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节目滥用音乐煽情乱象亟须源头治理

来源 :教育传媒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jushi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从分析新闻学概念、新闻本源及新闻基本原则等入手,提出将滥用音乐煽情的电视新闻划归“虚假新闻”之列,旨在敦促新闻工作者切实转作风、改文风,按照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路径,讲好中国故事,守护媒体公信力。
  【关键词】新闻学;新闻基本原则;音乐
  近年来,少数年轻新闻工作者制作电视新闻时热衷于添加音乐,竟连新闻人物的报道也概莫能外。目睹少数年轻人误入“无音乐不新闻”歧途,笔者深感不安,遂写此文溯本清源,敦促其恪守新闻真实性原则,回归正道。
  一、少数人给电视新闻滥用音乐煽情披上“学术外衣”,为其泛滥推波助澜
  笔者检索发现,讨论音乐在电视新闻中效用的文献几乎都发表在新闻类核心期刊上。这些文章的作者认为在电视新闻中添加音乐,主要效用有四个:一是能渲染气氛、强调情感,满足节目美学要求和受众审美需求;二是与画面互为补充,增强传播效果;三是节目创新表现手法、提升竞争力之需要;四是音乐属于构成新闻的元素。总而言之,他们都认为电视新闻可以配上音乐。
  这些论文给少数年轻新闻工作者滥用音乐提供了“理论根据”,将他们引入歧途。笔者发现,近年来少数新闻工作者在电视新闻、新闻专题中滥用音乐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有的已经令人瞠目结舌。个别记者把音乐当作无所不能、无坚不摧的“灵丹妙藥”。前期采访时只需蜻蜓点水,内容欠缺怎么办?时长三五分钟的人物新闻专题只采访了主人公一个人,也不采访其同事和领导,遇到诸如主题提炼不到位、故事没有起伏、新闻不吸引人之类的问题怎么办?……且看我自有高招——用音乐煽情,立即就能“一俊遮百丑”。如某作者在论文中传授经验,日常生活当中,经常观看大量的影视剧、动漫和电视广告,然后收集和存储音乐和配乐等素材。“节目中若有表现哀伤的,常用《泪花》《远处的星光》;表现高兴的画面,常用《溜冰圆舞曲》《巡逻兵进行曲》……编辑节目时,会对刑案现场画面配以紧张悬疑的音乐,在稚童玩耍的画面中配以欢快高兴的音乐……因为有大量的音乐素材积累,所以能很快找到相贴合的配乐,省时省力又高效”。①
  有的电视新闻用音乐从头灌到尾,一曲时长不够再加一曲,更有一些音乐的“风头”盖过了播音员配音和采访同期声。试问,电视新闻或新闻专题节目岂能变脸成“音乐会”?
  二、我党一向主张的新闻学基本观点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容玷污
  新闻界前辈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他指出,“唯物主义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尊重事实,无论在采访中,在编辑中,都要力求尊重客观的事实。”②新闻学的根本使命就是解决新闻的真实性问题。
  我们党向来坚决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1947年9月,晋绥分局机关报《晋绥日报》刊发专题文章,从此开展了一场被称为“反客里空”运动的维护新闻真实性运动。“客里空”是苏联作家科涅楚克笔下所写话剧《前线》中的一个阿谀逢迎、弄虚作假,能通过电话里“看到”对方流泪的记者,后来被用作一切不真实和弄虚作假的新闻工作作风的代名词。解放区新闻界掀起的这场“反客里空”运动,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提高了新闻队伍素质,赢得了人民对党的新闻事业的信任。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领导人都强调要求,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被誉为“新华社首席记者”的毛泽东,曾反复要求新闻工作者要重视调查研究,用事实说话。在《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一文中,毛泽东指出:“我们反对敌人的方法,并不用辩论,只是真实地报告我们革命工作的事实。”③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又提出,新闻要讲真话,不偷、不装、不吹。要向人民全面报道和阐明真相,不浮夸、不武断。④邓小平也多次强调新闻工作者要讲真话、办实事,反对新闻报道假、大、空。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就是要使思想与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江泽民指出:“新闻的真实性,就是要在新闻工作中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胡锦涛曾经指出:“要坚持讲真话、报实情,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事实是新闻的本源,虚假是新闻的天敌。新闻的真实性容不得一丁点马虎,否则最真实的部分也会让人觉得不真实……”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的生命是事实的客观真实性,新闻必须做到不偏不倚。记者不仅要保证新闻报道事件整体的真实可靠性,还要保证新闻报道细节的真实性。范长江曾经说,不到战场最前沿,就采访不到真实的新闻。他曾经来到离台儿庄大战只有1.5公里的31师指挥所,亲眼目睹了部队反攻的场景。第二天早上,他们在余烬未熄的台儿庄,报道了“台儿庄大捷”的消息。同样,为了获得确切的战况,抗战时期新华社牺牲了110余名战地记者,解放战争时期新华社牺牲了28名战地记者,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原社长阎吾也差一点牺牲。先辈用鲜血乃至生命,只为捍卫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陆定一说:“写新闻一定要实事求是,就是要真实,这样报纸就有威信。”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对广播电视新闻的真实性作了规定:广播电视新闻应当真实、公正。⑤复旦大学新闻学教授李良荣指出,新闻只有真实,人民才能得到正确的指导。如果报道失实,那么就会把读者引向错误道路,也影响报纸的威信。⑥尹德刚、周胜强调,文艺作品可以虚构,新闻报道无论如何不能掺假。⑦长期以来,新闻界都把真实视为安身立命之本,在实践中拓展出了调查性报道、追踪报道、深度报道、暗访等体裁及操作办法。
  三、亟须将滥用音乐煽情的电视新闻划归“虚假新闻”之列,媒体应综合施策开展源头治理
  马克思在《〈莱比锡总汇报〉的査封》中,把“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与“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作为区分“好报刊”和“坏报刊”的标志之一,他认为好的报刊应该是“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的。⑧作为声画艺术,声音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根据新闻的“剧情需要”,后期制作时添加现场不存在的、带有深厚感情色彩的音乐,就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这公然违背新闻必须真实的共识。此外,根据自身喜好和编辑需要滥加音乐,记者的态度明显发生了转向,即便合乎情理,也违背了新闻的客观公正性原则。   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其导向性不言而喻。笔者查看了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获得一、二等奖的部分作品。一等獎电视专题《新闻特稿:十八洞村这五年》时长5分52秒、电视消息《〈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是怎样炼成的》时长2分41秒和二等奖电视专题《如此整改的“扶贫路”》时长11分35秒、电视消息《“棉花姑娘们”的新喜悦》时长9分7秒等作品均未添加音乐。唯一有音乐的是《新闻特稿:十八洞村这五年》结尾处,新闻文本叙述说:“村民们唱起了祝贺的歌谣。”此时,出现村民在新闻现场演唱的歌声。由此可见,我国最高新闻奖也不认可滥用音乐煽情的电视新闻。
  在实际工作中,少数新闻工作者往往公然将新闻真实性、客观公正性原则置之脑后,随意滥用音乐给新闻现场“建构”不存在的“音效”,掩盖采访不深入、采访对象选择不当、新闻内容欠缺等问题,混水摸鱼进入新闻节目播出线。鉴于滥用音乐为电视新闻煽情已经践踏了新闻职业道德底线,危害到了新闻的生命,损害电视媒体的公信力,笔者认为,应该旗帜鲜明地把滥用音乐煽情的电视新闻归属于“虚假新闻”之列,使这种变脸的“客里空”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讲好中国故事,采制好的新闻报道,没有捷径可走。古人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著名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曾经说过“如果你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的不够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作为党的喉舌,媒体在加强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同时,应该引导编辑记者重温新闻学的基本观点,还要建立健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通过综合施策从源头规范新闻工作者采编行动,使广大编辑记者真正按照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路径,始终不忘新闻舆论工作的初心,始终保持“在现场”的激情,向受众报告真实的消息。
  四、结语
  电视新闻节目滥用音乐,既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客观公正性原则,又严重损害和透支了媒体的公信力。作为党在教育系统的喉舌,教育电视媒体肩负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责,必须高举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大旗,检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增强脚力深入校园课堂、增强眼力审视新闻价值、增强脑力发现独特视角、增强笔力提升叙事能力的实际行动,自觉守护媒体的公信力。
  注释:
  ①李莹莹、胡茂华:《浅谈字幕、音乐音效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作用》,《新闻世界》2019年第7期。
  ②刘家林:《中国新闻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634页。
  ③④引自《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5页、第213页。
  ⑤《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中国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banshi/2005-08/21/content_25111.htm,2005年8月21日。
  ⑥李良荣:《维护真实性的讨论》,《新闻大学》1981年第1期。
  ⑦⑧尹德刚、周胜:《当代新闻写作》,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智能技术给传媒职业伦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传媒业界实践呼唤新的传媒职业伦理教育,因此智媒时代传媒职业伦理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然而,目前高校传媒职业伦理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传媒专业教育的理念以工具性知识教育为核心,传媒职业伦理学科不受重视,多年来教育效果不佳;传媒职业伦理教育的师资培养力量薄弱,教材建设也较为滞后。有鉴于此,智媒时代的传媒职业伦理教育改革应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
期刊
传统观点认为,翻译活动是一种模仿活动,而非创造性活动;译者只是服务于源文,以再现源文的文本风格为目的。近几十年来学术界不断发展,人们对翻译这项活动的认识不断加深,译者风格逐步成为翻译研究的重点之一。译者风格(translators style)一般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留下的译者痕迹,即译本中除了作者之外的声音,具体来说可以是翻译策略的选择和翻译表达的偏好。以霍姆斯和图里等为代表的学者提倡用描写性翻译学的方法来研究译者风格;而语料库翻译研究方法的兴起令翻译研究逐步摆脱零星的、主观的研究模式,为全面客观评价译
【内容摘要】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法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以及效果。作者以其讲授的“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课程为例,采用“求知共同体”模型,对混合式教学中的学生认知、教师的作用以及数字媒体传播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发现,采用混合式教学法所获得的教学效果显然超过纯粹的慕课教学效果。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求知共同体;质性研究;雨课堂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育理念,混合式教学模式
期刊
【内容摘要】网络上的文本流行往往以“流行体”的形式出现,从“流行语”到“流行体”的跨越,是流行的一次华丽转身,“体”的本质体现为“情绪体”“规则体”“关系体”等,它们共同为流行注入了新的动力,让网络社会的流行变得更容易。然而由情绪、规则和关系所供给的流行动力因为个体的缺陷都不能持久,这就让流行现象总是昙花一现,无法像经典那样经久流传。  【关键词】流行体;情绪体;规则体;经典;动力  在网络中流行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以武汉教育电视台《科学讲堂》栏目为例,通过深入剖析其内容和形式,得出了关于电视科普节目制作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内容为王;准确性;通俗性;趣味性;贴近性  在科普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外行看不懂、内行不愿看”的尴尬,一头是观众抱怨“太专业”,一头是专家觉得“不够专业”,如何才能制作出让两头都满意的节目呢?通过《科学讲堂》栏目5年多的实践,笔者认为,科普节目只有做到“准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以新华社高级编辑徐勇去世之后,新华社同事、前同事,其他媒体人和社会大众对其的纪念文章为分析文本展开话语分析,认为纪念话语表现出了集体回忆,必须对有品质、有品位的新闻进行边界区隔,坚守专业媒体和职业新闻人的底线,保护传统职业新闻的边界,重塑新闻理想主义,建构专业媒体和职业新闻人的文化权威。  【关键词】集体记忆;诠释社群;边界工作;文化权威;职业偶像  一、研究緣起  重要媒体人的逝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以网剧《我是余欢水》的文学改编为文本,试图从人物形象的确立、影像节奏的呼应和开放式结局的建构三个方面,对文学作品改编成影像作品的剧作创作进行分析,以期为同类型作品的改编提供借鉴。  【关键词】主流性格;明快节奏;开放式结局;“影”“文”转化  大众对小人物的悲欢并不陌生,事业发展的裹足不前、婚姻围城的困惑无奈,就连朋友、亲人的行为举止也荒诞得让人啼笑皆非,至于红粉知己和蓝颜知己更是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四川十所高校青年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探讨了新冠肺炎疫情中学生群体的媒介使用与知识获取情况。研究发现,微博和新闻客户端是最受青年学生信任和依赖的媒介,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虽然并非学生获取信息的首选媒介,但其在学生群体心目中依然具有最高的公信力。在有关新冠肺炎的知识掌握情况方面,研究发现高校学生对传染病的基本认识存在着一定缺陷,集中体现为对新冠肺炎基本性质、命名等问题的认知错误。数据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从主题、语言、结构和手法等方面解析了12集系列人文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的艺术价值和精神价值。  【关键词】《人生第一次》;观察式纪录片;精神价值  《人生第一次》是由央视网出品,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bilibili等联合拍摄的12集系列人文纪录片。该片采用蹲守拍摄的方式,撷取了12个对中国人意义重大的人生断面,时间上贯穿出生、上学、成家、立业、养老等人生中不同的阶段,空间上分
期刊
【内容摘要】温子仁作为活跃在好莱坞的华裔导演,从执导影片《电锯惊魂》开始受到关注,其影片皆具有“作者化”的独特风格,形成温子仁的“恐怖宇宙”,有着大量且稳定的影迷群体。本文将依托弗洛伊德的“暗恐”(The Uncanny)理论视角,以温子仁执导的多部电影为研究对象,探究导演如何通过影片为观众带来真实的暗恐效果,分析温子仁执导的电影中意图展现的独特的“负面美学”现象,总结其在后希区柯克时代对“希式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