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学校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开展知识产权通识教育不仅是国家战略的需要,还是应用型理工中职学校性质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讨论中职学校开展知识产权通识教育的对策,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质量,帮助学生找寻就业新途径。
关键词:中职学校;知识产权;通识教育;就业
为了将中职学生培养成未来知识产权的拥有者,中职学校应对学生实施知识产权通识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产权的特点——利益平衡,从而正确树立起知识产权观念,以积极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个人创新能力,提高学生保护并运用创新成果的能力。然而,当前我国中职学校开展知识产权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普遍存在知识产权通识教育跟专业教育有隔阂、跟理工科专业课程没有融合、教育教学内容缺乏实践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中职学生就业率的提高。那么,中职学校应如何开展知识产权通识教育,才能实现学生就业的新途径呢?这是中职学校及教师不得不重视的研究课题。
一、将知识产权通识教育纳入中职专业教育体系
将知识产权通识教育纳入到中职专业教育体系中是当代中职教育取得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1]。不仅是专业教育,知识产权通识教育也是人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将二者结合能互为补充、相辅相成,能促使中职学生获得更和谐、更全面地发展。因此,对中职学校教育总体目标的实现来说,知识产权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十分重要的部分之一;对于知识产权通识教育而言,其開设目的不仅是要将中职学生培养成有社会责任感的、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它还要向学生提供专深、广博的知识结构,从而培养实践能力强、应变能力强、就业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而中职学校将知识产权通识教育作为选修课程的现状并不能满足这一现实需求。所以为突破专业教育跟知识产权通识教育之间的隔阂,中职学校应及时将知识产权通识教育纳入到专业教育体系中,将知识产权法及其实务操作转变成中职学校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真正实现知识产权的通识教育,从而促使学生逐渐积累知识产权知识。
二、将知识产权通识教育跟理工科专业课程相融合
当然,中职学校只将知识产权通识教育设置成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做出改革,因地制宜地跟理工科专业教育相融合,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具体而言,知识产权知识包括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版权、集成电路布图说明等,中职学校应科学衡量自身发展实际及理工科专业教育现状,将各种知识产权知识跟理工科专业知识进行交叉和整合[2]。换言之,中职学校应结合自身学科发展特色,加强知识产权知识跟各理工科专业知识体系之间的衔接,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工学、理学等的课程教学体系中,最终形成中职学校规范化的知识产权通识教育模式。
如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一专业来说,其专业特征决定它跟专利法联系密切,所以中职学校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介绍如何在科研开发过程中将《专利法》的保护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还要增加撰写专利文件、检索专利信息、申请专利的实务操作等各方面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又如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一专业来说,其专业特征决定它跟著作权法联系更加密切,所以中职学校可结合《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强调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程序及其保护方法,促使本专业学生能科学利用著作权法中的相关条例、内容等,以有效降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在研发计算机软件过程中发生知识产权纠纷的几率等。当然,中职学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会存在很多困难,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及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改革、创新,找寻更多将知识产权知识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途径,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实现就业新途径。
三、将知识产权通识教育课跟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
虽然中职学校对学生实施知识产权通识教育最主要的渠道之一就是课堂教育,但课堂教育受到的限制较多,如教学方式、课时等,这就要求学校及教师将知识产权通识教育跟课外实践结合在一起,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第一,中职学校要积极聘请在当地企业技术研发部门、知识产权部门、中介机构,或在工商局、知识产权局等行政机关,或在法院知识产权庭、律师事务所等工作的学者、专家等到学校开展讲座,为学生讲解工作中有关知识产权前沿动态、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及知识产权实务经验等知识,并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准确定位就业目标,以提高就业率。第二,在开展知识产权课外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重视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来优化活动的效果,如组织学生成立知识产权社团,举办保护知识产权成果、科技创新等活动,以此激发出中职理工科学生学习知识产权知识的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守法、诚信、创新的活动氛围,从而让知识产权观念深入学生的内心。又如学校及教师可定期组织学生到当地一些企业去采访、参观,并跟知识产权局、法院知识产权庭等合作,促使中职学生切实感受到知识产权制度及其有效保护措施的重要性,从而潜移默化地强化中职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第三,针对教师的科研项目,可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参与进去,跟教师一起进行知识产权的相关科研项目,有条件的学生还可在学校及教师的鼓励下自主创业,以相对成熟的项目及成果为依托创办科技企业,这不仅能训练中职学生将科研成果转化成产业开发的能力,还能为学生毕业后就业、自主创业等提供条件及新途径。
四、结语
中职学校开展知识产权通识教育的前提是坚定树立知识产权信念,以教会学生只有在学会保护别人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发展和创新。而作为理工类中职学校,应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重视通过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的知识产权素质,这跟培养出独具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更加吻合,也更有利于实现新的就业途径。
参考文献
[1] 季旭,苏丹,王鹤,程彬. 工业设计专业知识产权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林区教学,2014(05):9-10.
[2] 高晓清,李思思. 通识教育知识观下的教师合作教学模式——一种实践观[J]. 教师教育研究,2012(04):51-55.
关键词:中职学校;知识产权;通识教育;就业
为了将中职学生培养成未来知识产权的拥有者,中职学校应对学生实施知识产权通识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产权的特点——利益平衡,从而正确树立起知识产权观念,以积极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个人创新能力,提高学生保护并运用创新成果的能力。然而,当前我国中职学校开展知识产权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普遍存在知识产权通识教育跟专业教育有隔阂、跟理工科专业课程没有融合、教育教学内容缺乏实践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中职学生就业率的提高。那么,中职学校应如何开展知识产权通识教育,才能实现学生就业的新途径呢?这是中职学校及教师不得不重视的研究课题。
一、将知识产权通识教育纳入中职专业教育体系
将知识产权通识教育纳入到中职专业教育体系中是当代中职教育取得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1]。不仅是专业教育,知识产权通识教育也是人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将二者结合能互为补充、相辅相成,能促使中职学生获得更和谐、更全面地发展。因此,对中职学校教育总体目标的实现来说,知识产权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十分重要的部分之一;对于知识产权通识教育而言,其開设目的不仅是要将中职学生培养成有社会责任感的、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它还要向学生提供专深、广博的知识结构,从而培养实践能力强、应变能力强、就业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而中职学校将知识产权通识教育作为选修课程的现状并不能满足这一现实需求。所以为突破专业教育跟知识产权通识教育之间的隔阂,中职学校应及时将知识产权通识教育纳入到专业教育体系中,将知识产权法及其实务操作转变成中职学校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真正实现知识产权的通识教育,从而促使学生逐渐积累知识产权知识。
二、将知识产权通识教育跟理工科专业课程相融合
当然,中职学校只将知识产权通识教育设置成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做出改革,因地制宜地跟理工科专业教育相融合,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具体而言,知识产权知识包括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版权、集成电路布图说明等,中职学校应科学衡量自身发展实际及理工科专业教育现状,将各种知识产权知识跟理工科专业知识进行交叉和整合[2]。换言之,中职学校应结合自身学科发展特色,加强知识产权知识跟各理工科专业知识体系之间的衔接,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工学、理学等的课程教学体系中,最终形成中职学校规范化的知识产权通识教育模式。
如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一专业来说,其专业特征决定它跟专利法联系密切,所以中职学校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介绍如何在科研开发过程中将《专利法》的保护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还要增加撰写专利文件、检索专利信息、申请专利的实务操作等各方面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又如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一专业来说,其专业特征决定它跟著作权法联系更加密切,所以中职学校可结合《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强调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程序及其保护方法,促使本专业学生能科学利用著作权法中的相关条例、内容等,以有效降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在研发计算机软件过程中发生知识产权纠纷的几率等。当然,中职学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会存在很多困难,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及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改革、创新,找寻更多将知识产权知识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途径,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实现就业新途径。
三、将知识产权通识教育课跟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
虽然中职学校对学生实施知识产权通识教育最主要的渠道之一就是课堂教育,但课堂教育受到的限制较多,如教学方式、课时等,这就要求学校及教师将知识产权通识教育跟课外实践结合在一起,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第一,中职学校要积极聘请在当地企业技术研发部门、知识产权部门、中介机构,或在工商局、知识产权局等行政机关,或在法院知识产权庭、律师事务所等工作的学者、专家等到学校开展讲座,为学生讲解工作中有关知识产权前沿动态、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及知识产权实务经验等知识,并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准确定位就业目标,以提高就业率。第二,在开展知识产权课外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重视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来优化活动的效果,如组织学生成立知识产权社团,举办保护知识产权成果、科技创新等活动,以此激发出中职理工科学生学习知识产权知识的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守法、诚信、创新的活动氛围,从而让知识产权观念深入学生的内心。又如学校及教师可定期组织学生到当地一些企业去采访、参观,并跟知识产权局、法院知识产权庭等合作,促使中职学生切实感受到知识产权制度及其有效保护措施的重要性,从而潜移默化地强化中职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第三,针对教师的科研项目,可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参与进去,跟教师一起进行知识产权的相关科研项目,有条件的学生还可在学校及教师的鼓励下自主创业,以相对成熟的项目及成果为依托创办科技企业,这不仅能训练中职学生将科研成果转化成产业开发的能力,还能为学生毕业后就业、自主创业等提供条件及新途径。
四、结语
中职学校开展知识产权通识教育的前提是坚定树立知识产权信念,以教会学生只有在学会保护别人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发展和创新。而作为理工类中职学校,应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重视通过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的知识产权素质,这跟培养出独具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更加吻合,也更有利于实现新的就业途径。
参考文献
[1] 季旭,苏丹,王鹤,程彬. 工业设计专业知识产权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林区教学,2014(05):9-10.
[2] 高晓清,李思思. 通识教育知识观下的教师合作教学模式——一种实践观[J]. 教师教育研究,2012(04):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