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90后是互联网原住民,00后和10后更像是携带“互联网基因”的一代。2018年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及网络安全情况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中5岁及以下就已经接触到互联网的占10.88%,6-10岁开始接触互联网的占61.43%,在一线城市中这一比例甚至更高。[1]然而,这种移动互联生活方式也给青少年带来相应风险,诸如网络沉迷、网络诈骗、不良信息侵害等,甚至引发青少年的越轨和偏差行为。今年3月,人民日报用了两个版面分两期做了《关注青少年上网环境》专题,批评直播平台打赏缺乏限制、游戏平台实名认证形同虚设、在线教育平台推送不良信息等现象,着重强调要增强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2][3]
网络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网络消费的素养。典型的网络消费包括网络购物和网络支付,也包括更广泛的对各类网络服务的使用,如游戏、直播、短视频等文化娱乐服务以及出行、外卖等生活服务。由于其涉及消费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网络消费素养也与消费教育紧密关联。青少年在经验和能力上相对于成年人更弱势,因此是消费教育的重点对象。从消费教育的视角看,青少年网络消费素养的培育应从青少年互联网实践和消费文化入手,既重视消费者的脆弱性,也重视消费者的能动性,兼顾保护和赋能,推动科学理性的消费知识潜移默化地融入家庭日常生活实践。
当代青少年的网络文化和消费文化呈现日常性、社交性和阶层性的特点。
首先,对于当代青少年来讲,互联网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是生活场景,渗透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娱乐之中。2018 年的调查显示:约有73% 的青少年完全认同或者基本认同“自己的学习或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 智能手机”。[4] 具体来说,几乎每天都在网络购物的青少年达到了22.5%[5],几乎每天一次“网络支付、理财、转账”的青少年达到了10.1%[6]。在娱乐和生活方面,青少年最关注的也是影视音乐类和动漫游戏类内容[7]。
其次,短视频、游戏等网络文化也是同辈群体之间社交的主要中介,塑造了青少年的兴趣共同体。2019 年中国青少年数字文化实践调研报告显示:多达一半左右的青少年会在网上看视频、看短视频和玩游戏[8]。线下和线上的快速转换将网络生活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影响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化。同时,青少年使用物质产品和文化符号来共同建构他们自己的社会世界,塑造一种集体的同时又排他的、不平等的同辈文化——就像成年人世界一样[9]。比如对某个明星或者对某款游戏的喜爱,塑造了青少年的网络文化,也形成了网络趣缘群体,促进同辈群体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社会认同。
此外,青少年的网络文化和消费文化很大程度反映了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因此也存在一定的阶层差异。这也是我们在强调家庭消费教育时应当考虑的。青少年文化也是父母家庭背景的映射,受到父母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支撑或制约。大城市重点小学的孩子可以得到父母更周到、更深层次的陪伴,不仅网络技能丰富而且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也更强。而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得到的家长的陪伴和引导较少,在自身网络素养不够充分的情况下,遭遇网络沉迷、不良信息侵害等的风险则较高。因此,所谓“数字鸿沟”,意味着不同阶层拥有的资源、观念和家庭氛围不仅会影响到青少年的硬件设备和网络技能,而且会影响到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包括青少年的自我保护能力和积极利用互联网的能力等。社会各界都应重视由不同阶层背景带来的青少年网络素养的鸿沟。
理解青少年生活世界的复杂性,才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培育他们积极健康的消费观和生活方式,这也是消费教育的主要任务。消费教育旨在促进消费者拥有在不同情境下进行有意识消费行为的技术、习惯、知识、态度、能力以及意愿。消费教育覆盖多个维度的内容,既包括在不同消费环节中的广告和市场营销、消费者权利和责任、可持续消费,也包括在个人和家庭层面的金融理财及家庭消费管理,特别是在新技术时代,网络素养是消费教育的重要内容。
当下,儿童和青少年更频繁地参与到网络消费之中,但也置身于各类网络风险之中。这主要表现为网络诈骗和过度消费的问题。2018 年调查数据显示:青少年在网络上遇到过诈骗信息的比例为35.76%[10],在社交软件上遇到过诈骗信息的占71.97%[11]。除了网络诈骗外,还存在青少年在购物、游戏、直播等平台过度消费的现象。比如豪掷数万元给主播打赏、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给游戏充值数千元,给自身和家庭带来经济损失。对此,一方面,应提高青少年自身的消费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另一方面,也应督促平台建立常态化的自我审查机制,并推动政府、社区、家庭重视青少年网络保护问题,尤其重视青少年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消费者脆弱性的维度上,消费教育强调对青少年和初级消费者等这些所谓的“消费弱势群体”加强“保护”。
目前,越来越多国家的消费教育理念逐渐从“消费保护”转向“消费赋能”。比如信息赋能、技术赋能、金融赋能等。研究表明,很多时候消费者难以切换到成熟理性的消费行为,不是因为他们主观上不愿意改变,而是由于能力的不均衡性[12]。比如农村偏远地区人群、儿童、老年人、经验不足的年轻人,需要通过信息对称、法律教育、技能学习等方式,加强消费者能动性。当今数字化时代,各个国家尤其重视儿童和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消费教育的内容既包括网络安全和自我保护,也包括如何利用新媒体和新技术获得知识、思维创新、服务社会等,实现更好的技术赋能。
北欧和韩国是较系统进行消费教育的國家和地区。其针对消费弱势群体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就是提高他们的互联网和电脑使用能力,其中,涉及儿童的教育内容包括身心安全、广告素养、积极利用游戏等。北欧国家还联合推出提高儿童消费素养的指南,根据不同儿童年龄段,为学校的消费教育提供从介绍、参与到实践、应用步步深入的课程设置指南。事实上,互联网能够很大程度地促进青少年的消费素养。它不仅在信息获得和信息使用的层面极大丰富了消费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也在互联网渗透日常生活的层面扩充了青少年对消费的认知和体验,使青少年能够认识到,不仅购买商品是消费,上网课也是消费,通过短视频和游戏学习娱乐也是消费,帮家中长辈在电商平台下单、主动购买贫困县滞销农产品也是消费,并且认识到学习线上线下消费都要遵守相关规范和制度,也了解到如何通过消费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建立起健康积极的消费认知和生活方式。
家庭是青少年教育的第一课堂,2018 年调查显示,有95.07% 的青少年经常上网的地点是家庭 [13]。在“保护”和“赋能”的双重框架下,家庭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发挥榜样力量、情感支持等作用,培养青少年更为全面的网络消费素养。
第一,父母以身作则,增强儿童网络安全知识、引导儿童理性消费。父母的言传身教和榜样力量是家庭教育的不可替代之处。家庭教育应重视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培养,不仅做好对子女日常网络使用的管理和控制,也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对子女的生活方式、文化素养、道德价值等的引导和培养之中。在网络保护的维度上,家长应努力提升自身网絡素养和消费知识,塑造家庭整体的健康上网环境,学习、更新青少年网络保护相关知识。例如了解主要互联网平台和APP 的未成年人使用模式等;在技术赋能的维度上,父母应努力理解青少年网络文化和消费文化,发挥网络素养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作用,同时对青少年进行网络消费指导,引导其学习如何利用新技术和互联网实现消费的便利性和丰富性,引导理性购买决策。
第二,鼓励子女的消费参与,推动网络消费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实践中。家庭是进行消费教育的重要场域,衣食住行日常消费频繁发生在家庭场景,消费知识和消费观念也经常在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产生影响。北欧消费教育组织对于家庭场景的消费教育建议包括:3-5 岁儿童家长可让儿童模仿成年人的健康消费行为,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参与家庭活动;6-9 岁儿童家长可引导儿童参与家庭活动决策;10-12 岁儿童家长可鼓励孩子作为负责任的个体参与日常家庭活动;13-18 岁儿童家长可帮助孩子了解消费在家庭经济中的作用、鼓励孩子计划和组织家庭活动。[14] 家长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逐步将子女纳入到家庭消费实践中,尤其在借助新技术和互联网规划家庭预算、组织日常消费、制定消费决策的过程中,鼓励孩子思考有何困境、如何解决,从而能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向孩子传递健康的消费观和消费方式,提升孩子的网络消费素养。
第三,加强情感支持,在理解尊重的基础上加以正向影响。2018 年调查结果显示:面对网络诈骗信息,大多数青少年的处理方式是“不理会”[15],告诉父母的比例并不高于告诉同学朋友的比例,分别为15.29% 和16.14%[16]。此外,留守儿童面临网络诈骗等网络安全的风险更高[17]。因此,一方面,家长应充分理解并尊重青少年的社会行动者和消费者角色,敏感捕捉孩子青春期的自我意识萌发和情感变化,加强亲子沟通和情感支持,建立真诚、互信的亲子关系,以及时防范和干预青少年网络生活中的风险;另一方面,家长也要理解青少年的同辈文化、社交文化以及青少年在这些文化中可能存在的挣扎,要意识到这些文化是塑造青少年消费实践的重要力量,更是加强青少年网络保护的重要抓手。要充分考虑到青少年的兴趣,将网络管控转化为积极利用互联网的策略教育,比如借助互联网获得舒适生活、学习创新知识、丰富新颖体验等,陪伴子女接受新鲜事物。另外,在家庭网络素养教育中,不仅应重视父母对子女的正面影响,还应注重子女对父母的正面影响,即家庭中“后喻文化”的作用,使家庭成员在不断地相互探讨、相互协调中塑造一种安全、健康、积极的网络消费文化。
网络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网络消费的素养。典型的网络消费包括网络购物和网络支付,也包括更广泛的对各类网络服务的使用,如游戏、直播、短视频等文化娱乐服务以及出行、外卖等生活服务。由于其涉及消费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网络消费素养也与消费教育紧密关联。青少年在经验和能力上相对于成年人更弱势,因此是消费教育的重点对象。从消费教育的视角看,青少年网络消费素养的培育应从青少年互联网实践和消费文化入手,既重视消费者的脆弱性,也重视消费者的能动性,兼顾保护和赋能,推动科学理性的消费知识潜移默化地融入家庭日常生活实践。
一、网络消费素养教育:“保护”与“赋能”双重框架
当代青少年的网络文化和消费文化呈现日常性、社交性和阶层性的特点。
首先,对于当代青少年来讲,互联网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是生活场景,渗透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娱乐之中。2018 年的调查显示:约有73% 的青少年完全认同或者基本认同“自己的学习或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 智能手机”。[4] 具体来说,几乎每天都在网络购物的青少年达到了22.5%[5],几乎每天一次“网络支付、理财、转账”的青少年达到了10.1%[6]。在娱乐和生活方面,青少年最关注的也是影视音乐类和动漫游戏类内容[7]。
其次,短视频、游戏等网络文化也是同辈群体之间社交的主要中介,塑造了青少年的兴趣共同体。2019 年中国青少年数字文化实践调研报告显示:多达一半左右的青少年会在网上看视频、看短视频和玩游戏[8]。线下和线上的快速转换将网络生活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影响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化。同时,青少年使用物质产品和文化符号来共同建构他们自己的社会世界,塑造一种集体的同时又排他的、不平等的同辈文化——就像成年人世界一样[9]。比如对某个明星或者对某款游戏的喜爱,塑造了青少年的网络文化,也形成了网络趣缘群体,促进同辈群体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社会认同。
此外,青少年的网络文化和消费文化很大程度反映了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因此也存在一定的阶层差异。这也是我们在强调家庭消费教育时应当考虑的。青少年文化也是父母家庭背景的映射,受到父母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支撑或制约。大城市重点小学的孩子可以得到父母更周到、更深层次的陪伴,不仅网络技能丰富而且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也更强。而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得到的家长的陪伴和引导较少,在自身网络素养不够充分的情况下,遭遇网络沉迷、不良信息侵害等的风险则较高。因此,所谓“数字鸿沟”,意味着不同阶层拥有的资源、观念和家庭氛围不仅会影响到青少年的硬件设备和网络技能,而且会影响到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包括青少年的自我保护能力和积极利用互联网的能力等。社会各界都应重视由不同阶层背景带来的青少年网络素养的鸿沟。
理解青少年生活世界的复杂性,才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培育他们积极健康的消费观和生活方式,这也是消费教育的主要任务。消费教育旨在促进消费者拥有在不同情境下进行有意识消费行为的技术、习惯、知识、态度、能力以及意愿。消费教育覆盖多个维度的内容,既包括在不同消费环节中的广告和市场营销、消费者权利和责任、可持续消费,也包括在个人和家庭层面的金融理财及家庭消费管理,特别是在新技术时代,网络素养是消费教育的重要内容。
当下,儿童和青少年更频繁地参与到网络消费之中,但也置身于各类网络风险之中。这主要表现为网络诈骗和过度消费的问题。2018 年调查数据显示:青少年在网络上遇到过诈骗信息的比例为35.76%[10],在社交软件上遇到过诈骗信息的占71.97%[11]。除了网络诈骗外,还存在青少年在购物、游戏、直播等平台过度消费的现象。比如豪掷数万元给主播打赏、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给游戏充值数千元,给自身和家庭带来经济损失。对此,一方面,应提高青少年自身的消费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另一方面,也应督促平台建立常态化的自我审查机制,并推动政府、社区、家庭重视青少年网络保护问题,尤其重视青少年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消费者脆弱性的维度上,消费教育强调对青少年和初级消费者等这些所谓的“消费弱势群体”加强“保护”。
目前,越来越多国家的消费教育理念逐渐从“消费保护”转向“消费赋能”。比如信息赋能、技术赋能、金融赋能等。研究表明,很多时候消费者难以切换到成熟理性的消费行为,不是因为他们主观上不愿意改变,而是由于能力的不均衡性[12]。比如农村偏远地区人群、儿童、老年人、经验不足的年轻人,需要通过信息对称、法律教育、技能学习等方式,加强消费者能动性。当今数字化时代,各个国家尤其重视儿童和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消费教育的内容既包括网络安全和自我保护,也包括如何利用新媒体和新技术获得知识、思维创新、服务社会等,实现更好的技术赋能。
北欧和韩国是较系统进行消费教育的國家和地区。其针对消费弱势群体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就是提高他们的互联网和电脑使用能力,其中,涉及儿童的教育内容包括身心安全、广告素养、积极利用游戏等。北欧国家还联合推出提高儿童消费素养的指南,根据不同儿童年龄段,为学校的消费教育提供从介绍、参与到实践、应用步步深入的课程设置指南。事实上,互联网能够很大程度地促进青少年的消费素养。它不仅在信息获得和信息使用的层面极大丰富了消费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也在互联网渗透日常生活的层面扩充了青少年对消费的认知和体验,使青少年能够认识到,不仅购买商品是消费,上网课也是消费,通过短视频和游戏学习娱乐也是消费,帮家中长辈在电商平台下单、主动购买贫困县滞销农产品也是消费,并且认识到学习线上线下消费都要遵守相关规范和制度,也了解到如何通过消费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建立起健康积极的消费认知和生活方式。
二、家庭场景下的网络消费素养教育
家庭是青少年教育的第一课堂,2018 年调查显示,有95.07% 的青少年经常上网的地点是家庭 [13]。在“保护”和“赋能”的双重框架下,家庭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发挥榜样力量、情感支持等作用,培养青少年更为全面的网络消费素养。
第一,父母以身作则,增强儿童网络安全知识、引导儿童理性消费。父母的言传身教和榜样力量是家庭教育的不可替代之处。家庭教育应重视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培养,不仅做好对子女日常网络使用的管理和控制,也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对子女的生活方式、文化素养、道德价值等的引导和培养之中。在网络保护的维度上,家长应努力提升自身网絡素养和消费知识,塑造家庭整体的健康上网环境,学习、更新青少年网络保护相关知识。例如了解主要互联网平台和APP 的未成年人使用模式等;在技术赋能的维度上,父母应努力理解青少年网络文化和消费文化,发挥网络素养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作用,同时对青少年进行网络消费指导,引导其学习如何利用新技术和互联网实现消费的便利性和丰富性,引导理性购买决策。
第二,鼓励子女的消费参与,推动网络消费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实践中。家庭是进行消费教育的重要场域,衣食住行日常消费频繁发生在家庭场景,消费知识和消费观念也经常在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产生影响。北欧消费教育组织对于家庭场景的消费教育建议包括:3-5 岁儿童家长可让儿童模仿成年人的健康消费行为,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参与家庭活动;6-9 岁儿童家长可引导儿童参与家庭活动决策;10-12 岁儿童家长可鼓励孩子作为负责任的个体参与日常家庭活动;13-18 岁儿童家长可帮助孩子了解消费在家庭经济中的作用、鼓励孩子计划和组织家庭活动。[14] 家长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逐步将子女纳入到家庭消费实践中,尤其在借助新技术和互联网规划家庭预算、组织日常消费、制定消费决策的过程中,鼓励孩子思考有何困境、如何解决,从而能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向孩子传递健康的消费观和消费方式,提升孩子的网络消费素养。
第三,加强情感支持,在理解尊重的基础上加以正向影响。2018 年调查结果显示:面对网络诈骗信息,大多数青少年的处理方式是“不理会”[15],告诉父母的比例并不高于告诉同学朋友的比例,分别为15.29% 和16.14%[16]。此外,留守儿童面临网络诈骗等网络安全的风险更高[17]。因此,一方面,家长应充分理解并尊重青少年的社会行动者和消费者角色,敏感捕捉孩子青春期的自我意识萌发和情感变化,加强亲子沟通和情感支持,建立真诚、互信的亲子关系,以及时防范和干预青少年网络生活中的风险;另一方面,家长也要理解青少年的同辈文化、社交文化以及青少年在这些文化中可能存在的挣扎,要意识到这些文化是塑造青少年消费实践的重要力量,更是加强青少年网络保护的重要抓手。要充分考虑到青少年的兴趣,将网络管控转化为积极利用互联网的策略教育,比如借助互联网获得舒适生活、学习创新知识、丰富新颖体验等,陪伴子女接受新鲜事物。另外,在家庭网络素养教育中,不仅应重视父母对子女的正面影响,还应注重子女对父母的正面影响,即家庭中“后喻文化”的作用,使家庭成员在不断地相互探讨、相互协调中塑造一种安全、健康、积极的网络消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