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石油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关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而油田生产建设用地规模较大,对于耕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较大。探索油田生产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对于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油田生产建设用地的概念、特征总结油田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存在的困境,以江苏油田为例,油田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内涵,提出油田生产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措施。
【关键词】 油田生产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江苏油田
1 引言
土地是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同时也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同时还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2008年,国务院在下发《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文件中强调指出:“切实保护耕地,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条根本方针。“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 油田生产建设用地的内涵及其特征
2.1油田生产建设用地的内涵
油气资源埋藏于地下,从探矿、采矿、闭矿等每个阶段都与土地密切相关,油田生产建设用地的类型有很多,主要有地震勘探用地、钻井生产用地、采油(气)井场用地、集输油(气)站(库)用地、生产辅助设施用地、后勤生活服务及基础设施配套用地等。根据使用时间的长短,这些用地可分为一次性用地、临时用地和永久性用地。
2.2油田生产建设用地的特征
油气资源的开发用地是由油气资源的分布决定,并且其开发会随资源的枯竭而结束。因此,油田生产建设用地与一般的工业用地有着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1)空间位置的不可选择性。石油资源的分布决定油田生产建设用地的范围,钻井用地经常涉及城镇规划区或基本农田保护区,很难像其它行业建设用地,可以根据地面的基础设施状况灵活选址;2)土地利用的专用性。油田生产建设用地不是为了占用地土地进行永久性建设,而是为了获取地下的油气资源。压占土地使土地利用功能转变,而占用和挖损土地,使土地的全部或部分利用功能丧失,损毁的土地只有复垦后才能再进行利用;3)用地时间急。石油勘探开发是资金密集型的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快速度、高节奏,形成了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运行的油田生产建设作风,对用地时间要求特别急;4)用地规模大。油田生产建设用地受储油构造零散的地质条件决定,同时地层油气储存构造的小区块性,决定了油田用地具有很强的分散性。井场分布分散,采油设备体积较大,因此,油田用地规模大。
2.3油田生产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困境
油田开发的各个阶段,从探矿、采矿、闭矿等每个阶段都与土地密切联系。油田生产建设用地的独特特点,也会给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带来一定的困难。
第一,石油用地面积大,占地具有不可选择性。石油企业通常被人们称为“没有围墙的工厂”。石油储藏地质构造形成的“点多、面广、线长”的不可选择性,导致了开采占地的不可选择,井位不能挪位、不能选择,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地上服从地下”。油田开采区经常位于基础设施较差的区域,油田道路(井排路、进站路、通井路、水泡子井路、通道等)需要单独建设,占地较多。油田道路功能单一,一般仅是为油田开采服务,利用率较低。现行井下作业机器大都为一体机,需占用井场面积比较大,原建设用地指标规定的井场面积不能满足井下作业需求。另外,环境保护工作要求井下施工作业时,必须将井下的泥浆、油水排放到原泥浆池,致使征地时必须保留部分泥浆池,扩大井场征地面积。因此,油田开采占用了大面积的土地,而且对耕地的破坏严重,油田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低下。
第二,油田开发后,土地废弃问题经常发生。企业在注重石油开采、产量增长的同时,也重视土地的复垦还田工作,及时将多余的井场临时用地以货币补偿形式进行退耕,而当地村民在获取补偿后不及时复垦还田,被开采的土地长期处于荒废状态,造成土地利用的单一化以及闲置荒废问题相对比较严重。
第三,油田用地污染情况严重。在油田生产开发过程中,土地污染、毁损是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钻井过程中使用的泥浆完成后,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残留泥浆外溢导致部分泥浆池周围的土地受到污染;二是油田的注水管网、输油管线由于腐蚀严重发生穿孔刺漏以及不法分子在这些管线上钻孔输送介质外漏导致土地的污染。
3 江苏油田生产建设用地现状与节约集约利用的途径
3.1江苏油田概况及用地现状
该区域地表城镇密集、交通发达、湖泊众多、河网密布,水产养殖业十分发达,素有“水乡油田”之称;经济发展速度快,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比较高,工农关系极其复杂;地质条件非常复杂,断层繁多,构造破碎,可以概括为“小、碎、贫、散”,勘探开发难度大,使地上生产建设用地分散破碎。
截止2006年底,江苏油田在江苏和安徽两省共占用土地1680.9309公顷,其中:勘探局占用土地1540.70公顷,分公司占用土地140.2263公顷。而到2012年的底,江苏油田的生产建设用地面积达到1939.10公顷,其中:勘探局占用土地1545.20公顷,分公司占用土地393.91公顷。6年期间,建设用地增加了258.18公顷,新增的建设用地基本都是生产油井井场及油气集输处理站库等生产建设用地。
3.2江苏油田生产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路径
江苏油田地处人多地少、寸土寸金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人均耕地已低于1亩,其基本农田保护率已达93%,对于耕地的保护任务艰巨,因此,必须实现对生产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在油田生产建设用地中,一次性用地主要是在勘探阶段,用地时间较短,对土地的破坏较小;临时用地主要是钻井生产用地,用地规模大,对周围耕地的污染较为严重,土地复垦难度大。对这类用地,更重要的是做到节约用地,减少对耕地的破坏;永久性用地,应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用地标准,尽可能少占用耕地,节约土地,更重要是要对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针对油田生产建设用地的特征及节约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以下几点节约集约利用的路径: 3.2.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减少土地浪费
把节约集约用地思想贯穿于油田土地利用规划中,并将其作为制定和编制油田土地利用规划的一项重要原则。改变用地方式,由粗放低效利用向集约高效利用转变。
首先要优化步井方案,从源头防止土地浪费。采用先进技术,根据相应地质条件,大力采用丛式井、水平井、分枝井三种先进的钻井技术,尽量减少钻井设施用地面积。其次要简化工艺,合理布局。油田各种站库是地面建设的核心,规划布局时应认真贯彻节约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方针。首先将工艺流程紧密衔接,将生产过程关系密切的站库集中在一起,采用多功能合一装置及新型的专用设备,简化工艺流程,合理布置。对进站道路、采暖供热、消防及供排水等公用工程统一规划,使平面布置紧凑合理,节省用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系数,方便生产管理。
3.2.2强化复垦,恢复生态,实现土地循环利用
首先要建立油田土地“征用—建设—复垦”一体化规划,对油田废弃地以及损毁土地及时复垦,将复垦验收完成的土地移交当地集体组织,由集体组织分配经营土地。其次要采用先进的土地复垦技术以及合适的生态重建模式,除采用工程复垦、生态复垦、生物复垦、化学复垦等常规及传统措施外,还可以将景观生态学的思想引入到矿区生态修复中来,建立复合型土地复垦模式[12];将传统土地复垦技术与生态工程复垦相结合,大力推进油田废弃地的整理及复垦,盘活存量土地。油田用地生态重建是在遵循油田用地环境评价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原则、标准的基础上,融水土保持规划、土地复垦规划等为一体的综合整治方法,以实现油田区域生态全面恢复为最终目标[18]。还应该根据油田用地的破坏程度,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生态重建模式,以新思路实施油田土地复垦整理和利用。最后要提高公众参与油田土地复垦的积极性。实行并完善“谁复垦,谁使用,谁受益”政策,引导和鼓励各方力量从事油田土地复垦,扩大投资主体范围,提高油田土地复垦经营产业化程度[12]。
3.2.3加强管理和监督,促进集约利用
制定科学的矿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及考评机制[12]。通过建立科学的油田生产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来制定其评价体系,并不断完善评价工作的标准,建立以评价体系为基础的考评机制。
本着“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制定油田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划设计要求,制定相应的用地措施,倡导文明施工,规范用地,严禁滥占乱压、滥挖乱取及随意用地的违法违规行为。
参考文献:
[1]林坚,陈祁晖,晋璄瑶.土地应该怎么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与指标评价[J].中国土地,2004(5):4-7.
[2]王家庭,季凯文.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率评价:来自34个典型城市数据的实证分析[J].学习与实践,2009(4):28-34.
【关键词】 油田生产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江苏油田
1 引言
土地是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同时也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同时还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2008年,国务院在下发《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文件中强调指出:“切实保护耕地,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条根本方针。“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 油田生产建设用地的内涵及其特征
2.1油田生产建设用地的内涵
油气资源埋藏于地下,从探矿、采矿、闭矿等每个阶段都与土地密切相关,油田生产建设用地的类型有很多,主要有地震勘探用地、钻井生产用地、采油(气)井场用地、集输油(气)站(库)用地、生产辅助设施用地、后勤生活服务及基础设施配套用地等。根据使用时间的长短,这些用地可分为一次性用地、临时用地和永久性用地。
2.2油田生产建设用地的特征
油气资源的开发用地是由油气资源的分布决定,并且其开发会随资源的枯竭而结束。因此,油田生产建设用地与一般的工业用地有着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1)空间位置的不可选择性。石油资源的分布决定油田生产建设用地的范围,钻井用地经常涉及城镇规划区或基本农田保护区,很难像其它行业建设用地,可以根据地面的基础设施状况灵活选址;2)土地利用的专用性。油田生产建设用地不是为了占用地土地进行永久性建设,而是为了获取地下的油气资源。压占土地使土地利用功能转变,而占用和挖损土地,使土地的全部或部分利用功能丧失,损毁的土地只有复垦后才能再进行利用;3)用地时间急。石油勘探开发是资金密集型的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快速度、高节奏,形成了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运行的油田生产建设作风,对用地时间要求特别急;4)用地规模大。油田生产建设用地受储油构造零散的地质条件决定,同时地层油气储存构造的小区块性,决定了油田用地具有很强的分散性。井场分布分散,采油设备体积较大,因此,油田用地规模大。
2.3油田生产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困境
油田开发的各个阶段,从探矿、采矿、闭矿等每个阶段都与土地密切联系。油田生产建设用地的独特特点,也会给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带来一定的困难。
第一,石油用地面积大,占地具有不可选择性。石油企业通常被人们称为“没有围墙的工厂”。石油储藏地质构造形成的“点多、面广、线长”的不可选择性,导致了开采占地的不可选择,井位不能挪位、不能选择,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地上服从地下”。油田开采区经常位于基础设施较差的区域,油田道路(井排路、进站路、通井路、水泡子井路、通道等)需要单独建设,占地较多。油田道路功能单一,一般仅是为油田开采服务,利用率较低。现行井下作业机器大都为一体机,需占用井场面积比较大,原建设用地指标规定的井场面积不能满足井下作业需求。另外,环境保护工作要求井下施工作业时,必须将井下的泥浆、油水排放到原泥浆池,致使征地时必须保留部分泥浆池,扩大井场征地面积。因此,油田开采占用了大面积的土地,而且对耕地的破坏严重,油田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低下。
第二,油田开发后,土地废弃问题经常发生。企业在注重石油开采、产量增长的同时,也重视土地的复垦还田工作,及时将多余的井场临时用地以货币补偿形式进行退耕,而当地村民在获取补偿后不及时复垦还田,被开采的土地长期处于荒废状态,造成土地利用的单一化以及闲置荒废问题相对比较严重。
第三,油田用地污染情况严重。在油田生产开发过程中,土地污染、毁损是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钻井过程中使用的泥浆完成后,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残留泥浆外溢导致部分泥浆池周围的土地受到污染;二是油田的注水管网、输油管线由于腐蚀严重发生穿孔刺漏以及不法分子在这些管线上钻孔输送介质外漏导致土地的污染。
3 江苏油田生产建设用地现状与节约集约利用的途径
3.1江苏油田概况及用地现状
该区域地表城镇密集、交通发达、湖泊众多、河网密布,水产养殖业十分发达,素有“水乡油田”之称;经济发展速度快,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比较高,工农关系极其复杂;地质条件非常复杂,断层繁多,构造破碎,可以概括为“小、碎、贫、散”,勘探开发难度大,使地上生产建设用地分散破碎。
截止2006年底,江苏油田在江苏和安徽两省共占用土地1680.9309公顷,其中:勘探局占用土地1540.70公顷,分公司占用土地140.2263公顷。而到2012年的底,江苏油田的生产建设用地面积达到1939.10公顷,其中:勘探局占用土地1545.20公顷,分公司占用土地393.91公顷。6年期间,建设用地增加了258.18公顷,新增的建设用地基本都是生产油井井场及油气集输处理站库等生产建设用地。
3.2江苏油田生产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路径
江苏油田地处人多地少、寸土寸金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人均耕地已低于1亩,其基本农田保护率已达93%,对于耕地的保护任务艰巨,因此,必须实现对生产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在油田生产建设用地中,一次性用地主要是在勘探阶段,用地时间较短,对土地的破坏较小;临时用地主要是钻井生产用地,用地规模大,对周围耕地的污染较为严重,土地复垦难度大。对这类用地,更重要的是做到节约用地,减少对耕地的破坏;永久性用地,应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用地标准,尽可能少占用耕地,节约土地,更重要是要对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针对油田生产建设用地的特征及节约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以下几点节约集约利用的路径: 3.2.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减少土地浪费
把节约集约用地思想贯穿于油田土地利用规划中,并将其作为制定和编制油田土地利用规划的一项重要原则。改变用地方式,由粗放低效利用向集约高效利用转变。
首先要优化步井方案,从源头防止土地浪费。采用先进技术,根据相应地质条件,大力采用丛式井、水平井、分枝井三种先进的钻井技术,尽量减少钻井设施用地面积。其次要简化工艺,合理布局。油田各种站库是地面建设的核心,规划布局时应认真贯彻节约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方针。首先将工艺流程紧密衔接,将生产过程关系密切的站库集中在一起,采用多功能合一装置及新型的专用设备,简化工艺流程,合理布置。对进站道路、采暖供热、消防及供排水等公用工程统一规划,使平面布置紧凑合理,节省用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系数,方便生产管理。
3.2.2强化复垦,恢复生态,实现土地循环利用
首先要建立油田土地“征用—建设—复垦”一体化规划,对油田废弃地以及损毁土地及时复垦,将复垦验收完成的土地移交当地集体组织,由集体组织分配经营土地。其次要采用先进的土地复垦技术以及合适的生态重建模式,除采用工程复垦、生态复垦、生物复垦、化学复垦等常规及传统措施外,还可以将景观生态学的思想引入到矿区生态修复中来,建立复合型土地复垦模式[12];将传统土地复垦技术与生态工程复垦相结合,大力推进油田废弃地的整理及复垦,盘活存量土地。油田用地生态重建是在遵循油田用地环境评价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原则、标准的基础上,融水土保持规划、土地复垦规划等为一体的综合整治方法,以实现油田区域生态全面恢复为最终目标[18]。还应该根据油田用地的破坏程度,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生态重建模式,以新思路实施油田土地复垦整理和利用。最后要提高公众参与油田土地复垦的积极性。实行并完善“谁复垦,谁使用,谁受益”政策,引导和鼓励各方力量从事油田土地复垦,扩大投资主体范围,提高油田土地复垦经营产业化程度[12]。
3.2.3加强管理和监督,促进集约利用
制定科学的矿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及考评机制[12]。通过建立科学的油田生产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来制定其评价体系,并不断完善评价工作的标准,建立以评价体系为基础的考评机制。
本着“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制定油田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划设计要求,制定相应的用地措施,倡导文明施工,规范用地,严禁滥占乱压、滥挖乱取及随意用地的违法违规行为。
参考文献:
[1]林坚,陈祁晖,晋璄瑶.土地应该怎么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与指标评价[J].中国土地,2004(5):4-7.
[2]王家庭,季凯文.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率评价:来自34个典型城市数据的实证分析[J].学习与实践,2009(4):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