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12日至13日,首届深圳物博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作为物博会的其中一个重要活动,由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主办,深圳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运输经理世界》杂志社承办的2011首届中国国际公交都市发展高峰论坛同时隆重举行,论坛以“公交都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为主题,以专业论坛、对话交流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司长李刚、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杨细平前往参加,来自北京、上海、深圳、郑州、济南等城市交通部门负责人、各市交通研究院(所)专家、智能交通技术企业领导等共计200余人出席了论坛,共议中国公交都市建设。
作为应对小汽车高速增长和交通拥堵所采取的一项城市战略,“公交都市”已成为全球大都市的发展方向。东京、巴黎、伦敦、新加坡、香港、首尔、斯德哥尔摩、哥本哈根等世界闻名的八大公交都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公交都市公认的标准:具有高达60%及以上的公交分担率;以高快速路引导产业布局、以快速公交走廊引导人居集聚,以公交车站打造城市开发中心;采取全方位的公交优先政策(如财政补贴、公共交通换乘优惠、公交专用道等),保证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采取包括限制小汽车过快发展、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的需求管理措施。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公交都市建设也已被写入我国《国家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国家公共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
此次论坛内容包括对我国“十二五”期间城市公交的发展政策及“公交都市”规划和标准的解读、国家“十二五”的公交发展战略、深圳“公交都市”的缘起及规划等最前沿政策信息和最前沿业界资讯,是国内首次综合探讨“公交都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高峰盛会。
为了学习、交流和借鉴各城市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推动中国城市公交都市的建设和发展,整个论坛围绕城市交通下一个十年的形势、挑战与选择,公交引领城市发展方式多元化时代下公交发展的话题,低碳交通的路径等议题,就国内外发达城市公交都市建设经验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李刚:公交都市建设是惠民实事
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司长李刚在论坛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阐述了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强调要完善措施,科学推进国家公交都市建设,把一项惠民事业真正办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
李刚指出,城市公共交通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出行需求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是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基础支撑。针对“十二五”我国公共交通事业的新要求和新特点,充分借鉴国内外公共交通发展经验,交通运输部提出了开展国家公交都市示范试点工作的战略决策。2010年11月11日,交通运输部与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试点工程正式启动,我们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准确把握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的背景和战略意义:推进国家公交都市建设是转变城市发展模式的重要抓手,是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性措施,是保障改善民生的具体行动,是贯彻落实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
李刚重点强调了在科学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几个方面:首先,应充分发挥城市政府的主导作用。建设公交都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法律、政策、设施、财税、管理、服务等多种因素,因此,必须将公交都市建设由部门行为归位为政府行为,实行政府主导。其次,科学确定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目标和系统结构。不同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的实际情况不同,因此没有统一的模式。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准确把握不同区域,不同规模,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之间的差异,根据不同类型城市的经济社会和交通需求特征,科学论证,系统谋划适应城市自身特点的公共交通发展模式。灵活选择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目标,实行分类指导,合理分工,差异化的管理。第三,加强公共交通相关规范和编制,科学编制和实施城市公交规划,这是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保证多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基本手段和重要载体,这也是公交都市建设的关键环节,是积极推进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的重要依据。
李刚认为,大家对建设公交都市要有足够的信心,并对参与公交都市建设的城市提出了要求,希望通过各个城市的努力,使公交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首选,切实做到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公交都市建设的指示:让大家愿意乘公交,更多地乘公交。
黄敏:力推公交为主结构的发展模式
作为首个与交通运输部签订《框架协议》的城市,也是本次论坛的东道主,深圳市交通运输委主任黄敏则主要介绍了深圳建设公交都市的情况。
黄敏说:作为一个人口过千万的大都市,深圳市已迈入“交通拥堵”和“交通紧约束”时代,深圳已经具备建设公交都市的各项基础条件。目前,深圳城市中心区半径拓展至40公里以上,形成了“三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这为建设公交都市创造了有利的城市形态布局。而深圳实际居住总人口已经超过1200万,日均公交出行量超过650万人次,也创造了巨大的运输需求。此外,“一城一交”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网络化运营的轨道交通,较高覆盖率的常规公交和干支衔接的道路网络,都是深圳进行公交都市建设的良好基础条件。要从根本上解决深圳的交通问题,必须借鉴新加坡等国际城市的先进经验,建立出行结构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发展模式,用5到10年的时间,将深圳打造成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公交都市。
黄敏将深圳市的公交都市建设理念概括为五个方面:(1)紧凑城市,使70%的人口居住和就业集聚在公交走廊两侧;(2)模式多元,形成“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网络、出租车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的一体化都市公交体系;(3)统筹衔接,实现地下和地面交通、大容量和中低运量交通、机动化和非机动化交通的有机结合和有效衔接;(4)空间提升,集成轨道、公交、慢行系统及交通环境等要素,打造安全、畅达、绿色的交通空间,提高市民出行品质;(5)实现交通与城市、经济、生活和谐共生。
据黄敏介绍,深圳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市民出行结构由个体机动交通和公共交通并行,向公共交通主导转变。包括线网完善、公交提速、枢纽支撑、低碳交通、智能交通、可持续发展等。届时,将满足不同距离市民的出行服务需求、提升中心城区和关键路段的公交运行速度、推动建立公交自行车系统,同时加强国铁、城际轨道、一线口岸综合枢纽建设、加快常规公交与地铁接驳换乘枢纽建设、建设公交路外换乘中心等。
按照深圳市的公交都市建设规划,预计到2015年,深圳将基本建成具有国际水准的“公交都市”,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网络,慢行交通为延伸的一体化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网络,公共交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城市交通拥堵和乘车拥挤状况明显缓解。届时,公共交通占机动化交通的分担率达到60%以上;中心城内部85%的通勤出行时耗不超过30分钟、通勤圈内各组团中心通过公交方式1小时内到达核心区;公共客运交通在交通建设投资中所占份额提高到50%以上;交通事故死亡率小于2人/万车;机动车排污总量较现状减少20%-30%。
薛兴海:打造一体化的城市公交体系
同样介绍所在城市公交都市发展状况的还有济南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薛兴海。据薛兴海介绍,济南市素有“泉城”美誉,泉水是城市的灵魂,但同时也为公交道路建设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受地域条件的限制,目前济南市的城市道路发展无法满足机动车日益增长的需要,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薛兴海介绍说,为了缓解交通拥堵的难题,济南市高度重视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以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为契机,济南市已建成“两横三纵”的快速公交(BRT)网络,并于2010年12月出台了《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同时积极推进轨道交通的网络规划,进一步完善BRT网络建设。
“十二五”时期,山东省将实施“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以及济南(6+1)都市圈”的建设,济南市的产业集聚辐射能力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将得到进一步的增强。未来五年,预计济南市经济将继续保持年均11%的高速增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不断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充分发挥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主导作用。新修订的《山东省道路运输条例》和正式发布实施的《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为进一步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政策环境。济南市将紧紧抓住省会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依托较为完善的政策环境,坚持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TOD)的科学理念,着力推进和打造一体化的城市公交体系,积极建设国内一流的“公交都市”示范城市。
济南市目前已经确立了公交都市建设的总体目标,至2015年,济南市将建成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为战略导向,加快建成以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慢行交通为延伸,出租汽车为补充的“公交都市”,提高出行的可达性,建设更宜居的城市,提升城市的竞争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保障更有力、服务更优质、设施更完善、管理更规范”的发展目标,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快捷、安全、方便、舒适的公交服务,使广大群众“愿意乘公交、更多乘公交”。
为保证实现“公交都市”的建设目标,济南市将坚持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TOD)的理念,使公交逐步从适应城市空间布局,转向引导城市空间发展,借鉴国际“公交都市”发展经验,完善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长期可持续的规划保障体系,重点推进轨道交通推进工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路网工程及快速公交(BRT)实施工程等“十大工程计划”,并在组织机构、政策法规、行政措施、建设资金、土地利用、技术咨询等八个方面提供保障措施,确保“公交都市”建设的顺利推行。
公交都市论坛意义深远
除此之外,与会的交通运输行业专家学者也相继发表主题演讲,积极建言献策。同济大学副校长杨东援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公交服务水平提升后政府应该扮演的问题?深圳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主任林群对深圳的公交模式选择作了详细的介绍。香港何黄交通顾问有限公司主席黄良会介绍了香港在公交都市建设过程中的有益经验;南京城市与交通研究院董事长杨涛介绍了南京公交都市建设的发展规划和执行措施。重庆城市交通研究所周涛重点介绍了重庆市的全国首条BRT线路从诞生到消亡的过程,为其它城市规划BRT快速公交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参考;广州市岭南通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振东介绍了粤港澳公共交通一卡通的发展状况;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葛颖恩以其在英国十多年的生活经验,介绍了英国等欧洲国家发展双层巴士的情况,并且探讨了双层巴士在中国大量使用的可能性。
13日上午论坛结束后,包括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司长李刚在内的领导与与会代表一起参观了深圳正在建设中的福田枢纽中心,它是我国国内首座地下火车站。福田综合交通枢纽汇集了地铁2号线、3号线,即将动工建设的11号线,以及广深港客运专线福田站。启用后,市民可以在这个枢纽实现1、2、3、4共4条线路的轻松换乘。搭乘3号线南行一个站,与地铁1号线购物公园站连接。2号线与4号线也可直接在市民中心站换乘。目前广深港客运专线正在加紧建设中,预计明年年底开通,届时,市民从这里乘坐列车,到达香港只需要16分钟,到达广州约35分钟。
作为国内首次综合探讨“公交都市”的高峰盛会,公交都市论坛架设起国内外公交都市建设发展合作交流的桥梁。与会政府官员和学者专家表示,整个论坛时间虽然只有短短一天,但是对我国公交都市的建设而言意义重大,来自全国各省市的代表聚集一堂,互通信息,交流各自的经验,对我国公交都市建设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作为应对小汽车高速增长和交通拥堵所采取的一项城市战略,“公交都市”已成为全球大都市的发展方向。东京、巴黎、伦敦、新加坡、香港、首尔、斯德哥尔摩、哥本哈根等世界闻名的八大公交都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公交都市公认的标准:具有高达60%及以上的公交分担率;以高快速路引导产业布局、以快速公交走廊引导人居集聚,以公交车站打造城市开发中心;采取全方位的公交优先政策(如财政补贴、公共交通换乘优惠、公交专用道等),保证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采取包括限制小汽车过快发展、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的需求管理措施。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公交都市建设也已被写入我国《国家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国家公共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
此次论坛内容包括对我国“十二五”期间城市公交的发展政策及“公交都市”规划和标准的解读、国家“十二五”的公交发展战略、深圳“公交都市”的缘起及规划等最前沿政策信息和最前沿业界资讯,是国内首次综合探讨“公交都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高峰盛会。
为了学习、交流和借鉴各城市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推动中国城市公交都市的建设和发展,整个论坛围绕城市交通下一个十年的形势、挑战与选择,公交引领城市发展方式多元化时代下公交发展的话题,低碳交通的路径等议题,就国内外发达城市公交都市建设经验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李刚:公交都市建设是惠民实事
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司长李刚在论坛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阐述了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强调要完善措施,科学推进国家公交都市建设,把一项惠民事业真正办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
李刚指出,城市公共交通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出行需求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是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基础支撑。针对“十二五”我国公共交通事业的新要求和新特点,充分借鉴国内外公共交通发展经验,交通运输部提出了开展国家公交都市示范试点工作的战略决策。2010年11月11日,交通运输部与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试点工程正式启动,我们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准确把握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的背景和战略意义:推进国家公交都市建设是转变城市发展模式的重要抓手,是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性措施,是保障改善民生的具体行动,是贯彻落实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
李刚重点强调了在科学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几个方面:首先,应充分发挥城市政府的主导作用。建设公交都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法律、政策、设施、财税、管理、服务等多种因素,因此,必须将公交都市建设由部门行为归位为政府行为,实行政府主导。其次,科学确定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目标和系统结构。不同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的实际情况不同,因此没有统一的模式。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准确把握不同区域,不同规模,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之间的差异,根据不同类型城市的经济社会和交通需求特征,科学论证,系统谋划适应城市自身特点的公共交通发展模式。灵活选择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目标,实行分类指导,合理分工,差异化的管理。第三,加强公共交通相关规范和编制,科学编制和实施城市公交规划,这是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保证多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基本手段和重要载体,这也是公交都市建设的关键环节,是积极推进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的重要依据。
李刚认为,大家对建设公交都市要有足够的信心,并对参与公交都市建设的城市提出了要求,希望通过各个城市的努力,使公交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首选,切实做到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公交都市建设的指示:让大家愿意乘公交,更多地乘公交。
黄敏:力推公交为主结构的发展模式
作为首个与交通运输部签订《框架协议》的城市,也是本次论坛的东道主,深圳市交通运输委主任黄敏则主要介绍了深圳建设公交都市的情况。
黄敏说:作为一个人口过千万的大都市,深圳市已迈入“交通拥堵”和“交通紧约束”时代,深圳已经具备建设公交都市的各项基础条件。目前,深圳城市中心区半径拓展至40公里以上,形成了“三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这为建设公交都市创造了有利的城市形态布局。而深圳实际居住总人口已经超过1200万,日均公交出行量超过650万人次,也创造了巨大的运输需求。此外,“一城一交”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网络化运营的轨道交通,较高覆盖率的常规公交和干支衔接的道路网络,都是深圳进行公交都市建设的良好基础条件。要从根本上解决深圳的交通问题,必须借鉴新加坡等国际城市的先进经验,建立出行结构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发展模式,用5到10年的时间,将深圳打造成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公交都市。
黄敏将深圳市的公交都市建设理念概括为五个方面:(1)紧凑城市,使70%的人口居住和就业集聚在公交走廊两侧;(2)模式多元,形成“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网络、出租车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的一体化都市公交体系;(3)统筹衔接,实现地下和地面交通、大容量和中低运量交通、机动化和非机动化交通的有机结合和有效衔接;(4)空间提升,集成轨道、公交、慢行系统及交通环境等要素,打造安全、畅达、绿色的交通空间,提高市民出行品质;(5)实现交通与城市、经济、生活和谐共生。
据黄敏介绍,深圳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市民出行结构由个体机动交通和公共交通并行,向公共交通主导转变。包括线网完善、公交提速、枢纽支撑、低碳交通、智能交通、可持续发展等。届时,将满足不同距离市民的出行服务需求、提升中心城区和关键路段的公交运行速度、推动建立公交自行车系统,同时加强国铁、城际轨道、一线口岸综合枢纽建设、加快常规公交与地铁接驳换乘枢纽建设、建设公交路外换乘中心等。
按照深圳市的公交都市建设规划,预计到2015年,深圳将基本建成具有国际水准的“公交都市”,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网络,慢行交通为延伸的一体化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网络,公共交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城市交通拥堵和乘车拥挤状况明显缓解。届时,公共交通占机动化交通的分担率达到60%以上;中心城内部85%的通勤出行时耗不超过30分钟、通勤圈内各组团中心通过公交方式1小时内到达核心区;公共客运交通在交通建设投资中所占份额提高到50%以上;交通事故死亡率小于2人/万车;机动车排污总量较现状减少20%-30%。
薛兴海:打造一体化的城市公交体系
同样介绍所在城市公交都市发展状况的还有济南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薛兴海。据薛兴海介绍,济南市素有“泉城”美誉,泉水是城市的灵魂,但同时也为公交道路建设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受地域条件的限制,目前济南市的城市道路发展无法满足机动车日益增长的需要,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薛兴海介绍说,为了缓解交通拥堵的难题,济南市高度重视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以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为契机,济南市已建成“两横三纵”的快速公交(BRT)网络,并于2010年12月出台了《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同时积极推进轨道交通的网络规划,进一步完善BRT网络建设。
“十二五”时期,山东省将实施“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以及济南(6+1)都市圈”的建设,济南市的产业集聚辐射能力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将得到进一步的增强。未来五年,预计济南市经济将继续保持年均11%的高速增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不断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充分发挥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主导作用。新修订的《山东省道路运输条例》和正式发布实施的《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为进一步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政策环境。济南市将紧紧抓住省会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依托较为完善的政策环境,坚持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TOD)的科学理念,着力推进和打造一体化的城市公交体系,积极建设国内一流的“公交都市”示范城市。
济南市目前已经确立了公交都市建设的总体目标,至2015年,济南市将建成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为战略导向,加快建成以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慢行交通为延伸,出租汽车为补充的“公交都市”,提高出行的可达性,建设更宜居的城市,提升城市的竞争力,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保障更有力、服务更优质、设施更完善、管理更规范”的发展目标,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快捷、安全、方便、舒适的公交服务,使广大群众“愿意乘公交、更多乘公交”。
为保证实现“公交都市”的建设目标,济南市将坚持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TOD)的理念,使公交逐步从适应城市空间布局,转向引导城市空间发展,借鉴国际“公交都市”发展经验,完善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长期可持续的规划保障体系,重点推进轨道交通推进工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路网工程及快速公交(BRT)实施工程等“十大工程计划”,并在组织机构、政策法规、行政措施、建设资金、土地利用、技术咨询等八个方面提供保障措施,确保“公交都市”建设的顺利推行。
公交都市论坛意义深远
除此之外,与会的交通运输行业专家学者也相继发表主题演讲,积极建言献策。同济大学副校长杨东援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公交服务水平提升后政府应该扮演的问题?深圳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主任林群对深圳的公交模式选择作了详细的介绍。香港何黄交通顾问有限公司主席黄良会介绍了香港在公交都市建设过程中的有益经验;南京城市与交通研究院董事长杨涛介绍了南京公交都市建设的发展规划和执行措施。重庆城市交通研究所周涛重点介绍了重庆市的全国首条BRT线路从诞生到消亡的过程,为其它城市规划BRT快速公交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参考;广州市岭南通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振东介绍了粤港澳公共交通一卡通的发展状况;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葛颖恩以其在英国十多年的生活经验,介绍了英国等欧洲国家发展双层巴士的情况,并且探讨了双层巴士在中国大量使用的可能性。
13日上午论坛结束后,包括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司长李刚在内的领导与与会代表一起参观了深圳正在建设中的福田枢纽中心,它是我国国内首座地下火车站。福田综合交通枢纽汇集了地铁2号线、3号线,即将动工建设的11号线,以及广深港客运专线福田站。启用后,市民可以在这个枢纽实现1、2、3、4共4条线路的轻松换乘。搭乘3号线南行一个站,与地铁1号线购物公园站连接。2号线与4号线也可直接在市民中心站换乘。目前广深港客运专线正在加紧建设中,预计明年年底开通,届时,市民从这里乘坐列车,到达香港只需要16分钟,到达广州约35分钟。
作为国内首次综合探讨“公交都市”的高峰盛会,公交都市论坛架设起国内外公交都市建设发展合作交流的桥梁。与会政府官员和学者专家表示,整个论坛时间虽然只有短短一天,但是对我国公交都市的建设而言意义重大,来自全国各省市的代表聚集一堂,互通信息,交流各自的经验,对我国公交都市建设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