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州歌舞剧院发来消息,舞剧《风中少林》当选2005-2006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作为舞剧的主创人员要写一篇创作心得,当时我曾戏言说:“没有心得只有‘心苦’啊!”
大约是2004年元旦过后,编剧 冯双白先生打来电话约我加盟这部舞剧创作。受少林文化的吸引,我高兴的应允。
我喜欢这部舞剧赋予音乐的份量,用富有个性的艺术观念解读少林文化的精神,彰显真善美的人文个性,承当、烘托舞剧思想和精神的载体。用厚重的艺术深情,平衡正剧与悲剧、宗教与生活、古朴和浪漫激发艺术冲击人们心扉的力量。
人们常说艺术是人生和社会的投影,《风中少林》的艺术坐标坐落在佛门和凡尘的交汇,掠过佛门修业和凡间世态炎凉,借助出门、入门的几经反复,以人间包罗万象和佛家拔苦救难倾情人间凄婉真情,持悲怆情怀宣泄生命壮美和爱情绚丽永恒的艺术主题。
记得为了参悟佛家慈悲愿怀,感受一尘不落的真情爱念,我们创作组曾在山色微明的初春晨雾中,等候少林晨钟木磬的声声响起。
舞剧中一个重要场景就出现在这样的清晨,受伤的男主人公沐浴少林恩泽生命复归,佛家弟子殷切关爱的目光,簇拥他轻轻的弹落身上尘土,象征着爱的音乐主题第一次缓缓流出。竖琴轻弹,似拨动心弦,梵贝般温暖的人声接踵而至,洒下一席无缘而慈的爱。爱人间、爱生命,将法眼、人情,宗教和世俗,释然融合。
那一天的风很大,我和张弋、刘小荷两位年轻却颇有艺术见地和坚定艺术理念的导演还有其它几位创作人员,为了寻找“风”的感觉去攀登坐落于嵩山山脉中的崇山峻岭。凛冽的山风呼啸,巍峨的峭壁和简陋的山路,风中岿然不动的感念,一点点的模糊又一次次的浮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起,风啸山峦,天地微明,众赞的声声庄严慢慢凝固……连接……。舞剧音乐的序曲,融会了这样的感动,坚韧、深情,庄重,饱含深情如山岩般耸立,奠定了整部舞剧的音乐品格。
少林寺地处中原腹地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丰厚的河南,佛教和地域性以及特定的少林等多重音乐元素为舞剧音乐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记得在创作之初,在为确定音乐语言、创作音乐主题而苦思冥想之时,一次创作会议结束后,我问郑州歌舞剧院黄海碧副院长:“你们当地人心目中最有代表性的河南民间音乐或民歌有那些?”他当时的回答毫不犹豫:“民歌-编花蓝,戏曲-河南豫剧……”。啊……,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没有理由再犹豫了。他的回答虽然没有满足我心存侥幸的希望,却至少使我认真反省创作的观念和思维方式。
在第二幕开场,是表现中原节日的热烈场景。音乐开始时用持续低音为背景,用特殊方法演奏的河南地方咔戏隐约传来,暗示晨风中安宁酣睡大地慢慢地苏醒。突然,锣鼓喧嚣和着乐队骤然响起,简洁、短促有力而浓缩了河南地域音乐特色的音乐动机驾御激越的节奏,火热、粗犷、欢腾、跳荡。随后,节日的欢欣和喜悦在更为宽广、抒情的歌唱性旋律中洋溢,灵活雀跃的音乐织体伴随姑娘们轻盈穿梭往来,使整个舞台上温暖欢乐的线条绚丽流畅。
这个场景,是河南地方性和民俗性音乐风格表现最为直接、原始的地方,是这部舞剧音乐扎根于民间传统文化的“根”。对河南民间传统音乐稍做分析,无论是豫剧的唱腔中还是在民歌小调中,音乐的旋律大多是环绕和稳定在“5”和“1”的四度音程上,有时仅仅这两个音就能构成很长的旋律段落。这一独特的旋律方式,渗透在民歌、戏曲等民间乐曲中,加之富含节奏力量和发音硬朗的河南方言汇成特色鲜明的地方风格。全剧音乐写作中,这个河南民间音乐中最为典型的音乐元素作为一个贯穿性的“风格基因”,从序曲庄严凝重的众赞曲到描写少林弟子日常生活活泼乐观的舞蹈;从如泣如述的爱情双人舞,到辉煌光明的结尾曲,这个“风格基因”蔓延在舞剧所有音乐段落中,编织起即统一又富含音乐形象变化的“基因网”。
在歌颂光明和爱情、弘扬真善美精神构筑起音乐主线外,禅武、修炼、惩恶扬善等综合性艺术表现搭建起了戏剧另外的线索。对于禅的理解,创作组曾经就禅宗和武术等问题多次彻夜讨论。读书、查阅资料、访问学者高僧。有人认为:禅是一枝头花……,有人认为:生活即是禅……,其实,禅不是凭读而能明的。
第一幕中少林弟子的洗衣舞,音乐以简约笔法和欢快短促充满活力的节奏载带不慌不忙的怡然神态,将中原人质朴的欢跃和少林弟子饱享生活禅趣的洒脱展示出来。
舞剧中颇有光彩的人物小和尚,他几次登场都给舞剧带来喝彩。他的音乐通过民族乐器三弦独特富有质感的音色和木管乐器中高音区明快的音型,奏出童真般的善和爱。
而对于禅武、惩恶扬善等精神的表述,在象征正义和邪恶最后对决段中,运用了如法赖般的沉重的交响,张扬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较量。大鼓、法号、重复演奏无始无终不可动摇的节奏,其中隐含着一种力凝千钧而放之有度,佛家慈悲情怀的坚韧和仁忍。
舞剧《风中少林》艺术表现千头万绪,“爱”是贯穿始终的主要线索。因此,表达大写的“爱”,真情的“爱”,美丽动人的“爱”是音乐成功最为关键的重要因素。在序幕中用背景似的写法,营造宁静音乐氛围,表现爱的和谐生息。第一幕表现男主角生命复归,表达的是对于生命的关心和爱护。第三幕中用幻觉和现实交插的方式表现爱与恨的抗争。通过为报仇习武展示少林武功绝学的艺术展示,表现出爱能感动万物苍生,焕发气吞山河的恢弘力量。为了表现其音乐内涵的贯穿连贯,极端伸展大跨度音程跳跃的旋律在交响性音乐的延伸中,融合了上面提到的“风格基因”,将其和民歌“编花蓝”,“谁说女子不如男”等河南地方风格音乐加以比较,其中渊源关系清晰浮现。
在爱情线索中有三个最为重要的环节,它们是两个爱情双人舞和尾声。
第二幕爱情双人舞,突出的是温爱和抒情性形象。女声隐含感伤却充满乡情的真,引领弦乐和圆号的独奏在温暖的和声色彩烘托下次第进入,它们轻声的呼应如泣如述。第四幕的爱情双人舞中错位和残缺的方式宣泄了爱的凄美和苦难,以难以承受的理性逻辑重创人们的心灵。音乐将这里作为戏剧矛盾的极点,爱情的主题以极为缓慢速度缓缓流出,弦乐、女声和男高音在充满半音叹息音调的和声中此起彼伏,哀中有怜,伤里有爱,凄哀婉转,百回千转。尾声中为了表现和歌颂生命和真善美的升华,表现追求光明的人生坚定跋涉,催人领略超妙净绝的精神境界,圆号从爱情主题一进入就作为平行的副旋律环绕主旋律盘旋上升,随着大山的裂开,小号和合唱的加入象征透过云层的阳光推动音乐不间断的直达最后的辉煌高潮。
总结这次舞剧音乐创作,艺术创作上的一切努力是以明确的艺术目标为先导的。郑州歌舞剧院齐岸青院长阐述:“追求经典,创造美丽”,是郑州歌舞剧院的艺术理念和艺术追求。郑州市委书记李克的要求更是言简意明:“精品意识,只要一流不要其次”。这种典型李克式的“苛刻”,无论是作为标准还是作为鞭策,一直贯穿在舞剧创作和修改的过程中。
艺术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两年多的时间,艰辛、困苦、欢欣、喜悦皆如风般远去。经历这样一次特殊文化题材艺术创作的历练,积累和沉淀下来的是如同禅悦慧风般的淡然。回溯风去远,还有什么比这更为珍贵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