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人会怀疑,智能化时代已经到来。但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隐忧,也一直存在。
2013年上映的美国电影《她》,讲述了信件撰写人西奥多爱上了电脑操作系统里一个叫“萨曼莎”的虚拟姑娘。这款人工智能操作系统OS1,不仅可以和人对话,还拥有风趣幽默、善解人意的性格,并能不断丰富自己的意识和情感。2016年,人工智能机器人AlphaGo击败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引发热议。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的“北京八分钟”,让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短短几年里,人工智能正变得无处不在。无人驾驶已经成为现实,无人超市正在兴起,智能家居、智能教育、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能机器人……“AI+”正渗透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对于传统产业来说,人工智能的介入,是产业转型发展的一大机遇。人工智能从消费端、产业端各环节与传统产业的加速融合,让许多传统产业重焕生机和活力。高盛预测,到2025年,依靠人工智能,零售业每年将节省成本540亿美元,创造新收入410亿美元。
没有企业不想站在这个风口之上。2018年,IBM获得的9100项美国专利中,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就有约1600项;微软在去年成立了云与人工智能部门,专注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处于衰退期的日本东芝,也在去年宣布了一项五年计划,计划投入1500多亿美元用于设备、研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开发,让企业复苏。
我国在2017年将发展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总数达1()4()家,位居世界第二。2018年底,我国已有超过20个省市发布了30余项人工智能方面的指导意见和扶持政策。业界预计,到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6800亿元。
没有人会怀疑,智能化时代已经到来。但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隐忧,也一直存在。
机器会取代人吗?在人工智能发展的初期,这样的质疑声就不曾断过。早在2011年,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就提出,要在未来5到10年的时间里装配100万台机械手臂,用机器取代人力。2016年,富士康还推出了“无灯工厂”生产线,完全自动化,不需要人,不需要开灯。有了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辅助,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打趣说:“富士康就像一头大象,现在有了工业互联网,不仅会跳舞,还会跳探戈。”
机器可以永不停歇,但工人却需要几班倒,甚至“996”。人工成本的增加,已经让很多代工企业失去了竞争力。但与人力解放相对应的,是失业人员的增加。因此,个人技能和素质的提升,以及转型,就显得至关重要。
英国利物浦大学研究人员德克·林登鲍姆(Dirk Lindebaum)博士则认为,如果他们(企业管理者)将太多决策委托给机器,他们也将失去创新的能力,承担进步所依赖的创造性风险的能力。
科技的发展,催生了一些新职业,也让一些职业逐渐消失。除了流水线上的车间工人,可能消失的职业还有餐厅服务员、银行柜员、司机、加油站工作人员,甚至是记者。2017年,微软的机器人“小冰”甚至出版了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
机器可以取代部分职业和人工,可以变革产业,可以改变人的生活,但人工智能绝不是万能之匙。
从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到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就如同蒸汽机、发电机和计算机一样,它们都对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都对时代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但没有一种学科和技术是万能的,也绝不会永远占据主导地位。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人工智能将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埃森哲公司在2016年发布的报告显示,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将劳动生产率提高40%。而麦肯锡公司在2018年的研究报告预測,到2030年,约70%的公司将采用至少一种形式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新增经济规模将达到13万亿美元。
技术的终极目的,是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服务。没有一种技术是万能的,只有不断进步的技术才能创造未来。在人工智能的产业发展新机遇面前,相信没有谁愿意错过这个风口。
2013年上映的美国电影《她》,讲述了信件撰写人西奥多爱上了电脑操作系统里一个叫“萨曼莎”的虚拟姑娘。这款人工智能操作系统OS1,不仅可以和人对话,还拥有风趣幽默、善解人意的性格,并能不断丰富自己的意识和情感。2016年,人工智能机器人AlphaGo击败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引发热议。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的“北京八分钟”,让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短短几年里,人工智能正变得无处不在。无人驾驶已经成为现实,无人超市正在兴起,智能家居、智能教育、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能机器人……“AI+”正渗透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对于传统产业来说,人工智能的介入,是产业转型发展的一大机遇。人工智能从消费端、产业端各环节与传统产业的加速融合,让许多传统产业重焕生机和活力。高盛预测,到2025年,依靠人工智能,零售业每年将节省成本540亿美元,创造新收入410亿美元。
没有企业不想站在这个风口之上。2018年,IBM获得的9100项美国专利中,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就有约1600项;微软在去年成立了云与人工智能部门,专注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处于衰退期的日本东芝,也在去年宣布了一项五年计划,计划投入1500多亿美元用于设备、研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开发,让企业复苏。
我国在2017年将发展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总数达1()4()家,位居世界第二。2018年底,我国已有超过20个省市发布了30余项人工智能方面的指导意见和扶持政策。业界预计,到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6800亿元。
没有人会怀疑,智能化时代已经到来。但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隐忧,也一直存在。
机器会取代人吗?在人工智能发展的初期,这样的质疑声就不曾断过。早在2011年,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就提出,要在未来5到10年的时间里装配100万台机械手臂,用机器取代人力。2016年,富士康还推出了“无灯工厂”生产线,完全自动化,不需要人,不需要开灯。有了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辅助,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打趣说:“富士康就像一头大象,现在有了工业互联网,不仅会跳舞,还会跳探戈。”
机器可以永不停歇,但工人却需要几班倒,甚至“996”。人工成本的增加,已经让很多代工企业失去了竞争力。但与人力解放相对应的,是失业人员的增加。因此,个人技能和素质的提升,以及转型,就显得至关重要。
英国利物浦大学研究人员德克·林登鲍姆(Dirk Lindebaum)博士则认为,如果他们(企业管理者)将太多决策委托给机器,他们也将失去创新的能力,承担进步所依赖的创造性风险的能力。
科技的发展,催生了一些新职业,也让一些职业逐渐消失。除了流水线上的车间工人,可能消失的职业还有餐厅服务员、银行柜员、司机、加油站工作人员,甚至是记者。2017年,微软的机器人“小冰”甚至出版了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
机器可以取代部分职业和人工,可以变革产业,可以改变人的生活,但人工智能绝不是万能之匙。
从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到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就如同蒸汽机、发电机和计算机一样,它们都对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都对时代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但没有一种学科和技术是万能的,也绝不会永远占据主导地位。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人工智能将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埃森哲公司在2016年发布的报告显示,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将劳动生产率提高40%。而麦肯锡公司在2018年的研究报告预測,到2030年,约70%的公司将采用至少一种形式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新增经济规模将达到13万亿美元。
技术的终极目的,是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服务。没有一种技术是万能的,只有不断进步的技术才能创造未来。在人工智能的产业发展新机遇面前,相信没有谁愿意错过这个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