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使用格雷马斯的六个行动元分析《啼笑因缘》,按照故事发展的情节和人物的出场与变化,从而分析其内部的复杂关联,可以看出各个矛盾势力之间的冲突,整理并分类内容的深层结构,使得文章的层次更加清晰,人物的性格也更加鲜明起来。
【关键词】:行动元;《啼笑因缘》;深层结构
一.格雷马斯的行动元理论与《啼笑因缘》
格雷马斯是法国结构主义“后四子”的杰出代表人物,法国结构主义对于文学研究方法做出了新的思路,强调文学研究的整体观,将文学自身看成一个整体,不仅强调文学本身对其的理解,并且还需重视外在的文化系统对对作品的解读。并且它还强调要追踪文学的深层结构,需要凭借思维方式对事物及其文学的内部复杂关系进行构建与探索。
二.从行动元看故事的情节发展
格雷马斯在《结构语义学》(1966)中提出了一个包括六个行动位的模型。六个行动位分别是:主体、客体、发送者、接受者、反对者、辅助者。
主体为故事的主人公,客体位对主角有吸引力,是主体追求和喜欢的目标。《啼笑因缘》是采用了一男三女的爱情模式为故事的核心结构,描写了旅居北京的杭州青年樊家树与天桥卖唱女沈凤喜的爱情悲剧,主体为樊家树,客体则为沈凤喜。发送者是对整个冲突产生和发展及解决起决定性的力量,他的态度关乎故事的结局,影响了客体的归宿。
接受者是客体可能是追求的对象,但因为恐惧或其他的现实原因,客体的最后归属不一定是主体,中途出现的第三者,剧情更加丰富。反对者是障碍,阻止叙事进程。辅助者是帮手,帮助别人达到目的的角色。
首先,在樊家树因母亲重病要离开北京,暂时与爱人沈凤喜分别,沈凤喜因为舅舅沈三玄,遇见了刘将军。封建军阀刘将军对沈凤喜非常着迷,在第一次见面中就有所体现,“早是浑身的汗毛管向上一翮,不料凭空走出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子来”[1]而且刘将军对沈凤喜的喜欢仅限于用金钱和权势使其屈服,刘将军就清楚的了解她的缺点,在沈凤喜的生命中钱的重要性及其价值体现的淋漓尽致。因此刘将军在与沈凤喜第一次相处时,就教她打牌,其实是想用钱试探并且收买沈凤喜,在与沈凤喜的第二次的戏园会面中,刘将军投其所好,带她听戏, “门派五号。可是将军送东西去,万不敢当”。[2]此刻的沈凤喜已经渐渐的倒向了刘将军,刘将军的一席话“有主儿要什么紧。漫说没出门、还是人家大闺女。就算出了门子,让咱们爷们爱上了,会弄不到手么?”[3]在刘将军的恩威并施之下,沈凤喜从精神到肉体都被俘虏了。刘将军在樊家树与沈凤喜的爱情道路上,自始至终为主体追求客体的反对者。
其次,文中的英勇女侠关秀姑是个个性爽朗,老实淳朴、武艺高强的女性,她是文中第一个爱上樊家树的女性,也是第一个自我解脱的女性,因为樊家树救了自己父亲关寿峰的命,关秀姑对其抱有一颗感恩的心。在樊家树离京后,对沈凤喜照顾有加,在沈凤喜疯后,她为了正义暗杀了刘将军,樊家树遭人绑架时,朝不保夕、命悬一线之时,关秀姑和她的父亲关寿峰从土匪的手中救回了樊家树,最后她还促成了樊家树与何丽娜的姻缘,在最后樊家树在与何丽娜的恋情而纠结时,她义无反顾的帮助他俩,在文中,关秀姑就是一个辅助者的形象。
再次,何丽娜的出现。在沈凤喜给关秀姑自己的一张小相,但是因为何丽娜和沈凤喜长得很像,最终造成了一场闹剧, “凤喜是小儿女的态度居多,有些天真烂漫处;何丽娜又不然,交际场中出入惯了,世故很深”,[4]因表哥和表嫂的介绍,樊家树认识了交际名媛何丽娜,何丽娜爱上了樊家树,她不再穿洋装,而是穿上了传统旗袍,因为樊家树的话,她不再去社交舞会,并且开始听音乐会。在何丽娜最终得知樊家树爱的人另有其人,是与自己长得很像的沈凤喜,何丽娜也没有放弃去樊家树的爱,进而更加的执着、坚定。这一系列的改变感动着樊家树,最终樊家树和何丽娜走到一起。从而在故事的发展中何丽娜成为了接受者。
最后,关寿峰的种种决定。关寿峰在樊家树和沈凤喜的姻缘中充当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樊家树的身份富家少爷,而关寿峰则是一介武夫,樊家树帮关寿峰治病,让关寿峰知晓了樊家树善良的为人处世,在樊家树即将回老家,看望病重的母亲,放心不下沈凤喜而四处打点,关寿峰帮忙照顾着沈凤喜,而后记中写道,因为关寿峰,使得樊家树和何丽娜最终修成正果。因此关寿峰这个人物的每次出现的场合都有其作用所在,最终影响了客体的归宿和故事的结局,他则为行动元中的发送者。
三.《啼笑因缘》的深层意义分析
格雷马斯文学符号中最著名的是“符号矩阵”,他提出了解释文学作品的矩阵模式,则设立一项为X,它的对立一方为是反X,还有与x矛盾但并不一定对立的非x,又有反x的矛盾方即非凡x。即:
在细致的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我们要确定文本中最为基本的要素作为x,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后一步,这一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分析的优劣成败,在文中会反复出现一些关键字和关键情节,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更加细致的考察,而且在文中,关键要素影响的形象不只是单一的形象的反复出现,而且是多个形象的反复组合出现,进行推演,再进而确定了它的对立项和另外两个矛盾项。
从《啼笑因缘》的主体和客体的更深层次的分析来看,青年才俊樊家树愛上年轻貌美的沈凤喜,本就是各有所图,年轻貌美的沈凤喜,能让这个富家少爷樊家树死心塌地的爱上她,抛弃等级的观念,实际上还是因为她的“姿色”。樊家树对沈凤喜的爱情则是“一见钟情”,这一见钟情爱的只是表面的部分,而不是真切的事物。樊家树是考取北京的高校,而沈凤喜则是在街头卖唱,这巨大的文化差异的悬殊,造成了其爱情的悲剧,导致他们爱情悲剧的本质原因在于樊家树爱的是沈凤喜的美貌与年轻,而沈凤喜对樊家树的爱情也只是贪恋他的钱财和家势。两个人都是各有所图,各取所需。但是最终沈凤喜的文化的缺失最终也使得樊家树要将她送入学堂,接受教育,表面上说是对她好,其实是为了满足他作为男人的膨胀的好胜心与虚荣心。
使用格雷马斯的六个行动元去《啼笑因缘》,更加深刻的了解到每个人物在故事的发展情节中所起到的作用,但是通过格雷马斯的六个行动元的理论使得叙事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没一个情节都是有其作用的。我们需要从是事物之间,局部之间的关系去掌握文本,从表面的意义结构上去寻找深层结构下的文本意义。
参考文献:
[1]霍克斯:结构主义发号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8
[2]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598
[3]谷莹:傲慢与偏见的结构主义阐释[J].钦州学院,2008年2月
[4]邱运华:文学批评的方法与案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5]冯程程:用格雷马斯行动元模式分析《牡丹亭》[J].鸡山大学学报,2010年4月
[6]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89
【关键词】:行动元;《啼笑因缘》;深层结构
一.格雷马斯的行动元理论与《啼笑因缘》
格雷马斯是法国结构主义“后四子”的杰出代表人物,法国结构主义对于文学研究方法做出了新的思路,强调文学研究的整体观,将文学自身看成一个整体,不仅强调文学本身对其的理解,并且还需重视外在的文化系统对对作品的解读。并且它还强调要追踪文学的深层结构,需要凭借思维方式对事物及其文学的内部复杂关系进行构建与探索。
二.从行动元看故事的情节发展
格雷马斯在《结构语义学》(1966)中提出了一个包括六个行动位的模型。六个行动位分别是:主体、客体、发送者、接受者、反对者、辅助者。
主体为故事的主人公,客体位对主角有吸引力,是主体追求和喜欢的目标。《啼笑因缘》是采用了一男三女的爱情模式为故事的核心结构,描写了旅居北京的杭州青年樊家树与天桥卖唱女沈凤喜的爱情悲剧,主体为樊家树,客体则为沈凤喜。发送者是对整个冲突产生和发展及解决起决定性的力量,他的态度关乎故事的结局,影响了客体的归宿。
接受者是客体可能是追求的对象,但因为恐惧或其他的现实原因,客体的最后归属不一定是主体,中途出现的第三者,剧情更加丰富。反对者是障碍,阻止叙事进程。辅助者是帮手,帮助别人达到目的的角色。
首先,在樊家树因母亲重病要离开北京,暂时与爱人沈凤喜分别,沈凤喜因为舅舅沈三玄,遇见了刘将军。封建军阀刘将军对沈凤喜非常着迷,在第一次见面中就有所体现,“早是浑身的汗毛管向上一翮,不料凭空走出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子来”[1]而且刘将军对沈凤喜的喜欢仅限于用金钱和权势使其屈服,刘将军就清楚的了解她的缺点,在沈凤喜的生命中钱的重要性及其价值体现的淋漓尽致。因此刘将军在与沈凤喜第一次相处时,就教她打牌,其实是想用钱试探并且收买沈凤喜,在与沈凤喜的第二次的戏园会面中,刘将军投其所好,带她听戏, “门派五号。可是将军送东西去,万不敢当”。[2]此刻的沈凤喜已经渐渐的倒向了刘将军,刘将军的一席话“有主儿要什么紧。漫说没出门、还是人家大闺女。就算出了门子,让咱们爷们爱上了,会弄不到手么?”[3]在刘将军的恩威并施之下,沈凤喜从精神到肉体都被俘虏了。刘将军在樊家树与沈凤喜的爱情道路上,自始至终为主体追求客体的反对者。
其次,文中的英勇女侠关秀姑是个个性爽朗,老实淳朴、武艺高强的女性,她是文中第一个爱上樊家树的女性,也是第一个自我解脱的女性,因为樊家树救了自己父亲关寿峰的命,关秀姑对其抱有一颗感恩的心。在樊家树离京后,对沈凤喜照顾有加,在沈凤喜疯后,她为了正义暗杀了刘将军,樊家树遭人绑架时,朝不保夕、命悬一线之时,关秀姑和她的父亲关寿峰从土匪的手中救回了樊家树,最后她还促成了樊家树与何丽娜的姻缘,在最后樊家树在与何丽娜的恋情而纠结时,她义无反顾的帮助他俩,在文中,关秀姑就是一个辅助者的形象。
再次,何丽娜的出现。在沈凤喜给关秀姑自己的一张小相,但是因为何丽娜和沈凤喜长得很像,最终造成了一场闹剧, “凤喜是小儿女的态度居多,有些天真烂漫处;何丽娜又不然,交际场中出入惯了,世故很深”,[4]因表哥和表嫂的介绍,樊家树认识了交际名媛何丽娜,何丽娜爱上了樊家树,她不再穿洋装,而是穿上了传统旗袍,因为樊家树的话,她不再去社交舞会,并且开始听音乐会。在何丽娜最终得知樊家树爱的人另有其人,是与自己长得很像的沈凤喜,何丽娜也没有放弃去樊家树的爱,进而更加的执着、坚定。这一系列的改变感动着樊家树,最终樊家树和何丽娜走到一起。从而在故事的发展中何丽娜成为了接受者。
最后,关寿峰的种种决定。关寿峰在樊家树和沈凤喜的姻缘中充当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樊家树的身份富家少爷,而关寿峰则是一介武夫,樊家树帮关寿峰治病,让关寿峰知晓了樊家树善良的为人处世,在樊家树即将回老家,看望病重的母亲,放心不下沈凤喜而四处打点,关寿峰帮忙照顾着沈凤喜,而后记中写道,因为关寿峰,使得樊家树和何丽娜最终修成正果。因此关寿峰这个人物的每次出现的场合都有其作用所在,最终影响了客体的归宿和故事的结局,他则为行动元中的发送者。
三.《啼笑因缘》的深层意义分析
格雷马斯文学符号中最著名的是“符号矩阵”,他提出了解释文学作品的矩阵模式,则设立一项为X,它的对立一方为是反X,还有与x矛盾但并不一定对立的非x,又有反x的矛盾方即非凡x。即:
在细致的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我们要确定文本中最为基本的要素作为x,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后一步,这一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分析的优劣成败,在文中会反复出现一些关键字和关键情节,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更加细致的考察,而且在文中,关键要素影响的形象不只是单一的形象的反复出现,而且是多个形象的反复组合出现,进行推演,再进而确定了它的对立项和另外两个矛盾项。
从《啼笑因缘》的主体和客体的更深层次的分析来看,青年才俊樊家树愛上年轻貌美的沈凤喜,本就是各有所图,年轻貌美的沈凤喜,能让这个富家少爷樊家树死心塌地的爱上她,抛弃等级的观念,实际上还是因为她的“姿色”。樊家树对沈凤喜的爱情则是“一见钟情”,这一见钟情爱的只是表面的部分,而不是真切的事物。樊家树是考取北京的高校,而沈凤喜则是在街头卖唱,这巨大的文化差异的悬殊,造成了其爱情的悲剧,导致他们爱情悲剧的本质原因在于樊家树爱的是沈凤喜的美貌与年轻,而沈凤喜对樊家树的爱情也只是贪恋他的钱财和家势。两个人都是各有所图,各取所需。但是最终沈凤喜的文化的缺失最终也使得樊家树要将她送入学堂,接受教育,表面上说是对她好,其实是为了满足他作为男人的膨胀的好胜心与虚荣心。
使用格雷马斯的六个行动元去《啼笑因缘》,更加深刻的了解到每个人物在故事的发展情节中所起到的作用,但是通过格雷马斯的六个行动元的理论使得叙事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没一个情节都是有其作用的。我们需要从是事物之间,局部之间的关系去掌握文本,从表面的意义结构上去寻找深层结构下的文本意义。
参考文献:
[1]霍克斯:结构主义发号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8
[2]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598
[3]谷莹:傲慢与偏见的结构主义阐释[J].钦州学院,2008年2月
[4]邱运华:文学批评的方法与案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5]冯程程:用格雷马斯行动元模式分析《牡丹亭》[J].鸡山大学学报,2010年4月
[6]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