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引进香花槐种苗及种根,在子午岭北部林区、林缘区选择设置代表性试验地,开展苗木繁育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覆膜埋根是当地香花槐繁育的最佳方式,以直径0.3~0.8cm的根穗出苗率、双株率最高,0.3 cm以下则最差,刺槐作砧嫁接可作为补充繁育方式。试验结果对该树种的规模化繁育和推广应用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子午岭,香花槐,繁育,试验
中图分类号: S722.8+9 文献标识码:A
香花槐于本世纪初引入庆阳试栽,现全市范围内均有分布,尤以中南部塬区城镇绿化应用较多,东部子午岭林区栽培时间较晚,相关研究较少。为切实丰富当地林木种植资源和营林树种选择,笔者通过多年跟踪研究,掌握了该树种在林区,特别是北部林区的繁殖性能和措施,分析确定了树种扩繁应用的基本方法及范围,相关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1、 试验地概况
本研究试验地选择华池林业总场辖域内的白马、城壕、南梁、大凤川4个林场,集中代表了子午岭北部林区的地貌环境特点及林区、林区外两种自然立地条件。华池林业总场位于甘肃省庆阳市东北部华池县境内,处于子午岭(庆阳段)林区北部,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7°29'-108°33',北纬36°07'-36°51'之间。
白马林场试验地为林区外条件,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貌,海拔1303 m,年降水量380mm,年平均气温7.5℃,无霜期155d,土壤主要为黄绵土,厚度60cm左右,质地疏松较肥沃,PH值7.2;城壕、南梁、大凤川林场试验地为典型的林区自然条件,海拔1010~1740m,相对高差200~400m,气候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均温8.4℃,年无霜期165d,平均降雨量481.2mm,由东南向西北呈递减趋势。土壤主要为黄绵土和黑垆土,土层厚度20-60cm之间,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PH值7.5~8.1。
2、 材料和方法
2.1试验材料
2012年调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香花槐种苗1000株,种根20kg作为试验材料。种苗为1年生苗木,高度80~140cm,种根直径0.3~1.4cm,材料分别在大凤川新庄台苗圃地及时进行了越冬假植和混沙坑藏处理。
2.2试验方法
香花槐不结种子,一般采用无性繁殖方法进行繁育。扦插法在试验区极难生根,因此本研究主要开展埋根法与嫁接法两种繁育方式的试验。
2.2.1埋根繁殖试验
⑴试验地设置 埋根育苗试验自2013年起连续进行了2年,两年试验方法相同,均采用随机区组法排列,种根4种截取法,3次重复。试验地设置在大凤川新庄台苗圃及南梁林场东沟台苗圃地,育苗试验地面积各为400m2。试验结果取两地调查平均值。
⑵截根 按直径分为0.3cm以下、0.3~0.8cm、0.9~1.4cm、1.4cm以上4种类型,于3月中旬将种根切成4~5cm小段归类。
⑶整地 亩施磷肥50kg、复合肥100kg,喷施50%辛硫磷乳油和3‰高錳酸钾溶液进行土壤防虫和消毒处理后,翻耕整地做床。
⑷排根 在整好的苗床上开60cm的行距2条浅沟,根据种根不同类型设置重复,并按40cm的根间距平放沟内覆土5cm覆膜。
⑸管理 勤于检查,及时放苗,加强常规土肥水管理。
2.2.2嫁接繁育试验
⑴时间:2014年4月上旬树液流动至萌芽前。
⑵地点:大凤川新庄台苗圃刺槐新育苗地,面积2亩。
⑶材料: 2013年新育一年生刺槐为砧木,剪取定植香花槐的健壮侧枝为接穗。
⑷方法:采用劈接法,在砧木根颈部以上5cm处嫁接。
⑸管理:随时除去砧木隐芽或不定芽萌生的枝条,剪除苗木主干上过多的侧枝,并视土壤墒情全年灌水2~3次、锄草4~5次。
2.3观测指标
2.3.1埋根出苗率观测
每年6月中下旬,对埋根育苗出苗率按照种根不同类型、分别不同的重复进行观测记载。2.3.2嫁接出苗率观测
嫁接当年10月下旬,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设置样方对嫁接的香花槐成活率进行调查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埋根育苗
埋根繁育试验结果见表1。
从表1看出,连续2年的埋根繁育试验结论基本一致,以直径0.8~0.3cm的香花槐根穗出苗率、双株率最高,其次是直径1.4~0.9cm的,直径1.4 cm以上的根穗平均出苗率一般,而以直径0.3 cm以下的出苗率最差。
3.2嫁接育苗
采用一年生刺槐作砧木嫁接香花槐,经成活率抽样调查得表2。
由表2,嫁接法繁育香花槐,其平均成活率可达77.9﹪,总体生长正常,但表现不及埋根繁育苗木。
4、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香花槐采用埋根覆膜法繁育,以直径0.8~0.3cm的种根粗度产苗量最大,直径0.3 cm以下的最差,说明种根过粗或过细严重影响发芽率低,甚至导致不发芽;采用刺槐作砧木嫁接繁殖香花槐,其成活率和生长量表现为正常水平,可作为苗木繁育的另一重要补充方式在实践中应用。
4.2讨论
香花槐在子午岭北部林区引种栽培成功,不仅为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增加了新的树种资源,同时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适生树种的苗木繁育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在城镇绿化、工程造林等方面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作者简介:朱晓东(1968– ),男,甘肃镇原人,工程师,从事林木引种开发与管理工作。
通讯作者:马德辉(1966– ),男,甘肃会宁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林业种苗培育与营林生产工作。
【关键词】:子午岭,香花槐,繁育,试验
中图分类号: S722.8+9 文献标识码:A
香花槐于本世纪初引入庆阳试栽,现全市范围内均有分布,尤以中南部塬区城镇绿化应用较多,东部子午岭林区栽培时间较晚,相关研究较少。为切实丰富当地林木种植资源和营林树种选择,笔者通过多年跟踪研究,掌握了该树种在林区,特别是北部林区的繁殖性能和措施,分析确定了树种扩繁应用的基本方法及范围,相关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1、 试验地概况
本研究试验地选择华池林业总场辖域内的白马、城壕、南梁、大凤川4个林场,集中代表了子午岭北部林区的地貌环境特点及林区、林区外两种自然立地条件。华池林业总场位于甘肃省庆阳市东北部华池县境内,处于子午岭(庆阳段)林区北部,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7°29'-108°33',北纬36°07'-36°51'之间。
白马林场试验地为林区外条件,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貌,海拔1303 m,年降水量380mm,年平均气温7.5℃,无霜期155d,土壤主要为黄绵土,厚度60cm左右,质地疏松较肥沃,PH值7.2;城壕、南梁、大凤川林场试验地为典型的林区自然条件,海拔1010~1740m,相对高差200~400m,气候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均温8.4℃,年无霜期165d,平均降雨量481.2mm,由东南向西北呈递减趋势。土壤主要为黄绵土和黑垆土,土层厚度20-60cm之间,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PH值7.5~8.1。
2、 材料和方法
2.1试验材料
2012年调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香花槐种苗1000株,种根20kg作为试验材料。种苗为1年生苗木,高度80~140cm,种根直径0.3~1.4cm,材料分别在大凤川新庄台苗圃地及时进行了越冬假植和混沙坑藏处理。
2.2试验方法
香花槐不结种子,一般采用无性繁殖方法进行繁育。扦插法在试验区极难生根,因此本研究主要开展埋根法与嫁接法两种繁育方式的试验。
2.2.1埋根繁殖试验
⑴试验地设置 埋根育苗试验自2013年起连续进行了2年,两年试验方法相同,均采用随机区组法排列,种根4种截取法,3次重复。试验地设置在大凤川新庄台苗圃及南梁林场东沟台苗圃地,育苗试验地面积各为400m2。试验结果取两地调查平均值。
⑵截根 按直径分为0.3cm以下、0.3~0.8cm、0.9~1.4cm、1.4cm以上4种类型,于3月中旬将种根切成4~5cm小段归类。
⑶整地 亩施磷肥50kg、复合肥100kg,喷施50%辛硫磷乳油和3‰高錳酸钾溶液进行土壤防虫和消毒处理后,翻耕整地做床。
⑷排根 在整好的苗床上开60cm的行距2条浅沟,根据种根不同类型设置重复,并按40cm的根间距平放沟内覆土5cm覆膜。
⑸管理 勤于检查,及时放苗,加强常规土肥水管理。
2.2.2嫁接繁育试验
⑴时间:2014年4月上旬树液流动至萌芽前。
⑵地点:大凤川新庄台苗圃刺槐新育苗地,面积2亩。
⑶材料: 2013年新育一年生刺槐为砧木,剪取定植香花槐的健壮侧枝为接穗。
⑷方法:采用劈接法,在砧木根颈部以上5cm处嫁接。
⑸管理:随时除去砧木隐芽或不定芽萌生的枝条,剪除苗木主干上过多的侧枝,并视土壤墒情全年灌水2~3次、锄草4~5次。
2.3观测指标
2.3.1埋根出苗率观测
每年6月中下旬,对埋根育苗出苗率按照种根不同类型、分别不同的重复进行观测记载。2.3.2嫁接出苗率观测
嫁接当年10月下旬,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设置样方对嫁接的香花槐成活率进行调查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埋根育苗
埋根繁育试验结果见表1。
从表1看出,连续2年的埋根繁育试验结论基本一致,以直径0.8~0.3cm的香花槐根穗出苗率、双株率最高,其次是直径1.4~0.9cm的,直径1.4 cm以上的根穗平均出苗率一般,而以直径0.3 cm以下的出苗率最差。
3.2嫁接育苗
采用一年生刺槐作砧木嫁接香花槐,经成活率抽样调查得表2。
由表2,嫁接法繁育香花槐,其平均成活率可达77.9﹪,总体生长正常,但表现不及埋根繁育苗木。
4、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香花槐采用埋根覆膜法繁育,以直径0.8~0.3cm的种根粗度产苗量最大,直径0.3 cm以下的最差,说明种根过粗或过细严重影响发芽率低,甚至导致不发芽;采用刺槐作砧木嫁接繁殖香花槐,其成活率和生长量表现为正常水平,可作为苗木繁育的另一重要补充方式在实践中应用。
4.2讨论
香花槐在子午岭北部林区引种栽培成功,不仅为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增加了新的树种资源,同时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适生树种的苗木繁育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在城镇绿化、工程造林等方面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作者简介:朱晓东(1968– ),男,甘肃镇原人,工程师,从事林木引种开发与管理工作。
通讯作者:马德辉(1966– ),男,甘肃会宁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林业种苗培育与营林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