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是综合性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必须的语文能力,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作文教学既能形成学生初步的写作能力,又能发展他们的思维,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还能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
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而言,他们词汇量有限,习作的過程中出现了词不达意、错别字多等问题也不能操之过急,只要孩子能努力地把作文写出来,而且非常乐意去写,就应该给予肯定。
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掌握的词汇不多,认识的事物不丰富,见识也少,普遍存在怕写作文,怕作文写不好,作文无处下手等问题。因此,必须在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突破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想方设法指导好初学作文的学生,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研究作文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树立作文的信心。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主要做法。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要有勇气打破传统的课堂作文教学的模式。可以带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生活;积极引导学生去认识、探索、思考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物,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引导学生注意不同的观察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同样的事物,由于观察点和时间、天气的不同,观察者的心情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一样。好像观察我们学校校园内的花园,在晨雾里,朝阳下,烈日中,风雨中,夕阳下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景象。如果观察点站在校门口看,我们描绘的景象不同,站在左右边看上去又不同。因此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提高观察质量。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运用。只有大量地、广泛地阅读吸收,才能有丰富的、自如的写作运用。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与书交朋友,让学生学会自己阅读。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及时把课外阅读中看到的好词佳句摘抄到笔记本上,为顺利写作积累丰富的资料。
三、紧扣课文指导学生仿写
学生有一个天性就是模仿。所以从说到写,从句到段到篇,循序渐进。还要紧扣课文中的阅读范文进行仿写训练。可以仿片段,也可以仿全文;可以仿语言文字,也可以仿结构布局,还可以仿作者的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通过模仿练习,学生不但掌握了观察事物的方法,而且学会了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
四、注重学生作文的修改
对于学生的作文,除了注重指导如何观察,如何阅读吸收,如何仿写外,还要重视“如何修改”的指导。
1.指导学生自己修改
学生写完作文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要求学生首先检查自己写的选材内容是否合题意。然后检查有无错别字,句子是否通顺、连贯。哪些地方需要补充,哪些地方可以删去。最后把自己认为满意的一篇好文章,工整地抄一遍,使学生养成自我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相互改
教师要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要让学生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们听,请同学们提出意见帮助修改。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又能起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作用。
3.教师要认真批改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对观察细致,表达得体,富有创见的作文,必须给予充分的肯定,写上赞扬、鼓励的批语。对语句不通或词不达意的作文,教师更应该重视。对这类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要适当降低要求,最好是面批,更应该详改,哪怕是一个标点。
五、注重评价
学生的每一篇习作都付出了一定的努力,总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劳动给予肯定与鼓励,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心理,做到少改多批,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优秀习作中的 “闪光点”,更要发现差的习作中情感表达的“闪光点”。即便有欠缺的地方,也要婉转地评价,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通过评价,让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和可望可即的奋斗目标,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励不断进步。
实践证明,只要培养学生多观察、多读、多写、多改、多评就能有所提高,就能使学生在日后的作文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而言,他们词汇量有限,习作的過程中出现了词不达意、错别字多等问题也不能操之过急,只要孩子能努力地把作文写出来,而且非常乐意去写,就应该给予肯定。
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掌握的词汇不多,认识的事物不丰富,见识也少,普遍存在怕写作文,怕作文写不好,作文无处下手等问题。因此,必须在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突破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想方设法指导好初学作文的学生,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研究作文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树立作文的信心。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主要做法。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要有勇气打破传统的课堂作文教学的模式。可以带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生活;积极引导学生去认识、探索、思考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物,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引导学生注意不同的观察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同样的事物,由于观察点和时间、天气的不同,观察者的心情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一样。好像观察我们学校校园内的花园,在晨雾里,朝阳下,烈日中,风雨中,夕阳下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景象。如果观察点站在校门口看,我们描绘的景象不同,站在左右边看上去又不同。因此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提高观察质量。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运用。只有大量地、广泛地阅读吸收,才能有丰富的、自如的写作运用。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与书交朋友,让学生学会自己阅读。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及时把课外阅读中看到的好词佳句摘抄到笔记本上,为顺利写作积累丰富的资料。
三、紧扣课文指导学生仿写
学生有一个天性就是模仿。所以从说到写,从句到段到篇,循序渐进。还要紧扣课文中的阅读范文进行仿写训练。可以仿片段,也可以仿全文;可以仿语言文字,也可以仿结构布局,还可以仿作者的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通过模仿练习,学生不但掌握了观察事物的方法,而且学会了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
四、注重学生作文的修改
对于学生的作文,除了注重指导如何观察,如何阅读吸收,如何仿写外,还要重视“如何修改”的指导。
1.指导学生自己修改
学生写完作文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要求学生首先检查自己写的选材内容是否合题意。然后检查有无错别字,句子是否通顺、连贯。哪些地方需要补充,哪些地方可以删去。最后把自己认为满意的一篇好文章,工整地抄一遍,使学生养成自我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相互改
教师要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要让学生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们听,请同学们提出意见帮助修改。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又能起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作用。
3.教师要认真批改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对观察细致,表达得体,富有创见的作文,必须给予充分的肯定,写上赞扬、鼓励的批语。对语句不通或词不达意的作文,教师更应该重视。对这类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要适当降低要求,最好是面批,更应该详改,哪怕是一个标点。
五、注重评价
学生的每一篇习作都付出了一定的努力,总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劳动给予肯定与鼓励,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心理,做到少改多批,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优秀习作中的 “闪光点”,更要发现差的习作中情感表达的“闪光点”。即便有欠缺的地方,也要婉转地评价,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通过评价,让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和可望可即的奋斗目标,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励不断进步。
实践证明,只要培养学生多观察、多读、多写、多改、多评就能有所提高,就能使学生在日后的作文道路上,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