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强调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 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使语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正是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我校开展了英语课程小课题研究。在进行小课题研究过程中, 学生将教材内容向社会延伸拓展, 并对内容进行深层次了解, 在实践中构建自己新的知识体系。他们以小组分工合作形式, 从生活中寻找资料、开展研究、拓展知识。
一、英语课程小课题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一)英语课程小课题研究的实施原则
英语课程小课题研究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亲身体验生活, 独立思考, 交流合作为原则。具体要求如下: 1.研究问题必须具有现实的意义。2.研究问题的层次必须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3.必须有完整的方案和实施计划。4.在教师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和科学地、系统地开展研究活动。5.必须以小组合作形式, 学生自愿的形式开展研究, 便于交流、探讨。6.一学期开展1~2 次小课题研究, 不宜多, 而在于质量和过程。
(二)英语课程小课题研究的研究实例
1.研究对象
笔者2017年9月开始教授XXX 小学五年级9-12班4个教学班。这次小课题研究打算从中选取1个班级进行研究,希望经过1-2年的研究,此班级学生们的探索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到提高。
2.研究过程
(1)第一阶段2018年3月—2018年6月
利用一次小饭桌的时间,笔者简单向学生们介绍了英语小课题研究的安排及操作流程。对于初次体验课题研究的学生们来说,在选题之后要想开展有序的研究,势必要遇到很多的问题。为此笔者设计了问题收集表,将班里各个研究小组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分类、汇总,并且采取集中培训与个体答疑的形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之后,笔者又指导学生对前期搜集的资料进行最后的整理,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学生研究的最后阶段是各班的展示活动。
(2)第二阶段2018年9月—2019年1月
A.理论学习
通过适当的理论学习,笔者发现英语课程小课题研究的内容要来源于英语教材内容, 以小组交流合作和教师指导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在整个研究过程中, 以课程文本为载体, 通过收集、筛选和整理将课程内容延伸到生活中去, 即“ 文本—拓展—生活” , 其中教师始终作为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而学生作为研究的主体, 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达到体验生活的学习目的。
B.小组合作训练
由于现在众多家庭为独生女子家庭,很多孩子很自我甚至是自私,所以在小组合作的时候势必会遇到一些阻碍。为了在今后的英语小课题研究时减少些阻碍,笔者在日常教学中针对学生合作能力较差这个薄弱点有意识的进行了一些训练。恰逢学生们六年级上学期,笔者打算通过对个性化作业的小变革来训练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
(3)第三阶段2019年3月—2019年6月
经过了对英语小课题的初步体验以及后面的不断学习与培训,学生们进入了六年级下学期的学习。根据英语课程小课题研究的组织模式及其步骤, 笔者对六年级的教材进行全面的整理、分析,拟订出可以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内容大致范围, 并继续引领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实践活动。
经过一年的英语小课题研究,孩子们已经从初期的懵懂到后面的侃侃而谈,发生了质的飞跃,他们更加从理性上懂得了英语小课题探究的内涵,掌握了英语小课题研究的方法,增强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英语课程小课题研究的问题与建议
从开展英语课程小课题研究的结果来看, 它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 自主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它还能更好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促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同时, 它也还存在着许多有待继续探讨的问题。
(一)英语课程小课题研究的问题
虽说小课题的研究在我国也受到了极大重视, 但真正将小课题研究纳人中小学课程中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尚未形成体系。一方面, 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的阻碍,一说起课题研究,人们普遍认为这是教育专家的事,教师的任务是传授知识,促使学生巩固知识。通过我们对英语课程小课题研究的开展和实施,也反映出有许多学生包括学生家长持消极态度,主要是怕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 目前大部分学校对小课题研究还处于零散状态,缺乏系统组织,主要表现在:1.在组织学生进行研究之前,没有明确目标或目标脱离实际,造成课题研究达不到应有的目的; 2.在课程小课题研究中对课程的开发缺乏特色;3.把课题研究变成纯粹的一般社会活动;4.在課题研究过程中缺乏对研究过程的理论指导,盲目性很强;5.尚未形成合理的监督制度和科学的评价体系。这些因素都会给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英语课程小课题研究对教师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开展英语课程小课题研究, 我们对教师提出如下建议:一是教师要始终以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小课题研究活动中去;二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拓展文本内容,激励学生发现问题;三是教师要开展必要的理论讲座和实践指导;四是教师要随时监督、观察学生的研究过程,帮助学生克服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五是教师要及时诊断、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予以纠正;六是教师要建立学生档案袋,有效管理每个小组及成员的各阶段的研究进展情况;七是教师要以发展性评价来评定学生的研究成果。
一、英语课程小课题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一)英语课程小课题研究的实施原则
英语课程小课题研究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亲身体验生活, 独立思考, 交流合作为原则。具体要求如下: 1.研究问题必须具有现实的意义。2.研究问题的层次必须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3.必须有完整的方案和实施计划。4.在教师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和科学地、系统地开展研究活动。5.必须以小组合作形式, 学生自愿的形式开展研究, 便于交流、探讨。6.一学期开展1~2 次小课题研究, 不宜多, 而在于质量和过程。
(二)英语课程小课题研究的研究实例
1.研究对象
笔者2017年9月开始教授XXX 小学五年级9-12班4个教学班。这次小课题研究打算从中选取1个班级进行研究,希望经过1-2年的研究,此班级学生们的探索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到提高。
2.研究过程
(1)第一阶段2018年3月—2018年6月
利用一次小饭桌的时间,笔者简单向学生们介绍了英语小课题研究的安排及操作流程。对于初次体验课题研究的学生们来说,在选题之后要想开展有序的研究,势必要遇到很多的问题。为此笔者设计了问题收集表,将班里各个研究小组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分类、汇总,并且采取集中培训与个体答疑的形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之后,笔者又指导学生对前期搜集的资料进行最后的整理,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学生研究的最后阶段是各班的展示活动。
(2)第二阶段2018年9月—2019年1月
A.理论学习
通过适当的理论学习,笔者发现英语课程小课题研究的内容要来源于英语教材内容, 以小组交流合作和教师指导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在整个研究过程中, 以课程文本为载体, 通过收集、筛选和整理将课程内容延伸到生活中去, 即“ 文本—拓展—生活” , 其中教师始终作为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而学生作为研究的主体, 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达到体验生活的学习目的。
B.小组合作训练
由于现在众多家庭为独生女子家庭,很多孩子很自我甚至是自私,所以在小组合作的时候势必会遇到一些阻碍。为了在今后的英语小课题研究时减少些阻碍,笔者在日常教学中针对学生合作能力较差这个薄弱点有意识的进行了一些训练。恰逢学生们六年级上学期,笔者打算通过对个性化作业的小变革来训练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
(3)第三阶段2019年3月—2019年6月
经过了对英语小课题的初步体验以及后面的不断学习与培训,学生们进入了六年级下学期的学习。根据英语课程小课题研究的组织模式及其步骤, 笔者对六年级的教材进行全面的整理、分析,拟订出可以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内容大致范围, 并继续引领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实践活动。
经过一年的英语小课题研究,孩子们已经从初期的懵懂到后面的侃侃而谈,发生了质的飞跃,他们更加从理性上懂得了英语小课题探究的内涵,掌握了英语小课题研究的方法,增强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英语课程小课题研究的问题与建议
从开展英语课程小课题研究的结果来看, 它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 自主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它还能更好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促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同时, 它也还存在着许多有待继续探讨的问题。
(一)英语课程小课题研究的问题
虽说小课题的研究在我国也受到了极大重视, 但真正将小课题研究纳人中小学课程中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尚未形成体系。一方面, 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的阻碍,一说起课题研究,人们普遍认为这是教育专家的事,教师的任务是传授知识,促使学生巩固知识。通过我们对英语课程小课题研究的开展和实施,也反映出有许多学生包括学生家长持消极态度,主要是怕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 目前大部分学校对小课题研究还处于零散状态,缺乏系统组织,主要表现在:1.在组织学生进行研究之前,没有明确目标或目标脱离实际,造成课题研究达不到应有的目的; 2.在课程小课题研究中对课程的开发缺乏特色;3.把课题研究变成纯粹的一般社会活动;4.在課题研究过程中缺乏对研究过程的理论指导,盲目性很强;5.尚未形成合理的监督制度和科学的评价体系。这些因素都会给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英语课程小课题研究对教师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开展英语课程小课题研究, 我们对教师提出如下建议:一是教师要始终以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小课题研究活动中去;二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拓展文本内容,激励学生发现问题;三是教师要开展必要的理论讲座和实践指导;四是教师要随时监督、观察学生的研究过程,帮助学生克服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五是教师要及时诊断、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予以纠正;六是教师要建立学生档案袋,有效管理每个小组及成员的各阶段的研究进展情况;七是教师要以发展性评价来评定学生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