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道教材数列试题多视角解答

来源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wwvfb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021年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进行了八省联考,笔者发现试卷17题即数列解答题纯属于课本一道习题的“子题”,为了探究此类题型的解法,笔者通过不同角度对课本“母题”进行解答,与读者交流.
  关键词: 数列;递推公式;课本习题;一题多解
  中圖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333(2021)16-0036-03
  纵观2021年新高考八省模拟演练数学试题,笔者发现,试题体现了新高考的特点即:在秉承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的原则下,突出考查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探究能力,彰显了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四能”的意识.尤其是大量的试题创新设置丰富了试题的内容和形式、优化了试卷的结构.但细心发现,大量试题的背景来源依然是学生“熟悉”的面孔,只是呈现的形式玩了“花样”,实际上17题明显在教材的难度上下了台阶,只要平时教学留意,学生顺利完成不难.
  波利亚曾说过:“一个专心的认真备课的教师能够拿出一个有意义但不太负载的题目,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 各个方面,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理论领域.”教材许多例题、习题看似平常,实际上却有很大的教学价值和研究空间.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题,模拟题均能找到课本习题、例题的影子,真正体现源于教材、活于教材、高于教材.高考中不变的是知识和思想方法,变化的无非是情景的呈现形式、问题的结构方式.这就要求平时在教学中,尤其典型例题和习题不但要讲,还要讲深讲透,同时还要进行一题多解多变, 既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又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习题的最大功效,使之知一题懂一类.
   参考文献:
  [1]高焕江.二阶线性递推数列的通项公式[J].保定学院学报,2010:05(3):35-37.
  [责任编辑:李 璟]
其他文献
摘 要: 分析法和综合法是教会我们如何思维的基本方法.在解题中掌握好这两种方法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个别解三角形高考题为例,简要阐述其在解题中的应用.  关键词: 解三角形;分析法;综合法;数学解题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333(2021)16-0040-02  解三角形在高考中常与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或平面几何等结合
在“以德立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引领下,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以篮球运动为抓手,充分发挥篮球的育人功能,打造学校篮球特色品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注重多元动因  学校特色品牌建设是个性化办学理念长期实践后的外显,是办学经验和办学成效的高度凝练。我校选择以篮球作为学校特色品牌建设的精神内核,主要是基于篮球运动育人因子的丰富、东莞深厚的篮球运动氛围、学校人才培养输出的需要等多方面的现实考量。  篮
期刊
数学,人类文化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伴着当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已离不开它,并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与生产中。然而,在实际的数学课堂中,受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和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数学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受到弱化。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数学教学的价值观,让人文教育回归数学教学。  基于数学课程目标的需要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衍生的激烈升学考试竞争,使教师忽视数学课堂人文方面的分析与讨论
期刊
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STEM ART”创新思维课程即在STEM教育注重实践学习和多学科融合的基础上,打破艺术教育与STEM教育之间的壁垒,将STEM教育与美术课程的内容进行融合,开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