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进入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效果直接关系着课堂效率的高低,文章从如何合理布置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内容和教给学生科学的预习方法两方面做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语文;课前预习;内容;方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动了天君,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由此可见,预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到了小学高年级,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预习的有效性呢?下面从语文课前预习内容的设定和预习方法的指导两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内容
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预习能力,教师可列出如下预习目标,这样学生预习时就会有路可循。
1.对于词语的理解。(1)用网络、语文工具书等形式解决课文中出现的比较难理解的词语意思,学习小组检查完成情况。(2)把这些词语送回到课文中,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2.概括课文的段意。(1)提炼段落中的重点词语或句子,根据其意思进行概括。(2)对于特殊段落,可以用中心句进行概括。(3)根据段落的意思,用自己简洁的语言归纳概括。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1)归纳每个自然段的段意,用自己的语言连成一段通顺的话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2)归纳重点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形成课文的主要内容。
4.探讨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1)根据文章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去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2)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进行理解。(3)找出重点词,剖析重点词的意思后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句子含义。
5.质疑。(1)围绕课后的问题进行质疑。(2)在不懂的内容或句子处质疑。(3)围绕课题质疑。
以上只是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的总体内容,教师最好在遵循以上预习目标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课文有针对性地设计好每一课的预习学案并发到学生手中,这样学生在预习时学习目标会更明确。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方法步骤
1.读准生字。面对一篇课文,首先要过生字关。要求学生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且能够知道这个字的音序、部首、在字典里面的解释,并且会正确书写这个字。要求在书上生字旁边,写出这个字的音序、部首、结构、意思,标出这个字易错的地方,是读音还是字形。在家庭练习本上写两遍音、四遍字、两个词,要求其中一个词必须是课文中的。这种硬性规定的目的,让学生不仅会读音、会写字,还要清楚这个生字在课文中的位置,便于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读准生字,写字意的时候知道这个字在字典中的解释。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标出小节数,画出生词、好词、好句。生字关过了后,就要开始读课文了。这个环节要求学生读三遍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朗读的程度。第一遍读课文,能够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字音。第二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小节数,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第三遍读课文,要求画出好词、好句,并做到正确流利。
3.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预习的第三个环节,即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要求学生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读,用铅笔写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这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训练。一开始可能概括的并不是多准确。通过课堂上的交流,找出自己在概括能力上的不足并改正,就能取得进步,养成读后有想法,读后有感悟的习惯,为今后的语文批注做准备。
4.用自己的话,概括全文大意。清楚了每一自然段的意思后,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整篇文章的大意,教师要教给学生概括全文的方法,并提醒学生不要为了省事就照着工具书上抄写,要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自己概括。预习时,要求学生把自己概括的课文内容写在课文后面。学习结束后,自己在理解的基础上再一次概括全文主要内容,写在课文标题后面。这样前后有个比较,知道自己不足在哪里,督促自己更进步。
5.品词析句,及时批注。了解了课文大意,就该品词析句了。再次读课文,边读边思,及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这就是写批注。写批注时,要求学生把读课文时的感受和体会写下来。然后通过课堂上跟学生交流,加深自己的对课文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语文感悟能力。
6.課后练习题。看看课后的练习题,想一想自己能不能独立完成。如果解决不了,要标上记号,课上认真听讲,如果听后还解决不了问题,那就提出来和大家交流。这样一来,问题解决了,印象也深刻。
7.拓展延伸。这是预习的最后一个步骤。为了便于学生学习课文,鼓励学生搜集一些跟课文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供人终生受用。”只有教师合理布置课前预习内容,并教给学生科学的预习方法,才能实现预习的高效,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语文;课前预习;内容;方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动了天君,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由此可见,预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到了小学高年级,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预习的有效性呢?下面从语文课前预习内容的设定和预习方法的指导两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内容
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预习能力,教师可列出如下预习目标,这样学生预习时就会有路可循。
1.对于词语的理解。(1)用网络、语文工具书等形式解决课文中出现的比较难理解的词语意思,学习小组检查完成情况。(2)把这些词语送回到课文中,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2.概括课文的段意。(1)提炼段落中的重点词语或句子,根据其意思进行概括。(2)对于特殊段落,可以用中心句进行概括。(3)根据段落的意思,用自己简洁的语言归纳概括。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1)归纳每个自然段的段意,用自己的语言连成一段通顺的话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2)归纳重点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形成课文的主要内容。
4.探讨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1)根据文章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去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2)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进行理解。(3)找出重点词,剖析重点词的意思后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句子含义。
5.质疑。(1)围绕课后的问题进行质疑。(2)在不懂的内容或句子处质疑。(3)围绕课题质疑。
以上只是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的总体内容,教师最好在遵循以上预习目标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课文有针对性地设计好每一课的预习学案并发到学生手中,这样学生在预习时学习目标会更明确。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方法步骤
1.读准生字。面对一篇课文,首先要过生字关。要求学生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且能够知道这个字的音序、部首、在字典里面的解释,并且会正确书写这个字。要求在书上生字旁边,写出这个字的音序、部首、结构、意思,标出这个字易错的地方,是读音还是字形。在家庭练习本上写两遍音、四遍字、两个词,要求其中一个词必须是课文中的。这种硬性规定的目的,让学生不仅会读音、会写字,还要清楚这个生字在课文中的位置,便于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读准生字,写字意的时候知道这个字在字典中的解释。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标出小节数,画出生词、好词、好句。生字关过了后,就要开始读课文了。这个环节要求学生读三遍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朗读的程度。第一遍读课文,能够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字音。第二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小节数,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第三遍读课文,要求画出好词、好句,并做到正确流利。
3.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预习的第三个环节,即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要求学生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读,用铅笔写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这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训练。一开始可能概括的并不是多准确。通过课堂上的交流,找出自己在概括能力上的不足并改正,就能取得进步,养成读后有想法,读后有感悟的习惯,为今后的语文批注做准备。
4.用自己的话,概括全文大意。清楚了每一自然段的意思后,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整篇文章的大意,教师要教给学生概括全文的方法,并提醒学生不要为了省事就照着工具书上抄写,要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自己概括。预习时,要求学生把自己概括的课文内容写在课文后面。学习结束后,自己在理解的基础上再一次概括全文主要内容,写在课文标题后面。这样前后有个比较,知道自己不足在哪里,督促自己更进步。
5.品词析句,及时批注。了解了课文大意,就该品词析句了。再次读课文,边读边思,及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这就是写批注。写批注时,要求学生把读课文时的感受和体会写下来。然后通过课堂上跟学生交流,加深自己的对课文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语文感悟能力。
6.課后练习题。看看课后的练习题,想一想自己能不能独立完成。如果解决不了,要标上记号,课上认真听讲,如果听后还解决不了问题,那就提出来和大家交流。这样一来,问题解决了,印象也深刻。
7.拓展延伸。这是预习的最后一个步骤。为了便于学生学习课文,鼓励学生搜集一些跟课文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供人终生受用。”只有教师合理布置课前预习内容,并教给学生科学的预习方法,才能实现预习的高效,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