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根据调查,大部分中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而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也不尽人意。
教育部2014年3月颁布的《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在地理、数学、物理、生物等课程中,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为此笔者作了一点尝试。
一、更新教育理念,形成正确的物理教育观
在很长的时间里,中学物理教师都偏重于物理知识、概念、规律的教学,很少涉及物理文化的内容,更少涉及中国自有的文化思想。在当下中考、高考决定学生命运的情况下,物理教学也出现了功利化:对中考、高考有帮助的才会认真教,物理教育只传授物理的过程,而忽视了对文化的渗透。时代对我们的基础物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
第一,教师要坚持全面素质教育的理念,国家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不仅包括科学素养和技术能力,也包括国家责任感、职业道德、环保团队等人文素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物理教师的这种培养人才的精神才会给学生良好的榜样作用。第二,要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传统文化不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和源泉,更是多种知识、多种思维的融合。第三。树立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合的理念。在我们身边处处渗透着物理文化,机械化、数字化、电气化、速度、能量、电、磁、原子等概念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中国古代学者也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有过深入的探索,有了一系列发明,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而这些在现行的物理教材中并没有太多体现。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面对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形成正确的物理教育观。
二、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课堂教学是教师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阵地,物理教材则是进行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媒人。因此深入挖掘物理教材的内容,在合适的物理知识点之中引入合适的传统文化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做到知识点和文化点的对接和响应,讲究因果关系的承接自然而流畅,同时重视对校本资源的发掘,以更好地实施华夏传统文化的研究,使学生身边的物理具有十分鲜活的亲切感和真实感,是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热爱祖国情感的良好教材.
另外,还须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中国物理学史的教育。中国古代的科学,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建筑等多方面都有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四大发明。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中国物理学史的教育。如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战国时期的《墨经》,汉朝王充的《论衡》,沈括的《梦溪笔谈》,明朝的《天工开物》等著作中,就有大量的力学知识。湖北出土的编钟,曾于2000年再巴黎的中国文化周上演出古代编钟乐舞,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惊叹。我们的物理课堂内容应该充分展示中国古代的物理知识、思想方法在人类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以及在当代物理学发展中的巨大现实意义,让学生产生共鸣,提高文化素养。
三、改革教学策略,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它能改善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同时也加深了学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教育。
首先是注重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的参透。物理学中有很多重要的思想方法。比如理想模型法、类比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在我们进行物理教学时,应让学生对这些思想方法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使物理在社会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而不仅仅是学习单一的、干巴巴的物理知识。通过物理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性精神,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学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内在动机,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中。
其次是利用小组合作探究,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成立数个探究小组,研究“社区噪声污染调查”“厨房中的物理学”“校园节能行动”等内容,并对研究的每个问题都作详细的探讨。通过这些研究活动,学生了解了我国的国情,学校的现状等,激发了民族自豪感、集体荣誉感,培养了团结互助的精神,感受了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实践证明,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讲授型、实践型、探究型、活动型、作业设计型等教学方法,不仅可改进课堂教学和学习方式,而且可渗透和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发展”。
四、改变评价方式,促进传统文化的渗透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还有赖于课堂评价方式的改变。改变那种“唯分数论”、忽略情感态度及文化素养的评价方式,使用形式多样化、内容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物理课程标准对此也有要求,“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的意识。”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既注重学习结果的评价,也要关注过程的评价,还要注重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文化素养的评价。
有了科学的评价方式,就能改变过去忽视学生素质能力的评价,全面展示物理的文化特性,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渗透。
总之,物理教师要充分挖掘、吸取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根据时代需要在物理教学中加以融入和渗透,把物理教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统一起来,从而实现现代教育的总体目标。
教育部2014年3月颁布的《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在地理、数学、物理、生物等课程中,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为此笔者作了一点尝试。
一、更新教育理念,形成正确的物理教育观
在很长的时间里,中学物理教师都偏重于物理知识、概念、规律的教学,很少涉及物理文化的内容,更少涉及中国自有的文化思想。在当下中考、高考决定学生命运的情况下,物理教学也出现了功利化:对中考、高考有帮助的才会认真教,物理教育只传授物理的过程,而忽视了对文化的渗透。时代对我们的基础物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
第一,教师要坚持全面素质教育的理念,国家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不仅包括科学素养和技术能力,也包括国家责任感、职业道德、环保团队等人文素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物理教师的这种培养人才的精神才会给学生良好的榜样作用。第二,要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传统文化不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和源泉,更是多种知识、多种思维的融合。第三。树立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合的理念。在我们身边处处渗透着物理文化,机械化、数字化、电气化、速度、能量、电、磁、原子等概念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中国古代学者也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有过深入的探索,有了一系列发明,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而这些在现行的物理教材中并没有太多体现。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面对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形成正确的物理教育观。
二、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课堂教学是教师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阵地,物理教材则是进行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媒人。因此深入挖掘物理教材的内容,在合适的物理知识点之中引入合适的传统文化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做到知识点和文化点的对接和响应,讲究因果关系的承接自然而流畅,同时重视对校本资源的发掘,以更好地实施华夏传统文化的研究,使学生身边的物理具有十分鲜活的亲切感和真实感,是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热爱祖国情感的良好教材.
另外,还须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中国物理学史的教育。中国古代的科学,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建筑等多方面都有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四大发明。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中国物理学史的教育。如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战国时期的《墨经》,汉朝王充的《论衡》,沈括的《梦溪笔谈》,明朝的《天工开物》等著作中,就有大量的力学知识。湖北出土的编钟,曾于2000年再巴黎的中国文化周上演出古代编钟乐舞,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惊叹。我们的物理课堂内容应该充分展示中国古代的物理知识、思想方法在人类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以及在当代物理学发展中的巨大现实意义,让学生产生共鸣,提高文化素养。
三、改革教学策略,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它能改善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同时也加深了学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教育。
首先是注重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的参透。物理学中有很多重要的思想方法。比如理想模型法、类比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在我们进行物理教学时,应让学生对这些思想方法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使物理在社会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而不仅仅是学习单一的、干巴巴的物理知识。通过物理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性精神,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学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内在动机,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中。
其次是利用小组合作探究,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成立数个探究小组,研究“社区噪声污染调查”“厨房中的物理学”“校园节能行动”等内容,并对研究的每个问题都作详细的探讨。通过这些研究活动,学生了解了我国的国情,学校的现状等,激发了民族自豪感、集体荣誉感,培养了团结互助的精神,感受了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实践证明,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讲授型、实践型、探究型、活动型、作业设计型等教学方法,不仅可改进课堂教学和学习方式,而且可渗透和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发展”。
四、改变评价方式,促进传统文化的渗透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还有赖于课堂评价方式的改变。改变那种“唯分数论”、忽略情感态度及文化素养的评价方式,使用形式多样化、内容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物理课程标准对此也有要求,“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的意识。”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既注重学习结果的评价,也要关注过程的评价,还要注重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文化素养的评价。
有了科学的评价方式,就能改变过去忽视学生素质能力的评价,全面展示物理的文化特性,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渗透。
总之,物理教师要充分挖掘、吸取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根据时代需要在物理教学中加以融入和渗透,把物理教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统一起来,从而实现现代教育的总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