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华:现在真是海外并购好时机?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j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似乎营造出一个巨大的气场,中国企业并购的冲动再次被激活,尤
  其是所谓“海外抄底”。但曾全面操作了中国惠普整合康柏中国的高建华直言:不是时候!
  
  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似乎营造出一个巨大的气场,因为觉得“划算”,中国企业并购的冲动再次被激活,尤其是所谓“海外抄底”。
  可提供佐证的是:今年以来,全球跨境并购规模同比下降35%,但我国企业的海外收购总额却同比增加40%,涉及金额达218亿美元,仅次于德国,居世界第二位。
  但对中国企业而言,现在真的是并购的好时机吗?
  
  你惦记得够久吗?
  
  中国企业往往存在机会主义导向。危机了,很多人认为这是个机会,就要去抓住,否则就觉得可惜。但这是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其实没人知道。
  这就构成了一个大问题!事实上,做并购,需要很早之前就开始惦记,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什么样的人对我是有价值的,什么样的企业对我是有帮助的,反复琢磨之后再做打算。先把目标选好,然后等待机会,这才是正常的程序,而不是倒过来。
  看一下那些在华跨国企业,他们来中国,至少在前五年里是静悄悄的,扎下来,没有并购,只有观察——麦当劳在来中国五年之后,才开出第一家店。这五年的时间里,他做的惟一一件事,就是了解中国。
  所以说,海外并购对绝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准备还不够充分。那个国家的生活习俗、法规制度、消费习惯,以及那里的员工是什么样的,你做好功课了吗?
  ——中国企业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其实仍处于一种无知的状态。就像前段时间不少人去美国洛杉矶买房。只要一块钱,看似无限诱惑,其实一定是赔本的买卖。而我们这些人太容易上当了,深究背后,则是太贪婪。这是一定要出问题的。
  中国人还爱面子,特爱搞“强强联合”。我以往就说过,所谓的强强联合,都是骗人的把戏!现在我仍如此认为。因为强强联合其实必定是你强我弱,我又不愿意承认我弱。事实上,全世界都没有强强联合,一定是一个大的吃一个小的。
  那么,这个时候去收购弱的行不行?比如那些已经走向没落的国外老企业,但品牌影响力还在。很多人认为,收购这样的企业是笔划算的买卖,因为可以用相对小的代价换得它的品牌。
  我仍然认为不可取。
  只要看看外国企业在中国的收购对象就会明白,小天鹅、徐工、汇源……他们想要的一定是中国最成功的企业。所谓并购,要的是对你有战略意义,能够帮助你成功的对象,哪怕花大价钱也在所不惜,因为这才有意义。而捡来的便宜货通常跟垃圾没什么两样。中国人钱多了,躁动。
  况且,品牌也不是如想像中那样,其实它是买不来的。要知道,IBM的Thinkpad(IBM 的笔记本电脑品牌)一旦卖给联想,就不再是美国品牌了,很简单的道理。
  中国企业的问题其实就是这两点:机会主义,以及太盲目。而并购,首先要知道能图对方什么:技术、销售网络,还是品牌?
  因而在我看来,现在根本就不是所谓的海外并购好时机。
  
  该向内部用力
  
  那么,现在应该做的是什么?
  “韬光养晦”,小心翼翼去对付。
  当然,惟一例外的,是去海外买基础矿产。基础矿产在任何时候都是能带来利益的。但是,也恰恰是在这个方面,我们无法用力。因为在中国的相关领域,没有民营企业,都是国有的,而国有企业背后是政府,所以对方常常以此为借口不肯卖。诸如轰轰烈烈的中铝注资力拓案,这桩被誉为中国“世纪大收购”的事件之所以最终流产,根本原因其实就在这里。
  这就是如今的矛盾局面:惟一一个该买的,人家不肯卖;而对方鼓动你去买的,则充满了陷阱。
  那么,那些跃跃欲试的中国企业,现在是不是根本就不适合做并购?
  不!
  事实上,现在应该是内部兼并的合适时机。在中国国内,先把一个行业弄明白,成长出三强或五强,把其他弱小的都淘汰掉,当然这里指的是民营企业。一旦市场中一个行业最后形成了三五个巨无霸,拥有了足够的实力,就可以真正地走向海外,以大吃小。
  不过,即使是国内企业之间的兼并,也并不容易做到。
  难题之一是地方保护。甚至可以说,这是并购之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来自政府的限制,导致了中国无法形成资源优化。这是需要企业着力的。
  
  相信“医生”
  
  当然,倘若企业确实成功地清除了并购前的障碍,完成生意,那么,下一步最该下力气的问题,就是整合。
  中国企业存在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特别青睐摸着石头过河,凭着感觉走,自负,只相信自己而不相信别人。一个通常的逻辑是:我的企业我最清楚,你能比我更明白吗?他们似乎忽略了:一个人生病的时候总是会去看医生,而不是自我诊断。
  我甚至认为这种自负是中国企业一切问题的症结所在。正是由于这种自负,导致中国企业很容易出现大起大落。
  这和西方企业有着极大的差异。他们深知:你再成功,都有人比你更明白。我以前的顶头上司是位女士,她甚至自己花钱请了两个顾问:一个负责生活,一个负责工作。每到我们开月度大会,工作顾问就会来参加,当场并不表态,但在会议过后,会给她一些建议。因为有了顾问的帮助,她处理起工作来就相对轻松,很少有偏差。在生活上也是如此,生活顾问会给予她建议,根据她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每周给出一张菜谱。
  在中国,这还十分鲜见,能听得进专家话的人,少得可怜。
  而更重要的是,即使那些真正行动起来寻求专家帮助的企业,也往往喜欢找世界一流的咨询公司,犹如买豪车华宅,其实他并不知道自己的真正需要。然后一旦发现咨询不管用,就又一竿子全打死。
  在这个方面,不得不说,中国企业家没有识别能力。专家是要有选择的。就像我们在美国看病绝不找美国医生,找专家一定要找到了解本地情况的,能顺畅沟通的。
  在企业并购的整合中尤其如此。一定要引进外部专家,引进那些能给你提供帮助的专家。当年惠普兼并康柏时,六家咨询公司在同时工作。在这方面要舍得投入,中国企业的毛病在于,往往买硬件时舍得花钱,买软件就不舍得。好容易舍得买软件了,要花钱买服务又不舍得。所谓并购,对不少中国企业来说,只是买来一堆工厂,一堆设备。
  
  最重要的,是人的智慧
  
  并购整合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人的智慧。这其实也是当年惠普并购康柏,我们做整合的时候,最怕流失的。买个空壳是没用的,没有操作它的人,这个壳就是一个废物。
  要看重人。除了资源型并购,可以说,绝大多数企业并购案的整合中,对于人的智慧的关注都是第一位的,无论是跨国并购还是国内并购。而中国企业最大的弊病就是不重视人。所谓软实力,多数并购对象最为值钱的部分,总是软实力。
  另外,并购成功与否是需要标准的。这也是中国企业所欠缺的方面之一。没有硬指标,凡事讲究尽力而为,做到什么程度都算成功,这是很要命的。
  在中国,企业家往往被当成一个圣人,所以他不敢承认错误。所以中国的并购一旦失败了,企业家就开始百般掩饰,而不是找出问题在哪儿。
  不敢承认错误的人,就是一个没有自信的人。
  
  高建华对《中外管理》说
  
  接触《中外管理》很久了。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当年我还在惠普任职时,做完惠普兼并康柏的整合工作后,《中外管理》曾做了独家报道。
  《中外管理》关注官产学三方的动态,都很到位。但是从“外面往里看”的视角似乎少了一些,企业界可以再多加一些跨国公司的管理者,借助他的视角,让他跳出他所在的公司,来谈中国市场。管理
  (本文根据采访录音整理而成,未经本人审阅)
  
  责任编辑:杨 光
  经典语录:信息透明化以后,自身免疫力就会不断提高。 2003年7月刊
  
  企业始终要有自信,而不能赶时髦。凡是当它失去自信的时候,做的决策一般都是错的。 2005年4月刊
  
  所有成功的并购,都是大吃小。所谓“强强联合”,都是骗人的把戏! 2005年4月刊
其他文献
18年来,东软一直坚持稳健发展的长线战略,并始终保持战略的连续性,但我们在战术上需要因势而动,需要有不断的变化,甚至每一年都在变化。    危机来了,我们更积极了    现在,金融危机来了,我们的策略反而变得更加积极了。原因就是由于我们已经完成了面向未来的战略业务布局,相对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地位更加凸显,我们的机会正在加大。  2009年,我们加强了海外市场的拓展,建立了东软欧洲公司,在美国和日本也
期刊
这两年我已经退出方太的管理,集中精力搞家业长青学院。  越是讲课、办学,接触一代二代的企业家,研究国外的交接班情况,越是感到办这个学院的意义很深刻。中国民营企业的交接班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阶段,而且我预测未来五到十年将会是交接班的极大危机期,甚至可能比这次金融危机还要难。从全球来看,一二代交接班成功的只有30%,那就意味着70%将被淘汰。而中国现在的民营企业,确实很多企业家的交接班意识不是很强,
期刊
“作为一个领袖,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明白‘I Care’(我在乎)——我要把事情做好,  是因为我在乎我的团队、公司、业绩、声誉甚至家人。‘在乎’是一种重要的推动力。”    本刊注:2009年6月26日,北京索菲亚酒店宴会厅布置得简洁而精致,今晚它要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IBM中国董事长周伟焜和他的媒体朋友们。  这是一场告别晚宴,周伟焜即将离开他效力41年的公司,正式结束他的职业生涯。大红底色的海
期刊
商学院教育亟待改革    《中外管理》:自去年金融危机以来,舆论的矛头也指向商学院,“金融危机始于商学院”的说法不绝于耳,您怎么看?  赵纯均:历史上每一次经济衰退,西方的舆论都要归罪于商学院。但我们知道经济衰退是社会政治经济综合结果的体现,不能简单认为商学院制造了经济危机。  但是商学院确实在培养人才上要进行反思。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从2002年以来,很多的杂志、管理学界,都在讨论商学院到
期刊
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其价值的体现不在于如何被媒体曝光、被炒作身价如何——这些也许都是这个世界太过急功近利的某种偏好。上市企业追逐华尔街价值而迷失实业价值,人们追逐短期套现而忘记得失平衡,这些都会随着这次金融危机恶果的不断显露而冷静下来。  很多东西都会回到原点。特别是对人,实实在在有才干、有业绩,这才是职业经理人的根本。    让挑战与热情同在    每个人对工作的选择都有三个类似的考量:有学习和
期刊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品牌活动频繁,这里蕴含着怎样的巨大商业机会?而面对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引发的各种争论,著名品牌专家艾丰,又为何号召“要允许失败”?  这一切都源于:中国企业在经济危机中的学费不能白交,也不会白交!    着力点在“机会”上    《中外管理》:您作为长期关注中国企业成长的经济学家,如何看待中国企业现在所处的特殊经济环境?  艾 丰:现在我们讲“危”的方面比较多,讲“
期刊
过去的30年,硬扩张带来了中国企业的高速发展,但这种粗放式发展,也使中国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矛盾和问题,加之金融危机雪上加霜。中国企业的转型迫在眉睫,但路在何方?金融危机增强了中国在未来全球经济竞争中的话语权,但我们又该如何把握这一历史机遇?  就上述问题,本刊对话华夏基石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彭剑锋教授,为中国企业指点迷津。    野蛮之后的新活法    《中外管理》:您如何评价
期刊
为什么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总量世界第三、有着13亿人口的国家,居然会“内需不足”?为什么科学发展观提了六年,很多官员理解的却是“科学增长观”?面对经济危机,“以物为本”的发展观,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会有什么完全不同的政策出发点?  中国最早提出科学发展观,曾被《华尔街日报》评为对中国政策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的刘福垣教授,面对《中外管理》200期特刊专访,讲解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以及面对全球金融危
期刊
随时随地做好准备    《中外管理》:在您的两本著作——《基业长青》和《从优秀到卓越》中的案例企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得如何?  吉姆柯林斯(下简称柯林斯):从1989年开始,我们对企业的研究已经进行了20年。在金融危机中,当年的卓越企业的确有了一些变化。在《基业长青》中提到的20家企业中,现在有15家依然是行业翘楚,而在《从优秀到卓越》中提到的20家企业,现在也有18家依然保持卓越。有些企业确
期刊
率先提出“中国式”公司治理——行政型治理的概念,进而提出应向经济型治理模式转  型的李维安教授,如何看待在经济危机中似已天塌地陷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不仅金融危机,而且治理危机    《中外管理》:您认为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内部治理结构的问题,还是外部监管体系的问题?  李维安:华尔街基于“问题”资产的过度创新,背离了资本市场的根本使命和诚信法则,也违背了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本质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