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榜田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mstronger7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高榜田,就是地势高而缺水源的田地。
  土地下放时,我家分得了一小坝高榜田。可母亲却说:“那不是分得的,是集体拈阄儿时父亲被人从中做了手脚拈着的。”
  我家的高榜田,说其为一小坝,也不为过,因为大小总共有五块,两大三小,一块接着一块的,连成一片。有收成时,那年头,能打用麻布口袋装的十来包谷子,大约千把斤。一家人逢年过节要想吃顿净米饭,就指望高榜田了。每到打田的时节,父母就天天盼着下雨,到了立夏那天,如果仍不下雨的话,父亲就会长叹说:“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今年天干啦!”
  傍晚,天气闷热得让人透不过气来,趴在地上的大黑狗张开嘴巴、吊着舌头、喘着粗气,尖嘴蚊也格外凶猛,坐在院子里的父亲不时地拍打着光着的臂膀和露出的小腿肚,仔细观察着天上翻滚的乌云,自言自语:“云跑东,雨落空;云跑北,雨不得;云跑西,披蓑衣。”当看到了乌云朝着南边滚滚而去时,父亲激动地说:“云跑南,雨成团,今晚要有大雨!”这时,父亲就像将要去打一场硬仗似的,精心作好战前准备,仔细检查自己的“战斗武器”:用木榔头把犁铧拍紧,试试犁耙上的每一个楔子有没有松动,查看犁耙上的绳索是否扎实,每个细微之处父亲都不放过。与此同时,母亲就会早早地催促我说:“赶紧去睡觉,今晚要是下大雨,到时好起来和你爹去打田。”
  山里的雨,说来就来,雷声隆隆,父亲立即翻身起床,披起蓑衣、戴上斗笠、扛着犁和锄头,顶着倾盆大雨,借助时有时无的闪电,朝着自家的高榜田赶去……
  父亲一出门,母亲就赶紧起来抓她的后勤工作。先是喂牛。这一天,牛的生活比平时都好:母亲往猪槽里倒上满满的一槽粗糠,再添加两碗平时只能用来喂猪的苞谷壳(用石磨把苞谷磨碎后,用筛箩筛,筛箩漏下的精细部分人吃,漏不下的表皮层那部分用来喂猪),两手伸进槽里把它们搅拌均匀,舀来一瓢水,放进两勺盐,然后“噗——噗——”地一口一口地喷在草料上。母亲说:“给牛吃点儿盐,牛不出汗,气不软,经得饿,受得累。”
  把牛喂饱后,母亲才来叫我。“快起、快起,起来牵牛赶你爹后去打田,你爹去田里一个多时辰了,这雨一直下,阳沟水都淌啦,田里应该有水了。”我常常被母亲从睡梦中这样叫醒。
  母亲把我全副武装:给我披上塑料布,又用一根细绳帮我拦腰系上,戴上斗篷,再帮我穿上解放鞋,最后,把四四方方的玻璃罩煤油灯点亮后递给我。我牵着牛,提着灯,冒着雨,在黑夜里摇晃着身子,走过一段小路、穿过一片丛林、滑过一道斜坡、蹚过一条小河、再爬上一个山冈,就到了我家的高榜田。
  淡黄的玻璃灯光下,我看到了父亲在田外四周的草地上掏了很多条小沟,小沟交错纵横,把水汇聚,引进田里。
  父亲吩咐我去查看水口。我提着玻璃灯,扛着锄头,沿着每个田坎来回地查看,看看有没有水口被冲开,看看有没有水从田埂矮的地方溢出,聽听有没有水从开裂的田埂渗出……
  漆黑的夜里,静静地站在田坎上,时不时会听到被犁铧翻起的泥块吱吱地吮吸着田水,泥块被水润透后便啪的一声坍塌在水中,犹如饿哭了一天的婴儿一下子含住了母亲的乳头,饱餐一顿后就在母亲的怀里睡着了。
  突然,一道闪电划破夜空,风声、雨声、雷声与犁铧钻进泥土里的摩擦声、父亲犁牛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父亲赶着牛,顺着泥沟,一路去,一路来,雨,越来越大,雷声,越来越响,父亲的声音,越来越高,此时的夜不再是沉寂的夜,而是充满活力的夜,是孕育着生机的夜,是昭示着生命的夜……
  天刚蒙蒙亮,母亲来了,背上背着耙,耙上挂着个麻丝口袋,里面装着牛料,一手提着早餐,不是面条,就是小麦面烙的锅盔;一手提着热水(因为父亲喝冷水就会肚子痛),母亲也来参战了。父亲犁好第一道田后,就去拢田埂,母亲就来耙田。
  雨过天晴,忙活了半宿和一天,终于留住了那转瞬即逝的宝贵“天露”!
  傍晚时分,望着夕阳之下明晃晃的高榜田,父亲好像看到了绿油油的秧苗已在田里迎风生长,拔节抽穗……
  责任编辑:子非
其他文献
儿时,我是个“小书虫”,最大的爱好是读各种“小画书”了。因为物资的匮乏,这个爱好变成了一个奢侈的事。  有一次,因为从别人家借到了一本自己特别喜欢的书,怕别人要还就连天加夜地读,吃饭时因为忙着读书,汤洒到手背上而不自知。夜里才发现手背上被烫了个鸡蛋大的水泡。没有自己喜欢的书读就到处找各种书看,废弃的旧报纸、旧杂志,包括老爸书架上的那些大部头和到现在都没有完全弄明白的古書,现在想来,喜欢阅读的习惯或
期刊
入夜,万籁俱寂。月光下,一对对雁儿交颈而眠,远处的芦苇在夜风中摇曳。  沙洲上,一派静谧安详。  一只大雁却大睁着双眼,没有入睡。它是一只孤雁,父母在一场抗击外敌入侵的战斗中牺牲了。是老雁王一直呵护着它,关爱着它,将它抚养长大。成年后,它就自觉地承担了夜晚守更的任务,它感激着老雁王的养育之恩,它爱这个温暖的大家庭,爱这片美丽的家园。可是,自从老雁王过世,年轻的新雁王继位后,它总是喜欢对新雁王的观点
期刊
当一个孩子无意间撞见自己的领养手续时,当一个孩子受尽欺负反抗时,当一个孩子离家出走时,她的内心是怎样的呢?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这本书,讲述着一位女孩儿面对种种质疑和打压时,如何探索人生道路,成为她自己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英国一个偏远的小镇,女孩儿珍妮特生长在一个信奉福音派新教的家庭里。她的母亲将事物分为两类:敌人和朋友。恶魔、邻居、性、鼻涕虫是她的敌人,而上帝、她家的狗、夏洛特·勃朗特的小说、
期刊
认识含情是1985年三四月份,油菜花开的季节。  初三预选结束,重组班级,我和她成了同班同学。那时,有同学告诉我,含情与罗君相处得很融洽。含情有一双迷人的大眼睛,黑而明亮,只是皮肤黑了点儿。约一米六八的个子,亭亭玉立。在后来两个多月的学习中,含情总是幸福地微笑着,衣着整齐得体,步态轻盈如风。无论听课还是写作业,坐如钟,显得特别精神,浑身充满活力。每天中午放学,含情与罗君都要在一起轻轻低语一阵,交流
期刊
晚饭后,心情畅快,骑着自行车出了围墙,生命的蓬勃又回到了身上。  今天的海水老蓝老蓝,颜色深浓得像海了,蓝墨水就是这样吧,天上的白云就是稿纸吧,岸边的芦苇奋笔疾书。这一条新柏油路环岛蜿蜒,宽敞但空无一人,车印也看不到,一切都是崭新的。绿苔下露出红色的树皮,这是漆树吗?抒情诗人“啊!啊!啊!”三声,在山的那一边,可能是老鸹在咏叹。轻捷的白鹭回旋,喜水近泽,它长长的腿保持白礼服不湿。  大白长焦镜头,
期刊
雁鹅是当地人对大雁的称呼,秋去春来,往返迁徙,用它的飞翔之名来命名一种馍,想必有甚说法。  不错,雁鹅馍也是馍的一个种类,同样是小麦面、糟曲(一种微生物制品,用于发酵)发酵,掺水和匀,反复揉搓,拉、抻、拢、团,然后拍塑成各式形状,上笼去蒸,熟即为馍。而雁鹅馍的制作过程也无非如此,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外形如雁鹅,腹背肥实,振翅欲飞,女儿们用它来孝敬生身父母,我猜测可能是因为那时精米细面金贵,用它来表达
期刊
宝贝,在距离你出生还有一个多月的今天,送你这封信。  据现在了解,你是个男孩兒,那我假定你是男孩儿的情况下想和你聊聊以下的一番话,如果你是女孩儿,怕是大部分内容要到你出生后重写了。首先,你的人生不用以讨好任何人的方式去过,就好像你的到来,这对我们来说是喜悦,对你只是一个体验的开始,所以,你只需要成为你想成为的人,而不是第二个我们。当然,这体验里是有法则的,随着你的成长你会了解到,这个世界的包容性很
期刊
父亲去世十几年了。几年前,妹妹接母亲住城里,老房便锁在那儿。前几天,母亲来电话告诉我,她要把老房子卖了。  遵从母命。我跑了两天卖房手续,总算办完了。母亲又催我和妹妹快把老屋里的东西收拾收拾,别误了人家用房子。  “破家值万贯。”母亲老屋里的旧物件不少,可没有一件值钱的——三张旧床,两张书桌,老旧的炕琴,我和妹妹下乡当知青时的两个木箱子。炕琴和箱子里的包袱包着全家老小用过的衣服,母亲洗得干干净净,
期刊
明朝世宗皇帝朱厚熄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混账皇帝,他在位四十多年,朝政大权二十多年由内阁首辅(宰相)严嵩一人操纵。  严嵩这人是中国历史上数得着的奸相之一,他经过多年打拼,62岁才登上宰相之位,他瘦高挑的个儿,眉毛稀疏,说话却底气十足,声音洪亮,走路健步如飞,如小伙子似的毫不见老态。他牢牢抓住明世宗好道教,梦想成仙的特点,每月官内祭神道场上的祭文都由他亲自撰写,由于他文学功底好,写出的祭文最合世宗心意
期刊
每一张纸都由树木做成,每一棵树都刻满年轮,那么,写在纸上的文字,就是你对时间的触摸。  古人通过观察自然来感知时间。《诗经》有云:“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那时候,没有钟表,日子随着天地一起慢慢流动,时间刻进石头,长进树木,跟随流水从地上走过,和自然万物一样仿佛成了可以触摸的东西。  如今,时间被装进了各式各样的钟表里,变成了一圈圈不断循环重复的指针,时间被记录得更加精细,刻度越来越精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