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7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抗凝治疗、神经细胞保护及溶栓治疗,选择69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浆凝血酶时间(TT)及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凝血指标和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具有差异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各项凝血指标和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通过研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选择适合的临床治疗方案,可取的显著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治疗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031-02
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脑血管栓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而梗死。脑卒中主要多发于中老年患者,而近年来其发病呈年轻化的趋势,由于脑卒中后患者局部脑组织受损,影响了患者日后正常的语言、行为等能力,严重的会威胁到生命[1]。而近年来对于脑卒中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在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通过分析7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治疗组,其中男性58例,女性18例,年龄47~69岁,平均年龄(60.62±2.58)岁;选择同期我院门诊正常的献血员69例作为对照组,男性51例,女性18例,年龄45~67岁,平均年龄(59.72±4.61)岁。所有患者均经我院神经外科专科医生临床检查,行头颅CT或MRI影像学检查,根据2010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2]。排除患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原发性血液疾病、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等患者。
1.2治疗方法。根据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我院神经外科对于76例患者采取了抗凝治疗、神经细胞保护治疗以及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提出的治疗建议对于所有患者均在发病6h内进行了溶栓治疗[3]。抗凝治疗采用的是给予200IU/kg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6846生产单位:深圳市天道医药有限公司),皮下注射每日一次;神经细胞保护治疗采用的是给予10ug/kg/h尼莫地平(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4009生产单位:江苏神龙药业有限公司),10%静脉注射;溶栓治疗采用的是给予0.6mg/kg阿替普酶(生产厂家:德国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Co.KG注册证号:S20110051),10%静脉注射。
1.3疗效评价标准。检测研究对象的凝血标志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浆凝血酶时间(TT),以及进行脑卒中神经功能评分。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正常人神经功能评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浆凝血酶时间(TT)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神经功能评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浆凝血酶时间(TT)等评价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研究报道看出,大多数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中,假丝酵母菌中的白假丝酵母菌为最常见的致病菌,在大多数的ICU中,临床分离的治病真菌中占大约60%左右。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本院ICU发生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32例患者中,致病真菌主要以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分别为11株和9株,合计占到了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62.4%。这些结果证明了本院ICU病房造成真菌感染的致病菌与大部分临床报道的结果相一致,白色念珠菌仍然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致病菌株。
通过学者的研究表明真菌感染主要以下呼吸道真菌感染为主,其感染部位大都在下呼吸道,约占全部真菌感染的50%以上。真菌感染的症状并不是很明显,易与其他疾病症状造成混淆,并且其临床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会给诊断造成极大的困难。所以,很多医院对其早期的治疗无从下手,使得目前多数医院的真菌感染病例数居高不下。因此,通过对相关因素的分析探讨,了解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可能诱发因素,对于早期预防及治疗均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本院ICU发生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32例患者中,造成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为:年龄、侵入性操作、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以及合并糖尿病。并且,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32例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在侵入性操作、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以及合并糖尿病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目前其他一些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呼吸机使用时间、体外插管时间、糖皮质激素使用、抗生素使用、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及其他并发症等均与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具有密切关系[6]。而本研究也表明我们的研究取得较为相似的结果。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年龄、侵入性操作、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以及合并糖尿病是引起危重病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伴有这几种因素的患者其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发生机率明显增加。因此,在对危重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临床医生和相关医护工作者应当对患者可能发生真菌感染具有早期的预见性,要进行早期的预防,观察常见的几种引起真菌感染的因素。如果发现患者已存在引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要立即对其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并对症状进行必要的控制,防止其发生和发展,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减轻患者及其家人的沉重经济压力和生活负担。相信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危重病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预防问题将会被不断的突破。参考文献
[1]程旭萍,章云涛,方强. 2000-2006年浙医一院重症监护室真菌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急救医学, 2009, 29(1): 13-16
[2]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重症加强治疗病房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 2007, 11(46): 960-961
[3]吴金.综合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临床研究[J].安徽医学, 2009, 30(8): 910-912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治疗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031-02
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脑血管栓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而梗死。脑卒中主要多发于中老年患者,而近年来其发病呈年轻化的趋势,由于脑卒中后患者局部脑组织受损,影响了患者日后正常的语言、行为等能力,严重的会威胁到生命[1]。而近年来对于脑卒中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在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通过分析7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治疗组,其中男性58例,女性18例,年龄47~69岁,平均年龄(60.62±2.58)岁;选择同期我院门诊正常的献血员69例作为对照组,男性51例,女性18例,年龄45~67岁,平均年龄(59.72±4.61)岁。所有患者均经我院神经外科专科医生临床检查,行头颅CT或MRI影像学检查,根据2010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2]。排除患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原发性血液疾病、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等患者。
1.2治疗方法。根据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我院神经外科对于76例患者采取了抗凝治疗、神经细胞保护治疗以及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提出的治疗建议对于所有患者均在发病6h内进行了溶栓治疗[3]。抗凝治疗采用的是给予200IU/kg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6846生产单位:深圳市天道医药有限公司),皮下注射每日一次;神经细胞保护治疗采用的是给予10ug/kg/h尼莫地平(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4009生产单位:江苏神龙药业有限公司),10%静脉注射;溶栓治疗采用的是给予0.6mg/kg阿替普酶(生产厂家:德国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Co.KG注册证号:S20110051),10%静脉注射。
1.3疗效评价标准。检测研究对象的凝血标志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浆凝血酶时间(TT),以及进行脑卒中神经功能评分。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正常人神经功能评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浆凝血酶时间(TT)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神经功能评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浆凝血酶时间(TT)等评价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研究报道看出,大多数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中,假丝酵母菌中的白假丝酵母菌为最常见的致病菌,在大多数的ICU中,临床分离的治病真菌中占大约60%左右。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本院ICU发生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32例患者中,致病真菌主要以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分别为11株和9株,合计占到了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62.4%。这些结果证明了本院ICU病房造成真菌感染的致病菌与大部分临床报道的结果相一致,白色念珠菌仍然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致病菌株。
通过学者的研究表明真菌感染主要以下呼吸道真菌感染为主,其感染部位大都在下呼吸道,约占全部真菌感染的50%以上。真菌感染的症状并不是很明显,易与其他疾病症状造成混淆,并且其临床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会给诊断造成极大的困难。所以,很多医院对其早期的治疗无从下手,使得目前多数医院的真菌感染病例数居高不下。因此,通过对相关因素的分析探讨,了解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可能诱发因素,对于早期预防及治疗均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本院ICU发生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32例患者中,造成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为:年龄、侵入性操作、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以及合并糖尿病。并且,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32例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在侵入性操作、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以及合并糖尿病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目前其他一些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呼吸机使用时间、体外插管时间、糖皮质激素使用、抗生素使用、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及其他并发症等均与重度支气管哮喘合并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具有密切关系[6]。而本研究也表明我们的研究取得较为相似的结果。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年龄、侵入性操作、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以及合并糖尿病是引起危重病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伴有这几种因素的患者其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发生机率明显增加。因此,在对危重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临床医生和相关医护工作者应当对患者可能发生真菌感染具有早期的预见性,要进行早期的预防,观察常见的几种引起真菌感染的因素。如果发现患者已存在引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要立即对其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并对症状进行必要的控制,防止其发生和发展,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减轻患者及其家人的沉重经济压力和生活负担。相信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危重病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预防问题将会被不断的突破。参考文献
[1]程旭萍,章云涛,方强. 2000-2006年浙医一院重症监护室真菌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急救医学, 2009, 29(1): 13-16
[2]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重症加强治疗病房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 2007, 11(46): 960-961
[3]吴金.综合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临床研究[J].安徽医学, 2009, 30(8): 91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