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来访者是一位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三女生,父母长期高压的教育方式,使她形成了追求完美的个性,在高考压力下,她的焦虑情绪不断循环放大,导致了学习低效,引发成绩的下滑。辅导老师采用了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技术(SFBT),把学生视为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采取“解决—建构”的方法,通过“目标设定”“寻找例外,发展正向资源”“正向回馈”“家庭作业”等步骤,激发学生解决自身问题的潜能,缓解焦虑,正视压力,以平和的心态参加高考。
〔关键词〕焦虑性学习低效;高三学生;焦点解决短期疗法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8-0049-03
一、个案概况
菲菲(化名),高三学生,独生女,父母均为中学教师,对她期望较高。高三之前成绩一直不错(年级前50名),目前成绩在500名左右。性格文静、内向,体态正常。最近,她成绩退步明显,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理解力下降,焦虑、烦躁、敏感,对未来充满担忧。
1.个人陈述
高三以前,我的成绩一直都很好,爸妈对我的期望很高,要求也很严,他们和老师都觉得我考一所985大学没有问题,我也很想能考上自己梦想的学校。所以,上了高三以后,我就特别想用功学习。但是在一次月考成绩退步比较大之后,就感觉学习上力不从心,上课的时候经常走神,无法集中注意力,如果强制自己保持注意,就会感觉脑子一片空白,对老师所讲内容的反应和理解都变得很迟钝,而且会十分烦躁,难以忍受。上自习时,做作业效率也很低,很难进入状态,强迫自己学,但学不进去。以前我很喜欢英语,默写时,我总是能拿满分,可自从最近几次默写出现了错误后,一到默写时间我就害怕。而且,现在我变得很敏感,上课看见同桌转笔、听见写字的声音都会莫名烦躁,成绩也一直在下滑。我觉得自己离爸妈的期待和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远了,高考越来越近,我真的担心自己熬不下去。我也不敢和爸妈说,怕他们担心我。
2.辅导老师观察和班主任反映
辅导老师观察:菲菲衣着整齐,语言清晰流利,没有幻觉、妄想,有完整的自知力。面容消瘦,眉头紧锁,情绪焦虑,求助愿望强烈。
班主任反映:菲菲平时自我要求较高,学习认真、努力,性格内向文静。高二时成绩名列前茅,步入高三之后,退步明显,平时课堂纪律也有所松懈。
二、分析与评估
综合菲菲的描述及其成长背景分析,她的学习状态欠佳主要原因在于焦虑情绪,基本可以判断菲菲的问题属于“焦虑性学习低效”:一旦进入学习情境就感到焦虑导致学习状态不佳。它形成的主要心理机制分析如下。
(一)父母教养方式及菲菲自身成长经历导致的成就动机过强
菲菲是出生在教师家庭的独生女,父母对她的要求比较严苛,在学习上,希望她能做到最好。以往一帆风顺的求学道路更使她成为同伴中被羡慕的对象,父母和老师对她充满期望,这种高期望成了菲菲心里巨大的压力源,导致她产生了过强的成就动机。
为了父母、老师的期望和自己的梦想,她把学习安排得很紧,不容许自己有任何懈怠,就如同被拧紧的发条,动力虽足,但随时都有断裂的风险。依据心理学中的“耶基斯·多德森定律”,面对难度较高的学习任务,较强的成就动机并不能和学习效果成正比,动机太强或太弱都会减弱学习效果。菲菲的高成就动机引发了高焦虑,影响了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过于追求完美的个性
作为教师家庭子女,菲菲从小深受父母影响,做事追求完美,甚至有一些绝对化的要求,尤其在学习上,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苛。有时候稍有不完美,心里就会惴惴不安。例如,在英语默写中,她会因为一两次的错误苛责自己 ,甚至发展到对英语学习的恐惧。对完美的追求降低了她对成就感的体验,一旦遭遇挫折,自信心就会大受打击。
她不仅对自己要求完美,对他人和环境也有很高的期望,如果达不到心中的期望就会焦虑烦躁,同桌的转笔声、写字声使她觉得学习环境不够安静,从而开始烦躁;偶尔的一两次听课走神,她会觉得听课效果没有自己预想中的那么好,从而放大影响,产生焦虑情绪。
(三)建立了以焦虑情绪为主的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射
面对高考,菲菲感到时间紧迫,虽然她很想调整自己的状态,重新振作起来,但就是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这种焦虑情绪已经不知不觉与学习情境建立了条件性情绪反射,即S(学习情境)—E(焦虑情绪)—R(低效行为)。也就是在面对学习时,越是着急想努力,学习效率就越低。一旦建立了以焦虑情绪为主的潜意识条件情绪反射,那么她的情绪在特定条件下就会不由控制地出现,继之以低效的学习行为。
(四)高压状态下焦虑性情绪的循环放大
菲菲的焦虑情绪在高压的复杂系统中循环放大,最终造成恶性循环。一次偶尔的失误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她非常着急,焦虑情绪产生;她越想努力,动机越强就越容易分心,效率就越低,成绩继续下降,这更加增强了她的焦虑情绪。如此循环往复,焦虑情绪不断放大。
三、辅导过程
对于菲菲现在的处境和复杂的外界影响因素,单纯关注其问题的成因并不能很快使问题得到解决。在高考即将来临、菲菲又急于改变现状时,我选择了咨询周期短、见效快,咨询过程更具有建设性、更有助于她未来发展的治疗技术——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技术(SFBT)。它采取的是“解决—建构”的方法,把学生视为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不纠缠于问题本身和原因,把焦点放在问题的“解决”上,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潜能。具体咨询过程如下。
(一)构建解决方案阶段
1.设定目标
在此阶段,辅导老师与菲菲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倾听菲菲的诉说,给予共情,帮助她理清思绪,通过循环式提问,将菲菲的抱怨转化为想要达到的目标——提高学习效率。这个目标不是遥不可及的奢望,也不是毫无建设性的抱怨,而是正向、动态、切实可行的具體目标。 咨询片段节选:
菲菲:我上课的时候无法集中注意力,经常分心走神;自习时,做作业效率非常低,很难进入学习状态,做一会儿就觉得很烦躁。我不想继续这样,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做。
辅导老师:那么,你希望自己在学习上是怎样的?(正向目标)
菲菲:我希望自己能够在学习时平静一些,效率高一些,至少不要那么烦躁。
我通过引导菲菲正面述说,促使她思考要达到的目标,并引发菲菲描绘她想拥有的、想要达成的景象,而非停留在负面的抱怨中。
2.寻找“例外”,发展正向资源
无论多么棘手的困扰,总有偶尔不发生的时候,这就是“例外”。“寻找例外”就是让菲菲想想在哪种情况下她不会焦虑、学习效率会高。当我协助菲菲找出“例外”时,就可以减弱她深陷困境的挫折感,引导她看到“小改变”的存在,看重“小改变”的价值,看到自己的能力和资源,促进“小改变”持续发生,增强自我控制感和自我效能感,并试图在以后让“例外”多发生一些。
咨詢片段节选:
辅导老师:你在学习生涯中有没有面对学习不烦躁,效率还挺高的时候呢?
菲菲:好像最近都没有吧!
辅导老师:最近没有?那以前呢?高一高二的时候呢?
菲菲:哦,我在上高三之前学习挺轻松的,好像也没那么焦虑,学习效率也还好。
辅导老师:在怎样的情况下,学习会让你感到轻松、平静、效率高?
菲菲:按自己的计划来,就只想弄懂这个知识,不过多想考试排名什么的。还有就是不想爸妈的时候,也不会那么烦躁。
辅导老师:哦,也就是说你其实还是可以做到不那么烦躁。假如现在奇迹发生了,你感觉到平静轻松学习效率很高,你的问题解决了,此时你自己和同学、父母、老师会有什么反应?
……
在谈话中,辅导老师使菲菲了解自己的压力源,通过“寻找例外”明白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进一步了解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这一步也是对她的不合理认知进行修正的关键。
(二)思考休息阶段
在此阶段,辅导老师留给了菲菲思考的时间,让她反思刚才的谈话过程,总结出一些可行的方法,促进自我的积极探索。
咨询片段节选:
辅导老师:现在我们休息10分钟,请你对我们刚才的谈话进行回顾和思考,想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菲菲:我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些小目标,而不是只看到考试分数;我也可以去和父母谈谈自己的想法;我还可以多做一些简单的题目,找回感觉……
(三)正向回馈和作业阶段
1.赞美
辅导老师给予菲菲一些鼓励和赞美:“你在我眼中仍然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对学习本身充满热情,对自己有着明确的目标,通过认知的调整完全可以挣脱现有的束缚,轻松快乐地学习。”
2.布置作业
辅导老师布置了家庭作业,介绍了一些放松暗示训练的方法。通过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让她达到轻松、平静的状态,然后再通过语言暗示,想象高效专注学习时的情景,重新建立平静、轻松情绪和高效学习之间的条件性情绪反射。同时,让她记录每次“例外”发生时自己的想法或做法。
四、咨询效果评估
辅导结束后,我连续三周对菲菲的学习状态进行了跟进随访,效果较明显。原来一节课她只能专注十多分钟,现在能集中注意力25分钟以上。班主任也反映她的听课状态明显好转,上课睡觉、说话次数减少了,在最近一次的月考中,成绩进步了50多名。菲菲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逐渐体验到成就感,学习时烦躁的情绪逐渐减弱,对于高考持尽力而为的平和心态。
五、咨询反思
咨询中,辅导老师应更多关注当事人自身资源的开发,相信他们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辅导老师则充当协助他们理清思路、启发思考的引导者角色。本案例中,菲菲需要重建的“放松—高效”的条件性情绪反射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在辅导后多练习,从而强化新的条件反射,使其自动化。辅导老师要求菲菲每次进入学习状态前做一次肌肉放松和想象暗示,想象自己心情最放松时的学习状态,想象自己某次愉悦的学习经历。同时,每天回忆并记录自己高效学习时的想法、情绪等,挖掘自身解决问题的潜能。
家庭的支持很重要。我建议班主任定期与家长联系,双方互相沟通菲菲在校和在家的心理状况。建议菲菲的父母适时调整教育方式,调整过高的期望,减轻菲菲的心理压力。
班主任的支持必不可少。班主任是最了解学生的那个人,发现问题后应及时与心理老师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并在学习中给予必要的帮助。例如,设计一些容易激发成就感的学习任务,帮助菲菲重拾信心。
注:本文荣获东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案例一等奖。
参考文献
[1]张璟,李琪.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学习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茵素·金·柏格,特雷西·史丹纳. 儿童青少年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3]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许维素,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代表性问句[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2(1):48-49.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高级中学,东莞,523000)
编辑/于 洪 终校/梅 婷
〔关键词〕焦虑性学习低效;高三学生;焦点解决短期疗法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8-0049-03
一、个案概况
菲菲(化名),高三学生,独生女,父母均为中学教师,对她期望较高。高三之前成绩一直不错(年级前50名),目前成绩在500名左右。性格文静、内向,体态正常。最近,她成绩退步明显,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理解力下降,焦虑、烦躁、敏感,对未来充满担忧。
1.个人陈述
高三以前,我的成绩一直都很好,爸妈对我的期望很高,要求也很严,他们和老师都觉得我考一所985大学没有问题,我也很想能考上自己梦想的学校。所以,上了高三以后,我就特别想用功学习。但是在一次月考成绩退步比较大之后,就感觉学习上力不从心,上课的时候经常走神,无法集中注意力,如果强制自己保持注意,就会感觉脑子一片空白,对老师所讲内容的反应和理解都变得很迟钝,而且会十分烦躁,难以忍受。上自习时,做作业效率也很低,很难进入状态,强迫自己学,但学不进去。以前我很喜欢英语,默写时,我总是能拿满分,可自从最近几次默写出现了错误后,一到默写时间我就害怕。而且,现在我变得很敏感,上课看见同桌转笔、听见写字的声音都会莫名烦躁,成绩也一直在下滑。我觉得自己离爸妈的期待和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远了,高考越来越近,我真的担心自己熬不下去。我也不敢和爸妈说,怕他们担心我。
2.辅导老师观察和班主任反映
辅导老师观察:菲菲衣着整齐,语言清晰流利,没有幻觉、妄想,有完整的自知力。面容消瘦,眉头紧锁,情绪焦虑,求助愿望强烈。
班主任反映:菲菲平时自我要求较高,学习认真、努力,性格内向文静。高二时成绩名列前茅,步入高三之后,退步明显,平时课堂纪律也有所松懈。
二、分析与评估
综合菲菲的描述及其成长背景分析,她的学习状态欠佳主要原因在于焦虑情绪,基本可以判断菲菲的问题属于“焦虑性学习低效”:一旦进入学习情境就感到焦虑导致学习状态不佳。它形成的主要心理机制分析如下。
(一)父母教养方式及菲菲自身成长经历导致的成就动机过强
菲菲是出生在教师家庭的独生女,父母对她的要求比较严苛,在学习上,希望她能做到最好。以往一帆风顺的求学道路更使她成为同伴中被羡慕的对象,父母和老师对她充满期望,这种高期望成了菲菲心里巨大的压力源,导致她产生了过强的成就动机。
为了父母、老师的期望和自己的梦想,她把学习安排得很紧,不容许自己有任何懈怠,就如同被拧紧的发条,动力虽足,但随时都有断裂的风险。依据心理学中的“耶基斯·多德森定律”,面对难度较高的学习任务,较强的成就动机并不能和学习效果成正比,动机太强或太弱都会减弱学习效果。菲菲的高成就动机引发了高焦虑,影响了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过于追求完美的个性
作为教师家庭子女,菲菲从小深受父母影响,做事追求完美,甚至有一些绝对化的要求,尤其在学习上,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苛。有时候稍有不完美,心里就会惴惴不安。例如,在英语默写中,她会因为一两次的错误苛责自己 ,甚至发展到对英语学习的恐惧。对完美的追求降低了她对成就感的体验,一旦遭遇挫折,自信心就会大受打击。
她不仅对自己要求完美,对他人和环境也有很高的期望,如果达不到心中的期望就会焦虑烦躁,同桌的转笔声、写字声使她觉得学习环境不够安静,从而开始烦躁;偶尔的一两次听课走神,她会觉得听课效果没有自己预想中的那么好,从而放大影响,产生焦虑情绪。
(三)建立了以焦虑情绪为主的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射
面对高考,菲菲感到时间紧迫,虽然她很想调整自己的状态,重新振作起来,但就是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这种焦虑情绪已经不知不觉与学习情境建立了条件性情绪反射,即S(学习情境)—E(焦虑情绪)—R(低效行为)。也就是在面对学习时,越是着急想努力,学习效率就越低。一旦建立了以焦虑情绪为主的潜意识条件情绪反射,那么她的情绪在特定条件下就会不由控制地出现,继之以低效的学习行为。
(四)高压状态下焦虑性情绪的循环放大
菲菲的焦虑情绪在高压的复杂系统中循环放大,最终造成恶性循环。一次偶尔的失误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她非常着急,焦虑情绪产生;她越想努力,动机越强就越容易分心,效率就越低,成绩继续下降,这更加增强了她的焦虑情绪。如此循环往复,焦虑情绪不断放大。
三、辅导过程
对于菲菲现在的处境和复杂的外界影响因素,单纯关注其问题的成因并不能很快使问题得到解决。在高考即将来临、菲菲又急于改变现状时,我选择了咨询周期短、见效快,咨询过程更具有建设性、更有助于她未来发展的治疗技术——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技术(SFBT)。它采取的是“解决—建构”的方法,把学生视为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不纠缠于问题本身和原因,把焦点放在问题的“解决”上,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潜能。具体咨询过程如下。
(一)构建解决方案阶段
1.设定目标
在此阶段,辅导老师与菲菲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倾听菲菲的诉说,给予共情,帮助她理清思绪,通过循环式提问,将菲菲的抱怨转化为想要达到的目标——提高学习效率。这个目标不是遥不可及的奢望,也不是毫无建设性的抱怨,而是正向、动态、切实可行的具體目标。 咨询片段节选:
菲菲:我上课的时候无法集中注意力,经常分心走神;自习时,做作业效率非常低,很难进入学习状态,做一会儿就觉得很烦躁。我不想继续这样,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做。
辅导老师:那么,你希望自己在学习上是怎样的?(正向目标)
菲菲:我希望自己能够在学习时平静一些,效率高一些,至少不要那么烦躁。
我通过引导菲菲正面述说,促使她思考要达到的目标,并引发菲菲描绘她想拥有的、想要达成的景象,而非停留在负面的抱怨中。
2.寻找“例外”,发展正向资源
无论多么棘手的困扰,总有偶尔不发生的时候,这就是“例外”。“寻找例外”就是让菲菲想想在哪种情况下她不会焦虑、学习效率会高。当我协助菲菲找出“例外”时,就可以减弱她深陷困境的挫折感,引导她看到“小改变”的存在,看重“小改变”的价值,看到自己的能力和资源,促进“小改变”持续发生,增强自我控制感和自我效能感,并试图在以后让“例外”多发生一些。
咨詢片段节选:
辅导老师:你在学习生涯中有没有面对学习不烦躁,效率还挺高的时候呢?
菲菲:好像最近都没有吧!
辅导老师:最近没有?那以前呢?高一高二的时候呢?
菲菲:哦,我在上高三之前学习挺轻松的,好像也没那么焦虑,学习效率也还好。
辅导老师:在怎样的情况下,学习会让你感到轻松、平静、效率高?
菲菲:按自己的计划来,就只想弄懂这个知识,不过多想考试排名什么的。还有就是不想爸妈的时候,也不会那么烦躁。
辅导老师:哦,也就是说你其实还是可以做到不那么烦躁。假如现在奇迹发生了,你感觉到平静轻松学习效率很高,你的问题解决了,此时你自己和同学、父母、老师会有什么反应?
……
在谈话中,辅导老师使菲菲了解自己的压力源,通过“寻找例外”明白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进一步了解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这一步也是对她的不合理认知进行修正的关键。
(二)思考休息阶段
在此阶段,辅导老师留给了菲菲思考的时间,让她反思刚才的谈话过程,总结出一些可行的方法,促进自我的积极探索。
咨询片段节选:
辅导老师:现在我们休息10分钟,请你对我们刚才的谈话进行回顾和思考,想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菲菲:我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些小目标,而不是只看到考试分数;我也可以去和父母谈谈自己的想法;我还可以多做一些简单的题目,找回感觉……
(三)正向回馈和作业阶段
1.赞美
辅导老师给予菲菲一些鼓励和赞美:“你在我眼中仍然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对学习本身充满热情,对自己有着明确的目标,通过认知的调整完全可以挣脱现有的束缚,轻松快乐地学习。”
2.布置作业
辅导老师布置了家庭作业,介绍了一些放松暗示训练的方法。通过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让她达到轻松、平静的状态,然后再通过语言暗示,想象高效专注学习时的情景,重新建立平静、轻松情绪和高效学习之间的条件性情绪反射。同时,让她记录每次“例外”发生时自己的想法或做法。
四、咨询效果评估
辅导结束后,我连续三周对菲菲的学习状态进行了跟进随访,效果较明显。原来一节课她只能专注十多分钟,现在能集中注意力25分钟以上。班主任也反映她的听课状态明显好转,上课睡觉、说话次数减少了,在最近一次的月考中,成绩进步了50多名。菲菲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逐渐体验到成就感,学习时烦躁的情绪逐渐减弱,对于高考持尽力而为的平和心态。
五、咨询反思
咨询中,辅导老师应更多关注当事人自身资源的开发,相信他们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辅导老师则充当协助他们理清思路、启发思考的引导者角色。本案例中,菲菲需要重建的“放松—高效”的条件性情绪反射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在辅导后多练习,从而强化新的条件反射,使其自动化。辅导老师要求菲菲每次进入学习状态前做一次肌肉放松和想象暗示,想象自己心情最放松时的学习状态,想象自己某次愉悦的学习经历。同时,每天回忆并记录自己高效学习时的想法、情绪等,挖掘自身解决问题的潜能。
家庭的支持很重要。我建议班主任定期与家长联系,双方互相沟通菲菲在校和在家的心理状况。建议菲菲的父母适时调整教育方式,调整过高的期望,减轻菲菲的心理压力。
班主任的支持必不可少。班主任是最了解学生的那个人,发现问题后应及时与心理老师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并在学习中给予必要的帮助。例如,设计一些容易激发成就感的学习任务,帮助菲菲重拾信心。
注:本文荣获东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案例一等奖。
参考文献
[1]张璟,李琪.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学习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茵素·金·柏格,特雷西·史丹纳. 儿童青少年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3]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许维素,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代表性问句[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2(1):48-49.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高级中学,东莞,523000)
编辑/于 洪 终校/梅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