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童心,浅近潜行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j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教版初中阶段语文教材部分篇目的鲁迅作品的思想性较深刻,学生难以理解。教师依据现有的资料来探究鲁迅作品,多偏重对时代背景、思想性格以及作品所反映出的时代和国情的分析,并不能真正关注到学生自身对鲁迅的独立的思考,难以让学生读懂鲁迅。而鲁迅的作品毫无造作、真挚而又动情的叙述始终流淌于作品叙事抒情中,童心始终是鲁迅作品的一个重要因素。从青少年的角度来说,紧紧把握鲁迅的童心,是我们引领孩子走进鲁迅文字最关键的一步。因而选择合适的角度来解读作品,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更贴近他们的生活,进而激发学生对鲁迅作品的阅读兴趣并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童心 鲁迅作品 学生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5-0059-02
  一、研究背景
  现行的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每册书都有鲁迅先生的作品,作品中作者的思想倾向各不相同,作品对时代和国情民生的反应独到且深入,精准把握了时代的脉搏,但,同学们时常觉得鲁迅作品很难懂,有艰难晦涩之感。选入教材的鲁迅作品,没有形成内在的线索,难以让学生形成全面认识。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教师根据现有的资料来探究鲁迅作品,偏重于对时代背景、作者思想性格的分析,并不能真正关注到学生自身对鲁迅的独立的思考。
  这样一位优秀作家的作品,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语言都十分精当、严密、诙谐、辛辣,青少年应该接触,只是还应该选择合适的角度来解读作品,如果都把文中的思想和时代背景因素放在首位来解读,有些课文内容不免黯然失色。那么,如何解读选入初中阶段教材中的鲁迅作品?
  笔者发现,如果选择更贴近学生心理的解读方式,更能改变他们对鲁迅作品的态度。因而,笔者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从童心视角理解作品,来领悟作品的内涵,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加深对鲁迅作品的认识,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二、理论依据及内涵阐释
  “童心”就是“儿童心情,孩子气”(引自《辞海》),进一步引申为真心,真情实感和用儿童眼光观察世界,有着儿童般的独立和自由。保持童心,就是要人们用最纯洁善良的儿童眼光去观察世界,回归学生的心理。鲁迅先生在作品中用童心去观察世界,就是真情的流露,发觉生活中的真、善、美,传递着童真、童趣,也蕴含的独特人性美、人情美。而这一切,正是鲁迅作品的魅力所在。新课程标准也提到,“过程与方法”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学习离开了过程,就难以使语文知识内化为语文能力,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要求学生参与学习,质疑讨论,发表见解,重视“过程和方法”[1]。走进童心,从而走进作品,是学习过程的一种方法的尝试。
  三、具体实践
  人教版语文教材收录鲁迅关于童年的作品有《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故乡》,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普通的孩子逐渐成长,有血有肉、天真幼稚,完完全全一个寻常的孩子,即便是《藤野先生》《孔乙己》也有与童心相关的内容。老师通过广泛的资料阅读,与学生一起共读鲁迅作品,才能走进童心内涵。
  (一)共读作品,走进童心
  故乡是鲁迅童年生活的地方,有着许许多多的回忆,故乡的人,故乡的景。故乡是鲁迅永远的家,故乡是鲁迅的理想家园。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童年的回忆。童年生活对创造影响有两点最值得注意,一是作品内容,主要体现在作品采用回忆性语调回忆往事,……还有一种回忆拿现实与过去作对比,比如《故乡》,[2]这难忘点滴童年的回忆中,包含着童心的几方面主要内涵:
  (1)童心:引人共鸣的童趣、不曾泯灭的童心、永不改变的童真
  (2)童心: 剪不断的故乡情
  (3)童心——满腔热情的赤子之心
  于亲友——肝胆相照,无私奉献;于青年——俯首甘为孺子牛;于国家——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4)童心:向往纯真美好,追求理想,并顽强的为之战斗。
  也许,童年的故事的无穷无尽的,但童年的梦想,童年的心灵是一脉相通的,在鲁迅的童年世界里,我们需要读懂作者的初心,才能走进作品。
  因而,笔者在教学时,不想自己被教参所困,带着学生一起走进作品的童年世界,不论是美丽神奇的百草园还是趣味游戏的三味书屋,不单单有一群群玩耍童年伙伴更有为之绞尽心力的长妈妈……,学生们不再害怕鲁迅,一起陶醉在童年的欢快世界里。
  (二)活动激趣,寻找童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感受鲁迅的童心,既要充分感受作品,更有引导学生勇敢踏出实践第一步。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安排学生自己收集整理鲁迅的相关资料,制作成手抄报,并对手抄报进行指导进而校内展示。
  手抄报内容上,有侧重有要求,建议学生在制作手抄报时要包含几个要素:
  作者作品的简介、主要人物的介绍,配上人物图片及做好版面整体设计,使学生能更全面的了解鲁迅先生及其作品的相关资料,更熟悉作家作品。
  (2)多摘抄多积累,以美文摘抄的形式,开展校内评比。
  简单的形式,熟悉的内容,通过学生的的书法展示,既是对内容的熟悉,也是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3)阅读+感悟,主要形式是阅读摘抄加心得体会,通过摘录后心得体会,及时记录阅读瞬间感受,是学生的独特的理解,也是他们对阅读后最深切的感受。
  (三)阅读分享,感受童心
  有的学生进行人物赏析,总能找到他们最喜欢的人,也能感受他们最有兴趣的点,比如学生写道“阿长是一位经历过沧桑的女人,她封建迷信,但是朴实而伟大。她不惜跑遍半个城市,买了鲁迅向往渴求的《山海经》,这让鲁迅印象深刻,十分感动,鲁迅的这部作品让我们懂得了要珍惜眼前人这个道理”,孩子们总能从作品中找到自己心中的感动的点。“因为童心,所以感动,因为感动,所以时刻铭记”。
  四、成效反思
  通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笔者在鲁迅作品教学的实践中,尊重文本,尊重学生,以文为本,合理解读,日常教学中,教学更有所侧重,主要体现在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品味人情味的鲁迅
  我们说文如其人,学生在学习鲁迅作品的同时,就是在与鲁迅进行对话,感受其精神。如《阿长与<山海经>》的长妈妈,《社戏》中的 公公、双喜、《故乡》中的闰土,甚至穷困潦倒的孔乙己身上,无不闪耀着人性真善美光辉。这便是鲁迅通过其作品传递出来的精神,值得学生去细细品读。
  (2)看重学生个性的理解,提倡多角度的感受作品
  鲁迅作品与其他作品一样,不仅传递着他的想法,也传达出包括思考在内的更多更丰富的内涵,因此,我们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来解读作品,学生获得更多的思考空间,获得更多的成长体验。
  (3)尊重作品,让学生零距離走进作者
  教学应该从作品出发,慢慢引导学生认识并读懂鲁迅,消除学生对鲁迅作品的误解, 而不能强行把教参固定的理解强行灌输给学生,他们应该充分享有独立阅读的权利和自由。
  从童心视角感受鲁迅作品,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尝试,引导学生从课上到课后多样化自由开放的学习形式。通过对童心的内容的感受体悟,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也关注自己的生活,从而学习于课内、收获于课外,回归课堂展示,使之成为一种循环学习模式。与以往教学的最大差异在于一点改变,以情感化引领学生进入文本,让学生主动进入文本,主动体验文本。
  参考文献:
  [1]朱彦.文学创造与童心[D].南京师范大学.2008.03,28-29页
  [2]李文化. 鲁迅作品中童心意识探析[J].文学教育. 2016.03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教育的逐步转变,大学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在高等院校中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大学生创业的实际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将主要分析大学生的创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有效的优化教学策略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创业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现状 优化教学 策略  【基金
期刊
【摘要】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给予幼儿自由选择、自主发挥的机会。在本园自主游戏探究的大背景下,我将最基本的原始布料投入到本班的自主游戏活动中,开展了玩一玩布艺的自主活动,孩子们从好奇到自给自足,一个由孩子们自己搭建的游戏乐园,就此呈现了。  【关键词】幼儿园 布艺超市 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5-0031-02  在
期刊
【摘要】植物学课程是我国高等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中的植物分类部分不仅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还是一个地域性很强的教学内容。新疆特殊的地形地貌及其气候条件孕育出了新疆区别于我国其他省区的植被与植物区系成分。如何根据新疆的植被与植物区系特点讲授植物分类部分,是新疆高校植物生产类专业植物学课程教学中值得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以十字花科植物分类为例,从理论教学和实践
期刊
【摘要】工业设计专业是一个学科交叉性非常强的专业,十分注重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在专业培养和课程设置上相关实践类课程比例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丰富的实践类课程也的确在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体现出了较大的优势。伴随着日新月异的三维制作技术的发展,我们尝试在实践类课程中引入业师,即行业内的专家和资深技术人员,参与到课程规划、实际教学、教学评价和改革等各项工作中,取长补短,将课堂教学与行业发展结合
期刊
【摘要】结合整个教学实践活动,我们可以看到教学合一,不仅是一种全新的学科学习方法,同时也是构建课堂教学模式,营造和谐教学生态环境的基础和前提,当然这也是人才培养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而知识素养的培养过程,也是整个语文教学活动成熟发展的重要表现,因此,结合小学生的具体特点,探究切合实际的教学合一机制,就极为必要。本文拟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入手,探究语文知识与素养融合教育机制融合
期刊
【摘要】微课,是教师将特定的知识点,以视频的方式来进行讲解和展现,学习者可以反复的观看,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本文对微课的类型的理解、微课制作过程的要点分析和微课制作的心得体会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希望能对大家对于微课的理解有所帮助。  【关键词】微课 制作 经验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规划 2015 年度课题“信息化背景下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研究FJJK15-596”。  【
期刊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部分学生思维灵活、善于联想,在学习上往往事半功倍;部分学生思维僵化、缺乏想象力,在学习上往往事倍功半。放飞高中生物理想象力,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学习诀窍的根本。本文探讨了培养学生物理想象力的几种思路,以期为学生物理想象力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 想象力 物理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5-0048-02  【设计理念】  构建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多重对话的阅读情境,是实施阅读教学的基本途径。为此,在设计时我抓住课文两条主线,一是通过欣赏湖水的清澈,引导孩子感悟大自然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另一主线就是通过对比小洁攥面包纸与小孩扔香蕉皮的两种行为,引导孩子们要爱护大自然,本设计侧重探究第一条主线
期刊
【基金项目】牡丹江师范学院2016年度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16-JG18063。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5-0029-01  广义上讲,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在特定教学情景下,相应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某一教学目的而进行的对话。本文所探讨的是对话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普遍策略,这些策略可以应用于所有适合对话教学的课堂。  一、大学对话教学设计与实施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5-0052-02  大家知道,一般情况下,课堂上善于倾听的孩子,都比较善于学习。可是,在平常教学工作中,老师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孩子课堂上不善于倾听,学习时总心不在焉。有时一个问题、一件事,老师反复讲了几次,还是有孩子没听明白;有时老师讲课或同学发言时,有的孩子只听了上半句,就迫不及待地插嘴,有的孩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