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民:画笔留住老北京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zhizunbao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所谓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脚步践踏下,充满历史文化和城市记忆的老北京似乎要离我们远去了。王继民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北京老胡同里的草根画家,很不甘心地用自己最熟悉的油画笔认真寻找那个身影模糊的老北京。
  
  在所谓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脚步践踏下,充满历史文化和城市记忆的老北京似乎要离我们远去了。王继民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北京老胡同里的草根画家,很不甘心地用自己最熟悉的油画笔认真寻找那个身影模糊的老北京。
  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858年的建都史,让北京这座城市充满了神秘与魅力,同时,这段灿若星河的历史也赋予这座古城以独具特色的文化——京味儿文化。从皇亲国戚形成的“皇家文化”,到文人官宦形成的“士大夫文化”,再到平民百姓形成的“胡同文化”,谱写出了北京所独有的神韵与味道。然而,随着历史的改朝换代,皇家文化早已蒸发,士大夫文化也几近散落,只有胡同文化还在延续着,但在当今高楼耸立的都城里,也似乎被压抑了、被遗忘了、被殆尽了……
  那些被历史碾过的时代如何复原?那即将消失的胡同文化如何得到延续?也许,只有艺术,才能让这些已经流逝的和即将被拆毁的文化重归于美好。王继民因此而殚精竭力、默默耕织,在画布上描绘出了那古老而纯正的北京故事——红墙、城楼、街巷、老门、风车、门墩、瓦棱、蒿草、鸽群……这些充满和谐与美好的画布,被凝重的色彩涂成了一幅幅唯美的绝唱。仿佛那些已经逝去的胡同在新时代中复活,并重新展现其魅力,他为新北京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精神做出了诠释。
  这就是王继民奉献给北京,奉献给大家和社会的油画作品,这也是他20多年如一日的愿望和梦想的依托。
  
  钟情于老北京风情
  2012年元旦过后,受卫汉青社长推荐,我有幸亲临海淀区文联在地处虎坊桥的新北纬酒店主办的王继民先生“颂北京精神,展胡同风韵”油画展。站在王继民的作品前,如同伫立在历史之窗,不知是一股什么力量,使我的思绪在那一片祥和安静的画前颤动起来……这是我从未见过的、北京城里的一幕幕胡同故事:那红墙屹立、红云升腾、门联和声、明月瑞气、鸿禧祝福、鸽群呈祥、飞雪伴舞、绿荫湿翠;还有那一个个天真无邪、纯情可爱的小姑娘们,玩耍着快乐、吹出了梦想、憧憬着美好……尤其是看到《红云依旧》那幅作品时,墙上的“拆”字更是深深震撼了我:岁月在流逝,消失从未停止,甚至消失就在眼前……
  五十多年前, 建筑大师梁思成曾有个浪漫的设想,把近40公里长的北京城墙变成一个环城立体公园。然而历史没有给人圆梦的机会,倒让它成了八百多年老城墙的绝唱。
  五十多年过去了,没有人出来为当年的是非评判,恐怕也失去了评判的意义。北京从“墙倒众人推”开始,就意味着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失手了。北京的古城墙,连同一些极具文化价值的古建筑一一从人们的视线中被抹去,随之而来的是大规模的拆和建。
  回首逝去的几十年,古城墙拆了,老牌楼毁了,胡同步入了历史的边缘,四合院也在挣扎中呻吟着。如何捍卫心中那仅存的精神圣土?王继民,甚至所有的北京人民都在为此而苦苦思索。
  1989年,王继民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观看了徐勇先生的北京胡同摄影展。由此牵动了他的遐想,也刺激了他心底那属于北京人所独有的怀旧情节。于是,用画笔记录老北京风情的想法油然而生,而什么最能表达北京的风情韵味呢?无疑就是胡同!
  这一丝畅想让王继民炼就成了一个执着二十余年的老北京风情痴情画家。
  王继民说:“父母给予我的唯一财富也许就是纯朴和仁厚,这使我自小内心就滋养着对故土的依恋和热爱。生于北京、长于北京,古城淳朴的民风以及这里厚重的文化气息,无时不在撩动我内心的思绪。感于她的伟大,感于她的美丽,流连于古道高墙,徜徉于胡同小巷,那每句门联上书写的处世哲学和治家经典,那街巷深处传来的吆喝声,勾起了人们多少的幻梦,也唤起了我童心的畅想……”为了实现其艺术理想,他同孤独和艰辛做伴,也饱尝了收获的愉悦。他的作品原汁原味、真真切切,体现了他对艺术的虔诚和对绘画的专注,寄托了他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古城民风和文化气息的真挚情怀。
  这让王继民以及他的怀旧风格在这个充满狂野与荒诞的当代艺术潮流中显得有些“土”。与之相比,他的画虽然还比不上著名画家过高的价钱。但他依旧“执迷不悟”,置那所谓的“艺术风潮”于度外,以其视觉中老北京风情的宁静、平和、唯美、朴实为特征,与现代绘画的癫狂、躁动、怪诞、抽象拉开了距离。他相信这批画作定能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
  
  传递北京精神的大美气质
  王继民的作品以其独有的风情韵味与真挚的情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喜爱。著名京味儿作家刘一达先生特为王继民的北京风情油画展写下了前言:
  “在当今中国画坛,王继民先生的油画独具特色。所谓特色,就是他的画儿有味儿。什么味儿?三个字:胡同味。……他把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座城市的热爱,都倾注于自己的作品中。不论是写意,还是写实,他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而这种‘天人合一’的神意,使他在艺术创作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地。正是这种‘两忘’,让他的画才有味儿,透过画面上这些具象的景物,您会感受到一种无形的神韵。这神韵恰恰是现在提倡的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诠释……相信这些吸引您眼球的艺术作品,会让您找到吃炸酱面,喝二锅头,哼两句“二黄”,喝一碗豆汁的那种挥之不去的味道。”
  这种“大俗”的“胡同味儿”和“大雅”的“北京精神”相结合,让王继民的画独具特色。
  在《德沐春风》中,一扇经过岁月风霜洗礼的老门映入眼帘,老门虽然暗淡而破旧,可那“润身思孔学,德化仰尧天”的门联却在记忆中豁然展开。王继民并没有还原位于土儿胡同79号的如意门的全貌,而是截取一部分,又加上月亮、雨水等意象手法创造出了这幅寓意深刻的油画。他将明月比作美玉,暗指“修身如执玉”。玉兰花视为圣洁的化身,而整幅画中淅沥的雨水则是比喻心灵的清澈,最中央的黄鹂鸟则代表了至真至纯的灵魂。画家还在画面的右下角影射出了影壁中的一个蝙蝠,意为“福”,作为祈愿。这些元素将北京精神中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表现得淋漓尽致、尽善尽美。正如王继民先生自己配的诗所说:“上善若水溶月里,厚德载福化雨中”。
  北京文联朱明德书记在王继民先生油画展开幕上讲话说:“继民在对北京司空见惯的胡同景物,有他自己的理解,继民是用自己的油画诠释北京精神,宣传北京精神。我们应该像他那样深入到生活中去……”老北京的味道是一种与故乡风雨相伴、同舟共济而生的情怀。正是这样的一种情感,让王继民在那些曲曲直直的胡同之间流连了二十余年;也正是这样一种感情和修炼,让那在他心底潜移默化贮藏了数十年的 “北京精神”得以灿烂绽放。
  “学艺三十载方知艺无止境。”王继民说,“自己并无天分,全凭一腔执着,创作出的作品原本原色、真真切切,只想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以聊表对这片土地的拳拳寸心。更愿意把它献给追求善良和美好的人们。”
  
  草根画家孤独的追梦之旅
  “我是个很普通的人。”这位著名的北京风情油画家不止一次强调。
  也许在此之前王继民确实很普通。他出生于三年自然灾害的1960年,6岁从农村老家来到北京,性格内向、老实,小学常受同学欺负,童年也并不美好。在学校里,唯一能出风头的地方就是画板报,但却没有谁把它当回事儿。
  1979年,由于学业被误高考落选,王继民从学校走出后成了一名普通的排字工人。这期间他才真正认识到要找一条自己的路。于是他利用休息的时间报了业余美校。背着画夹到郊区、火车站写生。一坚持就是四年。为了增加学养,先考入了中央民族大学专科学习中文,后考入首都师范大学美术本科,着重学习油画。
  “一个普通人想要有所成就,就要去承受超于常人所能经受的磨砺。尤其是在当今文明被玷污、道德被践踏、善良被冷落、仁义被玩弄、权势争宠、金钱至上、甚至还有流氓奸人得不到惩处还为所欲为的社会,这个磨砺的过程甚至是屈辱的,更何况吹嘘炒作、忽悠欺诈之风泛滥,我国的高尚文化已经被低俗、媚俗、恶俗侵蚀成锈迹斑斑了,人们世界观的趋于麻木和拜金、还有国外反华势力的文化侵略,艺术家是要金钱还是要尊严?这怎不能让我们痛心疾首、忧国忧民……”且看王继民先生发自内心的感慨:
  学 艺 之 苦
  世人能几把梦圆,
  多少惆怅嗟悲欢。
  半生求索独怆然,
  辛苦学艺为哪般?
  正如已故的原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王复羊所说:“王继民就是个大孩子,虽然他已过中年,但是,在人际关系的虚情假意、唯利是图面前,他是个绝缘体。 ……他始终不渝地在这个领域里孜孜以求,没有急功近利地炫耀自己。有时不免寂寞和清贫,但他心里坦然。他在艺术领域又十分谦逊,多次拒绝了《世界名人录》等众多虚名刊物的登入邀请。在浮躁之风盛行的当今画坛,他的这种精神实属难能可贵。”
  在三十年的追梦路程中,王继民始终以庄子的无为超脱、孔子的仁和兼爱与孟子的修身大义砥砺自己,并与社会的不良之风抗争着。“安贫乐道”、“宠辱不惊、去留不意”、“穷不灭志、富不癫狂”几乎成了他的人生格言。
  面对这漫长的三十年路途中“偶尔”的辉煌,王继民看得很淡。他只是自嘲式地评价自己:“我不够聪明,不够灵气,不够优秀,我只是在孤独求索中,尽量去摆脱烦闷,寻找快乐。我所能做的就是‘坚持’,追寻着梦想中的橄榄树。”
  这个用全部生命倾注于老北京风情画创作、但产量不高的草根油画家,虽然生活过的比较困苦,却热心于回报社会。仅去年里,多项公益活动有他捐书赠画的身影,为西藏小学、SOS儿童村、新秋老年公寓、高山文化发展基金会、光明天使基金会等多个地区捐赠了作品;尤其是北京慈善书院的扶困教学更是他的善良义举……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的社会价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就是王继民的做人之道。
  王继民的追梦之旅尚未结束,他的步伐依旧:
  在孤独的行旅中
  寻觅着
  那一块自由的净土
  在恍惚的苍茫里
  透视着
  那一片圣洁的天空
  ——王继民行吟诗
  
  
  链接:
  王继民:1960年生于北京,号苍韵阁主。著名老北京风情油画家。先后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和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中国油画学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油画学会理事、海淀区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慈善书院副秘书长。从1990年起,多次赴香港、澳门、法国、意大利、埃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举办交流展览;1998年和2007年在中国美术馆及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展览。2008年作品《奥运中华魂》获得“和谐中华迎奥运”全国美术大展金奖,并荣获中宣部评选的创新人物称号。其作品被埃及、伊朗、日本使馆和众多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2-0182-01  现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1)旧的课堂教学模式仍占统治地位,课堂仍是以讲代读多,教师喋喋不休地串讲,把一篇篇情文并茂的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学生学得被动、盲目。(2)“应试教育”的观念仍未根除,为片面追求高分,考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学生则一味地死记硬背,机械人似地重复作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2-0181-01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并且“喜欢学”.在教学实践中采用设置疑问、多样化、兴趣化、选择性等多种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这样能更
作者简介:林荣飞,男,中教二级教师,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数学系,主要教研方向:初等数学教学与研究。  【摘要】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教育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怎么渗透情感教育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 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
目的 研究关节镜监视下打压植骨腓骨支撑术对围塌陷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患者术后Harri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自我院2018年1月~2019年
合理的现金持有水平是公司财务决策的重要环节,早在凯恩斯时期,经济学家就开始关注企业的现金持有行为。随着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快速深入发展,绝大多数研究者发现信息不对称才是影
湘潭因湘江而美,此外有涟水、涓水、靳江河从湘潭流过。湘潭为中国贡献了两样名产:湘莲和齐白石。湘潭之“寸三莲”为历代贡品,估计今天还是。隐山,是湘莲文化发祥地,因获中国湘莲之乡称誉;齐白石产于白石乡杏花村,国画大师以虾扬名世界。虾这个肢节动物,深获中国人喜爱。因此,我也专门品尝了湘江虾。  初到湘潭,感觉奇异的是湘潭人的嘴极易蠕动,他们总有一边的咀嚼肌向旁突起,仿佛在连续性进行扩腮运动。近看,若含着
【中图分类号】G62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2-0184-01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是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这种氛围中,能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自己得到充分的发展。  1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