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自由的堡垒——莱顿大学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haizi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享有“郁金香之都”美誉的荷兰,有一座风景秀丽的小城——莱顿。它位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市和海牙市之间的古莱茵河畔,因其遍布全城的博物馆、莱顿大学以及悠久的历史而闻名。莱顿是个名符其实的大学城,莱顿大学的130多座建筑设施散布于城内,与城市浑然一体,洋溢着丰富的文化气息和大学浓郁的学术氛围。莱顿大学是一所国际研究型大学,是荷兰历史上最古老最富盛誉的大学。在经历了436年的曲折发展后,它从一所中世纪晚期大学迈入近现代大学,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并以其优良的治学传统和极高的研究水平为荷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成就
  16世纪初,荷兰处于西班牙的统治下,全国尚无一所大学。1568年,荷兰人为争取独立展开了反抗西班牙的“八十年战争”。 为表彰莱顿市民在民族独立斗争中表现出的英勇顽强的精神,独立战争领袖奥伦治亲王将创办大学的殊荣授予莱顿市。1575年2月8日,荷兰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莱顿大学在莱顿市诞生了。
  从中世纪大学向近代大学迈进的过程中,莱顿大学一直走在前列。1589年,保夫在此进行了第一次公开解剖与讲解;1592年,学校又建造了一座解剖学直观教学大讲堂;1594年,一所植物园建于此,当时欧洲只有五所院校拥有用于植物医学教学的植物园;1633年,莱顿大学建起一座小型天文台,医学教学也开始同临床相结合。在莱顿大学,神学的主宰地位让给了科学,标志着它已从中世纪大学迈入近代大学。17世纪,荷兰取代西班牙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莱顿大学也在多个领域达到那个时代的顶峰,出现了被誉为“欧洲教育大师”的布尔哈芬、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伦勃朗、著名哲学家斯宾诺莎和惠更斯这样的科学巨匠,语言学是它的传统著名学科,法学亦蒸蒸日上。1765年出版的法国百科全书称:“莱顿大学是欧洲第一流的大学。”18世纪中叶以后,莱顿大学在欧洲独一无二的地位受到了强有力的冲击。
  19世纪下半叶,莱顿大学以崭新的姿态再次跻身于世界著名学府之林。其物理学的崛起,造就了莱顿物理“四杰”:范德瓦耳斯、昂尼斯、洛伦兹、塞曼,他们都是1901~1920年间的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也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昂纳斯为学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低温物理实验室,至今它仍是世界低温物理研究中心;在医学和生理学领域,恩特霍芬获得1924年诺贝尔医学奖,他用整整30年时间完成了心电图原理的研究,研制出人类第一台心电图仪;爱因斯坦在莱顿大学担任了26年的客座教授;19世纪荷兰王国首任首相托尔拜克曾在这里执教18年;荷兰女王朱丽安娜和贝亚特丽克丝均毕业于此;英国首相丘吉尔1964年也在此接受名誉博士称号。这一连串光辉夺目的名字代表了莱顿大学辉煌的历史与成就。
  20世纪上半叶,受战争影响,莱顿大学几乎停止了发展。
  “二战”后,随着荷兰经济的重新振兴,莱顿大学又步入飞速发展的时代。目前它已发展为拥有18026名学生、3938位教职员工,包括人文学科、法律、医学、社会与行为科学、哲学、数学与自然科学、考古学等7个学院,150多个系和多个联合研究所的综合性大学。它还是荷兰唯一设有中文专业的大学,其汉学院图书馆的中文藏书量在欧洲各国中文图书馆中名列前茅。
  
  崇尚自由的价值观念完美结合的教学科研
  莱顿大学的辉煌成就是其崇尚自由的核心价值观念的体现。这同其建校伊始就确立的校训“自由的堡垒”是一脉相承的。莱顿大学自身就是莱顿人在追求自由、反抗西班牙的统治中所取得的胜利成果。它从创办起就与欧洲内外的各大学进行着自由的学术往来,正是这种自由的学术气氛给斯宾诺莎和笛卡尔等哲学家思想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环境。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利普西斯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到莱顿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因为需要一个安宁的环境。这里充满了和平,用不着乞求谁。”这就在维护自由、民主和进步精神的同时,为莱顿大学留住了人才,创造了辉煌。
  莱顿大学历来以其教学课程中浓重的学术内容而闻名。它认为大学的教育直接从大学高质量的研究中受益,在这里最新的学术见解被整合到课程中,教学与科研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本科阶段也是如此,本科生重点学习学术技能,其中一个关键技能就是能进行独立研究。要完成学士学位课程,学生必须开展一项研究项目。硕士阶段更注重开发研究能力,博士期间主要进行独立和原创性研究。在莱顿大学,一个完整的学术训练由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课程组成,完成学士学位课程的学生都有资格直接进入硕士课程的学习。在一个完整的学术课程结束后,学生们对社会上需要学术性思考和劳动的职位都做好了准备,并能胜任博士课程。为鼓励师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创新性研究,莱顿大学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机制。在这里,师生关系密切而平等,教师激励和指导学生去发现、研究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创造新成果。
  莱顿大学的主要科学研究政策是支持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研究项目,集中学校的科研力量解决一些特殊问题,并注重研究质量,提高研究水平。其研究活动集中在11个领域,它们是:亚洲现代性与传统生物科学、健康的科学基础、脑功能与机能障碍、科学的基本原理血管及再生医学等。这些领域集中在交叉学科,超越了传统领域和学院界限。科学和社会的发展为师生的研究提供了源泉,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莱顿大学继续秉承其核心价值观念,努力改革创新。
  
  不拘一格的名师招募全球视域的合作交流
  师资水平是决定学校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独立后的荷兰,经济和政治迅速崛起,为大学教育发展创造了必备条件。当时莱顿大学不惜重金,不论宗教信仰,从欧洲其他国家聘请了利普西斯等著名学者,一举奠定了它在欧洲的领先地位。1578年,欧洲重要的人文主义者利普西斯来此任教,莱顿大学因而渐渐闻名于欧洲知识界。1579年,法国法学家多耐吕斯从德国海德堡来到这里。1582年,《草药书》的作者多多纳斯离开维也纳宫廷到莱顿大学医学院授课。正是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大师们为刚刚创办的莱顿大学搭建起包括语言学、医学、天文学、自然科学在内的一系列学科框架,许多外国人慕名来此求学。在人才招募上,莱顿大学从来都是不拘一格的。1910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物理学家范德瓦尔斯原是莱顿市一家印刷厂的工人,业余时间自学物理成才。学校物理系领导人莱克教授慧眼识金,力荐他进入莱顿大学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范德瓦尔斯也没有辜负莱顿大学对他的厚望,以其出色的研究成果,为莱顿大学赢得了声誉,扩大了影响。
  荷兰对外贸易的传统对莱顿大学的国际合作交流影响深远,面向全球是其办学指导原则之一。莱顿大学加入了欧洲研究型大学同盟,与欧洲其他顶尖高校进行着基础研究方面的全面紧密合作。至今,它已参与全球40余个国家学术机构的相关研究,并与多国一流大学达成合作。比如,它参加了同上海浦东地区的合作创新计划,该计划的研究重点在生命科学、信息通信技术和新材料领域,与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的合作已开展近30年,两校间的交流进一步促进了中荷两国间文化与教育的合作。为吸引更多外国学生与学者,用英文授课的课程数量日益增加,莱顿大学的硕士课程全面普及英语教学。在2010〜2011学年,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5209人,其中外国留学生就占高15%的比重。
  莱顿大学在国内也建立了多领域伙伴合作关系。比如,与鹿特丹大学联合设立“荷兰西南地区医学遗传学中心”,由医生和研究人员共同对由于基因材料损伤或突变形成的如遗传性疾病、癌症、老年病等疾病的发生机理、诊断、治疗和预防进行研究。莱顿大学还与其他研究机构、非营利组织、政府主管当局、商务部门和社区有伙伴合作关系,为社会提供各式各类的咨询与培训。
  光阴荏苒,历经几个世纪风雨的莱顿大学不仅拥有一大批世界一流水平的实验室和研究所,而且拥有一支训练有素、实力颇强的科研队伍,在自然科学、医学、社会与行为科学、法学、艺术及文学等研究领域,仍执世界之牛耳。莱顿大学,就像一架荷兰传统的大风车,生生不息、源源不断地为荷兰与世界输送着人才与希望。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从生物力学角度出发,运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法,建立不同方式桩核修复前牙残根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是否设计箍结构和不同桩核材料对桩核修复体牙根组织应力分布
目的:为了研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在低氧条件下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edfactor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以RAW2
目的:分析导航技术在头颈部肿瘤应用的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为该专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及信息向导。  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WO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
周瑄璞《日近长安远》塑造了中国城市化中的追梦人形象.作家一方面为其“追梦”之旅进行历史正名,另一方面赋予乡下人进城以意义之网,他们的奋斗群像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全球化
1941年,美国著名作家欧斯金·考德威尔偕夫人玛格丽特·伯克-怀特访问中国,并于4月15日至23日到访重庆.其间,先后接受国民党《中央日报》和《新华日报》记者采访.4月21日,考
目的:以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 β-TCP)为对照,制备了不同组成比的β-TCP和硅酸钙(Calcium Silicate,CS)复合材料,初步研究不同含量CS生物陶瓷的体外成骨效应,并从基
目的:通过与上下半口龈下刮治比较,观察其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满意度与复诊意愿进行评价。   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交叉象限刮治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