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在平凡人的平凡生活里

来源 :教育传媒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az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从主题、语言、结构和手法等方面解析了12集系列人文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的艺术价值和精神价值。
  【关键词】《人生第一次》;观察式纪录片;精神价值
  《人生第一次》是由央视网出品,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bilibili等联合拍摄的12集系列人文纪录片。该片采用蹲守拍摄的方式,撷取了12个对中国人意义重大的人生断面,时间上贯穿出生、上学、成家、立业、养老等人生中不同的阶段,空间上分布医院、学校、军队、房产中介、村庄、工厂、老年大学等不同人生场景。在每集的开头,都邀请一位与故事内核相呼应的“故事讲述人”引出正片,对故事的旁白进行配音和情感诠释。
  罗伯特·卡帕说:“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纪录片作为多帧连续影像,同样应该遵守这种规律。《人生第一次》把哲学思想和艺术表达相结合,深入各类人群,利用现代影像工具记录最真实的人生状态,表现了人、社会、时代三者之间的关系。
  笔者认为,这部纪录片具有以下“四好”:
  一是主题好。“记录每个平凡中国人的高光时刻。”该片总导演秦博这样说。总制片人张昊也指出要通过该片“致敬每一个骨子里坚韧又乐观的中国人”。的确,笔者认为该片真实反映了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展现了他们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平淡乃至琐碎无奈生活中的高贵与尊严、理想与信念、坚守与梦想。这是中国精神所在,也是向上生长着的中国力量。
  二是结构好。该片从人的诞生到告别世界的12个第一次,从时间维度纵向构建起全片12集的宏观结构,以不同社会群落的相同人生重要节点的第一次为切面,从空间维度横向延展构建起每集的微观结构。纵横交织演绎出当下中囯普通民众爱与哀愁、光荣与梦想的生命交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点、面结合上,该片每集以人物为叙事主体的内容布局结构设计,采用了关于群像叙事的“二八定律”,即群体占20%、人物占80%的片长时间,这十分重要,体现了融媒体时代纪录片人的叙事技艺。纪录片将镜头聚焦于人生各个第一次的故事,在小人物、微切口、大情怀的制作模式下,勾勒出鲜活的时代人物群像。
  三是语言好。全片旁白质朴而富含哲理,同期访谈真挚而金句迭出。其中《上学》篇描述了孩子们第一次融入集体、尝试独立的过程,当问及孩子们什么是童年时,孩子们童言妙语连珠:“爸爸送你到幼儿园,你千万不能哭,不要家长陪,你就大步地往里走,这就是勇敢”;“童年我只理解一部分,就是说一个人长大以后,然后回想起的小时候”……充满童趣的话语映射出了最本真的生活哲学。《长大》篇康瑜带着学生在宁静的夜晚,围着篝火,畅想十年后的自己是怎么样的爸爸妈妈,用诗歌表达出来,有的想做大海一样的爸爸,有的想做自私的妈妈。放牛娃小锁关于风的诗:“闭上眼睛的时候,我看到了绿色的风/它抚绿了山林树木,烫金了我的小牛/亲吻了家里的白墙,染黄了阿爹的苞谷/但我不会把风变色的秘密告诉……你……”“种子,被埋在大雪下,安静发芽;老枯树,在夜里,长出一根新枝芽;而我,在爸爸妈妈看不到的地方,偷偷长大”。还有村姑穆庆云的《孩子》篇中“母亲在广东打工,我把我的鞋放在妈妈的鞋旁边,因为我是母亲的孩子”。这些都非常感人!而云南省漭水镇中学的校长也用接地气的大实话阐述了他的教育理念,他说:哪所学校不想提高升学率呢?考大学不考诗歌,但是学了诗歌的孩子不会去砸玻璃。《买房》篇中东北姑娘闫晶吃饺子时随口而出的“没有房子,吃再多饺子也冻耳朵”;《告别》篇中老巢略带哽咽的视频信与人生告别诗“千般不舍千般舍,万事不甩万事甩”;《参军》中张书豪与母亲在军营中相见,解说词写道:“军营把一个男孩改变成男人,但改变不了他看妈妈的眼神。”这些细节都妙趣横生、富含哲理,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四是手法好。观察式纪录片是自从纪录片诞生以来就采用的纪录片主要的、基本的风格样式流派。如卢米埃尔兄弟创作的《火车进站》《工厂大门》,又如罗伯特·弗拉哈迪、吉加·维尔托夫、尤里斯·伊文思等都是早期观察式纪录片的代表人物。后来,这一流派发展成熟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直接电影流派,影响非常大。美国纪录片大师怀斯曼是直接电影的代表人物,他热衷于拍摄各种类型的公共机构,秉承旁观的原则,从真实的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中国纪录片人段锦川的《八廓南街16号》、康健宁的《沙与海》等都属于这一类。比较典型的还有央视东方时空的《生活空间》等。中国教育电视台2005年至2010年组织数百名纪录片人拍摄的大型系列社会人文纪录片《我的太阳》,也属于这一流派和类型。采取观察式纪实拍摄,《人生第一次》深入细致地展示了当代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样貌和精神图谱,真实、直观、富有生活气息。观察式纪录片秉承“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记录者耐得住寂寞,因为奇迹在等待中,精彩在过程中,同时,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带着对当下生活深深的关切来打量和捕捉眼前发生的一切,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琐碎与无奈中发现高贵与宏大的精神价值,《人生第一次》团队做到了。
  然而,上述的评价还不足以表达这部纪录片的当代思想艺术价值,也还不足以表达笔者对该片主创团队的敬意。
  《人生第一次》使我想起了柳田国男。日本明治时期,日本精英阶层士气低迷,认为日本快完了,因为日本的精神不在了。然而一个叫柳田国男的学者则认为,日本精神不是不在,只是不在當时的士大夫阶层,不在看似繁华的城市里。他认为,日本的精神潜藏在日本底层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于是他深入边远山区民众生活中采风,详细记录他们的饮食起居、风土民俗,写出了《故乡七十年》等作品,成为日本现代精神的奠基者。
  《人生第一次》还使我想起了毛泽东同志的经典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和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这些都是靠“四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眼睛朝下,重心下沉,去倾听普通民众的心跳声而创作出的划时代作品。
  我还想起了法国存在主义文学大师阿尔贝·加缪的《西西弗的神话》。西西弗每天要把石头推到山顶,快到山顶时石头又滚落下山脚,西西弗又要往山顶上推。日复一日的惩罚并未使西西弗绝望,相反,“登上顶峰的斗争本身足以充实人的心灵”,加缪因此认为西西弗才是最快乐的人。而雄才大略的毛泽东不但从中国古代神话“愚公移山”中,而且还从烧炭战士张思德和外科医生白求恩两位普通民众的平凡工作中发现了不平凡之处,留下了传世之作“老三篇”,阐释了不平凡的哲理。   《人生第一次》中的当下中囯人物群像来自各行各业,尽管年龄、身份、职业与教育背景千差万别,但他们共有的是一种奋力向上向善的生活态度,哪怕低到尘埃里,也能从尘埃中开出生而向阳的花朵。在他们身上,我们能感受到张思徳、白求恩和愚公移山精神在流淌在传承。而这,正是本片年轻的记录者所努力追求的。
  当然,该片也有几处值得商榷。剪纸风格的片头及每集明星开启讲述的包装设计不无遗憾。片中的“芸芸众生”才是我们心中的大明星,他们的故事足以感天动地;同时,观察式纪录片的风格更需要尊崇质朴、本真、原生态,应拒绝过度包装,更不应与大红大紫的明星走得过近。当然,如果明星们本身的人生故事与片中的人物故事能够关联起来,成为叙事逻辑的必要甚至必需的组成部分,那也未尝不可。
  另外,老年人偏多了一些,相守、退休、养老、告别占了全系列的三分之一多。人生的每个阶段当然都应照顾到,但青年和中年似应多一点,青年青春梦想、中年中流砥柱是人生的两大重要阶段。老、弱、病、残、幼容易映衬出人性中的刚强与光亮,而镜头抵近青年和中年人在经年累月的卑微瑣碎乃至苟且无奈中的坚守,体现出的人性可能更加可贵。
  再有,上海本土主流人群的人生写真少了一些。上海经贸大厦里面人的生活,上海外滩金融机构里人的生活,上海现代制造业、人工智能、现代物流、高端护理等领域里人的生活,总之,彰显上海地域特色、海派文化、国际大都市风尚的新时代新国民的生存状态似应成为被记录的主体。
  瑕不掩瑜。必须承认,这其实是一种奢求。这群年轻的主创者,只有半年的时间进行蹲守式拍摄,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能够成就如此之作实属不易,更何况影视作品本来就是遗憾的艺术。好在他们正在谋划《人生第二次》,我们可以寄希望于“人生下一次”了。
  特别值得介绍的背景是,上海纪实频道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纪录片编辑室,几十年来秉持着初心,肩扛着责任,表达了媒体人对所处时代严肃、认真的观察与思考,体现了纪录片人的良知和道义。《毛毛告状》《德兴坊》《大动迁》等,以及近年来的一系列大作品,每部作品的推出都掷地有声,充满时代气息,绽放着人性的光辉,引导着向上的力量,都属精品力作。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上海纪实频道是上海的一座人文精神高地,《人生第一次》则又为这座人文精神高地增添了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教育电视台作为主流专业媒体,主动适应时代变化,在新的传播环境中坚守职责和使命,扎实推进媒体融合,不断提升了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关键词】舆论生态;媒体融合;节目内容;样态创新;引导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把握大势,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我们要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期刊
【内容摘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5G网络、融媒体的不断涌现,电视行业也进入了新“智慧”时代,传统的演播室面临很多困境,运用智能拍摄技术可以提升演播工作效率和优化节目效果及质量,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操控,从而为电视节目生产带来新模式。  【关键词】智能拍摄技术;演播室;传统媒体;智能化  本文将以中国教育电视台为例,探讨演播室、智能拍摄技术的应用问题。  一、演播室背景及需求概述  (一)中国教育电视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智能技术给传媒职业伦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传媒业界实践呼唤新的传媒职业伦理教育,因此智媒时代传媒职业伦理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然而,目前高校传媒职业伦理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传媒专业教育的理念以工具性知识教育为核心,传媒职业伦理学科不受重视,多年来教育效果不佳;传媒职业伦理教育的师资培养力量薄弱,教材建设也较为滞后。有鉴于此,智媒时代的传媒职业伦理教育改革应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
期刊
传统观点认为,翻译活动是一种模仿活动,而非创造性活动;译者只是服务于源文,以再现源文的文本风格为目的。近几十年来学术界不断发展,人们对翻译这项活动的认识不断加深,译者风格逐步成为翻译研究的重点之一。译者风格(translators style)一般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留下的译者痕迹,即译本中除了作者之外的声音,具体来说可以是翻译策略的选择和翻译表达的偏好。以霍姆斯和图里等为代表的学者提倡用描写性翻译学的方法来研究译者风格;而语料库翻译研究方法的兴起令翻译研究逐步摆脱零星的、主观的研究模式,为全面客观评价译
【内容摘要】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法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以及效果。作者以其讲授的“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课程为例,采用“求知共同体”模型,对混合式教学中的学生认知、教师的作用以及数字媒体传播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发现,采用混合式教学法所获得的教学效果显然超过纯粹的慕课教学效果。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求知共同体;质性研究;雨课堂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育理念,混合式教学模式
期刊
【内容摘要】网络上的文本流行往往以“流行体”的形式出现,从“流行语”到“流行体”的跨越,是流行的一次华丽转身,“体”的本质体现为“情绪体”“规则体”“关系体”等,它们共同为流行注入了新的动力,让网络社会的流行变得更容易。然而由情绪、规则和关系所供给的流行动力因为个体的缺陷都不能持久,这就让流行现象总是昙花一现,无法像经典那样经久流传。  【关键词】流行体;情绪体;规则体;经典;动力  在网络中流行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以武汉教育电视台《科学讲堂》栏目为例,通过深入剖析其内容和形式,得出了关于电视科普节目制作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内容为王;准确性;通俗性;趣味性;贴近性  在科普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外行看不懂、内行不愿看”的尴尬,一头是观众抱怨“太专业”,一头是专家觉得“不够专业”,如何才能制作出让两头都满意的节目呢?通过《科学讲堂》栏目5年多的实践,笔者认为,科普节目只有做到“准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以新华社高级编辑徐勇去世之后,新华社同事、前同事,其他媒体人和社会大众对其的纪念文章为分析文本展开话语分析,认为纪念话语表现出了集体回忆,必须对有品质、有品位的新闻进行边界区隔,坚守专业媒体和职业新闻人的底线,保护传统职业新闻的边界,重塑新闻理想主义,建构专业媒体和职业新闻人的文化权威。  【关键词】集体记忆;诠释社群;边界工作;文化权威;职业偶像  一、研究緣起  重要媒体人的逝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以网剧《我是余欢水》的文学改编为文本,试图从人物形象的确立、影像节奏的呼应和开放式结局的建构三个方面,对文学作品改编成影像作品的剧作创作进行分析,以期为同类型作品的改编提供借鉴。  【关键词】主流性格;明快节奏;开放式结局;“影”“文”转化  大众对小人物的悲欢并不陌生,事业发展的裹足不前、婚姻围城的困惑无奈,就连朋友、亲人的行为举止也荒诞得让人啼笑皆非,至于红粉知己和蓝颜知己更是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四川十所高校青年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探讨了新冠肺炎疫情中学生群体的媒介使用与知识获取情况。研究发现,微博和新闻客户端是最受青年学生信任和依赖的媒介,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虽然并非学生获取信息的首选媒介,但其在学生群体心目中依然具有最高的公信力。在有关新冠肺炎的知识掌握情况方面,研究发现高校学生对传染病的基本认识存在着一定缺陷,集中体现为对新冠肺炎基本性质、命名等问题的认知错误。数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