韩愈、苏轼的相较,欧文善于用"宾主"法表达丰富细致的情感."宾位"所占地位更高,文章反复空中设相,多生波澜,最后与"主位"并合,以发感慨.由于起始平缓,且多以"宾"作援,将主意寄寓宾位,所以欧文文意柔婉,纡徐委备,韵致动人,颇具"风神"之美,遂成古文审美之新风格.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2021年10月本书是一部全面研究中国古代感物美学基本理论的著作.作为中国古代具有原创性的美学理论,感物是中国古代美学的核心范畴,存在着比较完整的理论形态,蕴含着极其丰厚的理论内容.感物兴情、托物寓情是中国古代感物美学的类型,虚静、神思、应感、妙物、物化等是中国古代感物美学的方法.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古代感物美学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体验方式,在文学艺术的形象创造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期刊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21年10月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旨在探讨福柯的古代经典阐释及古代哲学主体塑造模式,遵循福柯的谱系学方法及问题化意识,以"直言"与"关心自己"这两个概念为叙事织针,梳理福柯晚期在主体哲学问题上的一系列主张.下编着重讨论福柯晚期思想中的"自我伦理"问题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反思与启发,分析福柯从自我技术和生存美学角度对古代伦理思想所做的谱系梳理,探讨以自我技术和生存美学为主要特征的古代伦理学如何转变为现代社会的生命政治,展示福柯主体伦理思想的具体内涵及其对现代社
期刊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的新文学立场回看晚清小说,无论梁启超的"新小说"、鲁迅的"谴责小说",还是旧文人的"鸳蝴派"小说,都被归入了"旧文学"的营垒.但若以小说观和女性观来衡量的话,曾朴的《孽海花》都是"新小说"而非"旧小说".其"以掌故为小说"的文学实践,不仅打通了章回体与笔记体的传统小说样式,也能以西方文学的小说观念为参照,在清末民初的转型期,适成为新旧文学的桥梁.《孽海花》写了才子佳人,但不再是传统才子佳人小说的写法,而是其终结;写晚清历史,也不是历史演义体,而有丰富
明清小说理论编年史并非仅仅是小说理论本身的单一编年,而是对影响小说理论发展的诸种要素的整体编年,它将立体而有效地揭示明清小说理论史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使得接受者得以生成各自理解的明清小说理论史.为此,需要突破现有认知视域下小说理论史料的范围,将包括文人交游、书坊刊刻、小说编创、官方政令等作为史料的重要来源,进而揭示明清小说理论演进并非仅是理论本身前后影响的线性形态,而是诸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以客观、真实地展现明清小说理论演进的稳固特征与新异变化.
苏轼对诗歌"快"境的标举和追求是诗歌史上不应忽视的现象,他从赞赏欢快之诗、效仿前代快诗文人到提倡快诗写作,较早提出并完善了快诗理论.在创作中,他借助欢快之情与疾速书写、痛快之感和奋笔疾书的彼此相融,用快笔来写快景与快情,构建了诗歌中的"快"境,同时为之注入了幽默、健快的新元素,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中真正成就了一种诗歌美学.这种诗歌美学根源于其性格才思和生命体验,是一种从心理快感到审美快感的转变与升华过程,并借由后人的接受和学习,形成独具特色的快诗一派.
针对阿多诺的"奥斯维辛之后"诗学命题,马尔库塞提出并形成了自己的"奥斯维辛之后"诗学思想.在文化批判维度,马尔库塞分析了奥斯维辛之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强化的肯定文化所导致的艺术危机.对于艺术应该如何表现以奥斯维辛大屠杀为代表的法西斯主义恐怖,马尔库塞探讨了艺术创作的不同路径.在奥斯维辛之后如何铭记历史的问题上,马尔库塞强调通过文学记忆,不仅要让人们承担起不忘历史的主体责任,而且应当揭示和追究那些策划、执行、配合大屠杀者的主体责任.马尔库塞的"奥斯维辛之后"诗学思想,有助于人们更全面地理解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