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本乐理》是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是音乐专业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基本乐理》掌握程度如何,对学生以后的音乐学习和工作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高职院校学生专业基础差别较大,专业知识参差不齐,如何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加强《基本乐理》课程教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学好这门基础课程,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高职院校《基本乐理》教师面临的新问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概括为: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那么,高职院校的《基本乐理》课程教学就一定要服从并服务于这一培养目标,实施具有高职院校特点的课程教学。
一、《基本乐理》教学模式现状与分析
第一,目前《基本乐理》课程的内容结构与传统教学方法尚存在许多问题,值得研究。作为一门基础性理论课程,高职学生对此课程的学习反映出功底不扎实,课堂学习缺乏兴趣,知识结构支离破碎,对所学内容不能灵活运用等弊端。其后果严重影响到钢琴、和声、曲式、复调等有关课程的顺利进行。再加上部分同学偶尔存在的厌学情绪,对传统教学的腻烦心理和偏科现象等,都影响到这门课程的教学与学习效果。基于以上问题的思考,在教学中需要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激发其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现有的教学方法,大胆创新,让学生走上讲台,充当教师的角色。通过师生的互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教学方法,拓展学生专业视野、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效率,保证教学质量。
第二,当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态度趋于以完成作业为目的的被动现状,自学能力很差,学习效率不高,课堂学习效果欠佳,学习中严重的偏科现象。调查反映出大部分学生对声乐、钢琴、小件乐器等技巧类课程的喜欢程度明显高于《基本乐理》专业理论课程,他们不喜欢这些课程的主要原因是内容枯燥、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基于以上情况,本课程大胆创新,实行“分层教学”“师生互动式教学”通过调整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改善他们厌学、偏科等现象,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第三,鉴于《基本乐理》课程在音乐教学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我们十分重视《基本乐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从课程建设、教材选用、师资配备、课后练习、考试考查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调研、论证工作,力争在教学过程中,将《基本乐理》课程建设走出课堂,讓学生在课外仍能自主学习、自觉练习,是本课程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实现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经验的积淀的重要体现,努力使《基本乐理》课程建设与高职教学的进展相适应。
二、改变《基本乐理》传统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
第一,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强调教学内容的技术性。因此,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基本乐理课程应该通过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与交叉,在现有的形式和条件下,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使学生初步具备掌握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内心听觉、视觉能力,以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累音乐语言,发展音乐审美能力,服务音乐实践。
第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体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真正意义及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转移到了学生,在学习中,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控制学习节奏、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和学习容量等。通过自身的学习获取新知识。提高探究分析乐理基础知识的能力.从而达到学习目的。通过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得课堂轻松、灵活,富有弹性。
第三,通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觉练习,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的能力。多元化的学习途径。由单一的课堂学习向多元的“课堂+课余学习”扩展,上课与非上课时间、课堂与课外学习相互交替。由传统的“先教后学”变革为新型的“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教学流程由以前的“课上+课后”成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的完整过程。教师的角色更丰富,从内容的传递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并能根据自己的理念,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特征,进行课堂活动的设计。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通过“分层教学”“师生互动式教学”的不同方法,教师教学生如何发挥主体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是否所有的学生都弄懂学会和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创设《基本乐理》教学新模式
第一,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全凭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知识能力设计教学内容。通过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再是教学的讲授者,而是学习的组织者。教师根据《基本乐理》的课程特色,针对重难点,通过课堂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解答疑惑、测验、师生互动等多种方法,结合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进行知识的运用与拓展,实现乐理知识的内化。
第二,改变传统的《基本乐理》教学内容技术性强教学方法单一,以致于学生在相对枯燥的练习中失去学习兴趣以及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音乐教师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一定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如果一味的让学生孤立的去训练节奏、音高、旋律以及音程与和弦。这样的训练方法会让学生觉得很枯燥、学习很困难。如果我们从音乐的音响出发,去进行听觉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将所感知的音乐现象,迅速与理论知识联系起来,同时进行辨别、分析和归纳记忆,从而获得完整的音乐印象,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首先要求在教学中通过课堂讲授与师生互动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将理论知识传授和艺术实践融为一体,以较为清晰的教学理念和思路,为学生学习《基本乐理》理论知识提供了循序渐进的途径和行之有效脉络。同时,我们还对具体的知识模块重新进行优化组合和内容扩充,以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开展,讲授方式以教师讲授、集体或小组讨论、师生角色转换、师生互动、分班分组、学生相互批改作业等系列化教学链,使整体教学更加有序。更显示出本课程教学与众不同的方法和特点。 第四,该课程在课堂形式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具有群体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手段上分层分组,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四个人,学生走向讲台自己完成备课、作业批改、课程研究等方面的任务具有多样性,有利于音乐知识能力的传授与迁移。教学流程上展现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互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本课程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教学优势。
第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基本乐理》课程教学模式采取的是,90%为理论课,10%为实践课,这种教学模式不符合职业教育强调的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很容易造成理论学不精、实践学不会,到演出现场又重新摸索的情况。为此我们大胆创新,把理论与实践课程分别各占50%,为学生搭建实践演出的平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六,精选理论教学内容,注重实践教学以提高技能。现在高职的《基本乐理》教材很多是本科教材内容的压缩饼干,没有明显的区别,这显然不能符合高職教学的需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所侧重,对于理论性强难以理解或者之前已经在其他课本学过的内容,我们尽量不讲。压缩理论课的课时,给予学生更多实践操作的时间。
第七,《基本乐理》课必须走多样化的教学,以“分层教学”“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密切合作、优异表现和创造能力。因此,我们需要调整和拓宽《基本乐理》课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基本乐理》新的教学方法,推进《基本乐理》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基本乐理》教学模式课程教学现状,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确定《基本乐理》教学目标、制定《基本乐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创设《基本乐理》“分层教学”、“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这是《基本乐理》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研究的主要内容。
高职院校《基本乐理》课程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我们应充分发挥大学生理性思维优势,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创新思维,摸索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高职《基本乐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将教师的传授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联系在一起,提倡“学、教、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基本乐理》课程的因材施教。这种模式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师教学技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都具有较明显的作用。因此,高职音乐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不断探索教学改革,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为社会培养高职教育音乐应用型创新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一、《基本乐理》教学模式现状与分析
第一,目前《基本乐理》课程的内容结构与传统教学方法尚存在许多问题,值得研究。作为一门基础性理论课程,高职学生对此课程的学习反映出功底不扎实,课堂学习缺乏兴趣,知识结构支离破碎,对所学内容不能灵活运用等弊端。其后果严重影响到钢琴、和声、曲式、复调等有关课程的顺利进行。再加上部分同学偶尔存在的厌学情绪,对传统教学的腻烦心理和偏科现象等,都影响到这门课程的教学与学习效果。基于以上问题的思考,在教学中需要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激发其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现有的教学方法,大胆创新,让学生走上讲台,充当教师的角色。通过师生的互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教学方法,拓展学生专业视野、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效率,保证教学质量。
第二,当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态度趋于以完成作业为目的的被动现状,自学能力很差,学习效率不高,课堂学习效果欠佳,学习中严重的偏科现象。调查反映出大部分学生对声乐、钢琴、小件乐器等技巧类课程的喜欢程度明显高于《基本乐理》专业理论课程,他们不喜欢这些课程的主要原因是内容枯燥、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基于以上情况,本课程大胆创新,实行“分层教学”“师生互动式教学”通过调整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改善他们厌学、偏科等现象,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第三,鉴于《基本乐理》课程在音乐教学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我们十分重视《基本乐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从课程建设、教材选用、师资配备、课后练习、考试考查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调研、论证工作,力争在教学过程中,将《基本乐理》课程建设走出课堂,讓学生在课外仍能自主学习、自觉练习,是本课程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实现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经验的积淀的重要体现,努力使《基本乐理》课程建设与高职教学的进展相适应。
二、改变《基本乐理》传统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
第一,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强调教学内容的技术性。因此,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基本乐理课程应该通过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与交叉,在现有的形式和条件下,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使学生初步具备掌握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内心听觉、视觉能力,以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累音乐语言,发展音乐审美能力,服务音乐实践。
第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体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真正意义及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转移到了学生,在学习中,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控制学习节奏、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和学习容量等。通过自身的学习获取新知识。提高探究分析乐理基础知识的能力.从而达到学习目的。通过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得课堂轻松、灵活,富有弹性。
第三,通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觉练习,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的能力。多元化的学习途径。由单一的课堂学习向多元的“课堂+课余学习”扩展,上课与非上课时间、课堂与课外学习相互交替。由传统的“先教后学”变革为新型的“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教学流程由以前的“课上+课后”成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的完整过程。教师的角色更丰富,从内容的传递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并能根据自己的理念,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特征,进行课堂活动的设计。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通过“分层教学”“师生互动式教学”的不同方法,教师教学生如何发挥主体作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是否所有的学生都弄懂学会和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创设《基本乐理》教学新模式
第一,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全凭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知识能力设计教学内容。通过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再是教学的讲授者,而是学习的组织者。教师根据《基本乐理》的课程特色,针对重难点,通过课堂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解答疑惑、测验、师生互动等多种方法,结合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进行知识的运用与拓展,实现乐理知识的内化。
第二,改变传统的《基本乐理》教学内容技术性强教学方法单一,以致于学生在相对枯燥的练习中失去学习兴趣以及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音乐教师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一定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如果一味的让学生孤立的去训练节奏、音高、旋律以及音程与和弦。这样的训练方法会让学生觉得很枯燥、学习很困难。如果我们从音乐的音响出发,去进行听觉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将所感知的音乐现象,迅速与理论知识联系起来,同时进行辨别、分析和归纳记忆,从而获得完整的音乐印象,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首先要求在教学中通过课堂讲授与师生互动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将理论知识传授和艺术实践融为一体,以较为清晰的教学理念和思路,为学生学习《基本乐理》理论知识提供了循序渐进的途径和行之有效脉络。同时,我们还对具体的知识模块重新进行优化组合和内容扩充,以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开展,讲授方式以教师讲授、集体或小组讨论、师生角色转换、师生互动、分班分组、学生相互批改作业等系列化教学链,使整体教学更加有序。更显示出本课程教学与众不同的方法和特点。 第四,该课程在课堂形式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具有群体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手段上分层分组,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四个人,学生走向讲台自己完成备课、作业批改、课程研究等方面的任务具有多样性,有利于音乐知识能力的传授与迁移。教学流程上展现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互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本课程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教学优势。
第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适应职业教育的需要,《基本乐理》课程教学模式采取的是,90%为理论课,10%为实践课,这种教学模式不符合职业教育强调的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很容易造成理论学不精、实践学不会,到演出现场又重新摸索的情况。为此我们大胆创新,把理论与实践课程分别各占50%,为学生搭建实践演出的平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六,精选理论教学内容,注重实践教学以提高技能。现在高职的《基本乐理》教材很多是本科教材内容的压缩饼干,没有明显的区别,这显然不能符合高職教学的需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所侧重,对于理论性强难以理解或者之前已经在其他课本学过的内容,我们尽量不讲。压缩理论课的课时,给予学生更多实践操作的时间。
第七,《基本乐理》课必须走多样化的教学,以“分层教学”“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密切合作、优异表现和创造能力。因此,我们需要调整和拓宽《基本乐理》课的教学模式,探索新的《基本乐理》新的教学方法,推进《基本乐理》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基本乐理》教学模式课程教学现状,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确定《基本乐理》教学目标、制定《基本乐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创设《基本乐理》“分层教学”、“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这是《基本乐理》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研究的主要内容。
高职院校《基本乐理》课程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我们应充分发挥大学生理性思维优势,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创新思维,摸索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高职《基本乐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将教师的传授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联系在一起,提倡“学、教、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基本乐理》课程的因材施教。这种模式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师教学技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都具有较明显的作用。因此,高职音乐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不断探索教学改革,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为社会培养高职教育音乐应用型创新人才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