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漪老师曾说过:“与其说我一辈子做语文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语文教师。”这里的“学做”,不妨就看作是一辈子的人文情怀和追求。语文教师应该成为具有人文情怀的人,并且将这种情怀渗透在课堂上,使语文课堂在春风化雨中润物无声,激起片片涟漪。
情怀,就是人对于一件事物自己内心最真实最动人的感受,是一种高尚的心境。那么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如何把这种心境传递给学生?如何渗透慧雅的人文情怀呢?
一、传递人性与个性
教育的目的不应仅给学生提供生存的技能及专业知识,更应关注他们的生命质量,比如审美感觉力、卓越的人格、高级趣味等。教师应该培育学生全面而优秀的品性。我们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下总是带着镣铐跳舞,我们跳得沉重别人看着揪心。何不从层层累累的镣铐中解脱出来,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爱上文字,爱上文学?比如,在初二阶段,除去课本中的篇目外,我会推荐给学生一些或透着哲思、或伴着生命思考的课外读物。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可以明白每个人生命中有很多坎坷,淡然处之,活得坚强活得潇洒;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可以明白笑着面对生死比一切都重要;读泰戈尔的《飞鸟集》可以明白诗意的生活是多么美妙。智慧的学习,便能够让人优雅的生活。慧雅人文情怀就在我们与文字的相遇中。
传统的语文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而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应是自我发现,这就是所谓的“个性”。但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师课堂的的引导,课后的指导等一系列细致入微的工作。一堂有人情味儿的语文课,应该有各种声音。比如《窗》这篇课文,有学生提出困惑:“不靠窗病人如果提出和靠窗病人换一下床位,是不是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呢?”学生们热烈讨论,就有了这样的驳斥声音:“不靠窗病人定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从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不靠窗病人是一个非常敏感甚至内向的人,近乎有点阴郁。对于这样的人,大方的提出这样的要求可能比沉默更困难。”前后不同的声音,都是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没有孰对孰错。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倒是课堂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一堂堂有争鸣的课堂上激发、膨胀,每个学生都是思辨家,都是人文学家。
二、传递情绪与情感
教学应做到以情“动”人,这里的“动”强调的是“调动”。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若能调动学生的情感,那么学生将获得极大的满足,甚至能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故而,语文教学活动应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积极的情感体验。
要调动学生情感,可以凭借作为教学活动载体的课本。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本身就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文字的意义在于通过一篇篇闪现及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读者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读者对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对世界的认知与感受。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绝不是单纯的“搬运工”,而必须牵着学生的手共同“披文入情”。师生透过形形色色的文字符号,共同体情理意,成为被感动的读者;身临其境,成为情不自禁的读者。
慧雅人文课堂设置教学情境,注重烘托情感,在一系列教学活动中,引领学生走进去,走出来,让他们随着作者的一颦一笑去思去忧去喜。例如,在讲授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前,可先布置一次随笔,写写“我”的父亲母亲。自由回忆,自由畅想,为上课埋下了情感伏笔。上课伊始,读一读学生的随笔片段,或喜或忧或悲。同作为“子女”,在分享的同时我们已和朱自清有了心意相通之处。接着带领学生“披文入情”,在一遍遍的“呼唤”中,学生感受到作品的人情美、形象美、图画美等。我曾经还让学生父母和孩子一起共读《背影》,让父母写下简单的读后感,当孩子看到父母笔下的“情思”,情感大门更是敞开。当学生的情感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互相沟通,和文字发生深切的共鸣。
语文教学课堂因为有了感情而有了生命。如果一节语文课沒有了生命,那课堂就犹如一潭死水,激不起半点涟漪。慧雅语文课堂,需要老师智慧地用情感引导,用雅言去感染。
三、传递道德与人格
学语文的最高境界就是学人生。《资治通鉴》中有一句话叫“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就是以其精湛的专业知识传授于他人并不难;而能以其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修养教如何做人就不那么容易了。文以叙事,文以抒情,文以载道,文还应该育德。
一堂称得上慧雅气息的语文课,需要语文教师“缘文释道”、“因道解文”,用文中包含的高尚情操、深刻思想等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导学生透过文字探寻课文中传递出的人性美,完善自身的人格。例如讲授《我的叔叔于勒》这篇精彩的小说。主角是叔叔于勒,但是给学生最强代入感的是“我”,让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周围人的变化,想象人物的形象,面对人物的现实。通过朗读、表演、对话等形式,让学生走进文本,进行“自我代入”。其实在课本中以第一人称“我”为叙事口吻的小说不在少数,例如《最后一课》《孔乙己》《呼兰河传》等。在这样的文章中,可以合理利用文本张力,引导学生“自我代入”,从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道德人格的塑造。学生会在这样的训练中明确自己应该成长为什么样的人。这样一来,既教书又育人。
慧雅语文课堂,常常将人格教育“渗透与滋润”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在润物无声中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达到我们“教书育人”的目的。又比如《论语》,完全可以承载优秀传统道德教化的功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警句对于如今大多数一味索取的“小皇帝、小公主”来说,都是值得学习的。在领略文学美的同时,德育与美育可以相得益彰。
徜徉语文的海洋,我们学习“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我们敬佩“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我们感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刘禹锡,我们慨叹“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李白。中国有如此丰富而又有内涵的传统“教材”,若能好好利用,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感受力,也能帮助他们塑造更美好、健全的人格。
在语文课本《孔乙己》中,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无论自己多么穷困潦倒,也不愿意脱下那件长衫,因为那是读书人的象征。慧雅人文情怀需要我们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渗透,不断提升,不断实践,不断思考,再不断渗透……倒不妨像孔乙己一样,有着那份“自命清高”的自信,有着那份“矢志不渝”的执着。当然,语文课程有人文性,但仍是一种表情达意的人文工具。
一片美丽的池塘,除了荡漾的水波外,还有游动的鱼儿。一池春水的静谧,需要慧雅人文情怀的渗透,但绝不是仅仅。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学校(215021)
情怀,就是人对于一件事物自己内心最真实最动人的感受,是一种高尚的心境。那么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如何把这种心境传递给学生?如何渗透慧雅的人文情怀呢?
一、传递人性与个性
教育的目的不应仅给学生提供生存的技能及专业知识,更应关注他们的生命质量,比如审美感觉力、卓越的人格、高级趣味等。教师应该培育学生全面而优秀的品性。我们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下总是带着镣铐跳舞,我们跳得沉重别人看着揪心。何不从层层累累的镣铐中解脱出来,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爱上文字,爱上文学?比如,在初二阶段,除去课本中的篇目外,我会推荐给学生一些或透着哲思、或伴着生命思考的课外读物。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可以明白每个人生命中有很多坎坷,淡然处之,活得坚强活得潇洒;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可以明白笑着面对生死比一切都重要;读泰戈尔的《飞鸟集》可以明白诗意的生活是多么美妙。智慧的学习,便能够让人优雅的生活。慧雅人文情怀就在我们与文字的相遇中。
传统的语文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而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应是自我发现,这就是所谓的“个性”。但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师课堂的的引导,课后的指导等一系列细致入微的工作。一堂有人情味儿的语文课,应该有各种声音。比如《窗》这篇课文,有学生提出困惑:“不靠窗病人如果提出和靠窗病人换一下床位,是不是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呢?”学生们热烈讨论,就有了这样的驳斥声音:“不靠窗病人定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从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不靠窗病人是一个非常敏感甚至内向的人,近乎有点阴郁。对于这样的人,大方的提出这样的要求可能比沉默更困难。”前后不同的声音,都是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没有孰对孰错。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倒是课堂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一堂堂有争鸣的课堂上激发、膨胀,每个学生都是思辨家,都是人文学家。
二、传递情绪与情感
教学应做到以情“动”人,这里的“动”强调的是“调动”。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若能调动学生的情感,那么学生将获得极大的满足,甚至能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故而,语文教学活动应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积极的情感体验。
要调动学生情感,可以凭借作为教学活动载体的课本。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本身就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文字的意义在于通过一篇篇闪现及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读者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读者对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对世界的认知与感受。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绝不是单纯的“搬运工”,而必须牵着学生的手共同“披文入情”。师生透过形形色色的文字符号,共同体情理意,成为被感动的读者;身临其境,成为情不自禁的读者。
慧雅人文课堂设置教学情境,注重烘托情感,在一系列教学活动中,引领学生走进去,走出来,让他们随着作者的一颦一笑去思去忧去喜。例如,在讲授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前,可先布置一次随笔,写写“我”的父亲母亲。自由回忆,自由畅想,为上课埋下了情感伏笔。上课伊始,读一读学生的随笔片段,或喜或忧或悲。同作为“子女”,在分享的同时我们已和朱自清有了心意相通之处。接着带领学生“披文入情”,在一遍遍的“呼唤”中,学生感受到作品的人情美、形象美、图画美等。我曾经还让学生父母和孩子一起共读《背影》,让父母写下简单的读后感,当孩子看到父母笔下的“情思”,情感大门更是敞开。当学生的情感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互相沟通,和文字发生深切的共鸣。
语文教学课堂因为有了感情而有了生命。如果一节语文课沒有了生命,那课堂就犹如一潭死水,激不起半点涟漪。慧雅语文课堂,需要老师智慧地用情感引导,用雅言去感染。
三、传递道德与人格
学语文的最高境界就是学人生。《资治通鉴》中有一句话叫“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就是以其精湛的专业知识传授于他人并不难;而能以其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修养教如何做人就不那么容易了。文以叙事,文以抒情,文以载道,文还应该育德。
一堂称得上慧雅气息的语文课,需要语文教师“缘文释道”、“因道解文”,用文中包含的高尚情操、深刻思想等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导学生透过文字探寻课文中传递出的人性美,完善自身的人格。例如讲授《我的叔叔于勒》这篇精彩的小说。主角是叔叔于勒,但是给学生最强代入感的是“我”,让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周围人的变化,想象人物的形象,面对人物的现实。通过朗读、表演、对话等形式,让学生走进文本,进行“自我代入”。其实在课本中以第一人称“我”为叙事口吻的小说不在少数,例如《最后一课》《孔乙己》《呼兰河传》等。在这样的文章中,可以合理利用文本张力,引导学生“自我代入”,从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道德人格的塑造。学生会在这样的训练中明确自己应该成长为什么样的人。这样一来,既教书又育人。
慧雅语文课堂,常常将人格教育“渗透与滋润”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在润物无声中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达到我们“教书育人”的目的。又比如《论语》,完全可以承载优秀传统道德教化的功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警句对于如今大多数一味索取的“小皇帝、小公主”来说,都是值得学习的。在领略文学美的同时,德育与美育可以相得益彰。
徜徉语文的海洋,我们学习“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我们敬佩“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我们感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刘禹锡,我们慨叹“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李白。中国有如此丰富而又有内涵的传统“教材”,若能好好利用,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感受力,也能帮助他们塑造更美好、健全的人格。
在语文课本《孔乙己》中,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无论自己多么穷困潦倒,也不愿意脱下那件长衫,因为那是读书人的象征。慧雅人文情怀需要我们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渗透,不断提升,不断实践,不断思考,再不断渗透……倒不妨像孔乙己一样,有着那份“自命清高”的自信,有着那份“矢志不渝”的执着。当然,语文课程有人文性,但仍是一种表情达意的人文工具。
一片美丽的池塘,除了荡漾的水波外,还有游动的鱼儿。一池春水的静谧,需要慧雅人文情怀的渗透,但绝不是仅仅。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学校(215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