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0后是革命的,也是尴尬的。说他们革命,是因为他们完全不同于上几代的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出生长大、极具商业人格;说他们尴尬,因为他们在职场中并没有完全掌握话语权和管理权。客观的就业环境让他们面临:前有企业紧缩、有经验有能力老员工的挤压,后有“90后”们的奋力猛追。但北京大学经济社会学博士、北京锡恩管理顾问公司总裁姜汝祥却给80后很高的评价。“在未来越来越商业的经济环境中,商业人格才是最重要的。而‘80后’的价值观更加与‘商业人格’吻合,是最有希望的一代。只是作为承上启下的‘换代产品’,他们身上必然存在‘先进’和‘落后’的两面性。”那么,这个最有希望的一代。如何看待自己?看待前面的70后、60后?要如何发挥自身的商业人格,以至与整个社会接轨,从而走向成功之路?
《职场》杂志对话姜汝祥。
“80后”的“革命”
staffers:你提出过这样的思考:当独生子女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我们的企业家将面临一种什么样的处境?那么,你现在观察到的“处境”是什么样的?
姜汝祥:现在的企业家和管理者是尴尬的——他们依赖一群自己不喜欢的人。
从情感上来说,他们不喜欢独生子女这代人,觉得他们跟自己这些“60、70后”有非常多的不一样。他们认为“80后们”有不懂回报、短视、不合作等诸多毛病;另一方面,在生意场上,又越来越依赖他们。
这是两个代际之间文化的冲击和情感上的冲突,都是一种情绪。我们会用我们认为正确的东西去看待这些“80后”,认为他们应该知道回报、应该不要仅看短期利益。而80后们又用自己看来正确的东西来坚持自己的意见,这就很容易发生观念冲突和情绪上的对立。
Staffers:既然代际冲突不可避免,那么,这种冲突会大规模爆发吗?
姜汝祥:我认为真正的冲突还没有到来。尽管这些“独生子女们”进入职场已经有一些年头了,但他们在话语权和管理权上还是“受压迫者”。他们在企业的位置还不够,普遍被压抑。真正的冲突会在未来的3—5年内极端地爆发出来。在这种冲突的过程中,会伴随着整个公司制度的变革。所以,我说,“谁能够领导独生子女,谁才能够领导21世纪的中国企业”。
当你在衡量这些“80后”行为的时候,不应用上一代人的情绪和观念来评价这代人的行为,而是以公司发展的标准,即市场经济环境下,这个公司要什么样的员工、要什么样的表现来衡量行为,再去评价他们的是非,这才是标准。这个标准与人没有关系,不是你“喜欢”。这个标准就对,你“不喜欢”这个标准就是错的。这也意味着,“80后”们需要用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商业行为,需要做的就是对目标和结果负责任。
“80后”代表着市场经济的精神
staffers:你认为“80后”更能代表市场经济吗?这其中你还提到过“商业人格”的概念。
姜汝祥:“80后”身上代表了市场经济的精神。而且,我认为80后的价值观更加与“商业人格”接轨。我们按属性给人格分类,会分为社会人格和商业人格。我们按照商业本身做事,我们的人格就商业化;按社会的方式来做事,我们的人格就是社会人格。大量“70、60后”是社会人,他们做事的标准是:社会大部分人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但是,商业是用利益区分的,“80后”的人格很商业——如果没有好处就不做。商业人格的本质是讲一个人的行为标准,你是用哪个方式来做事。在商业社会,按市场标准、商业利益来做事,就带来了人格独立,但社会人格就无法独立。
在其成长环境中,“80后”们深刻感受到钱的重要性。这并不是说明金钱至上,而是说明这个社会的自由度是增加的。这很大意义上是生存环境的变化。你没有商业人格的时候,你会发现维护关系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那么,在“商业人格”越来越重要的未来,如果你有足够的本事,你在一家公司不需要花精力维护所谓的关系,只要你能够给老板带来商业利益,他再不喜欢你也会用你。
staffers:这样会不会让人觉得“80后”很功利、很自私,只要利益而不要其他?姜汝祥:不,这没什么不好。相反,我会认为正是这样的所谓功利、自私、利益在推动市场经济的前进。刚才我说过,“80后”代表了市场经济的精神。市场经济有一个最简单的特点,市场经济一定强调个人为主体,而且强调每个人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从自我去打算,通过竞争的价格机制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的分配。
在两百多年前,有一个叫亚当·斯密的经济学家是这样定义市场化的:当每个人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的时候,我们这个社会的总体价值最大。市场化则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转化机制,这个机制宣告财富的来源是每个人坦荡地追求自我利益!
我们提出要“自私”,提倡在市场公平的环境下竞争,规则越明确我们就越鼓励大家要利益。可悲的是我们现在很多规则不公平,如果同时还想要钱就会导致很多恶果。中国最大的悲剧就在于我们有些规则没有努力地做到更公平,如果更公平越自私就越好。
Staffers:“80后”的频繁跳槽也被诟病,你如何看?
姜汝祥:首先明确一点,其实不单是“80后”跳槽频繁,全世界公司的跳槽率都很快,因为互联网使人与人沟通的成本急剧下降。过去的人力资源政策主要以忠诚为主,因为那时候找一份工作的难度很大,人与人的沟通成本、转换成本很大。
其实“80后”的跳槽是好现象,恰好就帮助他们建立起一种真正的责任。这时我们会发现每个选择的背后越来越逼近他们的想法,而且使得这代人更加独立、更加自由,或者使这代人更加优秀。我们从来都将“80后”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只不过他们需要在环境中锻造他们的优秀品质。
“80后”们如何实现接轨价值
Staffers:尽管如你所说,“80后”代表着市场经济的精神,但现在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80后、尤其是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先锋”的一代为何面临这样的尴尬?
姜汝祥:“80后”是“先进”的、革命的,但正因为处在承上启下的过渡期,所以,他们身上既有“新锐、革命”的一面,也有“虚伪、妥协”的一面。
现在不是工作越来越少,而是有能力的人越来越多。而很多“80后”,在就业能力上明显是缺乏的,这表现在:
在骨子里还是分数至上。把学校的考试方式带到了工作中,用分数来衡量。但因为分数是可以作弊、投机取巧、突击的。这样容易加大社会对这代人的负面评价。例如面试时候,他会当成考试,为了有个“好分数”,他会弄虚作假。反过来,面试单位越来越痛苦,甚至不知道怎么识别。结果就是干脆不要应届毕业生。社会对80后应届毕业生越来 越反感的背后,是他们在找工作的时候越来越技巧化。投机取巧害了他们。
不从别人的立场考虑事情。市场经济中做得好的,一定是愿意先付出的商家。80后在求职就业的时候,没有把自己从一个消费者的角色中抽离出来。要知道,这时候,你需要把自己售卖出去。而卖主的游戏规则,就是自己先吃亏。这就是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80后们这方面的缺失使他们丧失了很多的就业能力。
自我投资观念比较差。“80后”的观念很新,但是他们不知道把这些观念转换成赚钱的能力。现实中我们发现,“80后”相互间学习的能力是不够的,这会影响进步。他们不知道,自私的最大的特点是把一切变成你的利益,这才是真正的自私。你会发现,他们愿意投资去整容、作假简历、购置西装……却不愿意花钱在提升就业力的培训上。这便是机会主义色彩。
作为过渡的一代,他们身上不可避免地有浅薄和矛盾的一面。只是如今企业要求越来越高,“挤出”效应越来越明显。如果“80后”们不及时调整自己的两面性,那么,马上面临的就是“90后”这些更纯粹的市场经济一代的PK,场面将更惨烈。
Staffers:除了上述观点,80后在真正实现商业人格、实现价值接轨上,你还有什么建议?
姜汝祥:我想还有如下几个处事原则吧。
多谈得失、少谈对错;多谈利益、少谈立场。“80后”的对错观和当权的“60后、70后”的对错观并不完全对接,那么,对抗是没有价值的。很重要的入口,就是把对错观转化成得失观。事实上,从理论上说,“80后”的很多东西是对的。但是,对的不等于你得到的。你是对的,但是你的对不能被人家接受和转化成你的能力的时候,这时候,你的“对”是没有价值的。应该在80后中,提倡“不讲对错,多讲得失”:如果你得到了,更多时候这个东西就是对的;如果你失去了,这个东西更多是错的。在公司中,我们有一个目标,就是“得到”。
更多地选择跟市场经济接轨的工作。是不是可以有讲得失的平台,还是跟公司的性质有关系。如果你选择市场化程度低的公司,你是没有办法用得失观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的。那么,就要求大家少考公务员、少选择一些垄断行业、垄断性质的公司,而选择市场化程度高的公司。只是,现在很奇怪的是,很多应届毕业生去考公务员。你说一个应届毕业生,还没有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本质,凭什么可以做公务员?我们看到这些先进80后虚伪的另外一面:愿意为安稳牺牲自己的人格。一方面要我的地盘我做主,一面却跑去根本自己做不了主的地盘。就业压力或者是个很好的理由,但是,我们想问的是,在这样的压力下,你主动选择了什么?其实,我们相信只要有差不多2-3个月的时间。你就能完成竞争力的转变。但很多80后选择了抱怨,选择了考公务员、托关系进入一些大且垄断的行业,牺牲进取心,求个安稳的“金饭碗”,变成“我的地盘别人做主”,完全没有了市场经济的精神。
当然,一代人作为先锋,在做观念变革的时候,他们身上必然带着这种两面性的色彩。革命开始时人会有虚伪、两面派,作为一个“换代产品”,身上有缺点也在所难免。事实上,他们的理念并没有强大能力去支撑,重要的是现在要看到这些问题、及时完成“产品”更新,真正实现自己身上的商业人格价值。
《职场》杂志对话姜汝祥。
“80后”的“革命”
staffers:你提出过这样的思考:当独生子女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我们的企业家将面临一种什么样的处境?那么,你现在观察到的“处境”是什么样的?
姜汝祥:现在的企业家和管理者是尴尬的——他们依赖一群自己不喜欢的人。
从情感上来说,他们不喜欢独生子女这代人,觉得他们跟自己这些“60、70后”有非常多的不一样。他们认为“80后们”有不懂回报、短视、不合作等诸多毛病;另一方面,在生意场上,又越来越依赖他们。
这是两个代际之间文化的冲击和情感上的冲突,都是一种情绪。我们会用我们认为正确的东西去看待这些“80后”,认为他们应该知道回报、应该不要仅看短期利益。而80后们又用自己看来正确的东西来坚持自己的意见,这就很容易发生观念冲突和情绪上的对立。
Staffers:既然代际冲突不可避免,那么,这种冲突会大规模爆发吗?
姜汝祥:我认为真正的冲突还没有到来。尽管这些“独生子女们”进入职场已经有一些年头了,但他们在话语权和管理权上还是“受压迫者”。他们在企业的位置还不够,普遍被压抑。真正的冲突会在未来的3—5年内极端地爆发出来。在这种冲突的过程中,会伴随着整个公司制度的变革。所以,我说,“谁能够领导独生子女,谁才能够领导21世纪的中国企业”。
当你在衡量这些“80后”行为的时候,不应用上一代人的情绪和观念来评价这代人的行为,而是以公司发展的标准,即市场经济环境下,这个公司要什么样的员工、要什么样的表现来衡量行为,再去评价他们的是非,这才是标准。这个标准与人没有关系,不是你“喜欢”。这个标准就对,你“不喜欢”这个标准就是错的。这也意味着,“80后”们需要用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商业行为,需要做的就是对目标和结果负责任。
“80后”代表着市场经济的精神
staffers:你认为“80后”更能代表市场经济吗?这其中你还提到过“商业人格”的概念。
姜汝祥:“80后”身上代表了市场经济的精神。而且,我认为80后的价值观更加与“商业人格”接轨。我们按属性给人格分类,会分为社会人格和商业人格。我们按照商业本身做事,我们的人格就商业化;按社会的方式来做事,我们的人格就是社会人格。大量“70、60后”是社会人,他们做事的标准是:社会大部分人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但是,商业是用利益区分的,“80后”的人格很商业——如果没有好处就不做。商业人格的本质是讲一个人的行为标准,你是用哪个方式来做事。在商业社会,按市场标准、商业利益来做事,就带来了人格独立,但社会人格就无法独立。
在其成长环境中,“80后”们深刻感受到钱的重要性。这并不是说明金钱至上,而是说明这个社会的自由度是增加的。这很大意义上是生存环境的变化。你没有商业人格的时候,你会发现维护关系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那么,在“商业人格”越来越重要的未来,如果你有足够的本事,你在一家公司不需要花精力维护所谓的关系,只要你能够给老板带来商业利益,他再不喜欢你也会用你。
staffers:这样会不会让人觉得“80后”很功利、很自私,只要利益而不要其他?姜汝祥:不,这没什么不好。相反,我会认为正是这样的所谓功利、自私、利益在推动市场经济的前进。刚才我说过,“80后”代表了市场经济的精神。市场经济有一个最简单的特点,市场经济一定强调个人为主体,而且强调每个人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从自我去打算,通过竞争的价格机制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的分配。
在两百多年前,有一个叫亚当·斯密的经济学家是这样定义市场化的:当每个人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的时候,我们这个社会的总体价值最大。市场化则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转化机制,这个机制宣告财富的来源是每个人坦荡地追求自我利益!
我们提出要“自私”,提倡在市场公平的环境下竞争,规则越明确我们就越鼓励大家要利益。可悲的是我们现在很多规则不公平,如果同时还想要钱就会导致很多恶果。中国最大的悲剧就在于我们有些规则没有努力地做到更公平,如果更公平越自私就越好。
Staffers:“80后”的频繁跳槽也被诟病,你如何看?
姜汝祥:首先明确一点,其实不单是“80后”跳槽频繁,全世界公司的跳槽率都很快,因为互联网使人与人沟通的成本急剧下降。过去的人力资源政策主要以忠诚为主,因为那时候找一份工作的难度很大,人与人的沟通成本、转换成本很大。
其实“80后”的跳槽是好现象,恰好就帮助他们建立起一种真正的责任。这时我们会发现每个选择的背后越来越逼近他们的想法,而且使得这代人更加独立、更加自由,或者使这代人更加优秀。我们从来都将“80后”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只不过他们需要在环境中锻造他们的优秀品质。
“80后”们如何实现接轨价值
Staffers:尽管如你所说,“80后”代表着市场经济的精神,但现在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80后、尤其是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先锋”的一代为何面临这样的尴尬?
姜汝祥:“80后”是“先进”的、革命的,但正因为处在承上启下的过渡期,所以,他们身上既有“新锐、革命”的一面,也有“虚伪、妥协”的一面。
现在不是工作越来越少,而是有能力的人越来越多。而很多“80后”,在就业能力上明显是缺乏的,这表现在:
在骨子里还是分数至上。把学校的考试方式带到了工作中,用分数来衡量。但因为分数是可以作弊、投机取巧、突击的。这样容易加大社会对这代人的负面评价。例如面试时候,他会当成考试,为了有个“好分数”,他会弄虚作假。反过来,面试单位越来越痛苦,甚至不知道怎么识别。结果就是干脆不要应届毕业生。社会对80后应届毕业生越来 越反感的背后,是他们在找工作的时候越来越技巧化。投机取巧害了他们。
不从别人的立场考虑事情。市场经济中做得好的,一定是愿意先付出的商家。80后在求职就业的时候,没有把自己从一个消费者的角色中抽离出来。要知道,这时候,你需要把自己售卖出去。而卖主的游戏规则,就是自己先吃亏。这就是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80后们这方面的缺失使他们丧失了很多的就业能力。
自我投资观念比较差。“80后”的观念很新,但是他们不知道把这些观念转换成赚钱的能力。现实中我们发现,“80后”相互间学习的能力是不够的,这会影响进步。他们不知道,自私的最大的特点是把一切变成你的利益,这才是真正的自私。你会发现,他们愿意投资去整容、作假简历、购置西装……却不愿意花钱在提升就业力的培训上。这便是机会主义色彩。
作为过渡的一代,他们身上不可避免地有浅薄和矛盾的一面。只是如今企业要求越来越高,“挤出”效应越来越明显。如果“80后”们不及时调整自己的两面性,那么,马上面临的就是“90后”这些更纯粹的市场经济一代的PK,场面将更惨烈。
Staffers:除了上述观点,80后在真正实现商业人格、实现价值接轨上,你还有什么建议?
姜汝祥:我想还有如下几个处事原则吧。
多谈得失、少谈对错;多谈利益、少谈立场。“80后”的对错观和当权的“60后、70后”的对错观并不完全对接,那么,对抗是没有价值的。很重要的入口,就是把对错观转化成得失观。事实上,从理论上说,“80后”的很多东西是对的。但是,对的不等于你得到的。你是对的,但是你的对不能被人家接受和转化成你的能力的时候,这时候,你的“对”是没有价值的。应该在80后中,提倡“不讲对错,多讲得失”:如果你得到了,更多时候这个东西就是对的;如果你失去了,这个东西更多是错的。在公司中,我们有一个目标,就是“得到”。
更多地选择跟市场经济接轨的工作。是不是可以有讲得失的平台,还是跟公司的性质有关系。如果你选择市场化程度低的公司,你是没有办法用得失观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的。那么,就要求大家少考公务员、少选择一些垄断行业、垄断性质的公司,而选择市场化程度高的公司。只是,现在很奇怪的是,很多应届毕业生去考公务员。你说一个应届毕业生,还没有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本质,凭什么可以做公务员?我们看到这些先进80后虚伪的另外一面:愿意为安稳牺牲自己的人格。一方面要我的地盘我做主,一面却跑去根本自己做不了主的地盘。就业压力或者是个很好的理由,但是,我们想问的是,在这样的压力下,你主动选择了什么?其实,我们相信只要有差不多2-3个月的时间。你就能完成竞争力的转变。但很多80后选择了抱怨,选择了考公务员、托关系进入一些大且垄断的行业,牺牲进取心,求个安稳的“金饭碗”,变成“我的地盘别人做主”,完全没有了市场经济的精神。
当然,一代人作为先锋,在做观念变革的时候,他们身上必然带着这种两面性的色彩。革命开始时人会有虚伪、两面派,作为一个“换代产品”,身上有缺点也在所难免。事实上,他们的理念并没有强大能力去支撑,重要的是现在要看到这些问题、及时完成“产品”更新,真正实现自己身上的商业人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