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已逐步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种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在这种充满民主的氛围中自由讨论、自主探索、放飞思维、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方式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思维得到锻炼,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关键词:合作学习;自主探索;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1-0069
自提出课堂教学改革以来,小组合作学习已逐步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现在,笔者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体会与平日在一些听课中的发现小结,谈谈对这一课题的理解与认识。
一、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
1. 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四步。
(1)合作学习课题的产生。课题的产生可能是教师在备课中预计的,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教师在备课中就已经安排好了学生在学习圆的公式前应先由小组合作,通过测量计算得出圆的周长与圆直径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在课堂教学中突发性的。
(2)合作学习前的组内成员的个体思考与准备。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只有有了这个过程,在合作的过程中才能起“合作”的效果,否则就會成为个人的演说或展示。但这一过程在教学实际中却常常被忽略。
(3)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部分。所以在这一过程中也要安排更长的时间。
(4)汇报、小结,形成共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是一个总结提高的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善于组织与引导。
2. 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比较简单,在大班教学中,一般为了便于组织,很多教师喜欢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前后桌的学生为一组。在这四人当中选出学习小组长,组织合作讨论学习。也有的时候因为教学需要,把全班学生重新分成5~8人小组的。一般来讲,每一个小组的人数不宜过多。
3. 小组合作学习时机的安排
一般来讲,学生一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能解决的应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独立不容易操作的,可以小组合作操作完成。总之,遵循一个原则:个人能完成不进行小组合作。
二、在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误区
误区之一:小组合作中缺乏独立思考,人云亦云
一次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教师在复习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后,就直接布置:“假如把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改为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该怎样算呢?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研究一下。”当时我注意听了在我旁边一组的讨论过程。有一位同学很快就提出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这个建议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于是,方案通过,大家接着举了几个例子验证,合作很快就结束了。
像这节课,小组合作之前缺少了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在学生对这个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看法之前就急急忙忙地让学生展开讨论,由于学生的思维没有完全打开,容易被他人的看法同化,才会造成这种合作“人云亦云”的现象。
误区之二:小组合作,时间不够,“虎头蛇尾”
前不久我听了一节课,上的是“圆的周长”。教师在设计中是想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测量出几种圆形物体的周长与直径,并计算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合作研究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在课堂上,由于学生在一些操作上不太熟练,花时较长,教师在数次看表后,可能是怕超出预定的时间,完不成原来预定的教学。所以一再催促学生,原本有条不紊的学生逐渐忙乱起来,最后,还是在教师的数秒中仓促结束了合作。其后,研究结果误差很大,偏离了教学期望值。就这样,原本是一节设计并不坏的课,就因为没有充裕的合作时间而遗憾地收场了。
误区之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讨论价值,合作学习成为为合作而合作,造成“摆样子”“走过场”的现象。
在一次听“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的教学课时,教师在让学生说了生活中的一些长方体物体后,让学生拿出了自己准备好了的长方体盒子。然后,要求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出如下问题:长方体有几个面?长方体有几条棱?有几个顶点?在教师布置后,学生没有花什么时间,很快地得出了准确的答案。坐在那里,东张西望。像这节课中这种一个人就能比较容易做好的问题,又何须小组合作呢?
三、我们在教学中采取的措施
措施一:在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之前,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做好充分准备。同时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想法,敢于动手操作。
措施二:在一节课中,要尽量做到不该浪费的时间一秒钟也不要浪费,该用的时间再多也不要吝啬,尽可能保证学生在合作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究。此外,在小组合作中如果有些操作较难、较复杂的,教师还可以做适当的指导,同时要求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要分工协作好,选出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从而提高小组合作的时效性。
措施三: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地知道每一个问题的难易度,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操作水平,从而预设好在课堂中要讨论,要小组合作研究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讲,合作学习大多安排在学习内容中的重点或难点处。当我们在设计时没有定为小组讨论的但学生在解决时感到困难的,根据需要,我们应当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来把问题解决好,是学生需要小组合作而小组合作,而不是为使学生小组合作而小组合作。
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改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会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作为当今的教育者,在自己的教学中应当不断地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不断地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中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赞贤小学 341400)
关键词:合作学习;自主探索;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1-0069
自提出课堂教学改革以来,小组合作学习已逐步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现在,笔者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体会与平日在一些听课中的发现小结,谈谈对这一课题的理解与认识。
一、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
1. 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四步。
(1)合作学习课题的产生。课题的产生可能是教师在备课中预计的,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教师在备课中就已经安排好了学生在学习圆的公式前应先由小组合作,通过测量计算得出圆的周长与圆直径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在课堂教学中突发性的。
(2)合作学习前的组内成员的个体思考与准备。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只有有了这个过程,在合作的过程中才能起“合作”的效果,否则就會成为个人的演说或展示。但这一过程在教学实际中却常常被忽略。
(3)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部分。所以在这一过程中也要安排更长的时间。
(4)汇报、小结,形成共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是一个总结提高的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善于组织与引导。
2. 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比较简单,在大班教学中,一般为了便于组织,很多教师喜欢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前后桌的学生为一组。在这四人当中选出学习小组长,组织合作讨论学习。也有的时候因为教学需要,把全班学生重新分成5~8人小组的。一般来讲,每一个小组的人数不宜过多。
3. 小组合作学习时机的安排
一般来讲,学生一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能解决的应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独立不容易操作的,可以小组合作操作完成。总之,遵循一个原则:个人能完成不进行小组合作。
二、在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误区
误区之一:小组合作中缺乏独立思考,人云亦云
一次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教师在复习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后,就直接布置:“假如把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改为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该怎样算呢?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研究一下。”当时我注意听了在我旁边一组的讨论过程。有一位同学很快就提出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这个建议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于是,方案通过,大家接着举了几个例子验证,合作很快就结束了。
像这节课,小组合作之前缺少了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在学生对这个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看法之前就急急忙忙地让学生展开讨论,由于学生的思维没有完全打开,容易被他人的看法同化,才会造成这种合作“人云亦云”的现象。
误区之二:小组合作,时间不够,“虎头蛇尾”
前不久我听了一节课,上的是“圆的周长”。教师在设计中是想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测量出几种圆形物体的周长与直径,并计算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合作研究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在课堂上,由于学生在一些操作上不太熟练,花时较长,教师在数次看表后,可能是怕超出预定的时间,完不成原来预定的教学。所以一再催促学生,原本有条不紊的学生逐渐忙乱起来,最后,还是在教师的数秒中仓促结束了合作。其后,研究结果误差很大,偏离了教学期望值。就这样,原本是一节设计并不坏的课,就因为没有充裕的合作时间而遗憾地收场了。
误区之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讨论价值,合作学习成为为合作而合作,造成“摆样子”“走过场”的现象。
在一次听“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的教学课时,教师在让学生说了生活中的一些长方体物体后,让学生拿出了自己准备好了的长方体盒子。然后,要求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出如下问题:长方体有几个面?长方体有几条棱?有几个顶点?在教师布置后,学生没有花什么时间,很快地得出了准确的答案。坐在那里,东张西望。像这节课中这种一个人就能比较容易做好的问题,又何须小组合作呢?
三、我们在教学中采取的措施
措施一:在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之前,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做好充分准备。同时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想法,敢于动手操作。
措施二:在一节课中,要尽量做到不该浪费的时间一秒钟也不要浪费,该用的时间再多也不要吝啬,尽可能保证学生在合作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究。此外,在小组合作中如果有些操作较难、较复杂的,教师还可以做适当的指导,同时要求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要分工协作好,选出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从而提高小组合作的时效性。
措施三: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地知道每一个问题的难易度,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操作水平,从而预设好在课堂中要讨论,要小组合作研究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讲,合作学习大多安排在学习内容中的重点或难点处。当我们在设计时没有定为小组讨论的但学生在解决时感到困难的,根据需要,我们应当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来把问题解决好,是学生需要小组合作而小组合作,而不是为使学生小组合作而小组合作。
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改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会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作为当今的教育者,在自己的教学中应当不断地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不断地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中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赞贤小学 34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