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柏拉图;孟子;善观念;比较
一、柏拉图和孟子的“善”的涵义
(一)柏拉图的“善”的涵义
柏拉图对于善的定义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而只是用象征手法借“善之子”来揣摩和说明善。因此,给予对象以真理并给予认识主体以认识能力的东西,就是“善”的理念。它是真理和知识的原因,真理是好东西,但它却是更好的东西。柏拉图认为善是对整个世界的以及对世界中存在的万事万物的根本性认识,肯定善是主体所无法具体认识的,但同时又具有超越存在的绝对意义。
柏拉图的善的理式至少有四层含义:形而上学之善(本体论的善),即超验的存在,世界的源泉;认识论之善,其是理性认识的对象,真理的源泉;审美之善,即真理的体现,美的自体;道德之善,即伦理中的美德,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
(二)孟子的“善”的涵义
善是孟子思想的核心,孟子的学说亦可以称为“求善之学”。何为善?孟子言之“可欲之为善”,一语道破善的本质内涵;善从何处来,孟子言之“性善”,从人之所以为人,从人之本初寻找善的依据。孟子把“仁义”归结为善的内涵。
二、柏拉图和孟子的“善”的观念的比较
(一)相同點
二者都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皆求善,即使是无恶不作的人,求其根本,也还是向善的。那些在观察中表现为恶的人,就他们的原始意愿而言是求善的。经验上为恶的人其本性仍为善,经验的恶不能代表其本性的善。有的人表现为恶是因为他们的本心、良心被外在的污浊蒙蔽了。他们把恶误认为是善,作出了错误的选择。但其本性仍是善的。
认识善和达到善是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由低到高的一个发展过程。人不可能生下来就有一个完整的善性,最初的善都处于萌芽阶段,需要内在力量的进发和外在环境的培养、熏陶、刺激。达到善的过程是曲折的,在达到善的道路上,人们会面临善与恶的抉择,若人们误入歧途,则很难再回到善的正轨上,因此达到善是一个修炼的过程,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不同点
就柏拉图和孟子善观念的内涵而言。孟子从人性论角度出发,认为善观念有以下几个方面内涵:善性人人皆备,善也就是人的良心,也就是“天之所与我者”。柏拉图从理念论角度出发,认为善观念有层级的含义,理念世界中的“至善”认识的对象,又是给予人认识能力的最高理念,也是可见可知两个世界共同的本体和存在的依据。可见世界中的德性善则相当于孟子所说的人的善性。这一层级的善是对“至善”理念的模仿,虽然存在于人的灵魂中,但并不是灵魂的全部。由此看来,孟子和柏拉图在对“善”的理解上出发点不同,所给出的“善”的解释也不同。而他们虽然都有德性善,但柏拉图的德性善是对“至善”理念的模仿,与孟子的善在善性的构成、来源和涵养方式等方面有同又有异。
就善的政治效应而言。孟子仁政设想和柏拉图的理想国设想都期望通过建立起善政国家,改变混乱的社会秩序,获得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只不过孟子从人人具有善性这一观点出发,提出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的政治主张,他认为只有人人发挥善性,社会政治环境才能有所改善,由此提出了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等仁政主张。柏拉图则从人的灵魂的和谐状态出发,提出了争正义就是做自己的事这一主张。他认为国家是大写的人,国家的和谐稳定关键在于社会分工明确,并且通过消除私有制使所有人都为国家的整体利益而生活。
孟子对待私有财产的态度:“无恒产而有恒心,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孟子认为有了自己的固有财产,百姓就会希望社会稳定,努力为自己的生活维护现有的秩序。而达到社会的稳定则需要每个人发挥自己的善性,能够尊重他人的利益,这样也可以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而柏拉图反对私有财产制,希望一个共产社会,他认为私有财产养成人们利己和贪欲之心,财富的积累将导致奢华、堕落和德行的败坏,会导致人灵魂和谐状态的失衡。因此他主张把私有财产从适于统治阶级生活的制度中清除掉,从而维护国家共同体的利益。
三、异同产生的原因
(一)相同点产生的原因
孟子和柏拉图同处于雅思贝尔斯所说的轴心时期,都面临着混乱的社会秩序和杀伐不断的斗争局面。所以他们都以对善观念的思考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核心,希望通过善观念构建起新的和谐国家。他们的善的观念都涉及人类生存的善的问题。
(二)不同点产生的原因
就善观念的内涵而言,柏拉图从理念论出发,其善既有本体论内涵认识论内涵,又有德性善的内涵;而孟子从人性论出发,其善主要为德性善的内涵。柏拉图的善更多为形而上学意义上的本体论的善和认识论意义上的善,是一种善的理念。其原因可能是柏拉图受到巴曼尼德本体论思想以及其老师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的影响。而孟子的善是基于人性论的,其可能受到孔子人性本善思想的影响。孔子认为人以整体的方式而存在,那他必须同时认为这个整体是善的。一旦整体只能是善的,整体的构成者一一人,就必须是善的。一个善的人群才能构成一个善的整体。
就善的政治效应而言,孟子认为只有人人都发挥善性,社会政治环境才会有所改善。而柏拉图认为善即正义,就是做自己的事,社会分工明确,以及整个国家的和谐运行。孟子是以人人都有善性为出发点的,而柏拉图是以人的灵魂的和谐状态为出发点的。由此导致二者善的政治效应也有差异。
四、评价
对善观念的思考作为孟子和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核心,有其产生和讨论的必要性。中西方思想史发展完全不同,和这两位思想家关于善的处理直接相关。他们对善观念有很多共性的思考,比如他们都认为“人皆求善”,都认为达到善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们的善的观念都涉及人的生存等,这是因为他们面临的社会问题有相似性。但他们的思想也有很大差异,比如善的观念内涵不同、达到善的路径不同、善的政治效应不同等。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供他们使用的思想资源不同。这些共性和差异使二者关于善的观点有很强的可比性。
一、柏拉图和孟子的“善”的涵义
(一)柏拉图的“善”的涵义
柏拉图对于善的定义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而只是用象征手法借“善之子”来揣摩和说明善。因此,给予对象以真理并给予认识主体以认识能力的东西,就是“善”的理念。它是真理和知识的原因,真理是好东西,但它却是更好的东西。柏拉图认为善是对整个世界的以及对世界中存在的万事万物的根本性认识,肯定善是主体所无法具体认识的,但同时又具有超越存在的绝对意义。
柏拉图的善的理式至少有四层含义:形而上学之善(本体论的善),即超验的存在,世界的源泉;认识论之善,其是理性认识的对象,真理的源泉;审美之善,即真理的体现,美的自体;道德之善,即伦理中的美德,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
(二)孟子的“善”的涵义
善是孟子思想的核心,孟子的学说亦可以称为“求善之学”。何为善?孟子言之“可欲之为善”,一语道破善的本质内涵;善从何处来,孟子言之“性善”,从人之所以为人,从人之本初寻找善的依据。孟子把“仁义”归结为善的内涵。
二、柏拉图和孟子的“善”的观念的比较
(一)相同點
二者都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皆求善,即使是无恶不作的人,求其根本,也还是向善的。那些在观察中表现为恶的人,就他们的原始意愿而言是求善的。经验上为恶的人其本性仍为善,经验的恶不能代表其本性的善。有的人表现为恶是因为他们的本心、良心被外在的污浊蒙蔽了。他们把恶误认为是善,作出了错误的选择。但其本性仍是善的。
认识善和达到善是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由低到高的一个发展过程。人不可能生下来就有一个完整的善性,最初的善都处于萌芽阶段,需要内在力量的进发和外在环境的培养、熏陶、刺激。达到善的过程是曲折的,在达到善的道路上,人们会面临善与恶的抉择,若人们误入歧途,则很难再回到善的正轨上,因此达到善是一个修炼的过程,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不同点
就柏拉图和孟子善观念的内涵而言。孟子从人性论角度出发,认为善观念有以下几个方面内涵:善性人人皆备,善也就是人的良心,也就是“天之所与我者”。柏拉图从理念论角度出发,认为善观念有层级的含义,理念世界中的“至善”认识的对象,又是给予人认识能力的最高理念,也是可见可知两个世界共同的本体和存在的依据。可见世界中的德性善则相当于孟子所说的人的善性。这一层级的善是对“至善”理念的模仿,虽然存在于人的灵魂中,但并不是灵魂的全部。由此看来,孟子和柏拉图在对“善”的理解上出发点不同,所给出的“善”的解释也不同。而他们虽然都有德性善,但柏拉图的德性善是对“至善”理念的模仿,与孟子的善在善性的构成、来源和涵养方式等方面有同又有异。
就善的政治效应而言。孟子仁政设想和柏拉图的理想国设想都期望通过建立起善政国家,改变混乱的社会秩序,获得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只不过孟子从人人具有善性这一观点出发,提出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的政治主张,他认为只有人人发挥善性,社会政治环境才能有所改善,由此提出了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等仁政主张。柏拉图则从人的灵魂的和谐状态出发,提出了争正义就是做自己的事这一主张。他认为国家是大写的人,国家的和谐稳定关键在于社会分工明确,并且通过消除私有制使所有人都为国家的整体利益而生活。
孟子对待私有财产的态度:“无恒产而有恒心,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孟子认为有了自己的固有财产,百姓就会希望社会稳定,努力为自己的生活维护现有的秩序。而达到社会的稳定则需要每个人发挥自己的善性,能够尊重他人的利益,这样也可以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而柏拉图反对私有财产制,希望一个共产社会,他认为私有财产养成人们利己和贪欲之心,财富的积累将导致奢华、堕落和德行的败坏,会导致人灵魂和谐状态的失衡。因此他主张把私有财产从适于统治阶级生活的制度中清除掉,从而维护国家共同体的利益。
三、异同产生的原因
(一)相同点产生的原因
孟子和柏拉图同处于雅思贝尔斯所说的轴心时期,都面临着混乱的社会秩序和杀伐不断的斗争局面。所以他们都以对善观念的思考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核心,希望通过善观念构建起新的和谐国家。他们的善的观念都涉及人类生存的善的问题。
(二)不同点产生的原因
就善观念的内涵而言,柏拉图从理念论出发,其善既有本体论内涵认识论内涵,又有德性善的内涵;而孟子从人性论出发,其善主要为德性善的内涵。柏拉图的善更多为形而上学意义上的本体论的善和认识论意义上的善,是一种善的理念。其原因可能是柏拉图受到巴曼尼德本体论思想以及其老师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的影响。而孟子的善是基于人性论的,其可能受到孔子人性本善思想的影响。孔子认为人以整体的方式而存在,那他必须同时认为这个整体是善的。一旦整体只能是善的,整体的构成者一一人,就必须是善的。一个善的人群才能构成一个善的整体。
就善的政治效应而言,孟子认为只有人人都发挥善性,社会政治环境才会有所改善。而柏拉图认为善即正义,就是做自己的事,社会分工明确,以及整个国家的和谐运行。孟子是以人人都有善性为出发点的,而柏拉图是以人的灵魂的和谐状态为出发点的。由此导致二者善的政治效应也有差异。
四、评价
对善观念的思考作为孟子和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核心,有其产生和讨论的必要性。中西方思想史发展完全不同,和这两位思想家关于善的处理直接相关。他们对善观念有很多共性的思考,比如他们都认为“人皆求善”,都认为达到善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们的善的观念都涉及人的生存等,这是因为他们面临的社会问题有相似性。但他们的思想也有很大差异,比如善的观念内涵不同、达到善的路径不同、善的政治效应不同等。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供他们使用的思想资源不同。这些共性和差异使二者关于善的观点有很强的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