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界”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它并不只是媒体热炒的概念,也映射着人们的生活需求。跨界不仅仅是跨学科、跨领域甚至跨文化的新成果,产生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也是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正在转换和探索的过程,会超出人们的想象力,也是原有的评价体系无法立即给予全面的定义的。
正如艺术家蓝正辉所言:“跨界的目的就是找到新的感觉,就是为了找到新的突破点,所以跨界不是坏事儿。”
跨界艺术实验像个系统工程,艺术家的素养、团队人员配置,甚至经费与场地等客观条件都会影响品质与成败,不仅需要团队操作,还需要社会支持。真正意义的跨界艺术是我们的时代才有的命题,编者展示跨界艺术不同领域的个案,解读独特的个体,看不同的跨界之作。
2013年北京设计周上,首饰设计展是重头戏,在北京时尚设计广场举行的“施华洛世奇数码水晶展”(Swarovski Digital Crystal),以仿水晶为创作元素,探索在快速发展的数码时代设计师们对记忆这个概念的一些思考。
施华洛世奇曾与多位设计领域的世界级大师紧密合作,与罗恩·阿拉德(Ron Arad)、托德·布歇尔(Tord Boontje)、汤姆·迪克森(Tom Dixon)、扎哈·哈迪(Zaha Hadid)、洛斯·拉古路夫(Ross Lovegrove)和约翰·波森(John Pawson)等关系密切。
此次展览的室内设计由北京知名建筑师马岩松设计,名为《月境》,以不规则的黑色多面体为母题,从室外延伸到室内,从展览空间演化为艺术作品,以极佳的黑色构架出了水晶的神秘感和光线感,参观者在旅途的终点拾阶而上,来到整个展览空间的上空,等待他们的是一个发光的数字月亮,悬在一片剪影似的山峰之上,诠释着记忆如何在数码时代被人们感知,也探讨人类对事物、环境和时间不断变化的关系。在当今的数码时代,记忆和私人珍藏已成为过眼烟云,艺术家设计师李鼐含、刘峰、马岩松、师建民和宋涛的新作品也在展览上首次亮相,从另一角度理解生活的意义。
这次盛大的展览,也是一次成功的跨界合作,正如施华洛世奇执行董事会成员娜佳·施华洛世奇(Nadja Swarovski)所说,展览“最吸引人之处是,了解中国富有创意的梦想家们如何应对活动要求,为我们与记忆和技术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注入新的见解。这些人才突破了以富有创意的方式使用仿水晶的界限,而我们与他们的合作,更激发了施华洛世奇投入到当代新锐设计和创新的满腔热情。”
七彩炫光 & 轻松生活
采访时间:2013年9月26日
采访地点:北京时尚设计广场(751 D·PARK)
刘峰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设计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家具设计品牌联盟 (CFDBA)创始人之一
风生设计顾问、湃设计公社创始人
设计理念
在形式主义泛滥过之后,设计师们会更加关注如何以设计手段来解决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
毕竟设计就是为人来解决问题,无论是“身”的层面还是“心”的境界。
“原创”并不是设计的精义,而是它的底限。
做设计先从做一个有趣的人开始。
作品介绍
《银河时光》描述了有关那些逝去记忆的温暖和美好。在极美幻境中,一部黑白电影被投射在了由形态各异的透明水晶堆砌而成的山栾上,影像在水晶山上折射出的光芒化身为那夜晚舞动的光影。借由这再造的影像发散出一道意义深远的光,水晶的清澈安静之美被这无尽变换的光影韵律展现得淋漓尽致。表面上看来,水晶山是过往记忆的直接载体,但被其折射出的光束或繁星则代表了这些回忆在当下数字化时代的投射,恰似银河,虽然它在这浩瀚宇宙中的存在已与起源时不同,但依旧星光熠熠。
通过什么契机来参加这次展览活动的?
5年前就和施华洛世奇合作过,是在产品设计单元。这一次是策展人杰罗姆·桑斯先生邀请我来,有偶然有必然。
这次创作的灵感来源?
我做的是一个“山”的作品。通俗点说,水晶都入世,我做室内设计、产品设计都会用到水晶这个元素。水晶更让我感兴趣的不是它的本体,而是它的七彩炫光。其实国内也有很多水晶,区别水晶的好与坏,差别都在透明度和它七彩的炫光上。
当时我受到邀请之后,大的命题是讲记忆,“记忆”也是我个人创作里面一直有的一个脉络。快速的社会发展,其实抹去了很多记忆的痕迹,从这一点,我就想怎么把记忆、思维的五彩和眼前看到的五彩可以融合在一起,最可以代表我想法的就是“银河”,就像我看到银河系一样的璀璨,当时就想怎么样通过一个设备把它的光体现出来,最终选了大概有10部从小到大记忆中比较深刻的老电影,《小兵张嘎》等,纯个人喜好的一些记忆。
就有点像人喝醉酒断了片以后,记忆是无序的。其实有时候回忆也是无序的,所以整个作品中音乐的节奏是各种各样的,很写实,融合了人生百态。每个人的大脑都是一个大的银河系,这就是为什么把它叫做《记忆的银河》。
说到记忆,大家可能会想到老物件,水晶是现代流行的东西,怎么把二者融合在一起?
随当代社会的发展,你对于生活方式是无法选择的,你不可能放弃使用手机和一切你身边的这种现代化工具。随着水晶的切割技术越来越发达,它当然也是现代文明的一个表现。这些现代事物发展的同时,恰恰最需要以前的东西来平衡,因为最新的东西是没有经过沉淀的,没有厚重的味道,但记忆是经得起沉淀的,那种情感的东西一直留到今天,留在你的小小宇宙里。
人脑不大,但记忆的丰富性和储存量,实际上未必比银河系要小。这点来讲,当代和远古本来就不矛盾。记忆有无数的片段,人本来每天都记忆东西,比如今天你坐在我对面,你已经在我未来的画面里面,有一天我会想起,哦,那天发生了什么事。所以二者是充满极度的反差和极度的和谐。 您是做平面设计,怎么看这种与品牌的跨界合作?
挺珍惜的。对于我来讲,这种合作一个是学习,一个是交流,另外,它本身就是一个很珍贵的经验。
产品设计也好,室内设计也好,所有的艺术形式,都离不开生活本身,而且我们置身于消费文明,所有的品牌都有消费文明的基因。当代设计和当代艺术,并不应该远离这个社会,而应该极力参与到社会行为中。
像这类与品牌合作的展览,团队成员会支持你的创意或给你建议,比个人日常的创作要得到更多的可能性。个人创作里面可以天马行空,但是在执行的层面上,有很多的东西都要从头开始。但是像这样的一些和品牌合作的展览,从整个展览的设计,到作品的创意,到布展细节,都是最专业最好的。
这个过程中,我在工作方式上有所学习,在这个平台上,我也去观察一个企业或者设计同行们是怎样在工作,怎样做作品。
能够亲眼见识到早就出现在书本上的很多著名国外设计师的作品,也是一种荣幸。同行们用一种同样的材料,表达出来不同的东西,这种反差是一种激励。
之前有跟其他品牌合作过么?
合作过很多类型的品牌,有的是电子产品,有的是消费品。品牌会请我们从装置艺术或者设计的角度,再现他们展开不了的一些创作思维。
与品牌合作,他们会给出一个定义,这会对设计师或者艺术家造成一种束缚么?
对于我来说不会。就像“自由”一样,什么是真的自由?总是有一定界限的,完全没有界限未必是好的。在这种创意里面,当品牌很清晰地把一些规则包括材料提前告知的时候,是非常有帮助的。对一个设计师来说,如果他觉得会被这些规则约束,只能证明他还很年轻,很难去平衡创意和规则这两点,但是对于一个像我们这样相对“老”一点的,这些规则反倒是一种保护,是大家提前的一个约定。这个边界清楚了之后,大家都会知道彼此的工作应该到哪一个层面。
在与这个品牌合作之前,有接触过水晶并以这个材质进行创作么?
有,一直在关注,包括未来也有可能会用它做一些首饰设计,这个元素对于我来讲可塑性很强。2000年的时候,我们就做一些室内空间设计,尝试用水晶做了好多的比较现代的大型水晶灯。水晶这个元素,其实有好多东西可以做,它既有对光线的演绎,本身也有很多属性,很有意思,所以会一直延续这个材料。
刚才我和宋老师(宋涛,本次展览中展出作品《光阴的故事》)在看展览的时候,我们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可能会做一些更极端,更纯粹的东西。
更极端,更纯粹是种什么样的状态?
更个人化的。比如这次展览更倾向公众化,必须要考虑大多数人的感受,包括普通观众、学生或是专业设计师等人怎样去看你的作品,你要去猜测所有人的想法。但更极端一点的就是我完全不管你们的想法,完全按照个人的喜好。
设计出的很个人的产品有没有考虑到如何面市?
没有。设计本身就是和生活对话的,但是艺术可以更自由,可以不去买卖,所以这个作品是我送给自己的。但是一个设计产品就要有其批量稳定性,更关注集体共识,每个人都要参与这种感受。我的作品就分两个特别的极端,一个是讲集体感受,一个是讲个体感受,我会把它们分开。
艺术家和设计师之间是融合还是矛盾?
矛盾是早期有的,现在已经解决了,因为这个矛盾或者中间的那道墙,其实本来并不存在,它是两个功能的东西,有的时候非得把它重合到一个界面上来讲的话,才产生矛盾,当你把它分得很好就没有问题。对我来讲,艺术就是个人消遣、放松的一种表达方式,就像我自己去锻炼跑步喝茶一样,非常轻松,而设计是我的工作。
之前您说这个展览是给大家看的,会考虑到观众的感受在里面,您认为观众会怎样看您的作品?
从年轻人的角度,从视觉上会感到一种绚丽,对于水晶而言,已经足够了;稍微年长一点的人,他们可能关注的是音乐、画面和对白,这会促使他们去读作品的说明;对于专业群体,那一定是整体的。
在您的认知里面,您比较喜欢的国内外设计师有哪些?
国外的我可能比较喜欢的是日本的吉冈德仁(Tokujin Yoshioka),其实每个国家的都有,包括法国建筑师让·米勒,国内的我会很喜欢像艺术家邵帆,其实还有很多,包括李永忠老师,宋涛老师,挺广泛的。
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的设计。
温暖的设计,有温度的设计。
输出端&有意思的东西
采访时间:2013年9月26日
采访地点:北京时尚设计广场(751 D·PARK)
李鼐含
2004年成立Naihanli &Co.设计工作室
AD100建筑、设计精英
设计理念
记忆并非天然,而是源于个人创造,是思维对一系列体验进行综合并升华的抽象印记。每一个的瞬间,占据着与思维中的独有空间,融合形成记忆。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让生活也可以游戏。
我所有的创作都是用设计来改善生活。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你必须懂得生活究竟是怎样的。而这是一个过程。
作品介绍
在数字化时代,感官体验及其所产生的记忆极易被湮没。数码科技(如数码照片、数字录音等)虽可以将产生记忆的场景完整的保存下来,但因感官体验而获得的记忆本身无法被真正记录下来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水晶球》是一件可以让参观者与之互动从而以全新方式体验施华洛世奇水晶的触觉作品。水晶与LED灯被装入多层环绕的木质结构中,构成球状结构的中心,当参观者与之互动转动它的时候,它会发射出不动形状光芒,从而透过多层结构映射出不同的光影形状。通过这件作品,李鼐含使得体验之美通过独特的瞬间存在被体验并留下印记,而非利用数字技术来保存记忆。
“记忆”的这个主题,对您的创作有限制么? 没有限制。作为设计师来说,任何一种主题都可以,只不过要更深入地去思考一个内容。这次展览的吸引力就是,让我通过这个去做一些自己以前没做过的事情,有一个机会用水晶去创作。
这件作品与您之前做的集装箱系列家具,完全是两种感觉。
我很反对某一种风格,或者某一种情调的延续不做改变,我的概念就是,继续做一些新的有意思的东西,像玩具那样,可以去玩,可以参与。这点主线在其中,其他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系列,都是取决于一个不同的概念,“集装箱”系列是为了搬家方便(灵感来源于她参加意大利米兰国际家具展时,拆包艺术品运输箱的经验),我们做的折页系列家具也是为了搬家(笑)。
水晶灯作为舶来品,永远都是灯在里面,水晶在外面,我就要把水晶放在最中间。我一直对球体感兴趣,灵感来源于想做成一个发光的象牙球似的东西。球转动的时候像万花筒一样,散发出来的光和影子打在墙上,也涉及到所谓记忆的问题。其实球很不重要,是附属品,重要的在于它投出来的影子。
雕花感觉很像中国传统木制家具。
这东西看起来像古董,但实际上一点古董的架势都没有。中间是铜,外面两层木头模型是由三维电脑设计出来的,然后用三轴、四轴、五轴的各种各样的电脑切割机实现,是一个非常高科技的产品。
木头的材质,现在很多设计师都在用,您觉得您对这个材料的运用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我的工厂里有从湖南来的木工师傅,都是传统方式受训出来的木工,他们是整个创作团队中最核心的人。我的作品,包括箱子家具,都是通过最传统的木工的技巧做出来的,都是第一手的。
在各式材质领域上,木工方面,中国发挥得比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好,但现在很多人在用机器而不是手工,这是一个正在慢慢流失的行业。可能大家认为有机器了,就可以批量化,工人就不重要了,但真正创作过程中,人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我们还想开一个木工学校,免费带学生。
现在艺术家关注的是个人的东西,而设计师可能更多地去考虑市场。
应该是这样的。因为本身就不该把两个行业定义在一起,现在有了跨界设计和艺术之间的模糊行业,我觉得我就处在那个夹缝里面,因为我是学设计专业出身的,也做过服务设计,但我生活在艺术圈。我觉得不需要太在乎这些东西,很难去把握,如果别人非要总结的话,可以有这么个定义,按照个人来说,什么事情是能够持续下去的,什么事情是相信自己要做的,能做下去就行了呗。
下一步打算有什么新的作品?
我也有很多困扰,有些产品我觉得它是面对大众市场的,但我自己的工作室没有这种生产能力,又不敢轻易跟一个厂家合作,所以一直处于在慢慢探索的状态。
这次设计周作品有带给您什么启发?
我这次意识到,大家对设计的误区太大了,认为可爱的东西就是设计或者设计师可以随便玩变形,这是不对的。设计师是服务行业,艺术家可以有个性,但必须处理好概念的延展、商业的合作及生产的合作等等,然后再介绍自己个性的东西。
能讲你对年轻设计师的看法么?
有很多事情是要经过磨练和积累的。我在英国念建筑,本身整个教育过程就是至少7年到10年,大学毕业只是进入了下一个training(训练)的阶段。年轻人要知道,在社会中生产参与到经济活动中的实践,是真正学习怎样做设计的机会,是需要时间的。
很多商业机构操之过急的心态也导致了年轻设计师很难把握这个学习的机会。设计要在中国健康地成长,一定要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年轻人不要抱有幻想,20出头就应该要再去学习、去历练,真正跟设计产业链其他环节去磨合成长,7、8年之后再谈自己的个性问题。
您在学习过程中有没有特别感兴趣的设计师或者艺术家?
纵观所有成功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他们都有一个完全的相同点,就是对细节的把握。他们对细节的要求都是精益求精,精确到一毫米的差距,较真到这地步才能真正做出好的东西。但同时,这些人都有宏观的思维,他们的概念都很清晰,令很多人有共鸣感。
你的生活和工作分得开吗?
我觉得我本来就是工作狂,睡觉的时候也在想着工作,但玩也是在工作。要是没有吸纳和看东西的过程,怎么会形成灵感呢?很random(随意、随机)的,就像这个词一样,很多灵感都是在零零碎碎的一些记忆里边拼凑起来的,自然而然出现的。
遇到工作瓶颈的时候怎么样?
躲起来。
正如艺术家蓝正辉所言:“跨界的目的就是找到新的感觉,就是为了找到新的突破点,所以跨界不是坏事儿。”
跨界艺术实验像个系统工程,艺术家的素养、团队人员配置,甚至经费与场地等客观条件都会影响品质与成败,不仅需要团队操作,还需要社会支持。真正意义的跨界艺术是我们的时代才有的命题,编者展示跨界艺术不同领域的个案,解读独特的个体,看不同的跨界之作。
2013年北京设计周上,首饰设计展是重头戏,在北京时尚设计广场举行的“施华洛世奇数码水晶展”(Swarovski Digital Crystal),以仿水晶为创作元素,探索在快速发展的数码时代设计师们对记忆这个概念的一些思考。
施华洛世奇曾与多位设计领域的世界级大师紧密合作,与罗恩·阿拉德(Ron Arad)、托德·布歇尔(Tord Boontje)、汤姆·迪克森(Tom Dixon)、扎哈·哈迪(Zaha Hadid)、洛斯·拉古路夫(Ross Lovegrove)和约翰·波森(John Pawson)等关系密切。
此次展览的室内设计由北京知名建筑师马岩松设计,名为《月境》,以不规则的黑色多面体为母题,从室外延伸到室内,从展览空间演化为艺术作品,以极佳的黑色构架出了水晶的神秘感和光线感,参观者在旅途的终点拾阶而上,来到整个展览空间的上空,等待他们的是一个发光的数字月亮,悬在一片剪影似的山峰之上,诠释着记忆如何在数码时代被人们感知,也探讨人类对事物、环境和时间不断变化的关系。在当今的数码时代,记忆和私人珍藏已成为过眼烟云,艺术家设计师李鼐含、刘峰、马岩松、师建民和宋涛的新作品也在展览上首次亮相,从另一角度理解生活的意义。
这次盛大的展览,也是一次成功的跨界合作,正如施华洛世奇执行董事会成员娜佳·施华洛世奇(Nadja Swarovski)所说,展览“最吸引人之处是,了解中国富有创意的梦想家们如何应对活动要求,为我们与记忆和技术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注入新的见解。这些人才突破了以富有创意的方式使用仿水晶的界限,而我们与他们的合作,更激发了施华洛世奇投入到当代新锐设计和创新的满腔热情。”
七彩炫光 & 轻松生活
采访时间:2013年9月26日
采访地点:北京时尚设计广场(751 D·PARK)
刘峰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设计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家具设计品牌联盟 (CFDBA)创始人之一
风生设计顾问、湃设计公社创始人
设计理念
在形式主义泛滥过之后,设计师们会更加关注如何以设计手段来解决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
毕竟设计就是为人来解决问题,无论是“身”的层面还是“心”的境界。
“原创”并不是设计的精义,而是它的底限。
做设计先从做一个有趣的人开始。
作品介绍
《银河时光》描述了有关那些逝去记忆的温暖和美好。在极美幻境中,一部黑白电影被投射在了由形态各异的透明水晶堆砌而成的山栾上,影像在水晶山上折射出的光芒化身为那夜晚舞动的光影。借由这再造的影像发散出一道意义深远的光,水晶的清澈安静之美被这无尽变换的光影韵律展现得淋漓尽致。表面上看来,水晶山是过往记忆的直接载体,但被其折射出的光束或繁星则代表了这些回忆在当下数字化时代的投射,恰似银河,虽然它在这浩瀚宇宙中的存在已与起源时不同,但依旧星光熠熠。
通过什么契机来参加这次展览活动的?
5年前就和施华洛世奇合作过,是在产品设计单元。这一次是策展人杰罗姆·桑斯先生邀请我来,有偶然有必然。
这次创作的灵感来源?
我做的是一个“山”的作品。通俗点说,水晶都入世,我做室内设计、产品设计都会用到水晶这个元素。水晶更让我感兴趣的不是它的本体,而是它的七彩炫光。其实国内也有很多水晶,区别水晶的好与坏,差别都在透明度和它七彩的炫光上。
当时我受到邀请之后,大的命题是讲记忆,“记忆”也是我个人创作里面一直有的一个脉络。快速的社会发展,其实抹去了很多记忆的痕迹,从这一点,我就想怎么把记忆、思维的五彩和眼前看到的五彩可以融合在一起,最可以代表我想法的就是“银河”,就像我看到银河系一样的璀璨,当时就想怎么样通过一个设备把它的光体现出来,最终选了大概有10部从小到大记忆中比较深刻的老电影,《小兵张嘎》等,纯个人喜好的一些记忆。
就有点像人喝醉酒断了片以后,记忆是无序的。其实有时候回忆也是无序的,所以整个作品中音乐的节奏是各种各样的,很写实,融合了人生百态。每个人的大脑都是一个大的银河系,这就是为什么把它叫做《记忆的银河》。
说到记忆,大家可能会想到老物件,水晶是现代流行的东西,怎么把二者融合在一起?
随当代社会的发展,你对于生活方式是无法选择的,你不可能放弃使用手机和一切你身边的这种现代化工具。随着水晶的切割技术越来越发达,它当然也是现代文明的一个表现。这些现代事物发展的同时,恰恰最需要以前的东西来平衡,因为最新的东西是没有经过沉淀的,没有厚重的味道,但记忆是经得起沉淀的,那种情感的东西一直留到今天,留在你的小小宇宙里。
人脑不大,但记忆的丰富性和储存量,实际上未必比银河系要小。这点来讲,当代和远古本来就不矛盾。记忆有无数的片段,人本来每天都记忆东西,比如今天你坐在我对面,你已经在我未来的画面里面,有一天我会想起,哦,那天发生了什么事。所以二者是充满极度的反差和极度的和谐。 您是做平面设计,怎么看这种与品牌的跨界合作?
挺珍惜的。对于我来讲,这种合作一个是学习,一个是交流,另外,它本身就是一个很珍贵的经验。
产品设计也好,室内设计也好,所有的艺术形式,都离不开生活本身,而且我们置身于消费文明,所有的品牌都有消费文明的基因。当代设计和当代艺术,并不应该远离这个社会,而应该极力参与到社会行为中。
像这类与品牌合作的展览,团队成员会支持你的创意或给你建议,比个人日常的创作要得到更多的可能性。个人创作里面可以天马行空,但是在执行的层面上,有很多的东西都要从头开始。但是像这样的一些和品牌合作的展览,从整个展览的设计,到作品的创意,到布展细节,都是最专业最好的。
这个过程中,我在工作方式上有所学习,在这个平台上,我也去观察一个企业或者设计同行们是怎样在工作,怎样做作品。
能够亲眼见识到早就出现在书本上的很多著名国外设计师的作品,也是一种荣幸。同行们用一种同样的材料,表达出来不同的东西,这种反差是一种激励。
之前有跟其他品牌合作过么?
合作过很多类型的品牌,有的是电子产品,有的是消费品。品牌会请我们从装置艺术或者设计的角度,再现他们展开不了的一些创作思维。
与品牌合作,他们会给出一个定义,这会对设计师或者艺术家造成一种束缚么?
对于我来说不会。就像“自由”一样,什么是真的自由?总是有一定界限的,完全没有界限未必是好的。在这种创意里面,当品牌很清晰地把一些规则包括材料提前告知的时候,是非常有帮助的。对一个设计师来说,如果他觉得会被这些规则约束,只能证明他还很年轻,很难去平衡创意和规则这两点,但是对于一个像我们这样相对“老”一点的,这些规则反倒是一种保护,是大家提前的一个约定。这个边界清楚了之后,大家都会知道彼此的工作应该到哪一个层面。
在与这个品牌合作之前,有接触过水晶并以这个材质进行创作么?
有,一直在关注,包括未来也有可能会用它做一些首饰设计,这个元素对于我来讲可塑性很强。2000年的时候,我们就做一些室内空间设计,尝试用水晶做了好多的比较现代的大型水晶灯。水晶这个元素,其实有好多东西可以做,它既有对光线的演绎,本身也有很多属性,很有意思,所以会一直延续这个材料。
刚才我和宋老师(宋涛,本次展览中展出作品《光阴的故事》)在看展览的时候,我们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可能会做一些更极端,更纯粹的东西。
更极端,更纯粹是种什么样的状态?
更个人化的。比如这次展览更倾向公众化,必须要考虑大多数人的感受,包括普通观众、学生或是专业设计师等人怎样去看你的作品,你要去猜测所有人的想法。但更极端一点的就是我完全不管你们的想法,完全按照个人的喜好。
设计出的很个人的产品有没有考虑到如何面市?
没有。设计本身就是和生活对话的,但是艺术可以更自由,可以不去买卖,所以这个作品是我送给自己的。但是一个设计产品就要有其批量稳定性,更关注集体共识,每个人都要参与这种感受。我的作品就分两个特别的极端,一个是讲集体感受,一个是讲个体感受,我会把它们分开。
艺术家和设计师之间是融合还是矛盾?
矛盾是早期有的,现在已经解决了,因为这个矛盾或者中间的那道墙,其实本来并不存在,它是两个功能的东西,有的时候非得把它重合到一个界面上来讲的话,才产生矛盾,当你把它分得很好就没有问题。对我来讲,艺术就是个人消遣、放松的一种表达方式,就像我自己去锻炼跑步喝茶一样,非常轻松,而设计是我的工作。
之前您说这个展览是给大家看的,会考虑到观众的感受在里面,您认为观众会怎样看您的作品?
从年轻人的角度,从视觉上会感到一种绚丽,对于水晶而言,已经足够了;稍微年长一点的人,他们可能关注的是音乐、画面和对白,这会促使他们去读作品的说明;对于专业群体,那一定是整体的。
在您的认知里面,您比较喜欢的国内外设计师有哪些?
国外的我可能比较喜欢的是日本的吉冈德仁(Tokujin Yoshioka),其实每个国家的都有,包括法国建筑师让·米勒,国内的我会很喜欢像艺术家邵帆,其实还有很多,包括李永忠老师,宋涛老师,挺广泛的。
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的设计。
温暖的设计,有温度的设计。
输出端&有意思的东西
采访时间:2013年9月26日
采访地点:北京时尚设计广场(751 D·PARK)
李鼐含
2004年成立Naihanli &Co.设计工作室
AD100建筑、设计精英
设计理念
记忆并非天然,而是源于个人创造,是思维对一系列体验进行综合并升华的抽象印记。每一个的瞬间,占据着与思维中的独有空间,融合形成记忆。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让生活也可以游戏。
我所有的创作都是用设计来改善生活。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你必须懂得生活究竟是怎样的。而这是一个过程。
作品介绍
在数字化时代,感官体验及其所产生的记忆极易被湮没。数码科技(如数码照片、数字录音等)虽可以将产生记忆的场景完整的保存下来,但因感官体验而获得的记忆本身无法被真正记录下来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水晶球》是一件可以让参观者与之互动从而以全新方式体验施华洛世奇水晶的触觉作品。水晶与LED灯被装入多层环绕的木质结构中,构成球状结构的中心,当参观者与之互动转动它的时候,它会发射出不动形状光芒,从而透过多层结构映射出不同的光影形状。通过这件作品,李鼐含使得体验之美通过独特的瞬间存在被体验并留下印记,而非利用数字技术来保存记忆。
“记忆”的这个主题,对您的创作有限制么? 没有限制。作为设计师来说,任何一种主题都可以,只不过要更深入地去思考一个内容。这次展览的吸引力就是,让我通过这个去做一些自己以前没做过的事情,有一个机会用水晶去创作。
这件作品与您之前做的集装箱系列家具,完全是两种感觉。
我很反对某一种风格,或者某一种情调的延续不做改变,我的概念就是,继续做一些新的有意思的东西,像玩具那样,可以去玩,可以参与。这点主线在其中,其他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系列,都是取决于一个不同的概念,“集装箱”系列是为了搬家方便(灵感来源于她参加意大利米兰国际家具展时,拆包艺术品运输箱的经验),我们做的折页系列家具也是为了搬家(笑)。
水晶灯作为舶来品,永远都是灯在里面,水晶在外面,我就要把水晶放在最中间。我一直对球体感兴趣,灵感来源于想做成一个发光的象牙球似的东西。球转动的时候像万花筒一样,散发出来的光和影子打在墙上,也涉及到所谓记忆的问题。其实球很不重要,是附属品,重要的在于它投出来的影子。
雕花感觉很像中国传统木制家具。
这东西看起来像古董,但实际上一点古董的架势都没有。中间是铜,外面两层木头模型是由三维电脑设计出来的,然后用三轴、四轴、五轴的各种各样的电脑切割机实现,是一个非常高科技的产品。
木头的材质,现在很多设计师都在用,您觉得您对这个材料的运用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我的工厂里有从湖南来的木工师傅,都是传统方式受训出来的木工,他们是整个创作团队中最核心的人。我的作品,包括箱子家具,都是通过最传统的木工的技巧做出来的,都是第一手的。
在各式材质领域上,木工方面,中国发挥得比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好,但现在很多人在用机器而不是手工,这是一个正在慢慢流失的行业。可能大家认为有机器了,就可以批量化,工人就不重要了,但真正创作过程中,人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我们还想开一个木工学校,免费带学生。
现在艺术家关注的是个人的东西,而设计师可能更多地去考虑市场。
应该是这样的。因为本身就不该把两个行业定义在一起,现在有了跨界设计和艺术之间的模糊行业,我觉得我就处在那个夹缝里面,因为我是学设计专业出身的,也做过服务设计,但我生活在艺术圈。我觉得不需要太在乎这些东西,很难去把握,如果别人非要总结的话,可以有这么个定义,按照个人来说,什么事情是能够持续下去的,什么事情是相信自己要做的,能做下去就行了呗。
下一步打算有什么新的作品?
我也有很多困扰,有些产品我觉得它是面对大众市场的,但我自己的工作室没有这种生产能力,又不敢轻易跟一个厂家合作,所以一直处于在慢慢探索的状态。
这次设计周作品有带给您什么启发?
我这次意识到,大家对设计的误区太大了,认为可爱的东西就是设计或者设计师可以随便玩变形,这是不对的。设计师是服务行业,艺术家可以有个性,但必须处理好概念的延展、商业的合作及生产的合作等等,然后再介绍自己个性的东西。
能讲你对年轻设计师的看法么?
有很多事情是要经过磨练和积累的。我在英国念建筑,本身整个教育过程就是至少7年到10年,大学毕业只是进入了下一个training(训练)的阶段。年轻人要知道,在社会中生产参与到经济活动中的实践,是真正学习怎样做设计的机会,是需要时间的。
很多商业机构操之过急的心态也导致了年轻设计师很难把握这个学习的机会。设计要在中国健康地成长,一定要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年轻人不要抱有幻想,20出头就应该要再去学习、去历练,真正跟设计产业链其他环节去磨合成长,7、8年之后再谈自己的个性问题。
您在学习过程中有没有特别感兴趣的设计师或者艺术家?
纵观所有成功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他们都有一个完全的相同点,就是对细节的把握。他们对细节的要求都是精益求精,精确到一毫米的差距,较真到这地步才能真正做出好的东西。但同时,这些人都有宏观的思维,他们的概念都很清晰,令很多人有共鸣感。
你的生活和工作分得开吗?
我觉得我本来就是工作狂,睡觉的时候也在想着工作,但玩也是在工作。要是没有吸纳和看东西的过程,怎么会形成灵感呢?很random(随意、随机)的,就像这个词一样,很多灵感都是在零零碎碎的一些记忆里边拼凑起来的,自然而然出现的。
遇到工作瓶颈的时候怎么样?
躲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