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思维教学,是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根据数学素材进行具体化的数学构思,形成数学运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感”,是动态的数学活动。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着其数学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小学阶段则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最佳阶段. 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展开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数学思维,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思维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培养
有经验的教师都应该知道,那些数学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其数学思维能力必定非常强. 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方面我有自己独特的做法. 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为了更好地对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开发和培养,我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逻辑性思维能力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那么,究竟如何培養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呢?我认为首先必须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何谓观察能力呢?观察能力事实上就是指对事物的形象感官能力,只有具备较强的观察力才可能有效培养起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基于此种情况,我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他们对课本中出现的数学知识和相关图片要认真观察,观察时要做到认真细致且有一定的顺序。
二、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是九年义务教学大纲的明确要求,为了适应九年制义务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在小学数学中段的教学过程中,也同样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样不仅满足了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也可以有效实现数学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指导学生掌握一般的数学逻辑思维方法,最终促使学生乐于思考、善于思考. 为了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性思维能力,我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且取得了有效的教学成果。
例如,在执教“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时候,我让同学们动手操作剪出一个三角形,然后让大家亲自动手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来求出三角形的内角和.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积极动手来验证. 有的学生说他用量角器量了各个角的度数,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180 度. 有的学生说通过折一折的方法,将三个角拼成了一个平角,求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180 度等等,此时我提出:“如何来求出教具三角板的度数?”“在立交桥护栏上有许多三角形,如何来求出这些三角形的内角和度数?”学生发现采用刚才的量一量与折一折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求出所有三角形的度数. 此时我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有学生大胆地提出,我认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度数都是180 度. 大部分同学表示认可. 我让学生谈个人的看法,有的学生提出全班这么多学生剪出来的三角形形状不一样,但三角形内角和都是 180 度……这样在学生充分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从而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三、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一名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到其数学成绩的好坏. 创造性思维较高的学生在遇到复杂数学问题的时候,可以充分地发挥其创造能力来解决数学问题. 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要积极地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
例如,我在执教完“长、正方形的周长”之后,给学生出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假如我们用两个正方形来拼成一个长方形,且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厘米(见右图),请问:这个被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应该是多少?
这道习题出示之后,同学们都有点懵,一时不知从何处下手. 对于刚刚接触长、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学生来说,解决这个问题确实有点困难.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 而是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来独立完成解题. 经过10分钟的计算之后,很多同学都经过自己的分析和思考,想出了多种办法解决该问题:有的同学先数出图的右半部分为3厘米,然后乘以2,得出长方形的周长为6厘米;有的同学先分别算出每个正方形的周长,即4 × 1 = 4(厘米). 然后把两个正方形的周长相加得到8厘米,再减掉重合部分的2厘米,最终得出长方形的周长为8 - 2 = 6(厘米);有的同学则先求出长方形的长,即1 + 1 = 2,然后把长和宽相加,即2 + 1 = 3(厘米). 在此基础上再乘以2,即(2 + 1) × 2 = 6(厘米). 同学们的多种解题方法让我感到非常欣慰,虽然没有出现我预想的解题方法,即直接用1 × 6得出周长为6厘米.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确实是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设想一下,如果当初我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的话,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容易让他们的数学思维产生定式,不利于以后的长远发展. 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在出示问题之后,一定要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让他们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只有这样,学生的数学成绩才会取得长远的进步。
四、结语
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式还有很多,由于篇幅有限,在此就不过多赘述. 本文只是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激发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到该问题的研究当中来. 文中的不妥之处还请相关专家和同行批评斧正。
参考文献:
[1]蔡正清,何岳华.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05(05).
[2]王清宇.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发散思维能力[J].湖南教育,2007(04).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培养
有经验的教师都应该知道,那些数学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其数学思维能力必定非常强. 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方面我有自己独特的做法. 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为了更好地对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开发和培养,我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逻辑性思维能力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那么,究竟如何培養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呢?我认为首先必须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何谓观察能力呢?观察能力事实上就是指对事物的形象感官能力,只有具备较强的观察力才可能有效培养起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基于此种情况,我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他们对课本中出现的数学知识和相关图片要认真观察,观察时要做到认真细致且有一定的顺序。
二、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是九年义务教学大纲的明确要求,为了适应九年制义务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在小学数学中段的教学过程中,也同样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样不仅满足了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也可以有效实现数学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指导学生掌握一般的数学逻辑思维方法,最终促使学生乐于思考、善于思考. 为了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性思维能力,我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且取得了有效的教学成果。
例如,在执教“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时候,我让同学们动手操作剪出一个三角形,然后让大家亲自动手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来求出三角形的内角和.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积极动手来验证. 有的学生说他用量角器量了各个角的度数,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180 度. 有的学生说通过折一折的方法,将三个角拼成了一个平角,求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180 度等等,此时我提出:“如何来求出教具三角板的度数?”“在立交桥护栏上有许多三角形,如何来求出这些三角形的内角和度数?”学生发现采用刚才的量一量与折一折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求出所有三角形的度数. 此时我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有学生大胆地提出,我认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度数都是180 度. 大部分同学表示认可. 我让学生谈个人的看法,有的学生提出全班这么多学生剪出来的三角形形状不一样,但三角形内角和都是 180 度……这样在学生充分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从而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三、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一名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到其数学成绩的好坏. 创造性思维较高的学生在遇到复杂数学问题的时候,可以充分地发挥其创造能力来解决数学问题. 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要积极地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
例如,我在执教完“长、正方形的周长”之后,给学生出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假如我们用两个正方形来拼成一个长方形,且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厘米(见右图),请问:这个被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应该是多少?
这道习题出示之后,同学们都有点懵,一时不知从何处下手. 对于刚刚接触长、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学生来说,解决这个问题确实有点困难.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 而是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来独立完成解题. 经过10分钟的计算之后,很多同学都经过自己的分析和思考,想出了多种办法解决该问题:有的同学先数出图的右半部分为3厘米,然后乘以2,得出长方形的周长为6厘米;有的同学先分别算出每个正方形的周长,即4 × 1 = 4(厘米). 然后把两个正方形的周长相加得到8厘米,再减掉重合部分的2厘米,最终得出长方形的周长为8 - 2 = 6(厘米);有的同学则先求出长方形的长,即1 + 1 = 2,然后把长和宽相加,即2 + 1 = 3(厘米). 在此基础上再乘以2,即(2 + 1) × 2 = 6(厘米). 同学们的多种解题方法让我感到非常欣慰,虽然没有出现我预想的解题方法,即直接用1 × 6得出周长为6厘米.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确实是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设想一下,如果当初我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的话,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容易让他们的数学思维产生定式,不利于以后的长远发展. 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在出示问题之后,一定要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让他们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只有这样,学生的数学成绩才会取得长远的进步。
四、结语
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式还有很多,由于篇幅有限,在此就不过多赘述. 本文只是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激发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到该问题的研究当中来. 文中的不妥之处还请相关专家和同行批评斧正。
参考文献:
[1]蔡正清,何岳华.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05(05).
[2]王清宇.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发散思维能力[J].湖南教育,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