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洱海边的沙岸上,在白族人家的院落旁,在菜园边,在院墙角,常常可以看到一株株仙人掌。挺拔的枝干,丰腴的叶片,乳白色的刺芒,在太阳下闪着绿光。
我老家小院低矮的石墙上,就长着一排仙人掌。猪不敢拱,牛不敢踏,乌鸦不敢落翅,野猫不敢窥望。于是,小鸡雏在院心里安稳地长大,花啊果啊从未被遭踏。白天,仙人掌高举着小院的祥和;夜晚,仙人掌守护着农家的鼾声。
仙人掌也开花,金黄色的,花谢后花蒂就变成个小球,那就是仙人掌的小浆果。记得儿时,我曾和伙伴去摘仙人掌的小浆果吃,味道甜极了。不用说,弄得满身的刺芒。不知是刺的关系还是果的关系,儿时吃过的许多野果都淡忘了,唯有这仙人掌的小浆果的味道至今还记得。
我的老家盖了新房后,把原来长满仙人掌的院墙也拆了,砌了一圈青砖粉墙。新围墙虽然气派好看,但我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缺少什么呢?那天,当我在洱海边的沙岸上看见一排仙人掌时。我才突然明白,原来还是缺了它,缺了陪伴了我们多年的仙人掌。于是,我小心地挖了一株,把它带回老家栽在院心的花台上。从此,在别的花草凋零枯死的冬天,仙人掌仍绿光可鉴,充满勃勃生机,给小院留下了一朵飘不走的绿云:而在百花争艳的春天,仙人掌也不甘寂寞,用肥胖的手掌捧出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
记得有一次在宴席上,服务员端上来一盘金黄色的菜,得意地说:“这是我们餐厅新开发的菜肴——油炸仙人掌”。别的人都争着品尝,而我却不愿下箸。因为我想起了少年的一件事,那正是饥馑的年代,我在县城读初中,用村里人的话说,有碗饱饭吃。每到星期天,我就把节省下来的饭票买成饭,再捏成饭团带回家。有一天,我见邻居的小妹海花饿得不成样子,就把带回来的饭团送给她吃了。晚上,她妈来了,一连声地感谢,还特意送给我一个菜饼,说“你尝尝吧”。我吃了一口,味道有点苦涩,嚼了好一会才咽下去。母亲说:“那是仙人掌面做的饼,里面只掺着少量包谷面,海花家比我家还困难呢”。
如今,吃糠咽菜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海花家也早就盖起了一个花园式的庭院,春节回乡时,还专门请我去她新家做客。讲起过去的事,大家都觉得像做梦一样。经历磨难,我们毕竟过来了。那些天,我常常到海边漫步,去看那些仙人掌——那些在贫瘠的崖石上、在荒凉的沙滩上也能茁壮成长的仙人掌。我不禁想起了汪曾祺先生的一篇散文《昆明的雨》,文中这样写道:“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其实,在大理也有此习俗。仙人掌只要随便插进土中,它就能长大,有时甚至能在房顶的瓦片上都可以看见它油绿的身影。在与海花和仙人掌在一起的日子里,我强烈地感受到了生命的韧性和坚强。
我真佩服一位外地来的画家,当他和同伴到大理写生时,别的画家都争着去画山茶、杜鹃……而他,却在一幅题为《白族人家》的水粉画中,画了一截石头墙,墙上长着几株开花的仙人掌,而透过仙人掌的缝隙则是白族的居家……画家见我十分喜欢那幅画,临别时就把画送给我了。
在我现在谋生的城市,是见不到仙人掌的,我只好在书房里挂上画家赠我的那幅有仙人掌的画,就算是对家乡仙人掌的一种想念吧。
我老家小院低矮的石墙上,就长着一排仙人掌。猪不敢拱,牛不敢踏,乌鸦不敢落翅,野猫不敢窥望。于是,小鸡雏在院心里安稳地长大,花啊果啊从未被遭踏。白天,仙人掌高举着小院的祥和;夜晚,仙人掌守护着农家的鼾声。
仙人掌也开花,金黄色的,花谢后花蒂就变成个小球,那就是仙人掌的小浆果。记得儿时,我曾和伙伴去摘仙人掌的小浆果吃,味道甜极了。不用说,弄得满身的刺芒。不知是刺的关系还是果的关系,儿时吃过的许多野果都淡忘了,唯有这仙人掌的小浆果的味道至今还记得。
我的老家盖了新房后,把原来长满仙人掌的院墙也拆了,砌了一圈青砖粉墙。新围墙虽然气派好看,但我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缺少什么呢?那天,当我在洱海边的沙岸上看见一排仙人掌时。我才突然明白,原来还是缺了它,缺了陪伴了我们多年的仙人掌。于是,我小心地挖了一株,把它带回老家栽在院心的花台上。从此,在别的花草凋零枯死的冬天,仙人掌仍绿光可鉴,充满勃勃生机,给小院留下了一朵飘不走的绿云:而在百花争艳的春天,仙人掌也不甘寂寞,用肥胖的手掌捧出了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
记得有一次在宴席上,服务员端上来一盘金黄色的菜,得意地说:“这是我们餐厅新开发的菜肴——油炸仙人掌”。别的人都争着品尝,而我却不愿下箸。因为我想起了少年的一件事,那正是饥馑的年代,我在县城读初中,用村里人的话说,有碗饱饭吃。每到星期天,我就把节省下来的饭票买成饭,再捏成饭团带回家。有一天,我见邻居的小妹海花饿得不成样子,就把带回来的饭团送给她吃了。晚上,她妈来了,一连声地感谢,还特意送给我一个菜饼,说“你尝尝吧”。我吃了一口,味道有点苦涩,嚼了好一会才咽下去。母亲说:“那是仙人掌面做的饼,里面只掺着少量包谷面,海花家比我家还困难呢”。
如今,吃糠咽菜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海花家也早就盖起了一个花园式的庭院,春节回乡时,还专门请我去她新家做客。讲起过去的事,大家都觉得像做梦一样。经历磨难,我们毕竟过来了。那些天,我常常到海边漫步,去看那些仙人掌——那些在贫瘠的崖石上、在荒凉的沙滩上也能茁壮成长的仙人掌。我不禁想起了汪曾祺先生的一篇散文《昆明的雨》,文中这样写道:“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其实,在大理也有此习俗。仙人掌只要随便插进土中,它就能长大,有时甚至能在房顶的瓦片上都可以看见它油绿的身影。在与海花和仙人掌在一起的日子里,我强烈地感受到了生命的韧性和坚强。
我真佩服一位外地来的画家,当他和同伴到大理写生时,别的画家都争着去画山茶、杜鹃……而他,却在一幅题为《白族人家》的水粉画中,画了一截石头墙,墙上长着几株开花的仙人掌,而透过仙人掌的缝隙则是白族的居家……画家见我十分喜欢那幅画,临别时就把画送给我了。
在我现在谋生的城市,是见不到仙人掌的,我只好在书房里挂上画家赠我的那幅有仙人掌的画,就算是对家乡仙人掌的一种想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