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社会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已经在网络中陆续登陆,虚拟商店、虚拟医院、虚拟学校、虚拟实验室和虚拟社区等在网络中如雨后春笋般异军突起,甚至网络婚姻、虚拟家庭也应运而生,五脏俱全的网络社会正在形成。在这个网络社会中,诚信仍然是一种基础性道德力量,决定“网络人”的生存与发展,也影响着网络的存在与发展。博客是一种公开的浏览器,可供人们自由言论,也是一种“零准入门槛”(即零编辑、零技术、零体制、零成本、零形式)的网络个人出版方式。由于博客“零准入门槛”的特点,尤其受到当代大学生的青睐,逐渐成为他们最重要的网络沟通和交流方式之一。大学生不仅是博客的重要写作者,也是博客的重要受众群体。2006年进行的中国博客调查显示:年龄构成在16到25岁的博客占53%,职业构成中博客也以在校学生最多,占37%[1]。上海艾瑞市场研究公司的《2005年中国博客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5岁以下的博客用户占77.18%;学历层次上,大学本科的用户占了56.48%;职业分布上,学生用户占了49.66%[2]。
然而,由于互联网的庞大芜杂,博客在迅猛发展的道路上始终处于一种混沌状态,各种文化类型、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准则、道德规范鱼龙混杂,导致博客本身缺乏公信力,博客在吸引网民、赢得美誉的同时,也带来许多不文明和道德失范现象,如在博客中发布虚假信息、传播谣言、网络脏口、知识侵权等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褒奖和批评之声此起彼伏。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构建一种能够为社会各阶层所普遍遵循的道德体系。在这个体系里,诚信必不可少。同样,博客也要靠诚信冲浪互联网,诚信问题一直是博客发展中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博客倡导知识、思想的交流与共享,依靠人们自觉来维持网络秩序,遵守履行博客精神。博客作为网络交流的重要平台与方式,其社会诚信的确立非常关键。作为博客的主要力量,大学生博客的诚信水平决定了博客是否能够成为人们值得信赖的网络交流空间,影响着博客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大学生博客的诚信问题,对于构建和谐网络文化,促进社会文明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博客诚信现状分析
博客能使大学生得到更多沟通交流,能够传播知识和挖掘潜能,拓展了大学生的话语权和表达空间。然而,由于网络中形形色色的博客,出于各种各样的心理动机单纯追求博客点击率的提高,有的甚至不惜以大胆出位的身体暴露来吸引眼球,导致大学生博客出现了许多道德问题。所以,有一些大学生博客也开始放弃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谋求社会地位,转而求助于身体暴露、搞怪来获得众人的关注。比如前一段时间出现自称是见过“芙蓉姐姐”的“妖妃娘娘”,就是妄图以另类方式快速成名的北京某高校学生。中国人民大学的某学生为了发泄私愤,非常冲动的在博客中大开脏口,甚至于对他人进行侮辱攻击,将博客完全变成了虚假信息和垃圾信息的倾倒场。例如,学生“K007”指名道姓的辱骂南京大学副教授陈堂发,引发了中国博客第一案;在2006年公众关注的中国首例“博客告博客案”中,被告方张明也是一名大学生,他以“秦尘”为网名,在网上发布文章侵犯了原告沈阳的名誉权。当然,还有一些大学生博客为了充实自己的空间,将他人作品简单粘贴后占为己有,不注明出处和来源;还有一些人禁不住内心欲望的诱惑,将博客作为自己行骗的途径;也有人在博客中大肆宣扬反民族、反人类的言论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胜枚举。
网络社会市场元素就是博客,它是第二代互联网不可回避的现实选择。博客给生活带来了全方位的影响,已经日益成为人们思想交流的第二空间。在这一空间中,失信行为带来的心理感受与现实生活并没有根本的不同。在博客中受到愚弄、上当受骗时,人们也会产生愤怒、激动的情绪和感受,而且这种情绪一样会影响到人们真实的心理、生理健康,影响到现实的工作、学习。所以,无论网络虚拟的疯狂多么离奇,人们还是需要建构网络社会诚信的商务基础和平台,诚信也应是博客的本真要求,是博客发展中的基本生存法则。但是,在博客世界作秀早已泛滥成灾,特别是在以点击量为衡量人气标准的驱使下,作为博客的主要写作群体,一些大学生在博客空间为所欲为,随意诋毁他人,凭空捏造事实,把肉麻当有趣,把暴露别人的隐私当成神通,把自己的快感建立在别人的难堪上,通过出卖良心和道德来赚取点击甚至是经济利益,从这层意义上说,博客毫无道德可言,纯粹是一个秀场。
博客真是绝对自由的纯粹私人天地吗?博客不需要对社会对他人负责,没有伦理道德的底线么?回答是否定的。博客是个人私人领域,为个人提供了言论的自由空间。但是,博客又不同于纯粹的私人日记,它的受众是公共的大众,它是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集合体。博客是公开的,一旦公开就不只属于自己了,就要为所写的每一个字负责。所以,博客不再是一个自恋的个体发泄场所,也不是一个虚拟梦幻世界,它的作用是个人的名片和真实身份在网络世界的代表。大学生博主们既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努力彰显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又需要遵守一定的道德底线,否则,博客就会凸显它双刃剑的特点,既污染了网络和现实社会道德空间,长久以往对大学生的身心成长也是一种误导和扭曲。因此,帮助大学生培养过硬的博客诚信品质,使大学生的博客能够“知荣明耻”,不仅制约着博客的文明走向,关系着互联网络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关系着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成败,关系着和谐社会的构建。
大学生博客诚信的对策分析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政治经济行为的后备主体,他们的博客诚信问题,是博客能否真正实现学界所讨论的各种价值的关键,也是事关博客能否持续发展的瓶颈。如果博客沦为隐私、暴露、虚假信息和网络脏口等的倾倒场,那么它不仅不能成为新的信息交流和企业赢利平台,连自身的魅力最后也会因为可信度太低而丧失殆尽。因此,博客不仅带来全新的网络生存体验,而是更加自觉的凸现了诚信力量显现于网络社会,更加需要加强大学生博客的诚信教育。
1.博客诚信制度
博客的出现,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特别是给人类文化精神生活带来了全新的领域,给传统的文化精神传播的方式和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挑战。博客具有虚拟性,内容数字化、可以随时随地修改,很难调查取证,缺乏有效的监督,导致许多大学生也参与了在博客上发布虚假消息、谣言、侵犯知识产权等严重背离诚信的行为。尽管博客的维护运营商对建立博客都有明确的要求,但一些大学生并没有信守自己的承诺,不能够按照规定去做好自己的博客。文明办网相对来说控制起来容易,文明上网因为匿名、分散等原因,操控起来难度就比较大,这就是“ 博客韩寒”现象能够风行网络的肥壤沃土,也是网络道德建设的难点之所在。因此,我们应该建立博客诚信制度,以一系列有效的数据和事实来衡量大学生的诚信度,对博客实行信用等级分级制。对信用好的博客,尽可能给以各方面的方便和支持,对信用差的设立一定的限制,只要违背诚信规则,就亮出不诚信信号预以警示,达到一定级别的取消其资格。当然,博客信用档案的建立首先要求提高网络硬件和通信技术,降低成本,使家庭用户和企业用户增多,网吧数量减少。一旦达到IP用户相对固定,用户的真实身份确定,建立了网络实名制,就可以极大地提高人们的诚信意识,也便于网络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伴随着电子签名技术和网络公证从技术和规则两方面的成熟,相信诚信档案最终能够建立,并成为个人在现实和网络中生存的第二身份证。一旦包括大学生的网络身份固定,失信行为的代价大大提高,大学生守信的可能性也会提高,诚信的实现就有了强大的外在保障。最终,通过制度的约束,大学生诚信行为和观念不断得到巩固和强化,从“要我诚信”转化为“我要诚信”,成为大学生内在的信念和品质。
2.倡导道德自律
虽然博客诚信建设不能脱离他律的作用,但是在对博客实施“道德、技术、法律”的战略性主体管制中,技术与法律只是手段,道德自律才是根本[3]。大学生博客道德自律就是要求博客主体——大学生的道德自律,要求大学生关注网络自律规范,提高博客道德认知水平。博客空间对主体自律性有较高的要求,这与儒家的以自律性为本质的“慎独”境界相一致。博客空间的自由性很高,但是自由并不意味着没有约束,这种自由是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片面追求绝对的自由带来的只有放纵,放纵的利器不仅会伤害博客主体自身,伤害博客的自由精神,而且最终会危及到博客空间的存在。所以,博客不是意味着绝对自由,只是对主体自律性要求提高。大学生是成长中的人群,在网络法律相对滞后,道德他律能力下降的情况下,更应该加强对其自律性教育,要求道德主体达到高度自律的“慎独”境界[4]。对大学生加强自律性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博客中学会享受自由,自主选择有利于自己发展、成长的信息资源,选择正确的道德取向和价值理想,自觉辨别、不受错误腐朽信息的左右,最终形成以高度自律为特征的“慎独”境界,既是博客主体享受自由的保障,也是博客自由精神气质得以发扬,博客得以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3.加强诚信教育力度
博客在大学生中的风靡和普及,要求高校也将博客道德教育列入到德育内容中去。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辨别能力,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学会选择对身心发展及个人成长有利的信息,通过调整教育内容,将博客诚信教育贯穿到“两课”教学中。哲学可从世界观、人生观的角度使大学生认识到博客的双刃剑性质,谨慎使用,不为其所害;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从文明礼仪养成,诚信品德养成等方面使学生认识到网络生存中这些品质一样重要;法律基础则应专门开设网上法律规范一节,用法律威慑力使学生认识到博客行为失范一样会带来法律后果,从而谨慎为之。另外,高校校园也应该通过学生社团活动等形式,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狠抓文明诚信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塑造“明礼诚信”道德规范,克服部分大学生头脑中存在的“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等突出问题,培养大学生树立“个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旺,政府无信不威,社会无信不稳”的理念。每一个大学生在博客中的言行既体现着他自身的素质,也关系着博客的发展。所以,在虚拟的博客生存中我们要格外重视对大学生文明诚信品质的塑造,使大学生在博客空间中诚实守信、自尊自爱,更好的担负起博客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4.构建社会诚信氛围
博客言论同样会影响现实社会,所以作为博客主体的大学生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确立社会责任意识,协调解决博客个性的突显和责任意识的模糊之间的矛盾。“社会责任是一个国家文化和价值的体现,更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没有责任感的社会,其凝聚力就会大大的缩减,其社会和谐的程度就会大大的缩减。因此,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和完善以政府信用为核心的诚信教育和监督体系,为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依靠诚信立业的典型案例,使大学生树立诚信是成功之要件的信念。例如,正是因为坚持了儒家“百业诚为先”的商业伦理,才有了名扬后世的“晋商”和“徽商”文化。作为老字号的北京“同仁堂”并没有随历史的发展化为灰尘,关键就在于能够将诚信这一儒家商业美德坚持到底,做到质量上乘,价格公平合理,童叟无欺。一旦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作为未来建设主体的大学生意识到:网络中拥有诚信品质,也是一种隐形资源,赢得信用就意味着获得经济利益的可能,诚信便会成为他们自觉的道德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协会政策与资源工作委员会博客研究组,2006.
[2] 2005年中国博客市场研究报告[R].上海艾瑞市场研究公司,2005.
[3] 齐维轩. 基于我国网络的道德自律研究[J].情报杂志,2002(10):9~11.
[4] 张春秀.“慎独”与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的培养[J]. 山西高校社科学报,2006(6):137~139.
然而,由于互联网的庞大芜杂,博客在迅猛发展的道路上始终处于一种混沌状态,各种文化类型、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准则、道德规范鱼龙混杂,导致博客本身缺乏公信力,博客在吸引网民、赢得美誉的同时,也带来许多不文明和道德失范现象,如在博客中发布虚假信息、传播谣言、网络脏口、知识侵权等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褒奖和批评之声此起彼伏。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构建一种能够为社会各阶层所普遍遵循的道德体系。在这个体系里,诚信必不可少。同样,博客也要靠诚信冲浪互联网,诚信问题一直是博客发展中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博客倡导知识、思想的交流与共享,依靠人们自觉来维持网络秩序,遵守履行博客精神。博客作为网络交流的重要平台与方式,其社会诚信的确立非常关键。作为博客的主要力量,大学生博客的诚信水平决定了博客是否能够成为人们值得信赖的网络交流空间,影响着博客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大学生博客的诚信问题,对于构建和谐网络文化,促进社会文明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博客诚信现状分析
博客能使大学生得到更多沟通交流,能够传播知识和挖掘潜能,拓展了大学生的话语权和表达空间。然而,由于网络中形形色色的博客,出于各种各样的心理动机单纯追求博客点击率的提高,有的甚至不惜以大胆出位的身体暴露来吸引眼球,导致大学生博客出现了许多道德问题。所以,有一些大学生博客也开始放弃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谋求社会地位,转而求助于身体暴露、搞怪来获得众人的关注。比如前一段时间出现自称是见过“芙蓉姐姐”的“妖妃娘娘”,就是妄图以另类方式快速成名的北京某高校学生。中国人民大学的某学生为了发泄私愤,非常冲动的在博客中大开脏口,甚至于对他人进行侮辱攻击,将博客完全变成了虚假信息和垃圾信息的倾倒场。例如,学生“K007”指名道姓的辱骂南京大学副教授陈堂发,引发了中国博客第一案;在2006年公众关注的中国首例“博客告博客案”中,被告方张明也是一名大学生,他以“秦尘”为网名,在网上发布文章侵犯了原告沈阳的名誉权。当然,还有一些大学生博客为了充实自己的空间,将他人作品简单粘贴后占为己有,不注明出处和来源;还有一些人禁不住内心欲望的诱惑,将博客作为自己行骗的途径;也有人在博客中大肆宣扬反民族、反人类的言论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胜枚举。
网络社会市场元素就是博客,它是第二代互联网不可回避的现实选择。博客给生活带来了全方位的影响,已经日益成为人们思想交流的第二空间。在这一空间中,失信行为带来的心理感受与现实生活并没有根本的不同。在博客中受到愚弄、上当受骗时,人们也会产生愤怒、激动的情绪和感受,而且这种情绪一样会影响到人们真实的心理、生理健康,影响到现实的工作、学习。所以,无论网络虚拟的疯狂多么离奇,人们还是需要建构网络社会诚信的商务基础和平台,诚信也应是博客的本真要求,是博客发展中的基本生存法则。但是,在博客世界作秀早已泛滥成灾,特别是在以点击量为衡量人气标准的驱使下,作为博客的主要写作群体,一些大学生在博客空间为所欲为,随意诋毁他人,凭空捏造事实,把肉麻当有趣,把暴露别人的隐私当成神通,把自己的快感建立在别人的难堪上,通过出卖良心和道德来赚取点击甚至是经济利益,从这层意义上说,博客毫无道德可言,纯粹是一个秀场。
博客真是绝对自由的纯粹私人天地吗?博客不需要对社会对他人负责,没有伦理道德的底线么?回答是否定的。博客是个人私人领域,为个人提供了言论的自由空间。但是,博客又不同于纯粹的私人日记,它的受众是公共的大众,它是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集合体。博客是公开的,一旦公开就不只属于自己了,就要为所写的每一个字负责。所以,博客不再是一个自恋的个体发泄场所,也不是一个虚拟梦幻世界,它的作用是个人的名片和真实身份在网络世界的代表。大学生博主们既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努力彰显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又需要遵守一定的道德底线,否则,博客就会凸显它双刃剑的特点,既污染了网络和现实社会道德空间,长久以往对大学生的身心成长也是一种误导和扭曲。因此,帮助大学生培养过硬的博客诚信品质,使大学生的博客能够“知荣明耻”,不仅制约着博客的文明走向,关系着互联网络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关系着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成败,关系着和谐社会的构建。
大学生博客诚信的对策分析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政治经济行为的后备主体,他们的博客诚信问题,是博客能否真正实现学界所讨论的各种价值的关键,也是事关博客能否持续发展的瓶颈。如果博客沦为隐私、暴露、虚假信息和网络脏口等的倾倒场,那么它不仅不能成为新的信息交流和企业赢利平台,连自身的魅力最后也会因为可信度太低而丧失殆尽。因此,博客不仅带来全新的网络生存体验,而是更加自觉的凸现了诚信力量显现于网络社会,更加需要加强大学生博客的诚信教育。
1.博客诚信制度
博客的出现,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特别是给人类文化精神生活带来了全新的领域,给传统的文化精神传播的方式和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挑战。博客具有虚拟性,内容数字化、可以随时随地修改,很难调查取证,缺乏有效的监督,导致许多大学生也参与了在博客上发布虚假消息、谣言、侵犯知识产权等严重背离诚信的行为。尽管博客的维护运营商对建立博客都有明确的要求,但一些大学生并没有信守自己的承诺,不能够按照规定去做好自己的博客。文明办网相对来说控制起来容易,文明上网因为匿名、分散等原因,操控起来难度就比较大,这就是“ 博客韩寒”现象能够风行网络的肥壤沃土,也是网络道德建设的难点之所在。因此,我们应该建立博客诚信制度,以一系列有效的数据和事实来衡量大学生的诚信度,对博客实行信用等级分级制。对信用好的博客,尽可能给以各方面的方便和支持,对信用差的设立一定的限制,只要违背诚信规则,就亮出不诚信信号预以警示,达到一定级别的取消其资格。当然,博客信用档案的建立首先要求提高网络硬件和通信技术,降低成本,使家庭用户和企业用户增多,网吧数量减少。一旦达到IP用户相对固定,用户的真实身份确定,建立了网络实名制,就可以极大地提高人们的诚信意识,也便于网络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伴随着电子签名技术和网络公证从技术和规则两方面的成熟,相信诚信档案最终能够建立,并成为个人在现实和网络中生存的第二身份证。一旦包括大学生的网络身份固定,失信行为的代价大大提高,大学生守信的可能性也会提高,诚信的实现就有了强大的外在保障。最终,通过制度的约束,大学生诚信行为和观念不断得到巩固和强化,从“要我诚信”转化为“我要诚信”,成为大学生内在的信念和品质。
2.倡导道德自律
虽然博客诚信建设不能脱离他律的作用,但是在对博客实施“道德、技术、法律”的战略性主体管制中,技术与法律只是手段,道德自律才是根本[3]。大学生博客道德自律就是要求博客主体——大学生的道德自律,要求大学生关注网络自律规范,提高博客道德认知水平。博客空间对主体自律性有较高的要求,这与儒家的以自律性为本质的“慎独”境界相一致。博客空间的自由性很高,但是自由并不意味着没有约束,这种自由是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片面追求绝对的自由带来的只有放纵,放纵的利器不仅会伤害博客主体自身,伤害博客的自由精神,而且最终会危及到博客空间的存在。所以,博客不是意味着绝对自由,只是对主体自律性要求提高。大学生是成长中的人群,在网络法律相对滞后,道德他律能力下降的情况下,更应该加强对其自律性教育,要求道德主体达到高度自律的“慎独”境界[4]。对大学生加强自律性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博客中学会享受自由,自主选择有利于自己发展、成长的信息资源,选择正确的道德取向和价值理想,自觉辨别、不受错误腐朽信息的左右,最终形成以高度自律为特征的“慎独”境界,既是博客主体享受自由的保障,也是博客自由精神气质得以发扬,博客得以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3.加强诚信教育力度
博客在大学生中的风靡和普及,要求高校也将博客道德教育列入到德育内容中去。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辨别能力,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学会选择对身心发展及个人成长有利的信息,通过调整教育内容,将博客诚信教育贯穿到“两课”教学中。哲学可从世界观、人生观的角度使大学生认识到博客的双刃剑性质,谨慎使用,不为其所害;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从文明礼仪养成,诚信品德养成等方面使学生认识到网络生存中这些品质一样重要;法律基础则应专门开设网上法律规范一节,用法律威慑力使学生认识到博客行为失范一样会带来法律后果,从而谨慎为之。另外,高校校园也应该通过学生社团活动等形式,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狠抓文明诚信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塑造“明礼诚信”道德规范,克服部分大学生头脑中存在的“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等突出问题,培养大学生树立“个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旺,政府无信不威,社会无信不稳”的理念。每一个大学生在博客中的言行既体现着他自身的素质,也关系着博客的发展。所以,在虚拟的博客生存中我们要格外重视对大学生文明诚信品质的塑造,使大学生在博客空间中诚实守信、自尊自爱,更好的担负起博客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4.构建社会诚信氛围
博客言论同样会影响现实社会,所以作为博客主体的大学生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确立社会责任意识,协调解决博客个性的突显和责任意识的模糊之间的矛盾。“社会责任是一个国家文化和价值的体现,更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没有责任感的社会,其凝聚力就会大大的缩减,其社会和谐的程度就会大大的缩减。因此,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和完善以政府信用为核心的诚信教育和监督体系,为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依靠诚信立业的典型案例,使大学生树立诚信是成功之要件的信念。例如,正是因为坚持了儒家“百业诚为先”的商业伦理,才有了名扬后世的“晋商”和“徽商”文化。作为老字号的北京“同仁堂”并没有随历史的发展化为灰尘,关键就在于能够将诚信这一儒家商业美德坚持到底,做到质量上乘,价格公平合理,童叟无欺。一旦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作为未来建设主体的大学生意识到:网络中拥有诚信品质,也是一种隐形资源,赢得信用就意味着获得经济利益的可能,诚信便会成为他们自觉的道德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协会政策与资源工作委员会博客研究组,2006.
[2] 2005年中国博客市场研究报告[R].上海艾瑞市场研究公司,2005.
[3] 齐维轩. 基于我国网络的道德自律研究[J].情报杂志,2002(10):9~11.
[4] 张春秀.“慎独”与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的培养[J]. 山西高校社科学报,2006(6):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