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中分析道路客运转型发展的路径。通过分析道路客运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结合实际情況给出推进道路课余转型发展的路径。希望通过文中论述,可以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道路客运;转型发展;具体措施
近年来,我国客运市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客运结构持续调整、竞争日趋激烈。随着高铁网络的快速发展,小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升,以及跨城拼车等新业态的出现,极大地冲击了道路客运行业,特别是去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道路客运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1、道路客运面临的形势分析
1.1 行业发展遭遇巨大冲击
(1)行业出现全线亏损。 疫情暴发以来,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受到严重影响。 由于出行人次大幅下跌,道路客运行业上半年出现全面亏损,多数企业现金流严重短缺,部分企业已濒临倒闭。
(2)班次恢复进程艰难。 2020 年春节后,虽然全国各地行业企业陆续恢复运营,但受疫情的持续影响,客流并未出现修复式反弹,相当一部分恢复运营的班线因无法承受高额的亏损被迫减班或停运。
(3)转型发展深陷困境。 近年来,全国道路运输企业利用自身的车辆、线网、人力等资源优势,纷纷向交通旅游产业转型发展。 作为受此次疫情冲击严重的行业,旅游市场将在一段时间内依然处于浅度“休眠期”,给道路客运行业加速转型带来了较大阻碍。
1.2 市场格局发生巨大变化
(1)主导地位快速弱化。 当前,铁路建设的高歌猛进、线上平台的蓬勃发展导致道路客运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快速弱化。 全国“八纵八横”铁路线网的铺设给客运班线造成不可逆转的冲击;与此同时,线上平台历经多年发展已从单纯的拉新与补贴之战逐步演化为产业上下游的立体战争,竞争优势全面凸显。
(2)市场空间遭受挤压。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国道路客运企业按照行业主管部门要求,严格落实暂停运营和控制性运营。 但是,刚性出行需求的客观存在给社会上一些非法营运车辆提供了可乘之机,部分互联网出行平台企业趁机利用社会车辆违规开展城际客运业务,以非正当手段抢占道路客运市场。
(3)出行习惯发生改变。互联网技术的运用颠覆性地改变了人们的需求方式、消费方式。受此次疫情的影响,大众出行与消费习惯在很大程度上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从大容量、大空间出行转变为小容量、小空间出行,并趋向更加个性化、定制化、便捷化、灵活化的门到门客运服务。
2、推动提升道路客运质量效益
2.1 延伸服务,做好细分市场
坚守中短途客运阵地要扬短(短途)避长(长途),积极发展中短途班线以及延伸某些班线至乡镇站点补员等;优化线路规划布局,定期通过线路评估,筛选、淘汰不合理班线;开展节点运输要求道路客运经营企业根据客流数据集中上下客站点,扩大站点覆盖面,消除“车归站、人归点”的管理影响,充分发挥道路客运的比较优势。
2.2 推进道路客运服务转型升级
(1)推进“运游融合”发展要加强综合客运枢纽与旅游景区交通衔接,鼓励开行旅游目的地与主要客源地间的旅游专线运输,依托旅游集散中心,鼓励在黄金周、小长假等重大节假日期间开通定制旅游线路。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运输企业开展跨区域旅游包车运营。
(2)发展城乡一体化公交,要有序推进城际、城市、城乡、农村班线客运四级网络的对接,把短途客运公交化做精做细。鼓励城市公交线路向郊区延伸,统筹协调城乡客运在票价、税费、补贴、通行等方面的政策,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推进道路客运一体化融合发展
3.1 整合道路运输资源,实现集约化经营
为增强道路客运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道路客运企业可借鉴民航的管理经验,组建道路运输企业联盟,实现资金、技术、管理等资源的融合,通过多种方式对区域内同业竞争的企业进行重组。
提升运输效能。为增强企业抵御风险能力,道路客运企业可以组建线路公司的方式,对班线进行优化整合,整合线路资源。
统筹城市客运与道路客运协调发展。扩大道路客运覆盖范围,将城市客运与传统道路客运统一纳入道路客运中,形成新的道路客运行业。充分利用城市公共交通、城际客运和农村客运的各种站点设施,统一规划功能层次合理的换乘枢纽和城际、城市、城乡、镇村四级客运网络,道路客运网络衔接。
3.2 推进道路客运行业与其他
行业融合发展推进道路客运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扩大运输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交通网络互联互通,整合旅游信息化平台,实现道路运行状况、信息发布、智慧旅游服务联网管理和共享。推进区域道路客运融合发展。
依托城市群推动发展区域道路客运融合发展,促进沿线道路客运产业升级发展。积极推动区域道路交通资源整合,对传统道路客运班线进行改造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推动道路客运公交化改造,大力推进跨域公交线路和客运班线的开通。推动道路客运与“三农”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建设资源集约、服务便民的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建设与乡镇发展相适应的多功能、多用途、使用方便的乡镇客运站,推进农村客运和农村物流、农村邮政、农村电商的融合发展。
4、推进道路客运创新驱动发展
4.1 加快信息化服务互联互通
推动道路客运服务智能化升级。以实现查询“一网通”、订票“一点通”、出行“一票通”、结算“一卡通”为目标,加快客运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升级。鼓励第三方综合客运联网售票平台发展,积极推进不同运输方式间票务系统信息交换共享,发展旅客联程运输票务一体化服务。
健全道路客运智能管理和决策支持体系。推进部、省、市三级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探索建立基于一个门户网站的“一站式”网上政务大厅。推动实现运政管理与执法信息的跨区域协调联动,加强与车辆超速、超载等违规行为的信息共享。综合运用各类综合运输信息资源,加强道路客运服务能力与运行动态监测分析,研究发布道路客运服务的各类指数,方便行业决策和社会监督。
4.2 推进运游融合发展
推进交通旅游网络互联互通。统筹推进交通、游憩、娱乐、购物等旅游资源的开发,构建“快进”“慢游”的综合旅游交通网络,布局“点-线-网”交通旅游,实现域内旅游公路成网连环、景点之间便捷联通。
优化旅游客运服务网络。结合铁路网络和民航航线网络布局,不断优化现有的客运班线、城乡客运线路,打造以旅游包车团体游、旅游专线等多层次的旅游客运服务网络,将公交延伸到景区景点。
4.3 实现车站运输服务向综合驿站转变
鼓励创新发展思路和商业模式,充分发挥客运站的资源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盘活现有站场资源和资产,拓展综合枢纽服务功能,提升其人性化、便捷化服务能力,推动各种运输方式互设自助票务设备。支持依托综合客运枢纽创新运营服务模式,探索开展旅客“行李直挂”和跨方式行李联程托运等业务。鼓励设置汽车租赁门店网点、预留租赁车辆专用车位。鼓励综合客运枢纽用地综合开发,适度拓展枢纽内多元化便民服务功能,打造集办公、休闲、娱乐、购物、出行、换乘于一体的综合驿站,实现站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协调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旅客运输行业的转型升级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宗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加快各类运输方式融合发展为方向,持续提升一体化运输服务水平,以加强创新、科技驱动为引领,不断完善治理体系、创新组织模式、提升装备水平、激发市场活力,着力构建城乡均等、高效便捷、安全智慧、绿色经济的道路旅客运输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彭翊杭.新形势下道路客运的定位与发展[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3):23-24.
[2]成华.运游一体化背景下的道路客运转型升级策略[J].交通企业管理,2020,35(03):9-11.
[3]龚露阳,刘振国.综合运输背景下道路客运转型发展趋势与对策[J].交通运输研究,2020,6(02):1-12.
关键词:道路客运;转型发展;具体措施
近年来,我国客运市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客运结构持续调整、竞争日趋激烈。随着高铁网络的快速发展,小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升,以及跨城拼车等新业态的出现,极大地冲击了道路客运行业,特别是去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道路客运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1、道路客运面临的形势分析
1.1 行业发展遭遇巨大冲击
(1)行业出现全线亏损。 疫情暴发以来,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受到严重影响。 由于出行人次大幅下跌,道路客运行业上半年出现全面亏损,多数企业现金流严重短缺,部分企业已濒临倒闭。
(2)班次恢复进程艰难。 2020 年春节后,虽然全国各地行业企业陆续恢复运营,但受疫情的持续影响,客流并未出现修复式反弹,相当一部分恢复运营的班线因无法承受高额的亏损被迫减班或停运。
(3)转型发展深陷困境。 近年来,全国道路运输企业利用自身的车辆、线网、人力等资源优势,纷纷向交通旅游产业转型发展。 作为受此次疫情冲击严重的行业,旅游市场将在一段时间内依然处于浅度“休眠期”,给道路客运行业加速转型带来了较大阻碍。
1.2 市场格局发生巨大变化
(1)主导地位快速弱化。 当前,铁路建设的高歌猛进、线上平台的蓬勃发展导致道路客运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快速弱化。 全国“八纵八横”铁路线网的铺设给客运班线造成不可逆转的冲击;与此同时,线上平台历经多年发展已从单纯的拉新与补贴之战逐步演化为产业上下游的立体战争,竞争优势全面凸显。
(2)市场空间遭受挤压。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国道路客运企业按照行业主管部门要求,严格落实暂停运营和控制性运营。 但是,刚性出行需求的客观存在给社会上一些非法营运车辆提供了可乘之机,部分互联网出行平台企业趁机利用社会车辆违规开展城际客运业务,以非正当手段抢占道路客运市场。
(3)出行习惯发生改变。互联网技术的运用颠覆性地改变了人们的需求方式、消费方式。受此次疫情的影响,大众出行与消费习惯在很大程度上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从大容量、大空间出行转变为小容量、小空间出行,并趋向更加个性化、定制化、便捷化、灵活化的门到门客运服务。
2、推动提升道路客运质量效益
2.1 延伸服务,做好细分市场
坚守中短途客运阵地要扬短(短途)避长(长途),积极发展中短途班线以及延伸某些班线至乡镇站点补员等;优化线路规划布局,定期通过线路评估,筛选、淘汰不合理班线;开展节点运输要求道路客运经营企业根据客流数据集中上下客站点,扩大站点覆盖面,消除“车归站、人归点”的管理影响,充分发挥道路客运的比较优势。
2.2 推进道路客运服务转型升级
(1)推进“运游融合”发展要加强综合客运枢纽与旅游景区交通衔接,鼓励开行旅游目的地与主要客源地间的旅游专线运输,依托旅游集散中心,鼓励在黄金周、小长假等重大节假日期间开通定制旅游线路。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运输企业开展跨区域旅游包车运营。
(2)发展城乡一体化公交,要有序推进城际、城市、城乡、农村班线客运四级网络的对接,把短途客运公交化做精做细。鼓励城市公交线路向郊区延伸,统筹协调城乡客运在票价、税费、补贴、通行等方面的政策,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推进道路客运一体化融合发展
3.1 整合道路运输资源,实现集约化经营
为增强道路客运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道路客运企业可借鉴民航的管理经验,组建道路运输企业联盟,实现资金、技术、管理等资源的融合,通过多种方式对区域内同业竞争的企业进行重组。
提升运输效能。为增强企业抵御风险能力,道路客运企业可以组建线路公司的方式,对班线进行优化整合,整合线路资源。
统筹城市客运与道路客运协调发展。扩大道路客运覆盖范围,将城市客运与传统道路客运统一纳入道路客运中,形成新的道路客运行业。充分利用城市公共交通、城际客运和农村客运的各种站点设施,统一规划功能层次合理的换乘枢纽和城际、城市、城乡、镇村四级客运网络,道路客运网络衔接。
3.2 推进道路客运行业与其他
行业融合发展推进道路客运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扩大运输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交通网络互联互通,整合旅游信息化平台,实现道路运行状况、信息发布、智慧旅游服务联网管理和共享。推进区域道路客运融合发展。
依托城市群推动发展区域道路客运融合发展,促进沿线道路客运产业升级发展。积极推动区域道路交通资源整合,对传统道路客运班线进行改造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推动道路客运公交化改造,大力推进跨域公交线路和客运班线的开通。推动道路客运与“三农”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建设资源集约、服务便民的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建设与乡镇发展相适应的多功能、多用途、使用方便的乡镇客运站,推进农村客运和农村物流、农村邮政、农村电商的融合发展。
4、推进道路客运创新驱动发展
4.1 加快信息化服务互联互通
推动道路客运服务智能化升级。以实现查询“一网通”、订票“一点通”、出行“一票通”、结算“一卡通”为目标,加快客运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升级。鼓励第三方综合客运联网售票平台发展,积极推进不同运输方式间票务系统信息交换共享,发展旅客联程运输票务一体化服务。
健全道路客运智能管理和决策支持体系。推进部、省、市三级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探索建立基于一个门户网站的“一站式”网上政务大厅。推动实现运政管理与执法信息的跨区域协调联动,加强与车辆超速、超载等违规行为的信息共享。综合运用各类综合运输信息资源,加强道路客运服务能力与运行动态监测分析,研究发布道路客运服务的各类指数,方便行业决策和社会监督。
4.2 推进运游融合发展
推进交通旅游网络互联互通。统筹推进交通、游憩、娱乐、购物等旅游资源的开发,构建“快进”“慢游”的综合旅游交通网络,布局“点-线-网”交通旅游,实现域内旅游公路成网连环、景点之间便捷联通。
优化旅游客运服务网络。结合铁路网络和民航航线网络布局,不断优化现有的客运班线、城乡客运线路,打造以旅游包车团体游、旅游专线等多层次的旅游客运服务网络,将公交延伸到景区景点。
4.3 实现车站运输服务向综合驿站转变
鼓励创新发展思路和商业模式,充分发挥客运站的资源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盘活现有站场资源和资产,拓展综合枢纽服务功能,提升其人性化、便捷化服务能力,推动各种运输方式互设自助票务设备。支持依托综合客运枢纽创新运营服务模式,探索开展旅客“行李直挂”和跨方式行李联程托运等业务。鼓励设置汽车租赁门店网点、预留租赁车辆专用车位。鼓励综合客运枢纽用地综合开发,适度拓展枢纽内多元化便民服务功能,打造集办公、休闲、娱乐、购物、出行、换乘于一体的综合驿站,实现站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协调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旅客运输行业的转型升级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宗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加快各类运输方式融合发展为方向,持续提升一体化运输服务水平,以加强创新、科技驱动为引领,不断完善治理体系、创新组织模式、提升装备水平、激发市场活力,着力构建城乡均等、高效便捷、安全智慧、绿色经济的道路旅客运输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彭翊杭.新形势下道路客运的定位与发展[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3):23-24.
[2]成华.运游一体化背景下的道路客运转型升级策略[J].交通企业管理,2020,35(03):9-11.
[3]龚露阳,刘振国.综合运输背景下道路客运转型发展趋势与对策[J].交通运输研究,2020,6(02):1-12.