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中文典籍英译日趋受人关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载体,诗歌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典籍翻译的首选目标。本文是一篇古诗翻译报告,译者本次选择翻译唐朝诗人张继的《夜泊枫桥》,同时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重新诠释对《夜泊枫桥》中意境、意象的英译。
关键词:功能对等;意境;意象;内容;形式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627(2017)9-0157-01
引言:中国古典诗歌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唐诗尤为甚。张继凭一首《夜泊枫桥》流传千古,也使得寒山寺名扬天下。如今《夜泊枫桥》的英译本已多达30多种,其流传程度可见一斑。众多译本出自不同译者之手,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本文将运用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再次对这篇唐诗进行翻译。
作者与文本介绍
张继:张继(生卒年不详)字懿(yi)孙,汉族,湖北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詩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2]
本诗的白话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3]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尤金·A·奈达(Eugene A. Nida),美国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提出了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也是他翻译理论中最著名的一个方面。奈达将翻译定义为: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1]翻译是在接受语中寻找和原语信息尽可能接近的、自然的对等话语,首先是意义上的对等,其次才是风格上的对等。
奈达早起提出的“动态对等”只强调译文与原文在内容上的一致优先于形式上的一致,有失偏颇,容易给人一种印象,认为内容与形式矛盾。动态对等常常被人误解,而采用“功能对等”这一术语旨在突出翻译的交际功能,消除这种误解。[4]
翻译案例分析
原文:夜泊枫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
Night—— Mooring by Maple Bridge
Moonset, craws caw, frost fills the sky,
Maples along the river and diming light from the fishing boats create a duet sorrow makes me hard to sleep.
The Cold Mountain Temple is located beyond Su-chou,
It’s midnight bells split the silence, reaching my boat.
首先从题目开始,将题目译为Night- Mooring by Maple Bridge。这其中的Maple Bridge属于较为典型的直译。但是在“泊”的选词上,译者考虑到在苏州这种小桥流水中所停泊的船只能用绳子之类的东西系住岸边的木桩,而非用锚固定,所以这里不能用“anchor”这么大的词,而“moor”则形容得恰到好处。 [5]
第一句作者开篇就从所见、所闻、所感三个方面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给全篇诗句染上了一层忧伤惨淡的气氛,所以译者这里也就把第一句译成“Moonset, craws caw, frost fills the sky”。这一句中对“霜满天”的翻译,大家都知道霜是在地不在天的,作者是将内心当中感受到的凄凉化作了满天的霜气,是有感而发,译者此处用了“frost”和“fill”这两个简洁易懂的词,实现译文与原文意义上的对等,将原语信息自然地再现。
在第二句中,“江枫”和“渔火”这两個意象,一明一暗,一动一静,营造了一个倍感凄凉的场景,使作者难以入眠。此处得翻译应以内容意义为重,形式次之。所以译者将“江边的枫树”和“渔船的灯火”都详细地译出,并将“对愁眠”译成“create a duet sorrow makes me hard to sleep”,凸显了那一明一暗、一动一静所创造的双重的凄凉感。
第三句和第四句要前后两句结合来理解,不能单独拆开来译,因此这里也只能先顾及内容意义的传达,形式次之。此处的“姑苏城”其实就是古代苏州的别称,所以这里译者把其译为“Su-chou”,既符合国外读者的发音,又通俗易懂。而后对的“寒山寺”翻译也属于比较明显的直译,因为“寒山寺”原来并不出名,只因张继这首诗之后才千古流芳,所以就直译成“Cold Mountain Temple”。最后一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凸显了前面所描绘的寂静冷清的画面,从“乌啼”等词就可以想象出当时的气氛,这里译者为了突出这一意境,将“到”用了“split”来诠释,给人一种钟声划破夜空的寂静传到作者耳边的感觉。
总结: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同时诗歌翻译对促进中外交流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然而诗歌典籍的翻译之路道阻且长,其中,在确保诗歌内容意义准确无误传达的同时如何保持其原有的韵律这是最大的难题之一。因此,要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仍需译者们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 & Taber, Charles R.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E, J, Brill, 1969: 12
[2]刘学锴. 唐诗鉴赏辞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634-635
[3]张国举. 唐诗精华注译评[M]. 长春出版社, 2010: 367
[4]张雪芳. 从动态对等到功能对等—奈达对等翻译观简述[J]. 安徽文学, 2008: 11
[5]张颖. 《夜泊枫桥》三种英译本的翻译比较[J].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10: 1
[6]胡安江. 翻译的本意——《枫桥夜泊》的五种汉学家译文研究[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6)
关键词:功能对等;意境;意象;内容;形式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627(2017)9-0157-01
引言:中国古典诗歌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唐诗尤为甚。张继凭一首《夜泊枫桥》流传千古,也使得寒山寺名扬天下。如今《夜泊枫桥》的英译本已多达30多种,其流传程度可见一斑。众多译本出自不同译者之手,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本文将运用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再次对这篇唐诗进行翻译。
作者与文本介绍
张继:张继(生卒年不详)字懿(yi)孙,汉族,湖北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詩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2]
本诗的白话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 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3]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尤金·A·奈达(Eugene A. Nida),美国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提出了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也是他翻译理论中最著名的一个方面。奈达将翻译定义为: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1]翻译是在接受语中寻找和原语信息尽可能接近的、自然的对等话语,首先是意义上的对等,其次才是风格上的对等。
奈达早起提出的“动态对等”只强调译文与原文在内容上的一致优先于形式上的一致,有失偏颇,容易给人一种印象,认为内容与形式矛盾。动态对等常常被人误解,而采用“功能对等”这一术语旨在突出翻译的交际功能,消除这种误解。[4]
翻译案例分析
原文:夜泊枫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
Night—— Mooring by Maple Bridge
Moonset, craws caw, frost fills the sky,
Maples along the river and diming light from the fishing boats create a duet sorrow makes me hard to sleep.
The Cold Mountain Temple is located beyond Su-chou,
It’s midnight bells split the silence, reaching my boat.
首先从题目开始,将题目译为Night- Mooring by Maple Bridge。这其中的Maple Bridge属于较为典型的直译。但是在“泊”的选词上,译者考虑到在苏州这种小桥流水中所停泊的船只能用绳子之类的东西系住岸边的木桩,而非用锚固定,所以这里不能用“anchor”这么大的词,而“moor”则形容得恰到好处。 [5]
第一句作者开篇就从所见、所闻、所感三个方面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给全篇诗句染上了一层忧伤惨淡的气氛,所以译者这里也就把第一句译成“Moonset, craws caw, frost fills the sky”。这一句中对“霜满天”的翻译,大家都知道霜是在地不在天的,作者是将内心当中感受到的凄凉化作了满天的霜气,是有感而发,译者此处用了“frost”和“fill”这两个简洁易懂的词,实现译文与原文意义上的对等,将原语信息自然地再现。
在第二句中,“江枫”和“渔火”这两個意象,一明一暗,一动一静,营造了一个倍感凄凉的场景,使作者难以入眠。此处得翻译应以内容意义为重,形式次之。所以译者将“江边的枫树”和“渔船的灯火”都详细地译出,并将“对愁眠”译成“create a duet sorrow makes me hard to sleep”,凸显了那一明一暗、一动一静所创造的双重的凄凉感。
第三句和第四句要前后两句结合来理解,不能单独拆开来译,因此这里也只能先顾及内容意义的传达,形式次之。此处的“姑苏城”其实就是古代苏州的别称,所以这里译者把其译为“Su-chou”,既符合国外读者的发音,又通俗易懂。而后对的“寒山寺”翻译也属于比较明显的直译,因为“寒山寺”原来并不出名,只因张继这首诗之后才千古流芳,所以就直译成“Cold Mountain Temple”。最后一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凸显了前面所描绘的寂静冷清的画面,从“乌啼”等词就可以想象出当时的气氛,这里译者为了突出这一意境,将“到”用了“split”来诠释,给人一种钟声划破夜空的寂静传到作者耳边的感觉。
总结: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同时诗歌翻译对促进中外交流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然而诗歌典籍的翻译之路道阻且长,其中,在确保诗歌内容意义准确无误传达的同时如何保持其原有的韵律这是最大的难题之一。因此,要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仍需译者们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 & Taber, Charles R.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E, J, Brill, 1969: 12
[2]刘学锴. 唐诗鉴赏辞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634-635
[3]张国举. 唐诗精华注译评[M]. 长春出版社, 2010: 367
[4]张雪芳. 从动态对等到功能对等—奈达对等翻译观简述[J]. 安徽文学, 2008: 11
[5]张颖. 《夜泊枫桥》三种英译本的翻译比较[J].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10: 1
[6]胡安江. 翻译的本意——《枫桥夜泊》的五种汉学家译文研究[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