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2日,即2004年第9期《全国新书目》出版次日,第1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隆重开幕,本刊“书市扫描”将全程关注和评析,并在第10期刊出。此时,回顾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中国书业大事不少:2004香港书展;2004上海书展;2004全国少儿读物订货会(太原);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100种重点图书公布;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月1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于永湛宣布今年底我国对外开放书报刊批发市场。等等。其中,最令人寻味和反思的当推2004上海书展。
上海书展的回归与创新
7月28日至8月2日,2004上海书展暨上海读书节在地处沪上繁华区域的上海展览中心举行。这是上海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图书文化盛会,它创下了一系列史无前例的记录:展出面积2万平方米,6天接待读者20万人次,零售出版物1300万元,订货6.18亿元,营销活动达170多项。
面对“初战告捷”的海派书香活动,书业人士和社会公众普遍认为,上海书展的“回归”和“创新”正逢时,它顺应上海经济充满活力、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强烈的形势。笔者在书展现场采访时听到许多读者“抱怨”:早该举办这样的大型书展活动了,此次书展时间太短了,主办者思想还比较“保守”,应把规模搞得更大些,场地太小了,书的品种还不够多,每张门票10元过高,未考虑下岗和低收入水平居民读者的消费现状。
发端于1982年的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延续至今,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品牌。而经年营造的“沪版图书订货会”氛围与2002年起将“沪版订货会”改造并在光大会展中心举办的“上海图书交易会”,又是面向全国书业的品牌。如何整合这两个牌子,让它们“组成”上海文化的一块招牌?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与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经过精心策划,主办2004上海书展(读书节),并把会场“迁至”寸土寸金的上海展览中心,把展期安排在暑假,便于大中小学生参观选购。
对本次书展的印象:其一,媒体宣传攻势强大。展前一个月,国内主流媒体和国外媒介已全方位宣传上海书展。临展前,《解放日报》等上海各主要纸介媒体均以整版篇幅刊登2004上海书展的广告,经各宾馆饭店及阅报栏的张扬,吸引来沪的国内外人士的关注,使知名度很快提高。展览期间,上海媒体对书展的报道力度、深度和广度达到有史以来的顶点。《文汇报》还发表评论员文章称,2004上海书展“纳全国出版之精华、集沪版图书之经典”,“是上海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和品牌”,“一方面发扬海派文化的鲜明特色”,“另一方面凸显上海城市文化海纳百川的特点”。闭幕后,上海媒体再做气势恢弘的报道和总结。如果说你没机会看书展,光看媒体的宣传就足可激动不已了。媒体对上海书展做足了文章。
其二,把福州路一带街景,“搬进”大雅之堂,在展览中心中央大厅布置了“书店街”,让读者徜徉其间,看书、休息,感觉如在现实街道中购书,文化韵味独特。还设立“期刊馆”、“音像馆”、“动漫馆”和“文化用品馆”,使书展满足公众多元需求。特别设立的“民营书业馆”显示了民营书业异军突起的态势。此次共有60多家民营机构参展。当当网、卓越网的形象展示,以及京沪著名的书店公司在现场的出版物销售,都引来读者的兴趣,直到会展闭幕之日,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其三,别样景象:伟人书正香。在此次书展上,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图书热销,成为零售馆亮丽景观。数十种由各地出版单位推出的邓小平生平事迹图书最受关注。其中,上海教育出版社的《邓爷爷照片里的故事》一书深受青少年学生及家长的喜爱,相关联的理论战略书也受读者青睐。13年前的1991年,邓小平在上海听取浦东开发汇报时,提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等论断,其讲话不仅收入《邓小平文选》,而且在海内外产生重要影响。上海书展举办期间,国内第一部系统全面研究邓小平金融理论的书《邓小平金融理论研究》由南方出版社出版,在上海这个中国最大的金融中心引起关注。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副主任、大型文献片《百年小平》总撰稿龙平平研究员称赞这本书大大丰富了邓小平金融理论的内涵。
其四,“世纪文景”现象值得研究。一部把科学与宗教内容融于一炉的类型小说《达·芬奇密码》今年一直在各地书店排行榜上,目前已印发25万册。在上海书展上,此书依旧俏销,笔者在卖场目睹其情,刮目相看。该书由隶属中国第一个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全程运作。成立两年的“世纪文景”是全新的文化内容策划和传播机构,其成功的两部书《达·芬奇密码》和《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机构在上海书展开展的系列活动,使之出尽了风头。但它无意模仿和重复三联书店的走路方式,一直致力于学术文化、经济管理和时尚文化三大块的图书策划。即使在运作严肃的《罗念生全集》时,也没忘了营销理念。营销体现在“世纪文景”每个图书项目的始终。这是“吃大锅饭”的很多出版单位该好好学习的。
其五,美中不足。(1)低估了零售空前高涨,场地太小,事前准备不够。世纪馆和文艺馆显得十分拥挤。而上海展览中心目前的结构、面积已经不能适应上海书展未来的需要,假如搬到别的展览馆办书展又远离市中心,人流量会大幅度减少。这是值得主办单位思考的问题。希望2005上海书展能缓解这一矛盾。(2)订货馆是专业馆,应在会展前三天禁止社会读者进入。但本次书展开幕翌日即放读者进入,引起混乱,影响订货效果。书业界人士纷纷抱憾,盼望下届改进。(3)票价10元明显偏高。不法分子持赠票公开向公众倒卖。建议明年把门票降到5元,或学习北京,坚持2~3元,让低收入的老百姓和贫困学生“进门容易”。
海派书业的弱点与不足
进入21世纪,上海出版业似乎比以往的50年更充满了活力。尤其是2004上海书展的成功举办,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这种活力和海派出版魅力。但在笔者看来,海派书业与上海经贸、金融、商业等行业相比,仍显得活力不足,弱点缺点多多。
近代以来,上海曾经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出版印刷重地,是生产作家和名作的文化之都。“文革”后,上海的出版文化渐渐失去其原有的地位和优势。出版重心转向北京,印刷重地转向深圳。上海的出版管理、生产、印刷和流通等环节、领域的整体“保守”、“僵化”,拖了上海出版文化的后腿。尽管这些年上海的出版从组建两大集团——世纪出版集团和文艺出版总社入手,整合全行业的书报刊音像电子出版品牌,并以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译文出版社为代表,推出了一批诸如《挪威的森林》、《我为歌狂》、《蛋白质女孩》、《达·芬奇密码》等畅销书,但相对于上海的出版文化底蕴而言,还远远没有达到人们期望中的“海派风范”。
笔者曾在河北、湖北、湖南、陕西、山东、辽宁等省调研,出版发行界普遍反映,上海版图书从选题设计到内容策划、市场营销明显落伍,运作方式和气势远不如其他一些省区市的出版单位,“上海老大”的思想意识还很浓重。出版发行等各环节的协调、配合和对外推广工作、宣传工作滞后,未能做到主动出击。尤其在非大型书业活动中,难见上海出版人的身影活跃在中西部地区。
2004上海书展是上海出版走出“沼泽地”的突破口,是上海出版文化与国际接轨的标志之一。虽然,它与“法兰克福书展”、“巴黎书展”、“伦敦书展”、“莫斯科书展”、“香港书展”、“台北书展”不能相提并论;虽然它还是一个场地和名称的转换,一个内容的叠加,但毕竟是上海出版文化公开向世人“宣战”和“叫板”的开端。上海,东方冒险家的乐园,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内地城市,有资格和能力在文化出版领域作出辉煌的贡献,不断克服海派的缺点(小家子气,过于精明计较,惟我独尊),实践海派文化全面飞跃。
我们有信心期待,不久的将来,特色更鲜明的海派书香不仅纵横上海滩,而且逐步弥漫九州,弥漫五湖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