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起一池春水的静谧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c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漪老师曾说过:“与其说我一辈子做语文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语文教师。”这里的“学做”,不妨就看作是一辈子的人文情怀和追求。语文教师应该成为具有人文情怀的人,并且将这种情怀渗透在课堂上,使语文课堂在春风化雨中润物无声,激起片片涟漪。
  情怀,就是人对于一件事物自己内心最真实最动人的感受,是一种高尚的心境。那么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如何把这种心境传递给学生?如何渗透慧雅的人文情怀呢?
  一、传递人性与个性
  教育的目的不应仅给学生提供生存的技能及专业知识,更应关注他们的生命质量,比如审美感觉力、卓越的人格、高级趣味等。教师应该培育学生全面而优秀的品性。我们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下总是带着镣铐跳舞,我们跳得沉重别人看着揪心。何不从层层累累的镣铐中解脱出来,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爱上文字,爱上文学?比如,在初二阶段,除去课本中的篇目外,我会推荐给学生一些或透着哲思、或伴着生命思考的课外读物。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可以明白每个人生命中有很多坎坷,淡然处之,活得坚强活得潇洒;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可以明白笑着面对生死比一切都重要;读泰戈尔的《飞鸟集》可以明白诗意的生活是多么美妙。智慧的学习,便能够让人优雅的生活。慧雅人文情怀就在我们与文字的相遇中。
  传统的语文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而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应是自我发现,这就是所谓的“个性”。但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师课堂的的引导,课后的指导等一系列细致入微的工作。一堂有人情味儿的语文课,应该有各种声音。比如《窗》这篇课文,有学生提出困惑:“不靠窗病人如果提出和靠窗病人换一下床位,是不是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呢?”学生们热烈讨论,就有了这样的驳斥声音:“不靠窗病人定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从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不靠窗病人是一个非常敏感甚至内向的人,近乎有点阴郁。对于这样的人,大方的提出这样的要求可能比沉默更困难。”前后不同的声音,都是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没有孰对孰错。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倒是课堂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一堂堂有争鸣的课堂上激发、膨胀,每个学生都是思辨家,都是人文学家。
  二、传递情绪与情感
  教学应做到以情“动”人,这里的“动”强调的是“调动”。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若能调动学生的情感,那么学生将获得极大的满足,甚至能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故而,语文教学活动应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积极的情感体验。
  要调动学生情感,可以凭借作为教学活动载体的课本。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本身就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文字的意义在于通过一篇篇闪现及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读者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读者对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对世界的认知与感受。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绝不是单纯的“搬运工”,而必须牵着学生的手共同“披文入情”。师生透过形形色色的文字符号,共同体情理意,成为被感动的读者;身临其境,成为情不自禁的读者。
  慧雅人文课堂设置教学情境,注重烘托情感,在一系列教学活动中,引领学生走进去,走出来,让他们随着作者的一颦一笑去思去忧去喜。例如,在讲授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前,可先布置一次随笔,写写“我”的父亲母亲。自由回忆,自由畅想,为上课埋下了情感伏笔。上课伊始,读一读学生的随笔片段,或喜或忧或悲。同作为“子女”,在分享的同时我们已和朱自清有了心意相通之处。接着带领学生“披文入情”,在一遍遍的“呼唤”中,学生感受到作品的人情美、形象美、图画美等。我曾经还让学生父母和孩子一起共读《背影》,让父母写下简单的读后感,当孩子看到父母笔下的“情思”,情感大门更是敞开。当学生的情感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互相沟通,和文字发生深切的共鸣。
  语文教学课堂因为有了感情而有了生命。如果一节语文课沒有了生命,那课堂就犹如一潭死水,激不起半点涟漪。慧雅语文课堂,需要老师智慧地用情感引导,用雅言去感染。
  三、传递道德与人格
  学语文的最高境界就是学人生。《资治通鉴》中有一句话叫“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就是以其精湛的专业知识传授于他人并不难;而能以其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修养教如何做人就不那么容易了。文以叙事,文以抒情,文以载道,文还应该育德。
  一堂称得上慧雅气息的语文课,需要语文教师“缘文释道”、“因道解文”,用文中包含的高尚情操、深刻思想等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导学生透过文字探寻课文中传递出的人性美,完善自身的人格。例如讲授《我的叔叔于勒》这篇精彩的小说。主角是叔叔于勒,但是给学生最强代入感的是“我”,让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周围人的变化,想象人物的形象,面对人物的现实。通过朗读、表演、对话等形式,让学生走进文本,进行“自我代入”。其实在课本中以第一人称“我”为叙事口吻的小说不在少数,例如《最后一课》《孔乙己》《呼兰河传》等。在这样的文章中,可以合理利用文本张力,引导学生“自我代入”,从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道德人格的塑造。学生会在这样的训练中明确自己应该成长为什么样的人。这样一来,既教书又育人。
  慧雅语文课堂,常常将人格教育“渗透与滋润”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在润物无声中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达到我们“教书育人”的目的。又比如《论语》,完全可以承载优秀传统道德教化的功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警句对于如今大多数一味索取的“小皇帝、小公主”来说,都是值得学习的。在领略文学美的同时,德育与美育可以相得益彰。
  徜徉语文的海洋,我们学习“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我们敬佩“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我们感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刘禹锡,我们慨叹“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李白。中国有如此丰富而又有内涵的传统“教材”,若能好好利用,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感受力,也能帮助他们塑造更美好、健全的人格。
  在语文课本《孔乙己》中,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无论自己多么穷困潦倒,也不愿意脱下那件长衫,因为那是读书人的象征。慧雅人文情怀需要我们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渗透,不断提升,不断实践,不断思考,再不断渗透……倒不妨像孔乙己一样,有着那份“自命清高”的自信,有着那份“矢志不渝”的执着。当然,语文课程有人文性,但仍是一种表情达意的人文工具。
  一片美丽的池塘,除了荡漾的水波外,还有游动的鱼儿。一池春水的静谧,需要慧雅人文情怀的渗透,但绝不是仅仅。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学校(215021)
其他文献
问题比答案更重要。引领学生学会发现、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创造力的彰显。语文教学从切入角度上看就是由问题发端,点燃课堂五彩缤纷的火花。但是,如果问题全都有老师提出,未必见得就一定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深度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交流问题,其效果远远大于老师预设问题的效果。我们必须对于如何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方法、途径给予学生切实的指导。本文阐述了什么是语文问题,如何提出问题,
期刊
本节课是精心为“送教”准备的一节课。但是,就在要准备上课的时候,学生告诉笔者这节课已经学过了,并且背得滚瓜烂熟。如果按原计划:读—译—品进行,显然没有多大的意义。学生也会没有兴趣,达不到支教的目的。于是,笔者急中生智,整合了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的内容,以《石壕吏》为例,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思,感受“诗圣”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探究诗人沉郁顿挫的风格形成的原因。笔者大胆地说:“那这节课,我们就在已学
期刊
当下很多中学生写出的作文既没有个性化思想的展示,也没有真实情感的表达,素材也尽是些老掉牙的“陈芝麻、乱谷子”。究其原因,关健是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太少。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少一直是困扰他们作文创作的一个难题,也是教师想方设法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简要讨论。  一、写作素材积累方面存在的问题  1生活局限小,缺少写作素材积
期刊
在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的阅读教学中,将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根据闰土的变化,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来探究作者塑造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但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关这一环节的比较阅读教学设计只是流于形式,浮于文字表面。比如,这种设计往往会引导学生注意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相比在身材、眼睛、衣着、手等外貌上的变化,会引导学生关注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说话时对“我”的称呼、
期刊
据调查,当下学生对作文越来越敬而远之,主要原因是觉得没有素材可写,看到题目,脑海是一片空白,思维无法打开。部分学生为了凑足字数,搜肠刮肚,冥思苦想,东拉西扯,胡编乱造,写出的东西明显缺乏生活基础,更无立意可言。归根结底是因为学生缺乏一双慧眼去寻找生活中的“米”,缺乏丰富的作文素材,无法再现多彩的生活。新课标指出:作文教学的内容就是要把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对照要求,
期刊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初中学生开展语文自主学习呢?这是当前众多语文教师不断探索的热点课题。笔者认为,要想让自主学习成为语文课改中一道靓丽的风景,要想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必须要走好自主学习的第一步,找到开启自主学习的金钥匙,即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开展自主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对文本教材体验
期刊
诗歌是富有想象的艺术创造,它以其简洁凝练的语言、精巧绝妙的构思、深邃高远的意境、饱满真挚的情感,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是,诗歌所表达的大多是比较抽象的事物或感情,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要理解这些抽象的事物或感情十分困难。这就是近年来初中语文诗词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对此,很多教师进行了有意义的教学尝试,笔者亦参与其中。经过一系列的尝试,笔者发现,在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若能引导学生
期刊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回忆性抒情散文,作者以小见大,选取了父子在车站送别事件中父为子买橘子时的背影,抒发浓浓的父爱和对父亲深深的感恩之情。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流露着人间至情,读之,让人动容不已,本文是教师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载体。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背影》为例,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浅谈了几点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语言解析,合作探究  语言是文章的基本
期刊
所谓的意象就是作者为了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表达出来而用客观物象来寄托这种感情,从而达到思想情感和外在的客观物象之间的统一。现代诗歌惯用的意象表达方法是借景抒情及托物言志等,通过其中的“景”和“物”来表达作者的真实情感。所以在诗歌鉴赏的过程中要重点把握住情景和物象,以此来联想和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  一、注重积累,判断意象类型  想提高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通过积累,在平时的学习、练习
期刊
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一思想,蕴含了对客观认知规律的尊重,对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尊重,所以一直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对于孔子的“愤悱”理论,我们最大的尊重就是将它与我们的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使之真正成为教育的根基和养分。要实现这一目标,重要的是等待,等待“愤悱”的产生。  现以所听的《台阶》一课为例,探讨对语文阅读教学中“启发”与“愤悱”关系的处理。  一、指点于困惑之时  师:请大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