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业界鲜有探讨海运业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作用。拟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海运业和国家财政收入相关指标的关联度进行测算和排序,经过分析得出海运业如何通过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拉动国家财政收入增长的,最后给出发展中国海运业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海运业;国家财政收入;贡献度;灰色关联分析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4-0081-02
引言
中国是全球第一贸易大国和航运大国,海运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有有目共睹。海运业承担了铁矿石、粮食、集装箱等进出口货物90%以上的运输任务,中国每年海运量占世界1/3,2014年9月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海运业提升为国民经济的战略产业。但是海运业对国家经济贡献如何?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度如何?
业界的探讨一般集中于运用投入产出法、系统动力学、回归分析法、误差修正模型、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水运业或者其他行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例如李明(2004)在研究水运业对国民经济贡献度的研究中运用了投入产出法运算得出水运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前向推动贡献、后向拉动贡献和就业贡献[1],另外还有田志清(2013)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内蒙古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贡献度的研究,研究不同指标对于交通运输方式的关联程度,找出内蒙古交通结构存在的优缺点,借此提出对策[2]。冉莹莹等(2012)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房地产行业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是如何产生影响的,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3]。
一、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一)建立指标体系
由于截至最近的数据资料尚未完全公布,因而从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上选取2005—2013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行海运业对国家财政收入贡献度测算的灰色关联分析。
相对于标准序列的无单位比值=其他年份的数据序列/标准年份的数据序列
2.模型计算
综合关联度矩阵和优势分析,得出:海运业对财政收入的直接贡献比间接贡献略小,同时,沿海比远洋运输对国家财政收入直接和间接贡献度更突出,沿海运输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货物进出口,远洋运输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能源消费的间接拉动,另外沿海和远洋运输通过促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间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
另外还可以得出:(1)沿海运输和远洋运输作为海运业的重要做成部分,二者的作用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沿海运输不仅承担了国内货物的运输,还作为内陆运输包括公路、内河以及航空运输与远洋运输连接的桥梁。也正是鉴于这个原因,沿海运输比远洋运输对国民经济以及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更加突出。(2)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和远洋货物周转量二者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贡献都处于每行较高水平,表明海运业通过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建设码头、船舶等固定资产,拉动财政收入中船舶车船税、船舶吨税、购置税的增长,促进海运业就业人数增加,提高社会工资收入和全社会消费水平等提高国家财政收入的间接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三、建议
根据《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建议,要实现国家经济向第三产业转型,必须充分发挥海运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作用,调整海运业的发展方向,深化海运业改革,借鉴国际经验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海运政策:(1)法律保障:建立健全的航运法律制度和标准,完善船舶技术政策和标准规范,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健全海员权益保障机制,完善现代海运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海运开放政策,建立于国际水平接近的中国特色海运管理制度。(2)金融扶持: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深化金融创新服务,对海运业建设工程项目以抵押、担保、信用结合的方式提供贷款和信贷支持;开发适合海运业发展的保险产品,发挥保险业在海运业中的资金融通和损失补偿功能;设立“海运产业投资基金”,壮大海运业资金来源,为海运业提供股权投资和经营管理服务[5]。(3)财政投入:减轻航运企业的税收负担,对一定规模的航运企业资金支持和财政补助,鼓励地方政府在中央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加大财政补贴,引导航运企业向规模化和国际化发展。 (4)技术进步:重视技术进步,改善海运技术装备落后的现状,加快原油泊位的技术改进,加强深水船舶和水上过驳船舶作业设施的建设,改善船队结构,采用新型节能动力装置,提高船舶自动化水平,与国际海运技术装备水平和船型的发展配合[6]。
参考文献:
[1] 李明.水运对中国国民经济贡献的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39-40.
[2] 田志清.基于信息熵和灰色关联的交通运输结构的分析[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24-35.
[3] 冉莹莹,胡燕京.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房地产行业贡献度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36):170-171.
[4] 邓聚龙.灰理论基础[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158-166.
[5] 曾晓华,潘经富.水运业发展与金融资源配置研究——以贵港市为视角[J].区域金融研究,2011,(2):19.
[6] 王强.中国水运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发展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0,(6):181.
[责任编辑 陈丽敏]
关键词:海运业;国家财政收入;贡献度;灰色关联分析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4-0081-02
引言
中国是全球第一贸易大国和航运大国,海运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有有目共睹。海运业承担了铁矿石、粮食、集装箱等进出口货物90%以上的运输任务,中国每年海运量占世界1/3,2014年9月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海运业提升为国民经济的战略产业。但是海运业对国家经济贡献如何?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度如何?
业界的探讨一般集中于运用投入产出法、系统动力学、回归分析法、误差修正模型、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水运业或者其他行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例如李明(2004)在研究水运业对国民经济贡献度的研究中运用了投入产出法运算得出水运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前向推动贡献、后向拉动贡献和就业贡献[1],另外还有田志清(2013)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内蒙古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贡献度的研究,研究不同指标对于交通运输方式的关联程度,找出内蒙古交通结构存在的优缺点,借此提出对策[2]。冉莹莹等(2012)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房地产行业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是如何产生影响的,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3]。
一、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一)建立指标体系
由于截至最近的数据资料尚未完全公布,因而从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上选取2005—2013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行海运业对国家财政收入贡献度测算的灰色关联分析。
相对于标准序列的无单位比值=其他年份的数据序列/标准年份的数据序列
2.模型计算
综合关联度矩阵和优势分析,得出:海运业对财政收入的直接贡献比间接贡献略小,同时,沿海比远洋运输对国家财政收入直接和间接贡献度更突出,沿海运输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货物进出口,远洋运输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能源消费的间接拉动,另外沿海和远洋运输通过促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间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
另外还可以得出:(1)沿海运输和远洋运输作为海运业的重要做成部分,二者的作用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沿海运输不仅承担了国内货物的运输,还作为内陆运输包括公路、内河以及航空运输与远洋运输连接的桥梁。也正是鉴于这个原因,沿海运输比远洋运输对国民经济以及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更加突出。(2)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和远洋货物周转量二者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贡献都处于每行较高水平,表明海运业通过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建设码头、船舶等固定资产,拉动财政收入中船舶车船税、船舶吨税、购置税的增长,促进海运业就业人数增加,提高社会工资收入和全社会消费水平等提高国家财政收入的间接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三、建议
根据《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建议,要实现国家经济向第三产业转型,必须充分发挥海运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作用,调整海运业的发展方向,深化海运业改革,借鉴国际经验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海运政策:(1)法律保障:建立健全的航运法律制度和标准,完善船舶技术政策和标准规范,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健全海员权益保障机制,完善现代海运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海运开放政策,建立于国际水平接近的中国特色海运管理制度。(2)金融扶持: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深化金融创新服务,对海运业建设工程项目以抵押、担保、信用结合的方式提供贷款和信贷支持;开发适合海运业发展的保险产品,发挥保险业在海运业中的资金融通和损失补偿功能;设立“海运产业投资基金”,壮大海运业资金来源,为海运业提供股权投资和经营管理服务[5]。(3)财政投入:减轻航运企业的税收负担,对一定规模的航运企业资金支持和财政补助,鼓励地方政府在中央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加大财政补贴,引导航运企业向规模化和国际化发展。 (4)技术进步:重视技术进步,改善海运技术装备落后的现状,加快原油泊位的技术改进,加强深水船舶和水上过驳船舶作业设施的建设,改善船队结构,采用新型节能动力装置,提高船舶自动化水平,与国际海运技术装备水平和船型的发展配合[6]。
参考文献:
[1] 李明.水运对中国国民经济贡献的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39-40.
[2] 田志清.基于信息熵和灰色关联的交通运输结构的分析[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24-35.
[3] 冉莹莹,胡燕京.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房地产行业贡献度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36):170-171.
[4] 邓聚龙.灰理论基础[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158-166.
[5] 曾晓华,潘经富.水运业发展与金融资源配置研究——以贵港市为视角[J].区域金融研究,2011,(2):19.
[6] 王强.中国水运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发展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0,(6):181.
[责任编辑 陈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