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高质量民族工作的引领作用,能促使民族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自觉扛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中华民族共同体为各民族的交流交融、守望相助提供了连续性的故土和历史空间。高品质民族工作境界不仅可以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抵御各种极端势力、分离主义,构筑思想的钢铁长城,也可以为人们更好地生活在一起提供良好的政治制度环境。这些都有助于中国人民形成有共同利益基础的有机共同
【基金项目】
:
2021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新时代提升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效能的创新逻辑”(项目编号:2021BKS01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于西北地区经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2JJD850001); 中央民族大学专项课题重点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研究”(2021MDZL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高质量民族工作的引领作用,能促使民族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自觉扛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中华民族共同体为各民族的交流交融、守望相助提供了连续性的故土和历史空间。高品质民族工作境界不仅可以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抵御各种极端势力、分离主义,构筑思想的钢铁长城,也可以为人们更好地生活在一起提供良好的政治制度环境。这些都有助于中国人民形成有共同利益基础的有机共同体。
其他文献
意识形态是基于一定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和社会生产而产生,与统治阶级利益密切相关,旨在将特定立场正当化的思想观念体系。网络的出现和发展对公众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其传播深度强、针对性好、实效性高的特点,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建设有很大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意识形态建设的渠道数量增加,教育的有效性提高,规模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面对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互联网信息,民众价值认同降低、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减
长期以来公共外交相对于政府外交来说更具柔性,传播的内容以及载体更容易被他国民众所接受,更容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是世界各国外交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一带一路”倡议在2013年被提出之后,世界各国都给予了“一带一路”高度关注,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发展以及不断有新的国家加入到该倡议中来,新加坡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优势,很快成为了中国实现“一带一路”倡议早期目标的重要支点国家,从而使得中国与新
公共法律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一部分,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因此公共法律服务也是由政府主导,实现人民群众多重法律需求的重要手段。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逐年攀升,但是目前的建设情况与现实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公共法律服务的发展和完善势在必行。公共法律服务的完善,对满足人民群众法治需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中国特色
番茄“亦果亦蔬”,因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口感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在全球广泛种植。近10年,全球番茄生产持续增加,番茄种植面积不断增大,番茄贸易呈现增强态势。中国是世界上番茄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生产国,其中新疆、内蒙古是世界三大番茄主产区之一,巴彦淖尔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大番茄生产区及最大的加工型番茄种植区。近年来,巴彦淖尔市番茄产业稳步发展,番茄产业将在农业生产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为了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和国际视野,增强其对本土文化的自信,文化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文化意识”列入外语教学的五大基本目标,教材作为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源,其文化内容的合理化影响文化教学。因此,本文比较分析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Go for it!》和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两部广泛使用的初中英语教材中文化内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学效果的实现和教师素养息息相关。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师座谈会上做了强调和部署,明确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六项新要求。概括为“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因此基于“六要”素养视角观察研究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首先在对“六要”素养的内涵进行详细的阐述基础上,分析了“六要”素养具有的特点,明确了“六要”素
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应努力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大学语文课程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载体,是高职院校非中文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之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结合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通过研究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分析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设计与实施,进而提出优化措施,并介绍优化后的教学成果,以期为相关教师
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科技的发展和利用使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生态环境问题以多种形式在全球出现,表面看起来是生态系统被破坏,但生态系统的失衡不仅威胁到了人类的家园,更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这一系列的问题席卷全球,已不再是单个国家或组织应考虑的问题,更上升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议题。近年来,各学科理论学者们面对生态危机时,也尝试从本学科理论出发,找寻解决之道。而从马克思经典理论中寻找生态学观点,试图用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重要理念,对于二者是否具有内在关系以及内在关系如何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二者之间具有基于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历史生成逻辑关系,基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的理论衍生逻辑关系,基于中华民族历史记忆与历史叙事的价值旨归逻辑关系,基于人类发展诉求的当代践行逻辑关系,四重逻辑关系相交织,使“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