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苏南地区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土地利用程度效益,得出苏南地区土地利用存在耕地质量优越,后备资源匮乏、城乡建设用地差异明显,置换动力大、土地利用程度高,利用效益提升空间大、生态用地存量不足,污染严重的特征。
关键词:苏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 特征
中图分类号: F30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4-16-2
1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分析
1.1 土地利用数量分析
1.1.1土地利用数量现状 2010年末苏南地区土地总面积为1765683.31公顷,占江苏省土地总面积的16.47%。其中农用地964321.5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4.61%;建设用地484583.6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7.44%;未利用地316778.1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7.94%。
表1 苏南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结构表
1.1.2土地利用数量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率可定量描述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速度,反映的是研究区域某一时期(周期)范围内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速度[1],其表达式为:
式中:K——研究时段(周期)内某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Ua——研究初期某一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Ub——研究末期某一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T——研究时段。当T的时段设定为年时, K的值就是该研究区域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变化率[2]。
图1 1996~2010年苏南地区土地利用年变化率
由图1可以看出,耕地、林地、交通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其中耕地减少最快,年均减少1.82%;其次是未利用土地,年均减少1.39%;林地年均减少1.12%。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规模、园地、牧草地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年均增长率高达3.70%;从增长的趋势来看,建设用地年均增加速度从2001~2005年间的4.84%,下降到2006~2010年间的4.58%。
1.2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1.2.1土地利用结构现状 苏南地区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54.61%,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27.44%,未利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17.94%。农用地所占比例较大,土地开发强度较高,属于开发强度高、产出效率高的集约利用发展模式。
农用地以耕地为主。2010年末,耕地面积占农用地总面积的60.16%;耕地以灌溉水田为主,灌溉水田占耕地的82.94%,耕地质量较高。其他农用地所占比重次之,其中坑塘水面所占比重较大。园地、林地、牧草地三者共占农用地的17.08%。苏南地区基本农田与耕地的比值为109.21%,基本农田规划指标已经大于全区域实有耕地面积,基本农田中有大量的可调整耕地(现状地类为园地、林地或坑塘等),耕地保护压力巨大。
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所占比重较大,2010年末居民点及工矿用地达到87.42%。苏南交通网络发达,交通用地约占建设用地的9.08%,大大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江苏省为6.69%)。2010年末,苏南地区城镇用地占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23.94%,而2010年苏南城镇化率为64.45%,可见城镇用地相对于农村居民点而言,集约利用水平较高,人口城镇化的同时应加强土地的城镇化进程。
未利用地中其他未利用地是主体部分,2010年末所占比重达96.38%。境内水面广阔,其他未利用地以湖泊水面和河流水面为主,两者占其他未利用地的97.58%。苇地和滩涂等占比重较小,可供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1.2.2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2002~2010年间,苏南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呈现农地不断减少、建设用地急剧扩张的态势(图2)。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比重增加了近9个百分点,而由于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等原因,耕地面积迅速下降,土地垦殖率也不断降低,下降了近5个百分点。
图2 2002年与2010年苏南土地利用结构对比图
2 土地利用程度及效益分析
2.1 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2.1.1农用地利用程度分析 苏南地区农用地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程度较高。从表2可以看出,全区域的土地农业利用率平均为54.62%,然而第一产业产值只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00%,表明苏南地区农用地的产出效益与其他产业相比较低。苏南地区以耕地为主,但农村人口人均耕地只有0.102公顷/人,耕地经营较为分散。苏南地区土地利用率达到82.06%,湖泊水面和河流水面占土地总面积的15.75%,可见其土地利用程度较高。
表2 苏南地区2010年农地利用程度分析
2.1.2建设用地利用程度分析 苏南地区单位面积建设用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79.68万元/公顷,与广东省相比,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苏南地区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为242.62平方米,常州市更是高达328.76平方米,远远超过国家150平方米/人的控制上限,更是超过江苏省120平方米/人的控制上限(见表3)。
表3 苏南地区2010年建设用地利用程度分析
2.2 土地利用效益分析
2.2.1农用地利用效益分析 苏南地区农用地以耕地为主,但园地、林地等农用地利用效益要显著高于耕地。全区域农用地单位面积农业产值2.25万元/公顷,并且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比例为46.00%,即超过一半的农林牧渔产值是由林业、牧业和渔业构成的。苏南地区粮食单产只有5.81吨/公顷,远低于河南省的粮食单产。
表4 2010年苏南地区农用地利用效益分析
2.2.2建设用地利用效益分析 2010年,苏南地区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27.44%,而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98.00%,与农用地相比,建设用地的经济效益明显较高。但与同类地区相比较,苏南地区建设用地利用效益较低。2010年苏南地区建设用地单位面积GDP为372.84万元/公顷,而深圳市为680.83万元/公顷,上海市为416.06万元/公顷。 表5 2010年苏南地区建设用地利用效益分析
2.2.3土地利用效益变化分析 从表6可以看出,1996~2010年间,苏南地区建设用地单位面积非农产值增长最快,由1996年的76.29万元/公顷增长到2010年的365.40万元/公顷,年均增长27.07%,但与上海、深圳等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农业产出增长速度则明显要小于非农业,农用地单位面积农业产值年均增长1.80%,远低于建设用地单位面积非农产值水平;粮食单产平均减少率为2.65%,这与部分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剩余农村劳动力耕作投入少、粗放利用有关。
表6 苏南地区1996~2010年土地利用产出效益指标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需要一定规模的土地利用作为支撑的,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张和耕地数量的不断减少[3]。由于每年还有一定数量的违法用地存在,其对经济增长也做出了贡献,因此苏南地区每增加1亿元GDP实际所需要用地规模会比显性数据还要大些。
3 苏南地区土地利用特征总结
3.1 耕地质量优越,后备资源匮乏
苏南地区农用地比重较大,农用地以耕地为主,耕地占农用地的60.16%,耕地以灌溉水田为主,灌溉水田占耕地的82.94%。耕地土层比较深厚,土壤质地适中,保水保肥能力强,土地资源条件优越。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14年间苏南地区耕地减少180148.48公顷,耕地年均减少率为1.82%。而可供开发的土地后备严重不足。其他未利用地是苏南地区未利用地的主体部分,占未利用地的比重达到96.38%。其中其他未利用地又以河流水面和湖泊水面为主,两者比重之和达到97.58%,而苇地和滩涂等可供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仅占其他未利用地的2.39%,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3.2 城乡建设用地差异明显,置换动力大
苏南地区城乡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差异明显。苏南地区人均城镇用地为90.63平方米,而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较为粗放,苏南地区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为242.62平方米,远远超过国家150平方米/人的控制上限,更是超过江苏省120平方米/人的控制上限。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内在需求,引导农村分散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向城镇集聚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转变。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苏南地区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从承包土地中解放出来,农村建设用地出现了闲置。因此,苏南地区城镇增量空间的不足与农村存量空间的富余,使得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置换动力巨大。
3.3 土地利用程度高,利用效益提升空间大
2010年,苏南地区土地利用率达到82.06%,开发利用程度较高。但苏南地区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102公顷/人,耕地经营过于分散,产出效益较低,占土地总面积54.61%的农用地,仅贡献了2.00%的地区生产总值;而占土地总面积27.44%的建设用地,其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比例达到98.00%,与农用地相比,建设用地的经济效益显著,但与深圳、上海等同类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通过流转促进农地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加强存量建设用地二次开发、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置换,优化配置土地资源,苏南地区土地利用效益还将有大幅的提升空间。
3.4 生态用地存量不足,污染严重
生态用地主要指园地、林地、水域、滩涂、苇地等具有生态功能的开敞空间[4]。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建设用地规模的急剧增加,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等生态空间被大量侵占,生态用地存量不足,1996~2010年间,生态用地共减少112717.5公顷,年均减少0.63%,林地覆盖率较初期呈下降态势,2010年林地覆盖率比1996年下降了约0.7%;同时,存量生态用地污染严重,工业废水排放量居高不下,达标排放比率不高,河流湖泊污染压力较重,太湖蓝藻爆发就是例证。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持续推进,建设用地空间的拓展,如果协调不好建设与生态用地保护之间的关系,生态环境极易遭受破坏。
参考文献:
[1]甘超华,马礼,南秋菊. 首都生态圈典型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差异及政策驱动研究——以河北省围场县为例[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06):165-170.
[2]郭丽英,王道龙,邱建军. 环渤海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03):92-95.
[3]孔伟.区域土地利用结构预测及优化研究——以扬州市为例[D].南京农业大学,2007.
[4]詹运洲,李艳. 特大城市城乡生态空间规划方法及实施机制思考[J]. 城市规划学刊,2011,(02):49-57.
作者简介:吕丹丹,女,江苏盐城人,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
关键词:苏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 特征
中图分类号: F30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4-16-2
1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分析
1.1 土地利用数量分析
1.1.1土地利用数量现状 2010年末苏南地区土地总面积为1765683.31公顷,占江苏省土地总面积的16.47%。其中农用地964321.5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4.61%;建设用地484583.6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7.44%;未利用地316778.1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7.94%。
表1 苏南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结构表
1.1.2土地利用数量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率可定量描述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速度,反映的是研究区域某一时期(周期)范围内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速度[1],其表达式为:
式中:K——研究时段(周期)内某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Ua——研究初期某一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Ub——研究末期某一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T——研究时段。当T的时段设定为年时, K的值就是该研究区域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变化率[2]。
图1 1996~2010年苏南地区土地利用年变化率
由图1可以看出,耕地、林地、交通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其中耕地减少最快,年均减少1.82%;其次是未利用土地,年均减少1.39%;林地年均减少1.12%。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规模、园地、牧草地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年均增长率高达3.70%;从增长的趋势来看,建设用地年均增加速度从2001~2005年间的4.84%,下降到2006~2010年间的4.58%。
1.2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1.2.1土地利用结构现状 苏南地区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54.61%,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27.44%,未利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17.94%。农用地所占比例较大,土地开发强度较高,属于开发强度高、产出效率高的集约利用发展模式。
农用地以耕地为主。2010年末,耕地面积占农用地总面积的60.16%;耕地以灌溉水田为主,灌溉水田占耕地的82.94%,耕地质量较高。其他农用地所占比重次之,其中坑塘水面所占比重较大。园地、林地、牧草地三者共占农用地的17.08%。苏南地区基本农田与耕地的比值为109.21%,基本农田规划指标已经大于全区域实有耕地面积,基本农田中有大量的可调整耕地(现状地类为园地、林地或坑塘等),耕地保护压力巨大。
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所占比重较大,2010年末居民点及工矿用地达到87.42%。苏南交通网络发达,交通用地约占建设用地的9.08%,大大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江苏省为6.69%)。2010年末,苏南地区城镇用地占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23.94%,而2010年苏南城镇化率为64.45%,可见城镇用地相对于农村居民点而言,集约利用水平较高,人口城镇化的同时应加强土地的城镇化进程。
未利用地中其他未利用地是主体部分,2010年末所占比重达96.38%。境内水面广阔,其他未利用地以湖泊水面和河流水面为主,两者占其他未利用地的97.58%。苇地和滩涂等占比重较小,可供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1.2.2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2002~2010年间,苏南地区土地利用结构呈现农地不断减少、建设用地急剧扩张的态势(图2)。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比重增加了近9个百分点,而由于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等原因,耕地面积迅速下降,土地垦殖率也不断降低,下降了近5个百分点。
图2 2002年与2010年苏南土地利用结构对比图
2 土地利用程度及效益分析
2.1 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2.1.1农用地利用程度分析 苏南地区农用地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程度较高。从表2可以看出,全区域的土地农业利用率平均为54.62%,然而第一产业产值只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00%,表明苏南地区农用地的产出效益与其他产业相比较低。苏南地区以耕地为主,但农村人口人均耕地只有0.102公顷/人,耕地经营较为分散。苏南地区土地利用率达到82.06%,湖泊水面和河流水面占土地总面积的15.75%,可见其土地利用程度较高。
表2 苏南地区2010年农地利用程度分析
2.1.2建设用地利用程度分析 苏南地区单位面积建设用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79.68万元/公顷,与广东省相比,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苏南地区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为242.62平方米,常州市更是高达328.76平方米,远远超过国家150平方米/人的控制上限,更是超过江苏省120平方米/人的控制上限(见表3)。
表3 苏南地区2010年建设用地利用程度分析
2.2 土地利用效益分析
2.2.1农用地利用效益分析 苏南地区农用地以耕地为主,但园地、林地等农用地利用效益要显著高于耕地。全区域农用地单位面积农业产值2.25万元/公顷,并且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比例为46.00%,即超过一半的农林牧渔产值是由林业、牧业和渔业构成的。苏南地区粮食单产只有5.81吨/公顷,远低于河南省的粮食单产。
表4 2010年苏南地区农用地利用效益分析
2.2.2建设用地利用效益分析 2010年,苏南地区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27.44%,而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98.00%,与农用地相比,建设用地的经济效益明显较高。但与同类地区相比较,苏南地区建设用地利用效益较低。2010年苏南地区建设用地单位面积GDP为372.84万元/公顷,而深圳市为680.83万元/公顷,上海市为416.06万元/公顷。 表5 2010年苏南地区建设用地利用效益分析
2.2.3土地利用效益变化分析 从表6可以看出,1996~2010年间,苏南地区建设用地单位面积非农产值增长最快,由1996年的76.29万元/公顷增长到2010年的365.40万元/公顷,年均增长27.07%,但与上海、深圳等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农业产出增长速度则明显要小于非农业,农用地单位面积农业产值年均增长1.80%,远低于建设用地单位面积非农产值水平;粮食单产平均减少率为2.65%,这与部分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剩余农村劳动力耕作投入少、粗放利用有关。
表6 苏南地区1996~2010年土地利用产出效益指标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需要一定规模的土地利用作为支撑的,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张和耕地数量的不断减少[3]。由于每年还有一定数量的违法用地存在,其对经济增长也做出了贡献,因此苏南地区每增加1亿元GDP实际所需要用地规模会比显性数据还要大些。
3 苏南地区土地利用特征总结
3.1 耕地质量优越,后备资源匮乏
苏南地区农用地比重较大,农用地以耕地为主,耕地占农用地的60.16%,耕地以灌溉水田为主,灌溉水田占耕地的82.94%。耕地土层比较深厚,土壤质地适中,保水保肥能力强,土地资源条件优越。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14年间苏南地区耕地减少180148.48公顷,耕地年均减少率为1.82%。而可供开发的土地后备严重不足。其他未利用地是苏南地区未利用地的主体部分,占未利用地的比重达到96.38%。其中其他未利用地又以河流水面和湖泊水面为主,两者比重之和达到97.58%,而苇地和滩涂等可供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仅占其他未利用地的2.39%,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3.2 城乡建设用地差异明显,置换动力大
苏南地区城乡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差异明显。苏南地区人均城镇用地为90.63平方米,而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较为粗放,苏南地区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为242.62平方米,远远超过国家150平方米/人的控制上限,更是超过江苏省120平方米/人的控制上限。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内在需求,引导农村分散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向城镇集聚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转变。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苏南地区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从承包土地中解放出来,农村建设用地出现了闲置。因此,苏南地区城镇增量空间的不足与农村存量空间的富余,使得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置换动力巨大。
3.3 土地利用程度高,利用效益提升空间大
2010年,苏南地区土地利用率达到82.06%,开发利用程度较高。但苏南地区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102公顷/人,耕地经营过于分散,产出效益较低,占土地总面积54.61%的农用地,仅贡献了2.00%的地区生产总值;而占土地总面积27.44%的建设用地,其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比例达到98.00%,与农用地相比,建设用地的经济效益显著,但与深圳、上海等同类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通过流转促进农地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加强存量建设用地二次开发、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置换,优化配置土地资源,苏南地区土地利用效益还将有大幅的提升空间。
3.4 生态用地存量不足,污染严重
生态用地主要指园地、林地、水域、滩涂、苇地等具有生态功能的开敞空间[4]。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建设用地规模的急剧增加,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等生态空间被大量侵占,生态用地存量不足,1996~2010年间,生态用地共减少112717.5公顷,年均减少0.63%,林地覆盖率较初期呈下降态势,2010年林地覆盖率比1996年下降了约0.7%;同时,存量生态用地污染严重,工业废水排放量居高不下,达标排放比率不高,河流湖泊污染压力较重,太湖蓝藻爆发就是例证。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持续推进,建设用地空间的拓展,如果协调不好建设与生态用地保护之间的关系,生态环境极易遭受破坏。
参考文献:
[1]甘超华,马礼,南秋菊. 首都生态圈典型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差异及政策驱动研究——以河北省围场县为例[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06):165-170.
[2]郭丽英,王道龙,邱建军. 环渤海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03):92-95.
[3]孔伟.区域土地利用结构预测及优化研究——以扬州市为例[D].南京农业大学,2007.
[4]詹运洲,李艳. 特大城市城乡生态空间规划方法及实施机制思考[J]. 城市规划学刊,2011,(02):49-57.
作者简介:吕丹丹,女,江苏盐城人,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