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课文课本后面安排了“练笔”, 由于它是一种新的作文训练形式,为了提高训练效率,有必要弄清其特点、作用乃至教学方法。本文就“练笔”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同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作文;练习;阅读
【Abstract】Primary school text lesson origin behind arrangement"practice a pen", because of it be a kind of new of composition train form, for the sake of exaltation train efficiency, have necessity lane the pure its characteristics, function is to the teaching method.This text put forward for"practice a pen" oneself of viewpoint, is provided to go together a study.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language;Teaching;Composition;Practice;Reading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语文课本从第六册起,除了在基础训练中安排作文外,还在课文后面安排了“练笔”,如第六册就安排了五次练笔。由于它是一种新的作文训练形式,为了提高训练效率,有必要弄清其特点、作用乃至教学方法。现以第六册中的“练笔”为例,初步探讨如下:
1.“练笔”的特点和作用
“练笔”,安排在课文之后,体现了读与写的直接结合。在写法上,以仿写为主。既仿内容,也仿写法,可以把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直接迁移到“练笔”的实践上来 。如我爱故乡的杨梅》,“练笔”安排的是写一种水果,和课文内容相对应;在写法上,要求写出它的样子、颜色、味道,同课文的写法也相对应。根据心理学迁移原理,相似点越多,越容易实现迁移。因此,这类“练笔”,较容易使学生把从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应用到练习上来。
“练笔”的作用有四:(1)弥补基础训练中作文训练量的不足。统编教材中每学期安排8次作文,实践证明是不够的;“练笔”的设置,使作文训练量增加50%以上。(2)加深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练笔”安排在课文后面,在让学生理解了课文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之后,通过仿写实践,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从而提高阅读能力。(3)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练笔”次数的增加,使观察的对象多样化,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4)多进行片断练习,为基础训练中的作文做好铺墊。“练笔”同基础训练中的作文比较,从要求来看,两者的要求一致。如第四组课文中的两次习作(一是“练笔”写水果,二是作文写校园活动),都要求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从写作范围来看,一是状物,二是记事。从与课文的联系来看,“练笔”内容、写法、与课文内容、写法更密切,可以直接仿写,因而难度小些,而基础训练中的作文则和课文直接联系较少。如第二组基础训练中的作文是记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和本组课文没有内容上的直接联系,习作时只能间接模仿,因此难度大些。大多相似,模仿容易;不尽相似,仿作较难。先易后难,能促进迁移能力的初步形式。
2.“练笔”的教学方法
2.1从读悟写
阅读教学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教学大纲指出的“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教育,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特别是安排“练笔”的课文,更要走完后半段,即从思想内容回到语言文字,做到从读悟写,把练笔建立在理解、吸收、积累上。
如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在逐段理解课文内容后,要指导学生回头看作者是怎样写杨梅果的样子、颜色、味道等特点的,并注意通过板书揭示写作方法:
样子 圆 遍身生刺 几乎是黑的 (先……随后……最后……,品尝 所见)
味道 未熟透 又酸又甜 熟透 甜津津 甜中带酸 (品尝 感觉)
回头看表达,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学习表达上,而不是放在对内容的理解上,这有利于把读中学到的写作知识迁移到“练笔”上来。
2.2从扶到放
(1)扶。先摆出一种水果,让学生当场观察、练笔。老师当堂巡视,发现典型,然后讲评。采用对比讲评法,先讲评一个好的片断,评好在哪里?是怎样写出样子、颜色、味道方面的特点的?再讲评一个差的片断:差在哪里?要怎样帮助修改?以上的扶,是扶中有放,放中有扶,把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在一起。
(2)放。课后练笔,让学生在课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来写,然后带到班上在小组中交流,把写得好的作文贴在学习园地上。
必须指出的是,基础训练中的作文安排有专门的训练时间,而“练笔”则没有,一般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因此,要提高“练笔”的效率,必须科学安排阅读教学过程,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保证腾出时间安排练笔。否则,“练笔”会由于没有时间保证走过场。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作文;练习;阅读
【Abstract】Primary school text lesson origin behind arrangement"practice a pen", because of it be a kind of new of composition train form, for the sake of exaltation train efficiency, have necessity lane the pure its characteristics, function is to the teaching method.This text put forward for"practice a pen" oneself of viewpoint, is provided to go together a study.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language;Teaching;Composition;Practice;Reading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语文课本从第六册起,除了在基础训练中安排作文外,还在课文后面安排了“练笔”,如第六册就安排了五次练笔。由于它是一种新的作文训练形式,为了提高训练效率,有必要弄清其特点、作用乃至教学方法。现以第六册中的“练笔”为例,初步探讨如下:
1.“练笔”的特点和作用
“练笔”,安排在课文之后,体现了读与写的直接结合。在写法上,以仿写为主。既仿内容,也仿写法,可以把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直接迁移到“练笔”的实践上来 。如我爱故乡的杨梅》,“练笔”安排的是写一种水果,和课文内容相对应;在写法上,要求写出它的样子、颜色、味道,同课文的写法也相对应。根据心理学迁移原理,相似点越多,越容易实现迁移。因此,这类“练笔”,较容易使学生把从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应用到练习上来。
“练笔”的作用有四:(1)弥补基础训练中作文训练量的不足。统编教材中每学期安排8次作文,实践证明是不够的;“练笔”的设置,使作文训练量增加50%以上。(2)加深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练笔”安排在课文后面,在让学生理解了课文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之后,通过仿写实践,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从而提高阅读能力。(3)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练笔”次数的增加,使观察的对象多样化,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4)多进行片断练习,为基础训练中的作文做好铺墊。“练笔”同基础训练中的作文比较,从要求来看,两者的要求一致。如第四组课文中的两次习作(一是“练笔”写水果,二是作文写校园活动),都要求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从写作范围来看,一是状物,二是记事。从与课文的联系来看,“练笔”内容、写法、与课文内容、写法更密切,可以直接仿写,因而难度小些,而基础训练中的作文则和课文直接联系较少。如第二组基础训练中的作文是记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和本组课文没有内容上的直接联系,习作时只能间接模仿,因此难度大些。大多相似,模仿容易;不尽相似,仿作较难。先易后难,能促进迁移能力的初步形式。
2.“练笔”的教学方法
2.1从读悟写
阅读教学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教学大纲指出的“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教育,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特别是安排“练笔”的课文,更要走完后半段,即从思想内容回到语言文字,做到从读悟写,把练笔建立在理解、吸收、积累上。
如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在逐段理解课文内容后,要指导学生回头看作者是怎样写杨梅果的样子、颜色、味道等特点的,并注意通过板书揭示写作方法:
样子 圆 遍身生刺 几乎是黑的 (先……随后……最后……,品尝 所见)
味道 未熟透 又酸又甜 熟透 甜津津 甜中带酸 (品尝 感觉)
回头看表达,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学习表达上,而不是放在对内容的理解上,这有利于把读中学到的写作知识迁移到“练笔”上来。
2.2从扶到放
(1)扶。先摆出一种水果,让学生当场观察、练笔。老师当堂巡视,发现典型,然后讲评。采用对比讲评法,先讲评一个好的片断,评好在哪里?是怎样写出样子、颜色、味道方面的特点的?再讲评一个差的片断:差在哪里?要怎样帮助修改?以上的扶,是扶中有放,放中有扶,把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在一起。
(2)放。课后练笔,让学生在课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来写,然后带到班上在小组中交流,把写得好的作文贴在学习园地上。
必须指出的是,基础训练中的作文安排有专门的训练时间,而“练笔”则没有,一般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因此,要提高“练笔”的效率,必须科学安排阅读教学过程,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保证腾出时间安排练笔。否则,“练笔”会由于没有时间保证走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