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概论是中职学校中建筑管理、供热、给排水、电气等相关专业的基础专业课程。中职学生大部分专业基础较差,所以在授课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特点,丰富讲课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内容,真正掌握专业基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建筑概论这一门课也在不断改革从而更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以及学生的需求。课改后,新课程的实践也是我们需要多加注意的。
关键词:建筑概论;专业课;课改;实践
一、中职学校《建筑概论》课程简介
(一)课程标准要求
《建筑概论》是中职学校学生学习建筑、供热、电气等相关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可以帮助学生对建筑物在基本了解的基础上,更深层次的理解建筑物的详细内部构造,同时了解国内外建筑的异同之处,从而为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这一门课程对建筑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应当多加注意。
本课程的主要课程目标是希望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对建筑基础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可以自己理解分析建筑物的基本构造以及相关要求,了解一般建筑物的构造做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建筑相关行业的兴趣。并且初步理解建筑的相关基础理论和原理,最终要的是要求学生学会将理论和原理结合到实际应用当中去,解决实际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是为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授课重难点
以贾丽明和徐秀香老师主编的《建筑概论》一书来分析,“《建筑概论》是为供热通风与空调、给水与排水、电气设备安装及工业设备安装等专业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建筑材料和房屋建筑构造两大部分。建筑材料部分主要是研究建筑工程中所用材料的种类、性质、技术标准和应用范围等…建筑构造部分主要是研究房屋的构造组成、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同时,根据中职类学校的教学目标,中职类学校是为培养工程第一线的专门人才而设立的专门性职业学校,所以与一般大学不同,中职类学校更加注重职业素养的培训以及专业实际应用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更加侧重于实践操作的演示,而不单单是课本知识的传授。但除了实践操作,理论授课也不可忽视,很多学生在上课过程中认为操作课比理论课更重要,实际上学好理论基础知识才是实践操作的基础。现代教材的编写都来源于无数的实际案例操作,总结了前辈的经验,所以教师努力讲解分析,学生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扎实功底,最后将理论应用到实际,在实际操作中找出不足,教师结合各种问题为学生指导讲解。
二、课程改革与实践
(一)中职学校学生特点
中职学校与一般专科、本科学校不同,学生大多是初中毕业后为更早进入社会工作来进行专业培训学习的。所以大部分学生年龄小,专业基础较差,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又要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又要学习一般的高中文化课程,学业压力相对也比较大。而且在教育改革后,中职学校毕业生也可以报考大学,专业只要和自己在中职学校学习期间一样或者类似即可。这种情况一方面这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二)课程改革基本要求与实践
为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教育部对于现代中职类学校课程改革给予了相应的指导和建议,建筑概论课程改革在探索中前进着,根据总结,我们认为本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教材改革
教材是所有专业课学习的基础,通过教材内容学生可以直观理解本课程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所以说一本好的教材是至关重要的。过去,很多学校在教材选择上往往注重于那种“大部头”,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那种很厚的书,内容繁杂。这种类型的书虽然涵盖知识极广,但很多时候并没有精简的叙述知识点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忽略掉很多无关内容,但是学生的专业知识并不扎实,他们不知道哪里是重点,哪里是不需要了解的东西。往往在自助学习的过程中希望一字不漏的把书看完,不仅浪费时间,也增加学习的难度。所以今年来出版的应用于中职学校的《建筑概论》一书,基本上都在逐步精简文字,力求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论述好每个知识点,便于教师讲授,也便于学生学习复习。
同时,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过去的书本往往注重于理论的阐述,缺少一些实际的配图,这就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很大的要求。课改后,教材中配图不断增加,便于学生直观的看到建筑物各个部分的构造,因为在实际学习生活中,理论课大部分还是在教室中完成。
2.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现代教学方式也逐步引用到教师课堂教学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采取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单项灌输说教模式。”[2]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并没有很好的参与到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所有的学习过程都在教师引导下完成,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性。课改后要求课堂的主体要从教师转换到学生,一般情况下教师会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然后布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逐步引入课堂,将教学方法逐步电脑化、计算机化。“通过电化教学可以使学生既增加感性认识、又能开阔视野,更多的了解当前建筑的新材料、新工艺、新建筑和新的发展趋势。”
3.制定科学考核制度
课程改革前,本课程主要考核一般就是在期末的时候进行一场闭卷考试。但是单一的课程并不能检验出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专业技能。所以课改后,实际操作与平时考核成绩也逐步加入到期末综合考核之中,从而更加全面检验学生的专业技能,便于教师针对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指导。
三、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在此背景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中职类学校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建立起来,与一般的高等院校在教育方法和教育要求上都有着很大不同之处。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中职类学校的课程改革也在不断进行,建筑概论作为建筑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课改之后的课程更加适应学校、学生、社会的需求,越来越受到关注。
参考文献:
[1]贾丽明、徐秀香.建筑概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P1
[2]谷士艳等.建筑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9(01)
[3]徐秀香.建筑概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5(05)
关键词:建筑概论;专业课;课改;实践
一、中职学校《建筑概论》课程简介
(一)课程标准要求
《建筑概论》是中职学校学生学习建筑、供热、电气等相关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可以帮助学生对建筑物在基本了解的基础上,更深层次的理解建筑物的详细内部构造,同时了解国内外建筑的异同之处,从而为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这一门课程对建筑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应当多加注意。
本课程的主要课程目标是希望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对建筑基础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可以自己理解分析建筑物的基本构造以及相关要求,了解一般建筑物的构造做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建筑相关行业的兴趣。并且初步理解建筑的相关基础理论和原理,最终要的是要求学生学会将理论和原理结合到实际应用当中去,解决实际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是为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授课重难点
以贾丽明和徐秀香老师主编的《建筑概论》一书来分析,“《建筑概论》是为供热通风与空调、给水与排水、电气设备安装及工业设备安装等专业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建筑材料和房屋建筑构造两大部分。建筑材料部分主要是研究建筑工程中所用材料的种类、性质、技术标准和应用范围等…建筑构造部分主要是研究房屋的构造组成、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同时,根据中职类学校的教学目标,中职类学校是为培养工程第一线的专门人才而设立的专门性职业学校,所以与一般大学不同,中职类学校更加注重职业素养的培训以及专业实际应用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更加侧重于实践操作的演示,而不单单是课本知识的传授。但除了实践操作,理论授课也不可忽视,很多学生在上课过程中认为操作课比理论课更重要,实际上学好理论基础知识才是实践操作的基础。现代教材的编写都来源于无数的实际案例操作,总结了前辈的经验,所以教师努力讲解分析,学生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扎实功底,最后将理论应用到实际,在实际操作中找出不足,教师结合各种问题为学生指导讲解。
二、课程改革与实践
(一)中职学校学生特点
中职学校与一般专科、本科学校不同,学生大多是初中毕业后为更早进入社会工作来进行专业培训学习的。所以大部分学生年龄小,专业基础较差,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又要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又要学习一般的高中文化课程,学业压力相对也比较大。而且在教育改革后,中职学校毕业生也可以报考大学,专业只要和自己在中职学校学习期间一样或者类似即可。这种情况一方面这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二)课程改革基本要求与实践
为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教育部对于现代中职类学校课程改革给予了相应的指导和建议,建筑概论课程改革在探索中前进着,根据总结,我们认为本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教材改革
教材是所有专业课学习的基础,通过教材内容学生可以直观理解本课程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所以说一本好的教材是至关重要的。过去,很多学校在教材选择上往往注重于那种“大部头”,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那种很厚的书,内容繁杂。这种类型的书虽然涵盖知识极广,但很多时候并没有精简的叙述知识点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忽略掉很多无关内容,但是学生的专业知识并不扎实,他们不知道哪里是重点,哪里是不需要了解的东西。往往在自助学习的过程中希望一字不漏的把书看完,不仅浪费时间,也增加学习的难度。所以今年来出版的应用于中职学校的《建筑概论》一书,基本上都在逐步精简文字,力求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论述好每个知识点,便于教师讲授,也便于学生学习复习。
同时,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过去的书本往往注重于理论的阐述,缺少一些实际的配图,这就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很大的要求。课改后,教材中配图不断增加,便于学生直观的看到建筑物各个部分的构造,因为在实际学习生活中,理论课大部分还是在教室中完成。
2.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现代教学方式也逐步引用到教师课堂教学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采取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单项灌输说教模式。”[2]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并没有很好的参与到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所有的学习过程都在教师引导下完成,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性。课改后要求课堂的主体要从教师转换到学生,一般情况下教师会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然后布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逐步引入课堂,将教学方法逐步电脑化、计算机化。“通过电化教学可以使学生既增加感性认识、又能开阔视野,更多的了解当前建筑的新材料、新工艺、新建筑和新的发展趋势。”
3.制定科学考核制度
课程改革前,本课程主要考核一般就是在期末的时候进行一场闭卷考试。但是单一的课程并不能检验出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专业技能。所以课改后,实际操作与平时考核成绩也逐步加入到期末综合考核之中,从而更加全面检验学生的专业技能,便于教师针对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指导。
三、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在此背景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中职类学校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建立起来,与一般的高等院校在教育方法和教育要求上都有着很大不同之处。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中职类学校的课程改革也在不断进行,建筑概论作为建筑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课改之后的课程更加适应学校、学生、社会的需求,越来越受到关注。
参考文献:
[1]贾丽明、徐秀香.建筑概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P1
[2]谷士艳等.建筑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9(01)
[3]徐秀香.建筑概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