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赐给;安全;金钥匙
《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可见,幼儿的安全是一切发展的保障,幼儿只有在生命安全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学龄前幼儿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烈,喜欢冒险和尝试,对身边的危险缺乏敏感性,自护和保护同伴的能力极为欠缺。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从小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训练,培养幼儿的防范意识,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一、创设和利用环境,丰富安全知识
繽纷五彩的生活,使幼儿对身边的事物总有着诸多的好奇,总想看个究竟,弄个明白,也正是这好奇心理,促使孩子们不断地去模仿。幼儿园要在创设环境时,始终遵循趣味性的原则,充分利用空间、角落、走廊、楼梯,创设如展示墙、表演区、动感影院、“交通标志” 区等,形成了一个个充满儿童趣味又便于幼儿开展活动的“小社会”,丰富幼儿的安全知识。幼儿园安全环境的创设必须是一个动态的、可变化的环境。我们可以创编幼儿感兴趣的安全教育儿歌、小品、游戏等,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例如:在走廊里设置“安全出口”标志,并让幼儿了解它的含义。在楼梯上粘贴小脚印和箭头标志,看到这些图片幼儿乐意跟随小脚丫的脚印走,也能提醒幼儿上下楼梯靠右行。在环境创设中,布置一些常用的安全标志,包括交通安全标志、电力安全标志、防火安全标志等,让幼儿认识,并通过游戏等形式加以巩固。也可利用孩子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画为榜样。还可通过观看电视录像资料,制作简单明了的操作卡片,编制朗朗上口的绕口令,编写优美动听的儿歌等,向幼儿讲解和传授一些生活中所必须的安全知识。让环境育人,让环境说话,在环境中渗透安全教育,丰富幼儿安全知识。
二、从细微处入手,强化安全意识
孩子年龄小,知识贫乏。因此,教师应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教给幼儿一些生活小知识。如:每天喝牛奶时,请小朋友先试一试是否太烫,杯子太烫不能马上去端;小物件、小饰物不要衔在口里玩,以免吞进气管里;小颗粒玩具不要放进鼻孔和耳朵玩,以免塞住鼻孔和耳朵;开门、关门时先要看看手是否放在门框上,小手指不要放在门缝里,以免压伤手指;电插座有电,不要去摸,以免触电;上下楼梯要一个接一个扶栏杆有序的走,不要拥挤,不要在楼梯、过道上追逐玩耍,不要跳楼梯;吃饭时不嬉笑打闹、不玩筷子;不要站在秋千前后看别人荡秋千;不上桌椅、不上窗台;以及晨午检、早操、就餐、午睡、入厕、区域活动、室外活动等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经常提醒或设置安全警示,并请小朋友们相互监督,定期评选出“平安小卫士”。通过这些在日常生活中的有机渗透,不仅可以避免一些意外伤害与不幸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为幼儿安全行为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实战训练”,进行安全教育
日本有教育学家指出:“游戏活动要有一定的冒险性,如果没有,孩子无法真正形成回避危险的能力”。现代安全教育应该是集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全面教育。除了让幼儿了解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识外,还可以引导他们进行一些“实战训练”,通过角色游戏将“知”转化为“行”,从而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如开展“交通安全实景模拟”游戏,在大院子里设置“十字路口”场景:有绿化带、有建筑物;有汽车、自行车;有斑马线、红绿灯、人行道,让幼儿扮演各类人物角色,如汽车司机、交警、行人,然后通过游戏组织幼儿安全过马路,左转弯、右转弯。通过实地模拟,让幼儿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意义,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好习惯,把所学的交通规则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在游戏中得到运用。也可聘请交警叔叔,给幼儿讲解一些简单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再如开展“发生火灾怎么办”,聘请消防官员来园讲授消防安全知识,并实地演练。通过观看录像、图片,使幼儿在了解火的用途和危害后,开展一些自救演习。像学习拨打119,学习躲藏火灾,掌握灭火及逃生自救的基本技能(用湿布塞门缝,用水浸湿棉被塞上门窗,用湿毛巾捂嘴巴),学习如何安全疏散,学习灭火器的使用方法。通过模拟训练,让幼儿在游戏中亲身体验遇火灾自救逃生方法和技能,提高幼儿安全防火意识和逃生自救的能力。
四、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不是一个孤立的活动,而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结合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必要的、适时的安全提示。如:语言故事“小兔乖乖”,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后,通过角色表演,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游戏环境中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如组织幼儿玩室外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时,教师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在锻炼幼儿追逐跑的同时,让幼儿慢慢学会跑中躲闪,减少幼儿的意外摔伤事故;同时也要教育幼儿躲避生活中的“老狼”。通过开展“受伤了怎么办”“碗里的汤泼了”等主题活动,向幼儿介绍烫伤、烧伤、出血及出现意外事故的自救方法,培养自我保护能力。
五、家园互动,深化幼儿的自我保护教育
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单靠幼儿园的教育是不够的,需要家园合力,家长应紧密配合幼儿园,强化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深化自我保护教育。家长平时应让幼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使幼儿学会照顾自己,如:鞋带松了会自己系好以免摔倒,天气冷了会自己加衣服等。家长应加强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训练,并有意识地让幼儿独立地处理一些问题,使之掌握适应自身生理或心理变化、周围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做到遇事不慌,从容应对。幼儿园应当专门针对幼儿家长开展安全教育,如:如何让幼儿防范遭受性侵害,防走失拐骗,不让孩子乘坐拼装车、农用车、三轮汽车等,不让孩子乘坐超员、超速、酒后驾驶等违法车,不让孩子吃垃圾食品、过期食品,向家长宣传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提醒家长提高安全意识和监护人责任意识。家园共育,深化幼儿的自我保护教育。
总之,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是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除了以上几方面外,教师、家长还必须因时因地,抓住幼儿中的偶发事件、典型事例,利用时机及时教育,帮助孩子了解“违规行为”的潜在危险,从小启蒙幼儿的安全意识,灌输安全知识,鼓励他们学习保护自己,使他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可见,幼儿的安全是一切发展的保障,幼儿只有在生命安全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学龄前幼儿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烈,喜欢冒险和尝试,对身边的危险缺乏敏感性,自护和保护同伴的能力极为欠缺。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从小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训练,培养幼儿的防范意识,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一、创设和利用环境,丰富安全知识
繽纷五彩的生活,使幼儿对身边的事物总有着诸多的好奇,总想看个究竟,弄个明白,也正是这好奇心理,促使孩子们不断地去模仿。幼儿园要在创设环境时,始终遵循趣味性的原则,充分利用空间、角落、走廊、楼梯,创设如展示墙、表演区、动感影院、“交通标志” 区等,形成了一个个充满儿童趣味又便于幼儿开展活动的“小社会”,丰富幼儿的安全知识。幼儿园安全环境的创设必须是一个动态的、可变化的环境。我们可以创编幼儿感兴趣的安全教育儿歌、小品、游戏等,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例如:在走廊里设置“安全出口”标志,并让幼儿了解它的含义。在楼梯上粘贴小脚印和箭头标志,看到这些图片幼儿乐意跟随小脚丫的脚印走,也能提醒幼儿上下楼梯靠右行。在环境创设中,布置一些常用的安全标志,包括交通安全标志、电力安全标志、防火安全标志等,让幼儿认识,并通过游戏等形式加以巩固。也可利用孩子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画为榜样。还可通过观看电视录像资料,制作简单明了的操作卡片,编制朗朗上口的绕口令,编写优美动听的儿歌等,向幼儿讲解和传授一些生活中所必须的安全知识。让环境育人,让环境说话,在环境中渗透安全教育,丰富幼儿安全知识。
二、从细微处入手,强化安全意识
孩子年龄小,知识贫乏。因此,教师应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教给幼儿一些生活小知识。如:每天喝牛奶时,请小朋友先试一试是否太烫,杯子太烫不能马上去端;小物件、小饰物不要衔在口里玩,以免吞进气管里;小颗粒玩具不要放进鼻孔和耳朵玩,以免塞住鼻孔和耳朵;开门、关门时先要看看手是否放在门框上,小手指不要放在门缝里,以免压伤手指;电插座有电,不要去摸,以免触电;上下楼梯要一个接一个扶栏杆有序的走,不要拥挤,不要在楼梯、过道上追逐玩耍,不要跳楼梯;吃饭时不嬉笑打闹、不玩筷子;不要站在秋千前后看别人荡秋千;不上桌椅、不上窗台;以及晨午检、早操、就餐、午睡、入厕、区域活动、室外活动等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经常提醒或设置安全警示,并请小朋友们相互监督,定期评选出“平安小卫士”。通过这些在日常生活中的有机渗透,不仅可以避免一些意外伤害与不幸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为幼儿安全行为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实战训练”,进行安全教育
日本有教育学家指出:“游戏活动要有一定的冒险性,如果没有,孩子无法真正形成回避危险的能力”。现代安全教育应该是集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全面教育。除了让幼儿了解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识外,还可以引导他们进行一些“实战训练”,通过角色游戏将“知”转化为“行”,从而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如开展“交通安全实景模拟”游戏,在大院子里设置“十字路口”场景:有绿化带、有建筑物;有汽车、自行车;有斑马线、红绿灯、人行道,让幼儿扮演各类人物角色,如汽车司机、交警、行人,然后通过游戏组织幼儿安全过马路,左转弯、右转弯。通过实地模拟,让幼儿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意义,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好习惯,把所学的交通规则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在游戏中得到运用。也可聘请交警叔叔,给幼儿讲解一些简单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再如开展“发生火灾怎么办”,聘请消防官员来园讲授消防安全知识,并实地演练。通过观看录像、图片,使幼儿在了解火的用途和危害后,开展一些自救演习。像学习拨打119,学习躲藏火灾,掌握灭火及逃生自救的基本技能(用湿布塞门缝,用水浸湿棉被塞上门窗,用湿毛巾捂嘴巴),学习如何安全疏散,学习灭火器的使用方法。通过模拟训练,让幼儿在游戏中亲身体验遇火灾自救逃生方法和技能,提高幼儿安全防火意识和逃生自救的能力。
四、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不是一个孤立的活动,而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结合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必要的、适时的安全提示。如:语言故事“小兔乖乖”,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后,通过角色表演,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游戏环境中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如组织幼儿玩室外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时,教师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在锻炼幼儿追逐跑的同时,让幼儿慢慢学会跑中躲闪,减少幼儿的意外摔伤事故;同时也要教育幼儿躲避生活中的“老狼”。通过开展“受伤了怎么办”“碗里的汤泼了”等主题活动,向幼儿介绍烫伤、烧伤、出血及出现意外事故的自救方法,培养自我保护能力。
五、家园互动,深化幼儿的自我保护教育
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单靠幼儿园的教育是不够的,需要家园合力,家长应紧密配合幼儿园,强化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深化自我保护教育。家长平时应让幼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使幼儿学会照顾自己,如:鞋带松了会自己系好以免摔倒,天气冷了会自己加衣服等。家长应加强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训练,并有意识地让幼儿独立地处理一些问题,使之掌握适应自身生理或心理变化、周围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做到遇事不慌,从容应对。幼儿园应当专门针对幼儿家长开展安全教育,如:如何让幼儿防范遭受性侵害,防走失拐骗,不让孩子乘坐拼装车、农用车、三轮汽车等,不让孩子乘坐超员、超速、酒后驾驶等违法车,不让孩子吃垃圾食品、过期食品,向家长宣传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提醒家长提高安全意识和监护人责任意识。家园共育,深化幼儿的自我保护教育。
总之,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是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除了以上几方面外,教师、家长还必须因时因地,抓住幼儿中的偶发事件、典型事例,利用时机及时教育,帮助孩子了解“违规行为”的潜在危险,从小启蒙幼儿的安全意识,灌输安全知识,鼓励他们学习保护自己,使他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