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解题思维能力的探究与思考

来源 :中国教师与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6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的成败取决于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实践证明,激发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的一个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习惯是学生学好数学,教师顺利开展教学的利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学生数学思维的推动力在于教师在课堂所营造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结合实际;解题思维;思维习惯
  To cultivate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of exploration and thinking to solve problems
  Liang Ruijiang
  【Abstract】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classroom teaching depends on whether students actively,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stimulate the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 ability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method. Training students' logical thinking habit is the student learn mathematics, teachers teaching smoothly. Develop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 ability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teaching,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 of the driving force lies in the teachers' classroom atmosphere in the classroom.
  【Key words】Based on the actual; The problem solving thinking; Thinking habit
  课堂教学的成败取决于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新时期的数学教学对我们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讲求实效,提高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也给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目标,"如何在课堂教学的四十分钟内增效益,提质量?"多年的教学经验说明,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而提倡思维开放的教学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习惯将会有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
  一、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生活问题带动解题思维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就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教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1、结合生活实际,合理组织教材,提高学生用数学思维看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开放形式上的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问题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例如对于如下的问题:"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如果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可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这种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做法,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了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结合生活实际,联想生活情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工程问题之后,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邻居李爷爷带了一些钱去鸡蛋和鸭蛋,他带的钱如果只买鸡蛋,恰好能买10只,如果只买鸭蛋恰好能买20只。那么他买5了只鸡蛋,剩下的钱可以买多少个鸭蛋?这个问题突破了常规"工程问题"的命题方式,提高了命题的趣味性和生活性,学生在思考这类问题的时候,就可以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从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3、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二、培养学生解题的思维习惯
  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反过来,良好的逻辑思维,又会引导出准确、流畅而又周密的语言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只强调"怎样解题",而忽视了"如何说题(说题意、说思路、说解法、说检验等)"。看似这是重视解题,实则这是忽略解题能力的培养。另外,从学生解题的实际表现看,学生解题的错误,一般是由于缺乏细致、周密的逻辑思考和分析。特别是当作业量稍多时,这种表现更为突出。加强课堂教学中的"说题训练","一例多说"法即采用"顺逆说"、"转换说"和"辩论说"等几种训练形式,养成学生解题的思维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1、顺逆说。
  每解答一道应用题时,不必急于去求答案,而要让学生分别进行顺思考和逆思考,把解题思路及计划说出来。再把说出的意义与原题对照,看看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则要重新分析,认真检查,直到说出的意义与原题一致为止。
  2、转换说
  对于题中某一个条件或问题,要引导学生善于运用转换的思想,说成与其内容等价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使学生加深理解,从而丰富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这样,学生解题思路就会开阔,方法就会灵活多样,从而化难为易。
  3、辩论说
  鼓励学生有理有据的自由争辩,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发表不同见解的思维品质,寻找到独特的解题方法。有一次,一位老师教学解答圆面积一题时,老师问学生:"计算圆面积要知道什么条件才能进行计算?"多数学生回答"必须知道半径,才能求出圆面积。"但有一个学生举手表示不同意,认为"知道周长或直径,同样可以计算圆面积。"对这个学生的回答,老师一方面作了肯定,另一方面要他和持不同意见的同学进行辩论。这样,双方经过几轮辩论后,使这位学生认识到"已知周长或直径,最终还是要先求出半径"的道理。另外,也使大部分同学明白了"不光只有知道半径,才能计算圆面积"的道理。 学习"圆的认识"后设计游戏:学生站成一排横队,距队伍2米处放一泥人,大家套圈。学生体会到不公平,应站成一圆圈或站成纵队才公平,更好地体会"在同一个圆内半径都相等"。
  三、多面思维探索,培养学生解题思维的灵活性
  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容易产生消极的思维定势,造成一些机械思维模式,干扰解题的准确性和灵活性。有的学生常常将题中的两个数据随意连接,而忽视其逻辑意义。为了排除学生这种消极思维定势的干扰,在解题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常运用的方法有"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
  1、一题多问。
  同一道题,同样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样,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教学效果。象同一道题,老师还可以从分析上多提问,从解法上多提问,从检验上多提问,进行多问启思训练,培养学习思维的灵活性
  2、一题多解。
  在解题时,要经常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探求解题途径,以求最佳解法。
  3、学生解题时,往往受解题动机的影响,因局部感知而干扰整体的认识。通常,教学中的变条件、变问题、条件和问题的互换等,都是一题多变的好形式,但是,变题训练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要在学生较牢固的掌握法则、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变题型练。否则,将淡化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不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
  四、利用思辨问题或实验结论作引导
  利用思辨问题或实验结论作引导。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启发学生的思考。有时学生所学的知识混淆不清。
  五、总结
  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开展了新课堂教育实验工作。在教改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难题,现就"讨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谈一下我们的应对措施。  问题1、学生不投入,不讨论  实验之初,老师提出了问题,要求小组同学围绕分配的问题讨论。有的小组同学积极讨论,切入正题,很快解决了问题。可有的小组同学不投入,不讨论,不能圆满完成学习任务。问其原因,回答说"没意思,有啥可讨论的",也有的回
期刊
1. 注意教学方式的转换  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自制力也不够强,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要想使学生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学生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学习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变换激趣方式,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风趣的课堂气氛,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步引起并
期刊
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就是自主、探究、合作。因此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数学思维活动。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参与条件,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我是这样做的:  1. 运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
期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改革德育工作的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
期刊
幼儿期是幼儿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孩子思想单纯,可塑性强,对他们进行国防启蒙教育,初步树立国防意识萌发爱国情感,同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优良的品格,将会对孩子们的未来成长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逐渐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少年强则中国强  国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强大后盾,是有力的保障,现代国防是全民国防,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
期刊
【摘要】乘法公式是整式乘法的重要内容,准确、熟练的掌握乘法公式对于学好整式乘法乃至整式的其他运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才能学好乘法公式呢?要学好这部分知识,应注意以下七个方面。  【关键词】乘法公式;注意事项  The teaching insight of the multiplication formulaLai Zuo ji  【Abstract】The multiplication f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明确指出:“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新课标把能力的培养,思想品德教育与基础知识的掌握提到同等地位看待,使教学目的更完整、更全面。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把数学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心灵潜移默化地受到净
期刊
【摘要】对初中体育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即体育中考的弊端和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的现象,进行了讨论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完善初中体育教学,使体育教学工作更趋于合理化,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体育教学;现状;改革措施  Junior middle school sports teaching present situation and reform measures  
期刊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然而初中语文教学长期采用“课堂+课外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忽视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束缚,表现出厌学的情绪。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增“趣”添“味”是一种很有实效的做法。  【关键
期刊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多元化的社会,全世界人们的交往日趋频繁,英语这门语言工具越来越显示出了它的重要性。过去的"应试教育"培养的是一大批掌握大量词汇的"闭口高才生",这种"闭口英语"已非常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了。小学阶段,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增长很快,为了符合儿童身心的发展这种趋势,我们在英语整体教学中要以听说能力为重点,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在我的英语教学中,也总结了一些经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