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童年时的山村里,过年,是一件盛事。扫房、糊屋子、赶年集、买年画、磨豆腐、杀年猪、挂灯笼、贴对联……看似忙乱却又打理得井井有条。山里人贫瘠黯淡的生活,只在隆冬腊月的那个瞬间,被火红的灯笼、春联点亮。平时撙着撙着,过年了,可不能再抠抠索索。话是这么说,心里却还在舍不得花钱,好在只要多用点心思,这年,还是可以装扮得热热闹闹。
农历逢一逢六是山外镇上的大集。若说集日,平时也只一般,只有进了腊月,才正经像个集日。山里人手里拎了三兩只鸡,篮子里挎了冻酸梨、风干栗子、昨夜新摊的大铬馇,口袋里装了半袋黄豆、花生,手推车上推了满满一车干松枝或劈柴,会点儿木匠手艺的索性扛了自己打的小饭桌、小木凳,总之,罕有口袋里揣了现钱儿去赶集的。镇上马路两旁,早早地铺开摊位,带来的东西好歹总要尽快出手,换到手的几块钱还没等攥热乎,就又赶紧这里那里踅摸着,换成家里过年所需的年货。墙角的大锅羊汤正滚开着,浓浓的羊膻气味儿飘过来,口水都要馋出来了,可捏捏那几张票子,还是舍不得凑过去,嘬嘬牙花,又奔了旁处。集市上的诱惑实在太多,这也是父亲从来不带我们逛集的原由。
父亲去赶集,我很知趣,从不纠缠父亲,也从不提各种要求。因为我知道,他能为我做的,自然会悄悄带给我。新衣服新鞋,是从来不买的,一般情况是,上边的哥哥姐姐穿旧了,巧手的母亲缝补一下,浆洗干净,就给了我。我这就知足。父亲知道我喜欢什么,除了他亲手为我做的溜冰车、洋火枪,就是赶集回来带给我的小鞭儿(鞭炮)、摔炮,这些会让我兴奋好久。在这些之外,还缺什么呢?其实,父亲早就心知肚明,这个老疙瘩儿子,最最喜欢的,还得是那些年画。
我真是喜欢年画。我们山里管年画就叫“画儿”。
家里的墙壁是父母自己脱坯砌起来的,表面光溜溜的抹的是黄土泥。为了让这墙壁生动起来,哥哥姐姐们在边上学边劳动的空隙里,就把自己的涂鸦“作品”粘贴在上面;偶尔,欣赏了他们的“创作”,我也不甘认输,灶坑里、火盆里拣出一块木炭,也就涂抹起来。这就是我们的快乐。后来,父母不知靠脸皮从哪里淘换来旧报纸,把被岁月的烟火灰尘和我们的胡涂乱抹折腾得一片狼藉的墙壁,换上了一副新鲜面孔。这下我可高兴了,报纸上的方块字和题图尾花,给了我另一种追求和享受。每天,一有空儿,我就在炕上躺着看,攀着窗棂、蹬着窗台看,爬到板柜上看——这该是怎样的一种乐趣啊!可我的这一乐趣,很快被生活夺走了。父母和哥哥姐姐们的辛苦劳作终究没有白费,我们的生活悄悄改善,体现在墙壁上,就是,在某一年腊月,旧报纸被一层洁白干净的窝子纸覆盖了。我的一位在另一条山沟里蜗居的姑父,会糊屋子的手艺,就是他,在父亲的配合下,夺走我“阅读”的快乐。
生活,总该有些颜色才好啊!正在为失去旧报纸而纠结的我,得到了另一种补偿。这就是,花花绿绿的年画。
走上我家墙壁的最初的年画,仿佛只是那种单张的。题材有人物,例如财神爷、关老爷和伟人,还有大胖小子抱着大红鲤鱼;有花鸟,例如画着莲花和金鱼的“连年有余”,画着古松和仙鹤的“松鹤延年”;有山水,高山上流下几条溪水的,一个长胡子老人拄着拐杖看山景的……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这一切真是太神奇了!有一种杨柳青的年画,让我闹过笑话——当着山外来的亲戚,我煞有介事地给大家介绍,这幅画是画家“杨柳”在“青年”时候画的!后来,还有过《潇湘黛玉》,其间只认得一个“玉”字,另三个字悄悄问过母亲,她没搭理我,估计她也不认得。那时候我没有字典,就是有我也还不会查呢,若问哥哥姐姐,似乎又很丢人。有一幅《刘海砍樵》,这我认得,我卖弄给姐姐——刘海砍“焦”!这样的尴尬还有,一次去姥姥家,舅舅屋里贴着“十大元帅”,一位姨父考我,我没打怵,却把“罗荣桓”念成了“罗荣恒”。我喜欢年画,除了看图、认字,还偷偷临摹,为此把作业本撕得薄薄的,比我大两岁的姐姐没少向母亲打小报告。
后来,又有了文图并茂的“整出子”的年画,例如《红灯记》《小刀会》《柳毅传书》《花为媒》《西厢记》《宝莲灯》等等。这样,每看一幅画,就像读了一本书、看了一场戏。
每次都是估摸着父亲该从集上回来了,哪怕当时跟二头、小四儿他们玩得正欢,也匆匆结束玩耍,回家里等着父亲;有时等得心急,还翻过通山外的那道山梁去接父亲。父亲一进家,我赶忙把锅里熥着的白薯拿给父亲,再给父亲倒碗水。然后,就抢过父亲买回的画儿,解开捆画儿的纸绳儿,把画儿一一铺展在炕上,如饥似渴地“欣赏”起来,有时还品评着这个好那个不好,丝毫也不考虑父亲的感受。匆匆看完,主动张罗着要贴画儿,父亲这时就拦阻着说,等着你妈来贴吧,你贴还不贴得哩溜歪斜的。当时,母亲往往正在碾棚里轧黏面。我就跑着去报告母亲——妈,我爸赶集回来了,买画儿来了,快回去贴画儿吧!母亲抱着碾杆停下来,微笑着说,再等一小会儿就轧完了,回去再贴。看母亲额头上沁出了汗水,我赶忙跑过去,也抱起碾杆,帮她轧碾。不一会儿,父亲顾不上歇息,也来帮忙。
母亲要贴年画了!她先用一把马勺打了糨子,然后上炕,细心地把墙壁上的旧画儿揭下来。旧画儿我们也舍不得扔,只要还没坏,我们就把它们从墙壁的醒目位置揭下来,移到稍显背角的地方。如果画儿已经坏了,我们就把它裁剪一下,用来包书皮儿,作垫本儿纸。墙上腾出了地方,母亲再把新画儿的四个角背面抹上糨子,比画着往墙上粘贴。这时,我就在一边儿指挥——不中,歪啦!南边儿往上去点儿,不中,又高咧,再下来点儿!就这样,一幅一幅的年画,都在墙壁上有了位置。贴完画儿,母亲离得远远地照量一下,看画儿是否贴得正,然后就再凑近些,跟我一起看画儿,不时还考考我——这个字儿念啥?我一张画儿一张画儿地看,看得脖梗子酸疼酸疼的。
在年前那几天里,我往往忙得不可开交,既要顾及交情跟二头、小四儿、小五儿等玩玩洋火枪、甩几个小鞭儿,还一心想着看画儿。我见人就问——你家买画儿了没?贴画儿了没?一听对方说买了、贴了,就手一挥,招呼着伙伴们去那家看画儿。这样,呼隆一下去了这家,呼隆一下又跑去了那家。等都看完,我还骄傲地自夸——就他们这些画儿,不咋地,走,带你们去看我家的!噼里啪啦,大棉鞋一阵响,伙伴们就跑进我家。看完了画儿,有的偷着撇嘴,有的违心地点头说好。有时,不管是年前年后,还是平常,我有幸到亲戚家去,看画儿也成了我一项重要的精神享受。有时,不满足于看画儿,运气好的话还会受赠一两本小人书!
那时候,能读到的书很少,除了自己的课本、哥哥姐姐们学过扔掉的课本,我实在没什么可读的,恐怕我最重要的启蒙还是来自于墙壁上的“文化”。从墙壁上,我学习新知,感知人生,认识世界。我不仅受到美术图画的启蒙教育,还接触了最初的文字和文学;更重要的是,我还学到评判是非美丑的人生知识。《红灯记》告诉我革命人无所畏惧、为了革命理想勇于牺牲;《柳毅传书》则启迪我,像柳毅那样忠厚老实,就会获得甜蜜爱情和美好生活;《宝莲灯》,沉香劈山救母,告诉我亲情的宝贵,为了正义和亲情,要勇敢面对变故,机智勇敢地去战胜邪恶;《花为媒》,王俊卿、李月娥,贾俊英、张五可,虽然情节错杂纷乱,貌似荒诞,但也让人懂得好事多磨、真情历经磋磨会更耐久。
生活的阳光,一边抚慰着山里清淡的日子,一边在我家的墙壁上,留下明灭的季节更替的影子。如今,腊月,还是那么慵懒地走来,春节却似乎成了过场。旧时光已经渐行渐远,迎面而来的这些新鲜的情节,却似乎让我们一时难以适应。就说这年画,渐渐变成了塑料画儿,变成了袒胸露背的影视明星,变成了一大本一大本的豪华挂历,乃至尴尬地退出它的舞台,这又是怎样一种无奈呢?
墙壁还是那墙壁,时光却渐渐老去。虽然,人们不断改进着墙壁的构造;虽然,人们不断地给墙壁上添加新的风情,譬如大尺幅的玻璃镜子,凹凸的壁纸,手编的挂毯,高级绣品,电视背景墙,所谓名人字画……但是,这一切真的让我感到陌生,从中,我看不到往昔那些给我无尽享受的简单恬谧的生活的色泽!
有一天,我问一位八零后大学生同事——你知道画儿、年画儿吗?他茫然地摇摇头。
我总觉得,墙壁,日益厚重繁琐的墙壁,隔断了一些什么。那些给了我们快乐的花花绿绿的画儿,那些年画儿,只是其中一种。
(王金保,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夏夜的怀想》、长篇小说《水下长城》、诗集《梦,或者爱》、电影剧本集《老少爷们》等;有作品见于《人民日报》《诗刊》《中华诗词》《诗选刊》《散文百家》《河北作家》《小说月刊》《电影画刊》《意林》等报刊。)
编辑:刘亚荣
农历逢一逢六是山外镇上的大集。若说集日,平时也只一般,只有进了腊月,才正经像个集日。山里人手里拎了三兩只鸡,篮子里挎了冻酸梨、风干栗子、昨夜新摊的大铬馇,口袋里装了半袋黄豆、花生,手推车上推了满满一车干松枝或劈柴,会点儿木匠手艺的索性扛了自己打的小饭桌、小木凳,总之,罕有口袋里揣了现钱儿去赶集的。镇上马路两旁,早早地铺开摊位,带来的东西好歹总要尽快出手,换到手的几块钱还没等攥热乎,就又赶紧这里那里踅摸着,换成家里过年所需的年货。墙角的大锅羊汤正滚开着,浓浓的羊膻气味儿飘过来,口水都要馋出来了,可捏捏那几张票子,还是舍不得凑过去,嘬嘬牙花,又奔了旁处。集市上的诱惑实在太多,这也是父亲从来不带我们逛集的原由。
父亲去赶集,我很知趣,从不纠缠父亲,也从不提各种要求。因为我知道,他能为我做的,自然会悄悄带给我。新衣服新鞋,是从来不买的,一般情况是,上边的哥哥姐姐穿旧了,巧手的母亲缝补一下,浆洗干净,就给了我。我这就知足。父亲知道我喜欢什么,除了他亲手为我做的溜冰车、洋火枪,就是赶集回来带给我的小鞭儿(鞭炮)、摔炮,这些会让我兴奋好久。在这些之外,还缺什么呢?其实,父亲早就心知肚明,这个老疙瘩儿子,最最喜欢的,还得是那些年画。
我真是喜欢年画。我们山里管年画就叫“画儿”。
家里的墙壁是父母自己脱坯砌起来的,表面光溜溜的抹的是黄土泥。为了让这墙壁生动起来,哥哥姐姐们在边上学边劳动的空隙里,就把自己的涂鸦“作品”粘贴在上面;偶尔,欣赏了他们的“创作”,我也不甘认输,灶坑里、火盆里拣出一块木炭,也就涂抹起来。这就是我们的快乐。后来,父母不知靠脸皮从哪里淘换来旧报纸,把被岁月的烟火灰尘和我们的胡涂乱抹折腾得一片狼藉的墙壁,换上了一副新鲜面孔。这下我可高兴了,报纸上的方块字和题图尾花,给了我另一种追求和享受。每天,一有空儿,我就在炕上躺着看,攀着窗棂、蹬着窗台看,爬到板柜上看——这该是怎样的一种乐趣啊!可我的这一乐趣,很快被生活夺走了。父母和哥哥姐姐们的辛苦劳作终究没有白费,我们的生活悄悄改善,体现在墙壁上,就是,在某一年腊月,旧报纸被一层洁白干净的窝子纸覆盖了。我的一位在另一条山沟里蜗居的姑父,会糊屋子的手艺,就是他,在父亲的配合下,夺走我“阅读”的快乐。
生活,总该有些颜色才好啊!正在为失去旧报纸而纠结的我,得到了另一种补偿。这就是,花花绿绿的年画。
走上我家墙壁的最初的年画,仿佛只是那种单张的。题材有人物,例如财神爷、关老爷和伟人,还有大胖小子抱着大红鲤鱼;有花鸟,例如画着莲花和金鱼的“连年有余”,画着古松和仙鹤的“松鹤延年”;有山水,高山上流下几条溪水的,一个长胡子老人拄着拐杖看山景的……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这一切真是太神奇了!有一种杨柳青的年画,让我闹过笑话——当着山外来的亲戚,我煞有介事地给大家介绍,这幅画是画家“杨柳”在“青年”时候画的!后来,还有过《潇湘黛玉》,其间只认得一个“玉”字,另三个字悄悄问过母亲,她没搭理我,估计她也不认得。那时候我没有字典,就是有我也还不会查呢,若问哥哥姐姐,似乎又很丢人。有一幅《刘海砍樵》,这我认得,我卖弄给姐姐——刘海砍“焦”!这样的尴尬还有,一次去姥姥家,舅舅屋里贴着“十大元帅”,一位姨父考我,我没打怵,却把“罗荣桓”念成了“罗荣恒”。我喜欢年画,除了看图、认字,还偷偷临摹,为此把作业本撕得薄薄的,比我大两岁的姐姐没少向母亲打小报告。
后来,又有了文图并茂的“整出子”的年画,例如《红灯记》《小刀会》《柳毅传书》《花为媒》《西厢记》《宝莲灯》等等。这样,每看一幅画,就像读了一本书、看了一场戏。
每次都是估摸着父亲该从集上回来了,哪怕当时跟二头、小四儿他们玩得正欢,也匆匆结束玩耍,回家里等着父亲;有时等得心急,还翻过通山外的那道山梁去接父亲。父亲一进家,我赶忙把锅里熥着的白薯拿给父亲,再给父亲倒碗水。然后,就抢过父亲买回的画儿,解开捆画儿的纸绳儿,把画儿一一铺展在炕上,如饥似渴地“欣赏”起来,有时还品评着这个好那个不好,丝毫也不考虑父亲的感受。匆匆看完,主动张罗着要贴画儿,父亲这时就拦阻着说,等着你妈来贴吧,你贴还不贴得哩溜歪斜的。当时,母亲往往正在碾棚里轧黏面。我就跑着去报告母亲——妈,我爸赶集回来了,买画儿来了,快回去贴画儿吧!母亲抱着碾杆停下来,微笑着说,再等一小会儿就轧完了,回去再贴。看母亲额头上沁出了汗水,我赶忙跑过去,也抱起碾杆,帮她轧碾。不一会儿,父亲顾不上歇息,也来帮忙。
母亲要贴年画了!她先用一把马勺打了糨子,然后上炕,细心地把墙壁上的旧画儿揭下来。旧画儿我们也舍不得扔,只要还没坏,我们就把它们从墙壁的醒目位置揭下来,移到稍显背角的地方。如果画儿已经坏了,我们就把它裁剪一下,用来包书皮儿,作垫本儿纸。墙上腾出了地方,母亲再把新画儿的四个角背面抹上糨子,比画着往墙上粘贴。这时,我就在一边儿指挥——不中,歪啦!南边儿往上去点儿,不中,又高咧,再下来点儿!就这样,一幅一幅的年画,都在墙壁上有了位置。贴完画儿,母亲离得远远地照量一下,看画儿是否贴得正,然后就再凑近些,跟我一起看画儿,不时还考考我——这个字儿念啥?我一张画儿一张画儿地看,看得脖梗子酸疼酸疼的。
在年前那几天里,我往往忙得不可开交,既要顾及交情跟二头、小四儿、小五儿等玩玩洋火枪、甩几个小鞭儿,还一心想着看画儿。我见人就问——你家买画儿了没?贴画儿了没?一听对方说买了、贴了,就手一挥,招呼着伙伴们去那家看画儿。这样,呼隆一下去了这家,呼隆一下又跑去了那家。等都看完,我还骄傲地自夸——就他们这些画儿,不咋地,走,带你们去看我家的!噼里啪啦,大棉鞋一阵响,伙伴们就跑进我家。看完了画儿,有的偷着撇嘴,有的违心地点头说好。有时,不管是年前年后,还是平常,我有幸到亲戚家去,看画儿也成了我一项重要的精神享受。有时,不满足于看画儿,运气好的话还会受赠一两本小人书!
那时候,能读到的书很少,除了自己的课本、哥哥姐姐们学过扔掉的课本,我实在没什么可读的,恐怕我最重要的启蒙还是来自于墙壁上的“文化”。从墙壁上,我学习新知,感知人生,认识世界。我不仅受到美术图画的启蒙教育,还接触了最初的文字和文学;更重要的是,我还学到评判是非美丑的人生知识。《红灯记》告诉我革命人无所畏惧、为了革命理想勇于牺牲;《柳毅传书》则启迪我,像柳毅那样忠厚老实,就会获得甜蜜爱情和美好生活;《宝莲灯》,沉香劈山救母,告诉我亲情的宝贵,为了正义和亲情,要勇敢面对变故,机智勇敢地去战胜邪恶;《花为媒》,王俊卿、李月娥,贾俊英、张五可,虽然情节错杂纷乱,貌似荒诞,但也让人懂得好事多磨、真情历经磋磨会更耐久。
生活的阳光,一边抚慰着山里清淡的日子,一边在我家的墙壁上,留下明灭的季节更替的影子。如今,腊月,还是那么慵懒地走来,春节却似乎成了过场。旧时光已经渐行渐远,迎面而来的这些新鲜的情节,却似乎让我们一时难以适应。就说这年画,渐渐变成了塑料画儿,变成了袒胸露背的影视明星,变成了一大本一大本的豪华挂历,乃至尴尬地退出它的舞台,这又是怎样一种无奈呢?
墙壁还是那墙壁,时光却渐渐老去。虽然,人们不断改进着墙壁的构造;虽然,人们不断地给墙壁上添加新的风情,譬如大尺幅的玻璃镜子,凹凸的壁纸,手编的挂毯,高级绣品,电视背景墙,所谓名人字画……但是,这一切真的让我感到陌生,从中,我看不到往昔那些给我无尽享受的简单恬谧的生活的色泽!
有一天,我问一位八零后大学生同事——你知道画儿、年画儿吗?他茫然地摇摇头。
我总觉得,墙壁,日益厚重繁琐的墙壁,隔断了一些什么。那些给了我们快乐的花花绿绿的画儿,那些年画儿,只是其中一种。
(王金保,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集《夏夜的怀想》、长篇小说《水下长城》、诗集《梦,或者爱》、电影剧本集《老少爷们》等;有作品见于《人民日报》《诗刊》《中华诗词》《诗选刊》《散文百家》《河北作家》《小说月刊》《电影画刊》《意林》等报刊。)
编辑:刘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