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陈沟金矿位于勉(县)略(阳)康)(县)构造混杂岩带成矿带西延段,赋矿地层为泥盆统三河口组乔子沟浅变质基性火山碎屑岩和构造蚀变岩。在分析研究成矿地质背景、构造特征、矿石矿物特征及区域成矿规律的基础上,指出该矿属矿体受岩相和构造双重因素控制。F3为区域成矿带的主要导矿及控矿构造,赋矿岩石主要为黄铁矿化绢云千枚岩和绿片岩,通过对该区金矿体地质特征的分析,为进一步在该区找矿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金矿体 找矿方向 地质特征 陈沟 甘肃康县
[中图分类号] P6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7-38-2
勉(县)略(阳)康)(县)构造混杂岩带是秦岭与杨子之间的缝合带,同时也是陕甘川“金三角”重要的组成部分(袁士松等,2004)。已发现有铁、金、镍、铜、铅锌、银、锰、钴矿床(点)150余处,其中大型金矿床3处。陈沟金矿体产于该带西部,是90年代末发现的产于混杂岩带中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点。深入研究它的地质特征对于指导该区带的地质找矿工作具重要意义。
1成矿地质背景
陈沟金矿体产于勉、略、康构造混杂岩带内,构造混杂岩带位于扬子地台西北缘碧口地体与秦岭微板块接合部位,是秦岭造山带与扬子板块间对接碰撞缝合带的组成部分。以构造为主线,将构造混杂岩带内地层划分为四大岩片。
1.1金家山岩片(Pzj)
由三个岩段组成,下部为泥板岩段夹火山碎屑岩;中部为千枚岩段(金家河千枚岩);上部为变质火山熔岩段(乔子沟火山岩)。各岩段间均以逆冲推覆、剪切构造接触。
1.2朱家山岩片(Dz)
分布在金家山岩片的南北两侧,由两部分组成:下部为原郭镇组,岩性主要为含炭绢云千枚岩,钙质石英千枚岩,薄层状细晶灰岩夹细晶大理岩及碳酸糜棱岩等。上部为原朱家山组,岩性由中—薄层细晶灰岩夹千枚岩、钙质千枚岩、绢云石英千枚岩,炭质千枚岩及炭质粉晶质灰岩等组成。
1.3状元碑大理岩(Cz)
分布于窑坪—观音寺一带,为一套稳定的变质碳酸盐岩带,岩性主要为灰白色大理岩,浅灰色灰质白云岩及薄层状石英砂岩等。
1.4相公山白云岩片(Z2x)
主要分布在构造带近南侧的千河坝,金家山,横线河一带。该岩片在强烈构造作用下,呈透镜状岩块漂浮在山的项部,岩性主要为厚层状白去岩夹硅质岩,薄层状灰岩,砂质灰岩,绢云石英千枚岩及灰色硅板岩。
2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2.1.1乔子沟火山岩段
分布在工作区北部,以F3断裂与金家河千枚岩段相接。出露岩性主要为绿泥绢云千枚岩,黄铁矿化绢云干枚岩,绢云千枚岩夹透镜状白云岩等。黄铁矿化绢云千枚岩为赋矿层位(韧性剪切褪色蚀变带)。
2.1.2金家河千枚岩段
分布在工作区的中南部,以F3断裂向北与乔子沟火山岩段相接,接触带为—层硅质板岩夹硅质白云岩,向南为含炭绢云千枚岩。
2.2构造
矿区主构造线方向呈近东西向,表现为渗透性极强的韧性剪切片理化带。岩层倾向总体北倾,局部南倾,倾角50°—80°。区内岩层经多期构造变形,所见岩层片理产状仅代表主变形期面理产状。与之稍晚的北西西向构造多处可见,其规模,变形强度较东西向构造为弱,与东西:向构造小角度相交,造成早期地质体左行走滑,斜列分布。
矿区出露为F3断裂。该断裂为金家河千枚岩同乔子沟火山岩间的差异性活动带,与其北侧平行的次级韧性剪切带构成了—长大于6千米,宽大于50—100米的韧性剪切带,成为区域成矿带的主要导矿及控矿构造。断裂走向近东西,总体北倾,局部南倾,倾角60°—80°。整个剪切带直观上表现为—褪色化片理化带,带内岩石早期面理均被晚期构造面理置换。该带早期以自北向南逆冲为主,晚期以左行剪切为主。
2.3脉岩
区内沿片理,千枚理石英脉发育,脉体多呈透镜状,不规划状、眼球状、肠状等。长10—100厘米,宽一般3—10厘米,呈白色、灰白色、局部含黄铁矿。
矿区南侧见一条细晶岩脉,呈侵入体状,长约100米,宽1—5米,倾向北,倾角85°左右,颜色为灰白色,成份主要为石英,斜长石等。下盘围岩具强烈腿色现象,无金属硫化物伴生。
2.4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经前人1/2.5万沟系次生晕测量,矿区圈定了一金、砷组合的低值异常区,经本次工作,陈沟金矿体即产于该异常区。
3矿体地质特征
3.1矿体赋存于韧性剪切褪色蚀变带内,属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圈定1号与2号两个工业矿体
1号金矿体与康县谈家沟金矿处在同一矿化蚀变带上,同为略阳县干河坝金矿5号矿化蚀变带的西延,严格受F3断裂北侧次级剪切带的控制,矿体出露标高1465—1536m。矿体形态简单呈透镜状,似层状,走向295°—115°,倾向南,倾角65°—80°之间,已控制矿体长度为97m,厚度为1.41—4.OOm,平均厚度为2.71m,品位为2.44—3.28×10-6,平均金品位3.06×10-6。赋矿岩石为铁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绢云千枚岩。矿体顶、底板围岩为绢云千枚岩。
2号金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南倾斜,产状180°-200°∠60°—80°,已控制长度110.5米,矿体平均厚度3.48米,平均金品位4.02×10-6,一般1.20—4.05×10-6,最高6.19×10-6。近东西向平行展布,夹持于强烈变形的泥盆纪灰黑色-深灰色绢云母千枚岩中,与周围地层呈韧性断层接触关系,岩片产状与围岩片理产状平行一致,火山岩均已变形变质为绿片岩,主要岩性为灰绿色绿帘绿泥片岩、绿泥钠长片岩等,原岩以玄武岩为主。
3.2矿石特征 矿石的自然类型为铁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绢云千枚岩,具鳞片变晶结构,稀疏浸染状构造,细脉浸染状构造。矿石中贵金属矿物为自然金。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等。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绢云母、石英、白云石、铁方鲜石和少量绿泥石。金在矿石中呈自然金形式存在。原生矿石中主要为粒间金、包裹金、裂隙金。
4区域成矿规律
与区域性大断裂平行的次一级断裂(F3)是岩浆及成矿流体运移的通道,断裂带旁侧的次级韧性剪切构造带是金矿体最有利的赋矿部位。构造应力分析表明,成矿前矿区应力以南北向挤压为主,燕山期为主要成矿期,具顺时针方向的剪切应力,导致矿体地表呈雁列式分布,深部向东侧伏。矿体受与近东西向区域主构造平行的次级构造-F3断裂及其旁侧剪切构造带控制,该构造既是导矿又是矿体最终就位的有利空间。赋矿岩石主要为乔子沟火山岩,经多期次构造挤压、剪切滑动,岩石普遍发生变形、蚀变,使本身金背景值较高的此类地层岩石成矿元素进一步活化、富集,再与导矿剪切构造复合叠加,最终富集成矿。
5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
5.1找矿标志
(1)在勉略康构造混杂岩带南侧的绢云千枚岩带中,有似层状、条带状,硅化、黄铁矿化、铁碳酸盐化,金矿化显示良好,部分样品分析金1.07—5.44×10-6,是探求金矿体的有利地段。
(2)区内主要在韧性剪切褪色蚀变带,尤其是构造叠加发育地段有利成矿,,寻找构造褪色蚀变带,金品位明显增高。
(3)近矿围岩蚀变,含矿蚀变带中硅化、黄铁矿化铁碳酸盐化地段有利成矿。
5.2找矿方向
(1)陈沟金矿外围东西两侧的矿化蚀变带上,通过近二年的工作,其东侧已陆续发现了谈家沟金矿床,牛家庄,鼓场沟金矿(化)点,西侧也发现了肖家庄、金家山等金矿(化)点,除谈家沟金矿床外,其它各矿化点经化学样品分析,发现的金品位多在O.5~2.79×10-6之间,个别地段单样品>4.O×10-6,均有待近一步工作。
(2)区内陈沟金矿及本次发现与其相毗邻的谈家沟金矿,均与略阳县干河坝金矿处于同一矿化蚀变带上,矿床的成因类型,赋矿层位基本相似。略阳干河坝金矿己探明(333+3341)金资流量9.5吨,仅蚀变带内赋存的5号金矿体就获得(333)金资流量2368kg,(3341) 金资源量1262kg,矿体的平均品位达到5.12×10-6。经采矿证实,矿体向东侧伏,单矿体长>100-150m,延深多超过300米。
以上结果表明,干河坝金矿5号矿化蚀变带具有极大的找矿潜力。陈沟金矿为其矿化蚀变带的西延,地表已探明矿体长97米,平均厚度2.29m,平均品位3.14×10-6,说明矿体金品位向深部似有变富的趋势,值得近一步工作。
6结论
(1)从1/2.5万次生晕化探异常分布图看,化探异常主要集中在铧厂沟—苏家河断裂带两侧,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该异常分布地区是寻找金矿的有利地段。
(2)石家院矿段西段物探激电异常,SJ—5异常峰值较高,与化探异常Ⅱ—7异常吻合较好,推测可能为深部隐伏的矿化体所致。
(3)苏家河地区,金矿点出露较多,且分布面积较大,有的具有一定的规模,矿化显示明显,具有良好的找金潜力。
(4)北部苏家大梁南侧,在勉略康构造混杂岩带南侧的绢云石英岩片岩带中,有似层状、条带状,硅化、黄铁矿化石英岩,金矿化显示良好,部分样品分析金1.07—5.44×10-6,是探求金矿体的有利地段。
(5)苏家河地区河道含有金砂,当地群众暴雨后淘金也多有收获。上游是寻找岩金的有利地区。
纵观上述,工作区成矿条件十分有利,对区内的找矿前景不容忽视。因此,建议对对其两侧及其外围加大找矿力度过,扩大找矿规模,争取在区内金矿找矿上能够获得重大突破。
[关键词]金矿体 找矿方向 地质特征 陈沟 甘肃康县
[中图分类号] P6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7-38-2
勉(县)略(阳)康)(县)构造混杂岩带是秦岭与杨子之间的缝合带,同时也是陕甘川“金三角”重要的组成部分(袁士松等,2004)。已发现有铁、金、镍、铜、铅锌、银、锰、钴矿床(点)150余处,其中大型金矿床3处。陈沟金矿体产于该带西部,是90年代末发现的产于混杂岩带中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点。深入研究它的地质特征对于指导该区带的地质找矿工作具重要意义。
1成矿地质背景
陈沟金矿体产于勉、略、康构造混杂岩带内,构造混杂岩带位于扬子地台西北缘碧口地体与秦岭微板块接合部位,是秦岭造山带与扬子板块间对接碰撞缝合带的组成部分。以构造为主线,将构造混杂岩带内地层划分为四大岩片。
1.1金家山岩片(Pzj)
由三个岩段组成,下部为泥板岩段夹火山碎屑岩;中部为千枚岩段(金家河千枚岩);上部为变质火山熔岩段(乔子沟火山岩)。各岩段间均以逆冲推覆、剪切构造接触。
1.2朱家山岩片(Dz)
分布在金家山岩片的南北两侧,由两部分组成:下部为原郭镇组,岩性主要为含炭绢云千枚岩,钙质石英千枚岩,薄层状细晶灰岩夹细晶大理岩及碳酸糜棱岩等。上部为原朱家山组,岩性由中—薄层细晶灰岩夹千枚岩、钙质千枚岩、绢云石英千枚岩,炭质千枚岩及炭质粉晶质灰岩等组成。
1.3状元碑大理岩(Cz)
分布于窑坪—观音寺一带,为一套稳定的变质碳酸盐岩带,岩性主要为灰白色大理岩,浅灰色灰质白云岩及薄层状石英砂岩等。
1.4相公山白云岩片(Z2x)
主要分布在构造带近南侧的千河坝,金家山,横线河一带。该岩片在强烈构造作用下,呈透镜状岩块漂浮在山的项部,岩性主要为厚层状白去岩夹硅质岩,薄层状灰岩,砂质灰岩,绢云石英千枚岩及灰色硅板岩。
2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2.1.1乔子沟火山岩段
分布在工作区北部,以F3断裂与金家河千枚岩段相接。出露岩性主要为绿泥绢云千枚岩,黄铁矿化绢云干枚岩,绢云千枚岩夹透镜状白云岩等。黄铁矿化绢云千枚岩为赋矿层位(韧性剪切褪色蚀变带)。
2.1.2金家河千枚岩段
分布在工作区的中南部,以F3断裂向北与乔子沟火山岩段相接,接触带为—层硅质板岩夹硅质白云岩,向南为含炭绢云千枚岩。
2.2构造
矿区主构造线方向呈近东西向,表现为渗透性极强的韧性剪切片理化带。岩层倾向总体北倾,局部南倾,倾角50°—80°。区内岩层经多期构造变形,所见岩层片理产状仅代表主变形期面理产状。与之稍晚的北西西向构造多处可见,其规模,变形强度较东西向构造为弱,与东西:向构造小角度相交,造成早期地质体左行走滑,斜列分布。
矿区出露为F3断裂。该断裂为金家河千枚岩同乔子沟火山岩间的差异性活动带,与其北侧平行的次级韧性剪切带构成了—长大于6千米,宽大于50—100米的韧性剪切带,成为区域成矿带的主要导矿及控矿构造。断裂走向近东西,总体北倾,局部南倾,倾角60°—80°。整个剪切带直观上表现为—褪色化片理化带,带内岩石早期面理均被晚期构造面理置换。该带早期以自北向南逆冲为主,晚期以左行剪切为主。
2.3脉岩
区内沿片理,千枚理石英脉发育,脉体多呈透镜状,不规划状、眼球状、肠状等。长10—100厘米,宽一般3—10厘米,呈白色、灰白色、局部含黄铁矿。
矿区南侧见一条细晶岩脉,呈侵入体状,长约100米,宽1—5米,倾向北,倾角85°左右,颜色为灰白色,成份主要为石英,斜长石等。下盘围岩具强烈腿色现象,无金属硫化物伴生。
2.4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经前人1/2.5万沟系次生晕测量,矿区圈定了一金、砷组合的低值异常区,经本次工作,陈沟金矿体即产于该异常区。
3矿体地质特征
3.1矿体赋存于韧性剪切褪色蚀变带内,属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圈定1号与2号两个工业矿体
1号金矿体与康县谈家沟金矿处在同一矿化蚀变带上,同为略阳县干河坝金矿5号矿化蚀变带的西延,严格受F3断裂北侧次级剪切带的控制,矿体出露标高1465—1536m。矿体形态简单呈透镜状,似层状,走向295°—115°,倾向南,倾角65°—80°之间,已控制矿体长度为97m,厚度为1.41—4.OOm,平均厚度为2.71m,品位为2.44—3.28×10-6,平均金品位3.06×10-6。赋矿岩石为铁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绢云千枚岩。矿体顶、底板围岩为绢云千枚岩。
2号金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南倾斜,产状180°-200°∠60°—80°,已控制长度110.5米,矿体平均厚度3.48米,平均金品位4.02×10-6,一般1.20—4.05×10-6,最高6.19×10-6。近东西向平行展布,夹持于强烈变形的泥盆纪灰黑色-深灰色绢云母千枚岩中,与周围地层呈韧性断层接触关系,岩片产状与围岩片理产状平行一致,火山岩均已变形变质为绿片岩,主要岩性为灰绿色绿帘绿泥片岩、绿泥钠长片岩等,原岩以玄武岩为主。
3.2矿石特征 矿石的自然类型为铁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绢云千枚岩,具鳞片变晶结构,稀疏浸染状构造,细脉浸染状构造。矿石中贵金属矿物为自然金。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等。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绢云母、石英、白云石、铁方鲜石和少量绿泥石。金在矿石中呈自然金形式存在。原生矿石中主要为粒间金、包裹金、裂隙金。
4区域成矿规律
与区域性大断裂平行的次一级断裂(F3)是岩浆及成矿流体运移的通道,断裂带旁侧的次级韧性剪切构造带是金矿体最有利的赋矿部位。构造应力分析表明,成矿前矿区应力以南北向挤压为主,燕山期为主要成矿期,具顺时针方向的剪切应力,导致矿体地表呈雁列式分布,深部向东侧伏。矿体受与近东西向区域主构造平行的次级构造-F3断裂及其旁侧剪切构造带控制,该构造既是导矿又是矿体最终就位的有利空间。赋矿岩石主要为乔子沟火山岩,经多期次构造挤压、剪切滑动,岩石普遍发生变形、蚀变,使本身金背景值较高的此类地层岩石成矿元素进一步活化、富集,再与导矿剪切构造复合叠加,最终富集成矿。
5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
5.1找矿标志
(1)在勉略康构造混杂岩带南侧的绢云千枚岩带中,有似层状、条带状,硅化、黄铁矿化、铁碳酸盐化,金矿化显示良好,部分样品分析金1.07—5.44×10-6,是探求金矿体的有利地段。
(2)区内主要在韧性剪切褪色蚀变带,尤其是构造叠加发育地段有利成矿,,寻找构造褪色蚀变带,金品位明显增高。
(3)近矿围岩蚀变,含矿蚀变带中硅化、黄铁矿化铁碳酸盐化地段有利成矿。
5.2找矿方向
(1)陈沟金矿外围东西两侧的矿化蚀变带上,通过近二年的工作,其东侧已陆续发现了谈家沟金矿床,牛家庄,鼓场沟金矿(化)点,西侧也发现了肖家庄、金家山等金矿(化)点,除谈家沟金矿床外,其它各矿化点经化学样品分析,发现的金品位多在O.5~2.79×10-6之间,个别地段单样品>4.O×10-6,均有待近一步工作。
(2)区内陈沟金矿及本次发现与其相毗邻的谈家沟金矿,均与略阳县干河坝金矿处于同一矿化蚀变带上,矿床的成因类型,赋矿层位基本相似。略阳干河坝金矿己探明(333+3341)金资流量9.5吨,仅蚀变带内赋存的5号金矿体就获得(333)金资流量2368kg,(3341) 金资源量1262kg,矿体的平均品位达到5.12×10-6。经采矿证实,矿体向东侧伏,单矿体长>100-150m,延深多超过300米。
以上结果表明,干河坝金矿5号矿化蚀变带具有极大的找矿潜力。陈沟金矿为其矿化蚀变带的西延,地表已探明矿体长97米,平均厚度2.29m,平均品位3.14×10-6,说明矿体金品位向深部似有变富的趋势,值得近一步工作。
6结论
(1)从1/2.5万次生晕化探异常分布图看,化探异常主要集中在铧厂沟—苏家河断裂带两侧,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该异常分布地区是寻找金矿的有利地段。
(2)石家院矿段西段物探激电异常,SJ—5异常峰值较高,与化探异常Ⅱ—7异常吻合较好,推测可能为深部隐伏的矿化体所致。
(3)苏家河地区,金矿点出露较多,且分布面积较大,有的具有一定的规模,矿化显示明显,具有良好的找金潜力。
(4)北部苏家大梁南侧,在勉略康构造混杂岩带南侧的绢云石英岩片岩带中,有似层状、条带状,硅化、黄铁矿化石英岩,金矿化显示良好,部分样品分析金1.07—5.44×10-6,是探求金矿体的有利地段。
(5)苏家河地区河道含有金砂,当地群众暴雨后淘金也多有收获。上游是寻找岩金的有利地区。
纵观上述,工作区成矿条件十分有利,对区内的找矿前景不容忽视。因此,建议对对其两侧及其外围加大找矿力度过,扩大找矿规模,争取在区内金矿找矿上能够获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