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ongfengyue56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215-01
  【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和局限性。与2003年版相比,2017年版的课标关于本课有以下几点变化:1、增加了“三民主义”的内容;2、将“中华民国的建立”事件上升到一个新高度;3、更加重视学生的理性认识,要求学生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局限。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专题八《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的内容。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的民族民主革命,是实现中国政治、社会转型的关键节点。“皇帝倒了,辫子剪了”形象地说明了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和转变社会风气的功绩。但是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的任务,也未使中国社会实现完全意義上的转型。
  【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辛亥革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记得“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词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主动学习历史的习惯还未养成,对历史的把握、分析、评价等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教师要加强引导。
  【设计思路】
  强调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确定“从专制走向民主”这个主题,以“创设情境—探究学习—理性思考—情感升华”为线索,围绕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等重大事件,让学生参与课堂,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理性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
  2.了解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等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局限,培养学生的理解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革命志士为实现中国的民主自由而勇于牺牲的精神。
  2.领悟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艰巨和曲折性,珍惜民主的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三民主义的内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局限。
  2.难点: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局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
  二、三民主义
  三、辛亥革命的成果(1)中华民国的建立(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清帝退位
  四、辛亥革命的评价(1)意义(2)局限
  【教学反思】
  1.优点:教学设计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教学形式多样,课堂多元化,有情境导入、材料教学、历史剧展示、小组讨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2.不足:教学立意不够新,环节不够精细,没有布置习题及时巩固新知识。
其他文献
【摘要】注重平时积累,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要注重读写的结合,注重因地制宜,提倡多形式的教学,作文教学不能流于形式,要精心地創设情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 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193-01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
【摘 要】高中政治課对于学生塑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说非常重要,当今高中课堂上的政治课讲解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和单一的学习理论知识相比,学生对于实践更加感兴趣,因此学生很难把书本上的方法论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应该为学生构建一个全新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高中政治知识。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章设计了一种循环水风机运行状态参数(轴位移、轴承温度、振动等)微机在线监控网络,介绍了系统监控实施方案与原理及系统的硬件配置、应用软件功能等。该系统基于Windows环境,
当前,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及日趋精细的现代企业管理对财务人员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机制,解决工作中“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
长期以来.国内会计与财务理论界对于内部控制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并建立了较为清晰的内部控制理论。然而,理论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内部控制系统的要素内容,而较少涉及内部控制构建应
【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小学教育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小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其教育管理模式不能与时俱进,也没有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本文分析了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 教育管理模式 构建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一、有效地指导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形式,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延伸,是提高阅读能力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种阅读能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其创造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那么,教师又该如何应用新课程理念来帮助学生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呢?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现代心理学
一、新旧准则差异 新基本准则新增会计计量一章,与旧基本准则相比变化较大。在新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章中规定:“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